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星光

  一线桥
白渔
里程碑上刻着“2800”。这是横架在“一线天”上的昆仑桥与北京的距离。汽车日夜不停地南上拉萨,北下西宁;马达声淹没了雪水河的咆哮。
桥不算长,跨度不过三四十米;两岸岩磐间最近仅四五米——中等水平的跳远运动员就能跳过去——谁又敢在十丈深渊上一试自己的胆量呢?据说,当年慕生忠将军率领修路大军,曾在此拚命一跃,按彭总的命令,仅24小时就架起勾连西藏的第一座桥,让大队人马从此跃上了昆仑山。
真是名不虚传的青藏公路的咽喉!要是被卡住,西藏的胃囊便无食可进。桥畔的土屋仿佛长眼睛,只要有人或车停留桥上,守桥人就立即出来令你离开。3个年已半百的老人轮流“执政”,日夜守护桥,忍耐着寂寞的岁月。昨夜段长对我说,你采访守桥工,不用找,只要往桥上一站就行。果然,我一出现在桥头,他就来盘查了。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他叫李存莫,从皱纹和白发上看,至少有60多岁。其实才入不惑之年——长期工作在青藏高原的人,要比内地同龄人显老十来岁。他17岁就从甘肃庆阳上昆仑山干养路工。30多年一直在4000米海拔的山窝窝里,接受风雪、缺氧的磨练。几年前,再也抡不动洋镐,照顾到这里守桥,当了个比芝麻还小的班长。别看连自己在内只管三个人,还真难哩!桥工一个个来,一个个走,嫌这里生活单调寂寞。千方百计走门子,调动工作,只留下怨言和牢骚。经常一个人负担起三个人的工作。今天又剩他一个。另外两人,一个休高山假,一个回家侍候病人去了。他只得默默地承担起别人留下的孤独。反正桥得有人守,土屋得有人住,谁让自己是班长呢!班长也是班长(cháng),替人顶班,干的时间要比别人长。
河水载着积雪,带着沙石泥点染的黄褐色扑下昆仑,漫向柴达木戈壁;它时而洪峰十丈,时而清流飞湍,天天切割深峡,也切碎了老人的时光。他们的人生年如一日地被一辆辆飞驶的车轮碾压带走。生活,天天一个调子:太阳从昆仑山升起,就去峡底担水或背冰——石峡上垂挂的小路,就是这样气喘吁吁地踩出来,爬出来的;然后做馍馍,揪尕面片;然后巡回桥面,听见隆隆的车声心不安,听不见车声也焦急。
太阳在昆仑山上走一天,大概累了,回到山窝里去了;他呢?独个儿逡巡一天,又回到小屋,点起油灯,斜靠在床上抽烟,伴天上冷月,听凄厉的风,听流水喘息。说实在的,生活艰难点还好熬,三五天吃不上一片菜叶,一份《工人日报》看得能背下来,一人打四方扑克、下两面象棋……也无怨无悔无恨。最难熬的是孤单、寂寞呵!它像影子缠在心上,激起无名的失落、烦躁,流不完的苦涩。听见狼嗥也是一种慰藉,看见一只秃鹫飞过也会露出笑颜;凡是到过格尔木一带的人都说蚊子多又凶,咬一口起一个大疙瘩,而他倒愿意不戴防蚊帽,驱赶它们也是一种乐趣呢!有时实在憋得难受就对昆仑喊几声,吼几句“花儿”。生活和山一个颜色,绛紫、铁青,唯有变质岩中的绿泥石片岩是绿的,只能从雨雪、寒流确定季节。难怪调来的工人,乍到还面有喜色,觉得这里清闲,呼吸也畅快了许多,可呆不了三两月,就受不了了,宁愿到高寒缺氧人多一点的道班干也比较好受。
可是李存莫,他调来6年了,却没有叫过一声苦。我问,你不想调到格尔木吗?他回答:“这里是最好的地方,原来在烽火山、五道梁道班才苦呢!一年有11个月背冰吃,天天大张嘴呼吸还恨不得把胸膛扒开,一感冒就转成肺炎,真要命!”
简单的话,确实感动了我。比我刚进土屋看见剥落的墙壁,半塌下来的顶棚,药瓶做的油灯,烂纸箱箱里装一堆石头般的干馍还要心酸。在海拔3700米的地方守桥,比内地坐飞机还高,竟认为是最好的地方。人呀,没有在艰难中比较就不知事,吃尽大苦,一点变化也觉得甜味十足。偶尔有“巡洋舰”停在桥头,下来一个挺着大肚子的长官模样的人,兴致勃勃地看过昆仑桥,对他说一句你们辛苦了。他白发也亮了,满脸皱纹笑成一朵花。回答仍是那句话:比五道梁、烽火山是最好的地方了。
他不希望下雪,那会使车打滑,甚至撞坏桥栏,翻入深谷,阻塞道路。然而他有时又希望下雪,他就能作点事,使日子好过一点。披一身雪花雪块站在桥头,抬手拦住超速行驶的司机,叮咛他开得慢一点,要是有的毛头小伙子不耐烦了,他就给他讲一起翻车的故事。有时为抛锚的司机送上一碗用汗水换来的开水、几个干馒头,夜里把床铺让出来给捣鼓了一天车的司机睡一觉,他加旺炉火,轻轻地掩上房门,站在昆仑的空旷雪野中,守护桥,车,司机的鼾声。这是他最惬意的时候。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也不能成千上万地为国家创造财富。年年一个样子,一种表情,在昆仑桥边,默默地把自己的心跳化入轰鸣的马达,把自己的光阴铺在车轮下,把余生溶入青藏线——祖国西南血脉的畅流中。


