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将军与体育
——访老挝奥委会主席辛加坡·西科朱拉玛尼
陈益山 刘水明
9月26日上午,秋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漫天飞舞的细沙。我们两人来到亚奥理事会高级官员下榻的北京饭店,希望采访老挝国家奥委会主席辛加坡·西科朱拉玛尼先生。
没想到,77岁的辛加坡先生竟欣然答应了我们的要求。他从位于晨光街的贵宾楼住所走到紧挨王府井大街的东大厅,不过几分钟时间,其步行速度与青年人差不多,连上下楼梯也不需别人搀扶。
那天,辛加坡先生身穿一套挺括的灰色西装,崭新的白衫衣上系了一条红领带,胸前别着一枚精美的五环纪念章。一双大眼睛,镶嵌在棱角分明,天庭广阔的脸上,炯炯有神。辛加坡先生身材略矮,腰板笔直,不乏将军风采,看上去顶多60岁。
一见到我们两个年轻人,老将军的脸上顿时绽开笑容。他那眼角腮旁如同雕刻般的皱纹是悠悠岁月镌写的铭文,上面记载着这位可敬老人的不凡生活经历——
辛加坡先生出身于一个爱国者家庭,祖父曾被法国殖民主义者关押过12年,后被迫流亡新加坡。1913年,当他出生时,恰好祖父历经磨难返回了故乡。祖父见到刚刚降临人世的小孙子异常高兴,就给他起了“辛加坡”这个名字。
青年时代的辛加坡酷爱体育运动,喜欢足球、拳击、骑马等,23岁后作为印度支那高级体育教师,从事过近10年教学工作。1945年,老挝人民举行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占领的武装起义,32岁的辛加坡怀着一腔热血,毅然弃教从戎,投身于争取国家独立的民族解放斗争。1946年法国军队入侵老挝,辛加坡是寮国抗战政府革命军队中的一位出色指挥员。1955年法国从老挝撤军,不久美国取而代之。1962年,美国被迫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老挝成立了以富马亲王为首相的联合政府。当时的联合政府授予两个人将军衔,辛加坡就是其中之一。
两年后,美国伙同亲美势力破坏联合政府,大举进攻解放区,辛加坡参与指挥了英勇的抗美救国战争。在长期的戎马倥偬生涯中,辛加坡从来没有间断过体育锻炼。他说:“作为一个指挥员,不仅要有指挥战斗的艺术,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在他领导的部队里,他要求每个战士必须参加一项体育活动。他认为这也是增进部队之间、官兵之间团结和友爱的最好方式之一。
1974年老挝新的联合政府成立后,辛加坡担任运输和公共工程部长。1978年,他就任老挝奥委会主席。
在和平建设时期,他最大的业余爱好还是体育锻炼。每天起床后坚持先做操,再工作。此外,上午和下午休息间隙,他在办公室里还要打打拳,以消除疲劳,保持头脑清醒。20多年来,他没有吃过一次药,更没有进过医院。他说他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使老挝的青年人也喜欢体育,以促进老挝的体育运动发展,提高整个国民的健康水平。他说:“虽然我的年龄比较大了,但我还要尽自己的努力干体育工作,直到我的身体不能胜任为止。”
谈到对中国的印象,往事像奔腾的波涛,一霎间涌满了他的脑海。辛加坡先生深情地回忆道:“50年代初我在老中、老越边境地区打游击,可以说多次来过中国。1953年、1955年去莫斯科和斯德哥尔摩出席世界和平大会,都是从友谊关入境,然后乘火车途经北京,第二次还见到了毛泽东主席。1962年,我率老挝友好代表团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长的亲切会见。1964年,我又来到北京。此后我就没有再来中国,直到今年5月,我率领老挝世界和平与国际团结友好委员会代表团参观访问了广州、珠海、昆明、桂林和北京等地。”
辛加坡先生接着说:“在这次北京亚运会期间,我不但高兴地看到中国的体育运动发展很快,许多项目已接近世界水平,同时看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希望老中两国不仅在体育方面,而且在政治、经贸、科技和文化方面有更多的交往。”
采访结束时,辛加坡先生紧紧握着我们的手,用坚定的口吻说:“老中两国的友谊今后将会越来越牢固。我对这一点充满信心。”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毕加索纪念馆参观记
赵兹
