1990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发展高技术产业 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报教科文部、国家科委火炬办联合举办发展高技术产业讨论会
本报讯 国家科委火炬计划办公室与本报教科文部日前联合举办发展高技术产业讨论会。参加座谈的各方面人士指出,实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产值再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到下世纪中叶,要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科技界来讲,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
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于维栋同志说,发展高技术产业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摆脱我国贫穷落后面貌。广东、福建对11个高技术企业统计,1987年人均产值达8万多元,为当年全国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4.8倍。我国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都很紧张,按照老办法发展经济,不依靠高技术,不仅经济搞不上去,能源交通的紧张状况也根本无法缓解。中国人口占世界22%,耕地只占7%,吃饭问题是个大问题。中央领导同志讲过,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还要靠高技术。中山大学李宝键教授与水稻专家袁隆平合作进行的广亲合剂研究,成功之后可增产粮食20%。目前我国每年要花50亿美元进口粮食,这些高技术的研究成果如能推广应用,就能缓解这方面的矛盾。
山东省科委王洪义等同志介绍了该省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状况。过去10年山东的经济发展是快的,但主要是依靠投入、扩大外延取得的。今后10年再靠大量投入的路子不可取了,必须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该省已经提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从大科技观点出发,放到总揽全局的地位。”通过抓高新技术,实现“三带动、一促进”:即带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全省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带动全省支柱产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山东经济实现战略转移。上一个新水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发展高技术产业先行一步的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胡昭广、胡靖宇、俞卓立等同志介绍了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目前良好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在当前银根紧缩、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列入国家火炬计划的高技术产品在市场上不仅不疲软,而且十分畅销。1990年上半年,北京市工业面临较大困难,1至3月呈下降趋势。但1至3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值比1989年同期增长64%。这充分说明了发展高技术的火炬计划顺应了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符合治理整顿、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
与会同志也指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有许多制约因素,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循序前进。当前的主要困难是资金短缺,难以转变为产业;体制脱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一直到商品化不能密切联系起来;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管理、销售方面的人才;市场发育不成熟、政策法规不健全等等。
讨论会认为《人民日报》开辟“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大家希望讨论能深入开展下去,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发挥人才密集优势 加快高新技术发展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令人瞩目