第8版(副刊)
专栏:

  觅哲生
孙犁
1944年春天,有一支身穿浅蓝色粗布便衣、男女混杂的小队伍,走在从阜平到延安、山水相连、风沙不断、漫长的路上。
这是由华北联大高中班的师生组成的队伍。我是国文教师,哲生是一个男生,看来比我小十来岁。哲生个子很高,脸很白。他不好说话,我没见过他和别的同学说笑,也不记得,他曾经和我谈过什么。我不知道他的籍贯、学历,甚至也不知道他确切的年龄。
我身体弱,行前把棉被拆成夹被,书包也换成很小的,单层布的。但我“掠夺”了田间的一件日军皮大衣,以为到了延安,如果棉被得不到补充,它就能在夜晚压风,白天御寒。路远无轻载。我每天抱着它走路,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这时,就会有一个青年走上来,从我手里把大衣接过去,又回到他的队列位置,一同前进。他身上背的东西,已经不少,除去个人的装备,男生还要分背一些布匹和粮食。到了宿营地,他才笑一笑,把皮大衣交给我。在行军路上,有时我回头望望,哲生总是沉默地走着,昂着头,步子大而有力。
到了延安,我们就分散了。我在鲁艺,他好像去了自然科学院。我不记得向他表示过谢意,那时,好像没有这些客套。不久,在一场水灾中,大衣被冲到延河里去了。
解放以后,我一直记起哲生。见到当时的熟人,就打听他。
越到晚年,我越想:哲生到哪里去了呢?有时也想:难道他牺牲了吗?早逝了吗?       1990年7月19日晨


第8版(副刊)
专栏:

  实事出精神
王向东
前段时间,国人天天看亚运,人人谈亚运。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体育比赛,我是个一点儿都不掺假的外行,看看电视和报纸,却常常看得热泪盈眶。要问我从十一届亚运会看到了什么?我告诉你:我看见了人格的伟大力量!
毫无疑问,亚运会让全世界加深了对中国的认识,显示了中国的实力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从我们争取主办十一届亚运会开始,每一个关心亚运会的中国人,都用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献出了一颗颗火热的“中国心”。无论是为亚运集资中涌现出来的无数催人泪下而又令人振奋的故事,还是为亚运施工的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无论是负责运筹帷幄的决策家们决胜于阮囊羞涩之际的酸甜苦辣,还是准备夺取金牌的运动健儿忘情于风霜雨雪之苦的奋力拚搏,他们都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中国人的人格。
蔡元培先生曾经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说过:“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后来在上海爱国女校演说,他又指出:“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十一届亚运会所以举世瞩目,就是因为它本身就足以反映出中华民族“健全的人格”。我们的体育健儿用自己的辛勤战绩,早已给全民族摘去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亚运会的雄伟建筑,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而在亚运村热情服务的义务劳动者,更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泰国队员住处的马桶堵塞了,服务人员毅然伸出了中国人的手,掏尽污物而歉然一笑;娱乐中心一位工作人员的妻子生了小孩,他第四天才知道。诸如此类的一件件也许有人以为不值一谈的平凡小事,才使来自亚洲各国的体育健将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十一届亚运会的美,并不仅仅表现在开幕式的蔚为壮观,又不仅仅表现在亚运村的巍峨耸立;它的美,更主要的表现在中国人民作为东道主所表现出来的那么一种热情、那么一种厚爱和那么一种忘我的奉献。正是这种人格的美,才最能打动人心,让人难以忘怀。全世界从这里看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国家之隆盛”,看到了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
在某种意义上说,本届亚运会实际是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这使我想起了我们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都说“思想政治工作难做”,平心而论,我们其实真正动手做了些什么?你看亚运会做了多少实事?从比赛场地到运动员的衣食住行,从亚运村的“小环境”到全北京的“大环境”,哪一项不要辛辛苦苦忙一场?可是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许多地方却恰恰相反,总是说得多做得少,甚至成了“只说不做”。不少同志开会讲思想政治工作,订计划写思想政治工作,办墙报贴思想政治工作,可是又动手做了一些什么实事呢?亚运会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说服人,除了真理的力量以外,最能说服人的就是办实事。