多数中国人认识毕加索,恐怕要归功于40年前他为世界和平大会所作的那幅“和平鸽”了。正是这一幅素描,使毕加索获得了1950年的国际和平奖,并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
当我们中国新闻代表团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参观欧洲三大艺术宫之一的普拉多美术馆,看到馆内毕加索的真迹时,便萌生了参观毕加索纪念馆的愿望。
我们终于来到了巴塞罗那——这座毕加索在西班牙生活时间最长的城市,并有幸参观了毕加索纪念馆。这是幽深曲径中一座颇具西班牙风情的两层砖结构小楼,鲜花和绿色攀缘物点缀其上。步入馆内,除了导游充满感情的讲解声外,没有其它声响,好像画家正在这里作画,人们唯恐打扰他。铅灰色墙壁的一层,陈列着毕加索9岁至10岁的作品,白色墙壁的二层,陈列着毕加索20岁以后的作品。在这100余幅作品中,只有一幅,即毕拉科夫的肖像是毕加索送来的,其余的全是西班牙一些机构和个人赠送给纪念馆的。
毕加索9岁时的作品仅是些用纸制成的鸽子和熊。10岁开始临摹石膏像,都是铅笔画,以后逐步发展为水彩画和油画,直至晚期的雕塑和陶器。毕加索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当他发现12岁的毕加索的绘画才能时,便把画笔交给了儿子。由于父亲喜欢看斗牛,经常带毕加索去斗牛场,所以毕加索创作了大量的“斗牛”画,但与哥雅等其它画家不同的是,他画的斗牛场竟然有鸽子,这象征和平与宁静的小生灵,始终是毕加索绘画的一个主题,并为人们研究这位画坛巨匠留下了启示。
毕加索的创作道路以复杂和矛盾著称。不论在他的“蓝色时期”,还是“玫瑰色时期”,也不管是他的早期印象派作品,还是后期抽象派作品,无不鲜明地刻印着画家的生活历程和感情痕迹。毕加索的早期作品多用强烈的感情去刻画形象,而不大注重绘画的精确性。他的一幅以理智与感情为主题的画,描绘了画家母亲病重时的场面,医生神情专注地坐在母亲床边为她切脉,一个怀抱小孩的修女凄楚地站立床边。在这里,医生是理智的化身,而修女则代表了感情。1900年毕加索来到法国,他用画笔捕捉和勾勒着巴黎的人生百态,尤其是多彩多姿的女性形象。也正是在这时,他开始使用“毕加索”这一签名,而不再用他那十分女性化的全称——保罗·露易丝·毕加索。不久,画家的爱情发生危机,他的作品也进入了所谓蓝色时期,此时的作品呈暗蓝色,缺乏光彩,人物表情悲伤。而在其后的玫瑰色时期,一幅马失前蹄,仍昂首嘶鸣的作品则表现了画家此时的心境。这幅作品现已被制成壁画,搬上了马德里新建的国际会议大厦的墙壁。毕加索在西班牙人民与法西斯进行斗争时回国,在担任普拉多美术馆馆长时,他以印象派风格临摹了馆内50多幅作品,并竭力保全了许多艺术珍品。
毕加索是20世纪的艺术奇才,30岁创始立体派艺术,成为一代宗师,为世人留下了2万件作品。毕加索习惯于下午2时开始作画,晚间11时略进晚餐继续工作,直到次日凌晨2时。他得享92岁高寿,艺术生命长逾75年,寿登耄耋仍然作画不辍,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依然精神饱满。但一觉醒来,却时常发脾气,因为女仆送来的早餐在托盘中的陈列常常不符合他的美学观点。毕加索的早餐极其简单:两片干奶酪和一壶热牛奶咖啡。
毕加索于1973年逝世,他的晚年是在法国南部一座小庄园中度过的。他此时的抽象组合绘画尤如儿童画一般。至于题材,除了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和大量家庭生活场景外,似乎又是鸽子。他的一生经历过两次战争,因此,他对和平有着切肤的感受,而鸽子则是这种感受萌生出的艺术形象。
走出毕加索纪念馆,迎面几个小姑娘笑吟吟地和我们这些东方来客打招呼。路上,途经一座小广场时,我将遍地的鸽子和与鸽子嬉戏的孩子一同摄进了我的照相机镜头中,也摄进了我的心里。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华裔盲女创奇迹
张文英
金秋时节,伦敦萨沃伊旅馆宾客盈门。在每年一度为女雇员举行的午宴上,一位22岁的华裔盲女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她成功地为同中国久有合作关系、世界知名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飞机发动机,受到英国威尔士王妃戴安娜亲切接见,并荣获以雕刻家伊丽莎白·弗克林命名的“弗克林奖”。