本报成都电 记者王娜梅、罗茂城从日前召开的高校校办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上获悉:我国高等院校校办产业已初具规模,近几年开发出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在育人、创收和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高校人才济济,知识密集,信息灵通,科技潜力很大。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拥有54万科技人员,12万在校研究生,167个现代化分析测试中心,230个计算中心,数十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国外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平均每年可出6000多项科研成果,是我国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最近的一批统计资料表明,已有电力、化工、机械、电子、印刷、医药等16个产业部门采用了高校扩散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用高新技术改造某些传统工艺和产品,使一批产业的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北京大学开发研制的华光IN型电子出版系统,目前已被广泛应用,推动了全国印刷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这个印刷术发源地再次走到了世界前列。上海交大研制的体外震波碎石机达到了国际水平,产量占我国现有体外震波碎石机的1/3,年产值达5000万元,现已建起了中外合资的上海美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把教研组、科技开发中心和校办工厂组织起来,承包大型化工系统的技术改造工程,已先后改造了石化工业的700座塔器,使社会增加效益一亿元以上。  高校校办产业的兴起,还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增加学校的收入,促进了学校工作的改革和学术的繁荣。1989年全国直属高校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和兴办校办企业,收入达9亿元。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长春新技术工业园初具规模
两年已向外输出261项技术
本报讯 长春南湖—南岭新技术工业园区开发两年多来已为省内外企业输送261项技术成果。目前,该园的科技一条街的建设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以全民所有制为指导,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民办机构为主体的科技企业群。
科技一条街作为园区的起步工程于1988年7月15日破土动工,当年投入使用。
一条街科工贸总交易额已达7187万元。其中技术性收入3750万元,占总交易额的38%,生产经营性收入及与技术相关为科技配套服务的计算机、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等收入3437万元,占总交易额的62%。实现利税1391万元,上缴税金270万元,人均实现利税0.57万元。 
                   (刘成福)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报道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两个重要阵地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年届不惑
本报讯 报道我国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两个重要阵地《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创刊40年来,在报道我国科学成果、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悉,两刊迄至目前已出刊1170期,发表学术论文1.8万多篇。我国科学家的许多重大成果,如牛胰岛素的合成、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袁隆平育成杂交水稻新品种、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等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的研究成果,都是首先在这两个在我国最有权威性的自然科学综合杂志上发表的。目前两刊发行到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友光)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医药事业在飞速发展
本报记者 艾笑
经过10年内乱,全国中医院已由“文革”前的330所变为129所,中医队伍锐减了1/3,元气大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重申了党的中医政策,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彭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分别对中医工作做了重要指示。1982年,把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列入宪法。1983和1986年,党和政府先后两次发出关于加强中药工作的重要文件。1985年,中央书记处做出了“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的指示,并确定“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方针。
百万大军 世界中心