第8版(副刊)
专栏:

  槐花开过
潍河
又是刺槐花开满太行山的季节。漫山遍野是白白绿绿的槐花,满世界都溢满了槐花的香甜,整个村子也浸润在槐花雪白的芬芳里。
李家阿奶坐在门前的老槐树下的那把老藤椅里,手里捏着一摞盖着红三角章的信。月光从树影间斑驳洒落在地上、脸上、信上。
有温柔的风吹来,吹来槐花的芬芳。
李家阿奶就那么宁静地坐在那里,没有人打扰她。明月槐荫下,远远看去,像一幅古朴的画,忧伤且悠远。
李家阿奶很老很老了,她每日渴盼什么突然出现似的,无语地眺望月光下那远远的一脉黛色山梁。她知道,翻过好多道山梁,坐好远的火车就到了一个兵营,她孙儿李山娃就在那里。
李家阿奶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山娃子穿了一身皱皱巴巴的新军装告诉她他要去好远的地方当兵,李家阿奶不语,那夜里她流了好多泪。
山娃子走的那天,满村子人都为他送行,大家都不言语,只有脚步很沉重地踢踏响着。村里人送了好远好远,一直送到那架黛色山梁上。
山娃子走到山梁上就住了,回头说:“爷叔、婆婶,甭送了,回罢,帮俺照看好俺奶,俺不忘恩哩。”言罢,先给阿奶磕了三个响头,又给村里人磕了三个。
村里人就住了,就回了。好多婆姨撩起大襟褂子擦眼泪。山娃子苦哩,打小没了爹娘,就跟李家阿奶一搭活人。
村里人走到村头,回头看时,李山娃还跪在山梁子上,像一块石头。
有蓝蓝的太阳风吹来。那时节,槐花还没开哩。
李家阿奶日日就在门前的老槐树下坐着看那脉黛色山梁,手里捏着一摞子信,村里人知道那是山娃子写来的,山娃子每月都有信来,告诉阿奶外面的世界真大,学堂里的小孙老师每每拿了信给她念时,她听着便无缘地流泪、无缘地笑、无缘地呆呆地望着那黛色的山梁。
后来有好几个月没信来。后来部队上寄来一个红本本,还有500块钱,小孙老师说,山娃在部队上立功了,那是喜报和奖金呢。后来乡里又送来了500块钱,还夸奖李家阿奶培养了一个英雄,为乡亲们争光哩。
后来李家阿奶常听到村里人在说山娃子的事,她一走近,村里人又不讲,脸色有些异样地走开了或者跟她打声招呼。
李家阿奶依旧每月收到山娃子的信,小孙老师说,山娃子当班长了,出息呢,管十来个人呢。
李家阿奶依旧在门前的老槐树下坐着,捏着信望着那脉黛色山梁。远远看去,像一幅画,忧伤且悠远。
过了几年,槐花盛开的时候李家阿奶病倒了,病得好重。村里人,还有乡里县里人都来看她。小孙老师又拿来一封信和50块钱,说山娃子当排长了,这50块钱是部队上发的工资。
李家阿奶幽幽地说:“他哥,你甭宽俺的心哩,俺那山娃子早走哩,俺比量过,部队上汇来的红本本跟山娃子他爹在朝鲜牺牲时部队上汇来的一样。”
不久李家阿奶就在门前的老槐树下,歪坐在藤椅里“走”了,手里捏着一摞子信,面朝着那脉黛色山梁。
那时节槐花刚刚开过。


第8版(副刊)
专栏:

  南京中山陵
乔延凤
几百级石阶
在蓝天白云间飞翔
肃穆地陪伴一个
不朽的魂灵
鸥鹭翩飞于紫色的烟云
将南征北伐的炮声衔远
苍松翠柏中
静静地安卧
先生,先生
你的面孔如此慈祥
国家,民族
历史,现状
又一一呈现眼前
这是一种不寻常的气象
创造这种气象的
是先生日月经天的光辉
还有鲜为人知的
陵墓设计者
天人合一的
旷世的构想


第8版(副刊)
专栏:

祁连山下[中国画]白庚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