这位盲女名叫云海泽,祖籍广东,出生在香港,两岁随父母来到英国。其父在伦敦经营一家中餐馆。她自幼双目几乎完全失明。但是,坚韧不拔的决心与毅力却使这位年轻的盲女不盲,在其事业的领域里开拓了“无限的视野”。
云海泽作为一个盲女,在普通小学和盲人学校就学后,又进入了埃塞克斯大学学习,结果,她的学习成绩得了第一名,成了同龄者中的佼佼者,并获得了两项特别奖。
由于她出类拔萃的学习成绩,她也出人意料地得到颇有名气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录用。经过两次面试,该公司人事部门确认,她完全胜任在公司的信息系统工作。雇用一位22岁的盲女从事飞机发动机的设计工作,有人原以为纯属“天方夜谭”,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确这样做了。
云海泽在她的工作室工作时,脸几乎贴在计算机终端的荧光屏上,用还有微弱视力的右眼盯着放大了的字,她旁边还有一些辅助器具,如供盲人书写、摸读的文字符号印字机等。她解释说,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她减少由于视力缺陷带来的许多障碍。
终于,她掌握了先进的高技术,成功地为EH101直升机设计出了RTM322新型发动机。
云海泽的成功在英国引起广泛的注意。报刊和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均作了突出的报道,赞扬这位英籍华裔盲女不盲,创造了“振奋人心的成就”。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奶牛服装的功用
奶牛在露天放牧时,常会遭受日晒、雨淋和蚊子、牛虻等害虫的侵袭。于是日本科学家设计了一种专供奶牛穿的高科技服装——它以涂有铝箔的聚乙烯醇纤维作“衣料”,覆盖住牛的背、两肋和头。这种“奶牛装”透气性能良好,质地柔软舒适,不仅能挡雨,而且能反射过强阳光,此外还有驱逐蚊、虻等功效。实验表明,穿上这种“奶牛装”的奶牛情绪稳定,食欲增加,疾病减少,产奶量提高了10—30%。  (长风 编译)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美国广告“入侵”中小学
迪克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十一岁的小学生,今年七月他共收到七家公司寄来的广告十二份,而他班上有个同学甚至在这一个月中收到了二十一份!人们惊呼,美国商业广告正大举向中小学校“进军”。一些通过电缆直接向中小学校播映的电视节目中也开始穿插商业广告。不少通过学校发行的儿童报刊上也印满了花花绿绿的广告,内容从吃的、穿的,到玩的、用的,几乎无所不包,甚至孩子们的练习簿、文具盒、包书纸上,也常常挤满了广告!
连一些儿童影片也不能幸免于难。广告商们深知,儿童看电影比成人要多两倍,因而电影院无疑便成为他们施展“才华”的“理想天地”。而有的公司索性“赤膊上阵,”派出推销员,“深入”中小学校推销各自的产品……
美国一个民间组织消费者联盟在对全国中小学校作了调查后不无忧虑地指出,中小学生对商品辨别能力差,还不会区别“需要与欲望、价格与价值”之间的不同,因而容易上当受骗。
教育界的有识之士警告说,“铺天盖地”的广告把孩子们的“求知欲”变成了“求物欲”,引导他们“贪图享受”而“不求上进”,同时在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广告图案也扰乱了教学秩序,使孩子们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
家长们对此也啧有烦言。洛杉矶一位家长透露,他的一个十四岁的儿子在看了他所崇拜的一名球星推销一种高级运动鞋的广告后,便硬要家里给他买一双,但这种鞋一双价值一百余美元,家长舍不得花这笔钱,于是孩子便成天和家长闹别扭。美国各界人士无不感到忧心忡忡,他们要求政府立法,禁止广告进入中小学,就像电视上不能做烟卷广告一样。他们还建议中小学校的教师对孩子们合理引导,以抵制广告对孩子心灵的“腐蚀”。            唐若水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家庭(版画) 穆莫多·希塞[冈比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