阳光雨露禾苗壮。目前,全国已有县级以上中医医院2070所、病床18.6万张,中医药队伍逾百万人,高等中医院校29所、高等少数民族医院校3所、中等中医药学校53所、中医药科研机构170所。近10年中获部级以上奖励的中医药科技成果358项,获国际奖的11项。全国中药厂2100多家、中药商业网点3万余个,每年出口创汇以亿美元计。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在我国已设立了7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北京、南京、上海3个国际针灸培训班已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2000多名针灸人才。在我国学习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专业的占第一位。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世界医学气功学会已在我国设立总部,并由我国担任主席。
潜力 吸引力 辐射力
近年来,中医药界发前人之未发、有所突破者众。许多成就具有重大意义,针麻研究就是一例。
1958年8月,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在世界上首次用针刺麻醉成功地进行了扁桃体摘除术。之后,北京、广西、陕西等省市扩大研究应用于肺部、颅脑、胃、子宫、甲状腺、心脏等大中型手术成功。至今,我国各科临床针麻手术已达300多万例。80年代,卫生部对甲状腺、前颅窝、剖腹产、肺切除等8种手术的针麻进行了反验证疗效和总结临床规律后,做了科学的考核鉴定。如针麻下的甲状腺切除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2万余例中,优良率达85%以上。难度较高的全喉切除术,430例中,优良率也达85%以上。
我国针麻技术的惊人成就,引起国际医学界的极大兴趣。在首届中国针灸针刺麻醉学术会上,竟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外国学者蜂拥而至。80年代,针灸针麻热在全球掀起。
世界卫生组织确认,针麻研究是我国医学科学研究对世界有重大贡献的5项成果之一。它的成功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学科协作攻关,中西医结合。它的成功不仅为现代外科手术创造了一种非药物性的麻醉方法,推动了针灸医学的发展,而且促使现代自然科学多学科对疼痛学的研究,在神经生理、生物化学、组织化学、神经递质等学科产生了许多新概念,已成为现代世界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近年来我国中医在治疗急性阑尾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胆石症等难断难治的急腹症的诊断水平和大组病例的临床效果上,也使国际医学界叹服。
它的贡献在于:明确了手术与非手术疗法的适应症,克服了以往诊治中的盲目性;临床疗效高。据大组病例分析,有69.9%—86.9%的各类阑尾炎、75.8%的溃疡病急性穿孔、67.8%—71.8%的急性肠梗阻、83.4%—85.3%的急性胆道感染,可以用中药为主的非手术疗法治愈。用中药治疗肝胆管结石症,排石率可达60%、排净率达30%。
还有,中医治疗骨伤、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中医扶正培本法治疗肿瘤的疗效和良好的预后,以及中草药治疗乙肝、艾滋病等的前景,都在吸引着国际医学科学界目标转向中国,转向中医中药。当前,正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期,中国也有能力把自己最有特色的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无私地奉献给全世界。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救救云南的野生保护动物
随着密林深处的一声声枪响,本应受到保护的一头头马鹿、野牛、黑熊等悲惨倒地,死在贪婪猎人的枪口下。这是发生在云南自然保护区里的一幕幕惨剧。
记者最近从云南省林业公安部门了解到:1989年以来,数百头珍稀动物惨遭杀戮。其中:野象一头,野牛28头,豹子4只,长臂猿1只,峰猴7只,绿孔雀1只,蟒3条,黑熊20只,马鹿20头,岩羊18只,连十分珍贵的滇金丝猴也未幸免。目前,猎杀稀有动物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云南林业公安部门等紧急呼吁予以制止。
野生动物屡遭杀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云南这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里,民族传统习俗影响较深,相当多的群众缺乏生态意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工作十分薄弱;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机构不健全,有关措施也未落实;国家拨给的自然保护经费不足等等。更为严重的是,仅云南省登记在册的私人猎枪就有40余万支,居全国第一。西双版纳州一个仅有15万人口的勐腊县,就有1.5万多支私人猎枪。另外,一些民兵用枪也被用来打猎。这对日益减少的野生动物构成了严重威胁。
猎杀案件大多发生在渺无人迹的深山密林中,给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的林业警察工作带来困难。更令人困惑的是:即使破了案,对罪犯的惩处却很轻,猎杀一头野牛仅处罚300元,猎杀一头野象仅判刑1—2年,所以震慑力量不大,违法犯罪分子有恃无恐,继续作案。而一些收购部门不问来由,对送上门的皮货、兽骨、熊胆,笑脸相迎,高价收购,使一些人有利可图、有机可乘。
有关部门应采取切实措施,保护野生动物,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人民公安报记者 喻芳 本报记者 任维东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银河洒落,神州遍地不夜城
新华社记者 张继民
每当夜幕降临,竞放光芒的110多万盏路灯,把全国大中城市照得明亮辉煌,熠熠灯光下,一条条道路游龙般地展现,街旁的楼宇也清楚可见。这是由于祖国科学和经济的发展,才使不夜城遍及中华。
