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我们的时代

  我们这一代
郭安文
小时候扛过笨重的大镢曾拔过爷爷的烟袋
爷爷说我们狗崽儿不懂事还是些玩泥巴的小孩
如今我们已长成满脸的青春豆穿四十二码的大鞋
接过了父辈们砸秃的钢钎闯进了地宫游进了墨海
父亲们说我们好小子有种是矿工的后代有能耐
我想我们也会一身汗水一身煤尘拚搏它几十载
业余时间看文学看史地瞧煤矿机械也认识一下雪莱
脑瓜里时常生出许多怪念许多奇想像割不完的韭菜
渐渐地我们发觉爷爷们的大镢父亲们的钢钎发明于青铜时代
渐渐地我们发觉犁铧与黄土电钻与墨玉仍在艰难地徘徊
慢慢地我们嫌镰刀割的太慢电钻进的太慢会割着手划着脸
于是有了革新小组有了咨询中心也有了文学社团正副主编
于是有了午夜的灯光寒冬的苦熬夏天电扇不停地抒怀
于是声控水幕喷水电动信号齐响光控风门敞开
于是一个个梦想变为追求成为希望又一个个中彩
矿报有了我们的成果局报有了我们的诗歌省报有了我们的短评
T恤衫透出无尽的精力太阳镜架起自信牛仔裤勾出潇洒的风采
这就是我们有时也喝啤酒有时也打扑克有时也下井加塞
这就是我们不甘落后不甘寂寞要做现代化矿山新一代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汶矿务局良庄煤矿)


第8版(副刊)
专栏:

  赵树理墓前遐想
潘保安
我常常沿着黄土小道,独上西山。那里有个小土坟,葬着作家赵树理。后来,土坟改成小陵园,竖一块极高大厚重的汉白玉碑。
前方不远处,沁河滔滔来了又去,把一个个记忆扔在河滩。右面是尉迟村,赵树理的故乡。据说唐朝尉迟敬德将军曾在这里编簸箕,不知这位战功赫赫有门神之威的大将何以弃官从业做了个体户?历史分明记着,村中那座略显破败的小四合院,西阁楼的一盘土炕上,曾诞生了一位人民作家。院后是连片的果园和起伏的山峦。青山苍苍,峰奇峦秀。左近的谷田,一顶褐色草帽掩半张古铜大脸,正把光裸的黑背弯成一张弓,挥镰割草。
中国现代作家中,对故乡毕生怀着刻骨铭心的眷恋的,恐怕莫过于赵树理了。他曾说,中国就数山西好,山西就数晋东南好,晋东南就数沁水好,而沁水县呢?最好的是尉迟村!30年代,他沿着故乡崎岖的山路走向世界,心却从未离开过尉迟村的一草一木。
是的,他笑着将三仙姑二诸葛们从迷梦中摇醒,他为小二黑小芹们的觉悟快乐,也为孟祥英们的翻身欢欣,轻轻拭去福贵眼边屈辱的泪水,他愤怒鞭挞阎家山的恶霸!金旺兄弟的丑恶嘴脸发人深思:流氓无产者混入革命政权是多么可怕!为了让人们更彻底地理解什么叫剥削,他苦口婆心,在《地板》中向农民灌输粗浅的政治经济学。调侃乐观的李有才打响竹板,把一幅乡村生活的现实风景娓娓叙述,细细描绘,入世与劝世,改革与斗争,构成生命主题,创造了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形象……这一切,无不烙有故乡生活的印迹,无一不是倾诉给故乡人民的心曲。
50年代初,作家以《登记》再次奏出他创作的最强音,那是一曲中国农民翻身解放的欢乐颂,已不含半点悲怆。不久,他回故乡来了!没半点衣锦归乡的俗气,也没有一丝大名人十足的官架,老赵永远是老赵!接过乡亲的烟袋,盘腿老炕,与村干部一起规划尉迟村的远景。他捐购了沁水县第一台锅驼机,沁河水有史以来用机器浇灌故乡的庄稼。他购来纯种绵羊,着手改造陈旧畜牧。他从东北购回苹果、梨苗,于是西山坡有了一片大果园。1958年,他索性回到故乡担任县委副书记,蹲点尉迟,去进行一系列建设新农村的实验。这年秋天,尉迟村水库破土动工,南河滩开始垫土造田。那些日子里,他既是设计师,又当总指挥,起早摸黑,拉平车,打炮眼,挥铁锹,满身尘土。他说,水库要养鱼,让乡亲们尝鲜;他说,水利要配套,三级机器提水,引河上山,让全部旱田变水田,然后引进水稻,种荷养鹅;他甚至试过引进高丽参,在故乡山上培植……
5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赵树理心情愉快精神抖擞,写下了一批讴歌新生活的名篇,又迫不及待地一头扎回故乡,做起建设新农村的改革和实验。他甚至说:“只要一亩地多打30斤粮,我就不干作家!”
1958年中国“大跃进”造成的60年代初三年大饥馑,使赵树理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为什么吹牛受褒奖,撒谎成为时尚?他拍案而起!在阳城,他勇顶逆风,以科学精神戳穿县委领导人的虚夸;在尉迟,他参与瞒产,伙同乡亲把小麦藏进棺材和空房;在长治,他找地委领导谈话,指出农村工作中的弊端;在北京,他为民请命上书,要求改变部分农村现行政策;在大连,他痛斥大跃进“天聋地哑”,痛心疾首地诉说农民生活的窘况,说“尉迟村过年贴对子,老百姓对子越贴越窄,连花椒也买不起!”
1970年9月23日,赵树理离开了人世。在肋骨被打断生命垂危之际,仍然关心尉迟村的生产情况,叮咛说一定要把流传在故乡一带的泽州秧歌恢复起来,让老百姓观看……
他爱故乡呵!
更爱故乡的百姓。
农村大改革以来,尉迟村大变:出现了成片新楼,阡陌纵横,果园丰收。人们没有了“二诸葛”的愚昧,“吃不饱”的烦忧,“小腿疼”的懒惰,“三仙姑”的胭脂也早被“奥琪系列”所代替。
然而这一切,赵树理是看不到了。
因此,我常常来这里靠着洁白的墓碑,点燃一支烟,和他交谈。