无锡市200盏、湘潭市50盏、蚌埠市250盏、兰州300余盏,多么可怜的数字!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四座城市的路灯盏数。清一色的白炽灯,昏黄而又零落,让人想到了旧社会的黑暗。
而今,这四座城市如同银河洒落,全国城市道路照明技术情报总站秘书长王庆余,提供截至今年年初的统计数字是:无锡市14113盏、湘潭市2861盏、蚌埠市5000盏、兰州市11879盏。
这悬殊的对比,仅仅反映了我国路灯建设成就的一个侧面。专家们强调说,以第二代光源汞灯、第三代光源高压钠灯,替用第一代光源白炽灯,才是最可颂扬的飞跃。据了解,全国大中城市汞灯、高压钠灯合计已达77万多盏,占这些城市路灯总数的2/3以上。诸如秦皇岛市、铁岭市、柳州市、珠海市等一些城市的路灯建设,已经基本向白炽灯告别。
透亮、柔和、节电的高压钠灯,正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新技术室外光源,我国在这方面也有长足的进展。北京路灯处章志信工程师介绍说,天安门广场以前由于照明科学性差,不大豁亮,近年来实行技术改造,在每基灯杆上加挂了投光高压钠灯,广场的亮度一下提高了10多倍,平均达到28.9个勒克斯,尽可以看书读报。还有,新建的北京亚运村,几乎是高压钠灯的一统天下,纵横的道路,一串串珠光在延伸,宛如通天的火炬。新兴城市深圳,成了高压钠灯市,全市8500盏路灯,第三代光源就占去了8425盏。每临夜幕垂下,深圳就笼罩在桔红色的灯光之中。
北京三元立交桥、乌鲁木齐火车站、洛阳机场、重庆嘉陵江大桥桥头等地,近年来又纷纷崛起高杆灯,牵牛花状、飞碟状的灯伞悬在半空,把明亮均匀的灯光洒向地面。若采用常规照明,这些地带必然是灯杆林立,杂乱无章。
翻开老皇历,1890年,北京西苑皇室里亮起了中国最早的电灯,至今已整整百年。年届57岁的章工程师追昔抚今,感叹道:“我国路灯的真正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41年的历程,地球上出现了一条闪亮的神州银河。”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技新成果

  提取酱油新技术可改变传统工艺
本报讯 记者何黄彪报道:高效提取和生产酱油的高短法连续蒸煮技术与设备由青岛市商业局工程师邓哲宇首创成功,并且获得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
酱油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发明的。但时至今日,还是采取落后的方式进行生产,原料蛋白质利用率很低,大多厂家只在30%左右,最好的也只能达到7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邓哲宇经过艰苦攻关,进行了成百次科学试验,终于探索出一种新的加热法和研制成功了新型设备。
这种方法就是在蛋白质原料处于变性的临界温度时,连续定量地通过一个具有恒定压力的高温热源进行迅速热交换,再经过整流膨胀减压迅速冷却返回常态,使蛋白质获得一次性彻底变性。
这样,就能把大豆原料中84%的蛋白质提取出来,其消化率可达90%以上,从而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大豆原料。
用这种新技术研制成功的设备,其体积仅相当传统设备的1/4。加之该设备采取封闭管道化,因此可连续机械化生产,使工人摆脱了笨重的体力劳动。更可喜的是,用这种设备生产的酱油卫生,品质优良。
该技术问世后,很快获得国家专利。现已转让4个省6个厂投入生产,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得广大消费者好评。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技新成果

  大型中空塑料制品加工工艺喜获成功
本报讯 由张基等研究的异形大型中空塑料制品制造工艺获得成功。专家鉴定认为:这是我国塑料成型技术的一大突破,填补了我国中空塑料制品加工工艺的一项空白,为我国大中型中空塑料制品的生产开辟了新路,采用该工艺制做的大型玩具塑料摇马已列入国家级新产品试制计划,这是建国以来玩具类第一次列入国家级计划,并且获得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异形大型中空塑料制品加工工艺采用了现代塑料滚塑成形的最新技术,将定量旋转级物料投入模腔后加热旋转模具,使物料熔融塑化,贴附在模腔表面,冷却定型制成产品。该工艺应用范围很广,能加工制造注塑、吹塑、挤塑工艺所无法达到的几万克至数十万克的异形大型中空塑料制品,如小型船只、10吨耐酸碱容器、大型浮筒等各种壳体,没有“三废”和下脚料。由此工艺而派生出的壁厚可控技术、着色工艺、新型脱膜剂、非旋转级高压聚乙烯粒料、改性为旋转级的材料、滚塑设备等均为国内首创。  (安学雷)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技新成果

  乙肝慢性化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据新华社上海10月27日电 (通讯员陈小元)我国首次采用乙肝病毒分子生物学和机体免疫研究乙肝慢性化机理,获得突破性进展,找到了阻断乙肝患者慢性化倾向的办法。
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有相当数量的病人会向慢性肝炎转化。上海医科大学等单位采用先进技术,对乙肝病毒从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和机体免疫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乙肝病毒存在核心基因变异株。它与病毒长期持续有关,是构成乙肝慢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提出,对有乙肝病毒增殖的儿童和青年及早进行治疗,可减少乙肝病毒中的变异株的发生率;对不同免疫功能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优先开发导向肝部抗乙肝病毒复制药物,药物作用的靶主要是病毒基因的顺向重复,这样才可有效地阻断乙肝患者慢性化的倾向。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简讯

  教科文简讯
▲国际SOS儿童村组织资助创办的中学——格迈纳尔中学,日前在烟台市福山区开始筹建。据称,这是国际SOS儿童村组织在世界建立的150所学校中规模最大的一所中学。该校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               
  (赵玉浩)
▲我国地质矿产部“海洋四号”调查船日前离开广州新港码头,启航赴南极和南大洋进行为期6个月的科学考察,总航程预计为27000海里。考察将以海域地球物理科学考察为主要内容。
▲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安徽省已在农村中扫除文盲235万人,青壮年文盲率已由1982年的41%下降到20%以下。今年,全省又有17万人脱盲。                (新华社)
▲大型中英文系列电视专题片《让世界了解中国》近日由广州电视台和东方影视艺术公司联合开拍。拍摄如此大型的中英文电视系列片在我国还是首次。 
                 (曹健)
▲山西省隰县县委、县政府在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指导配合下,充分开发利用山区果树生产的自然资源优势,初步建成山西省贫困地区第一个大型果树商品基地县,果树总面积达10余万亩,户均果树已达5.3亩。
▲一种用于塑料薄膜制品生产,可降解塑料薄膜固体,以消除“白色灾害”带给农业和生态环境不利因素的PC系列光敏催化剂,最近由辽宁省营口市石油化工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 (新华社)
▲一种叫作“奎科减肥酥”的快速减肥食品由北京海淀奎科公司研制成功。这种减肥酥是选用大豆、小麦、奶粉以及各类食物纤维等多种天然食物,经优化配比和特种工艺处理而成。经数百名肥胖者试用表明,每周一个疗程可以减轻体重2.5—3.5公斤。         
     (科山)
▲26名身患残疾的大学生获得高等院校残疾学生奖学金。这项奖学金是由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辽宁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辽宁省教委联合决定设立的。
                    (据新华社)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丰收的“保护神”
——黑龙江省气象部门为农业服务纪实
本报记者 武培真
前不久,黑龙江省委书记孙维本和省长邵奇惠到省气象局向气象工作者致谢,称赞他们为提高全省宏观决策的科学性和推广气象增产技术以及为有效地防汛防火“做出了很大贡献”。一些地区的干部群众则称他们为“防灾的先行官”、“丰收的保护神”。
根据多方面的农情测算,黑龙江今年粮食产量可以突破390亿斤,超过历史上的最好丰收年(1986年)的355亿斤,并且,自1988年以来,创造了历史上森林防火的最佳成绩。人们说“气象部门立了大功”。
这个省的气象部门,起到了全省和各地宏观决策的高参作用。他们除搞好短期预报外,还准确地进行了中长期气象预报,这对于科学地安排农业生产计划大为有利。
譬如,他们预测到1989年和1990年的气候对小麦生长有利,于是报告省领导部门,全省两年间增播小麦800多万亩,结果两年都获得小麦大丰收。
该省气象部门和防火防汛指挥部门建立了多种联络渠道,每天提供森林火险预报,发现火情、汛情,随时通报。今年,气象卫星地面站在大兴安岭地区发现24起火灾,由于通报及时,将火迅速扑灭,避免了酿成大祸。9月10日下午两点半,他们发现在庆安县林区附近的荒草甸子上燃起了约有几平方公里的荒火,立即通报当地防火部门,随即扑灭,使小兴安岭林区避免了一场灾难。
这个省的气象部门在全省建立了以乡村为基础的农村气象服务网,乡政府设兼职气象助理,村设气象信息员。这个网络每天将气象情报信息上送下达,使乡村各级政府的经济活动和广大农民直接受益。这个气象服务网还向农村推广利用气象能源(风能、太阳能)技术和各种增产技术。譬如在望奎县推广实验“大豆高产最佳小气候栽培模式”,可使亩产由不足300斤增加到500斤,而投入仅增加6元多,收入却增加120元。又如在双城市推广的玉米气象增产技术配合其它农业技术,使20万亩玉米由平常的亩产六七百斤增产到超千斤。此外,他们根据“水、光、热”是作物生长的主要条件,对外地良种和本地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哪些优良品种可以引进,避免了盲目引种。
生活、工作在祖国最寒冷地区的这批气象工作者有着许许多多公而忘私、替国分忧的感人事迹。在资金短缺的近一两年里,作为“清水衙门”的气象部门,许多台、站生活补贴、奖金、医疗费和报刊费都无法支付,但仍然挤出资金更新气象设备和搞科技攻关。
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深知气象工作发展是科技兴农的重要环节,对于经费投入由中央负责的气象部门慷慨解囊,“七五”期间,省、地、市、县支援资金800多万元,在全国各省名列前茅,使该省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省有关部门透露,这种支出是十分合算的,因为全省气象部门每年事业经费不到1000多万元,但全省经济受益达4亿多元。
该省气象事业经费投入与效益之比为1∶35,不但每年增加全省社会经济效益,还有效地防止了许多重大灾害。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巴音霍布日苏木巴音霍布日嘎查(村)牧民陶布格扎布一家,近年来收入达到人均4500多元,是草原上有名的“牲畜超千头、生活达小康”的人家。图为陶布格扎布一家正在开家庭音乐会。
                  新华社记者 陆金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