第8版(副刊)
专栏:

  植树·红中·袋鼠
——教育三题
丁耶

吉林省梨树县一小学,是全县出名的,考试成绩突出。但这位老校长见到我并没有“评功摆好”,而是一反常规提出他们这所小学出现的新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些孩子虽然从生下来就得天独厚地受到良好的抚养与教育,但太“独”了,太“娇”了。他举出一个例子:一个独生子,在植树时,别人都挖好三四个树坑了,他连一个坑还没挖完就扔下小锹哭了起来。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怕把手磨出泡来。第二天他没有来,他的妈妈却扛着锹来报到,向老师说:“植树是百年大计呀,我的孩子小,干不了这个,我特向单位请了假,我替孩子完成任务!”这位当干部的妈妈,讲起植树来似乎满懂道理,但她却忘了件更重要的事,这样去代替孩子植树,孩子能成材吗?

一位父亲,背着自己三岁的小儿子上街去买东西,路过中国农业银行时,孩子在父亲的背上用小手指着“中国农业银行”的大招牌大喊道:“爸,这个字我认识!”爸爸一听自己儿子没上学就认字了,忙问:“宝贝,你认识哪个字呀?”“就是那个!它叫‘红中’!”原来他认识“中国”的“中”字了。父亲觉得有点不对头,这位当爸爸的想起自己家里每天搓麻将牌到深夜,孩子在旁边“见习”。从那以后家里再也不玩麻将了。这位爸爸知道反省,知道再这样下去,孩子就可能变成“白板”、白丁了。

在一所中学里举行的教师座谈中,一位女教师讲起教师的辛劳以至辛酸地说:“我们当女教师的,有的作了孩子的妈妈,每天一大早从几里外捏着表,往学校里赶,胸前挂着一个布袋,里边兜着吃奶婴儿,后边还背着个更大的布袋,装学生的作业,我们自嘲是袋鼠……”是啊,袋鼠为了保育自己的小生命,终年把孩子放在袋里。而女教师除了胸前这个布袋,后边驮的还有学生的作业,那也是些“小生命”啊!她们比袋鼠更辛劳更伟大。


第8版(副刊)
专栏:

  谢谢你,小伙子
何兵鹏
母亲要去北京护理临产的妹妹,我好几天前就开始担心:到北京需要坐一天一夜火车,母亲55岁了,独自一人乘车,吃得消么?
我只能告诉母亲一些有关乘车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尽管我说得很细致,交代得很清楚,并且将茶水、水果、点心一应备齐,可毕竟我不能一同前往,20多个小时还得靠她自己熬,心里总还是不安。
送母亲上车的那天,在候车室里还怀着侥幸心理想碰个熟人,可偏偏满候车室连一个“似曾相识”的都没有。这时,母亲发现有个当兵的好像说是去北京,并对我说:“当兵的肯帮人些。”我凑过去注意听了一会他和别人的谈话,果然是去北京。不过,我还是犹豫了:素不相识,他肯帮这个忙?
“同志,你是去北京吗?”豁着吃白眼也要上去搭腔,为了母亲。
“路过北京,回唐山。你呢?”一句表现得很友好的“你呢”的反问,使我充满了信心,在回答了他的话后又问:“贵姓?在哪个部队?”他说他姓崔,在驻应山的空军部队。从几句对话中我发现这个大约20岁的小战士是个善良的好小伙,随即就提出了让他在车上照料一下我母亲的请求。不等我的话说完,他就满口应承了:“没问题,你放心吧!”
“真不好意思,要麻烦你了!”
“没关系,没关系。”他连连说。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数日的愁绪,一霎那能在这个小站被这个不知名的小伙子所排解。
我们平素不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也不考虑得到别人帮助和帮助别人的意义,当我们自己在某件事——哪怕是很微小的事情上遇到难题时,方才悟到互相帮助、助人为乐这些说腻了的话有多么伟大。
列车快进站了,我还对小伙子一个劲地说着谢谢,他说:“不用,不用,你放心,到北京后我将你母亲送到104路车站。”他竟在与母亲交谈中记住了下车坐104路车的话。他说着说着就将我母亲的两个大包要过去,连同他自己的两个包一同背在身上。
我望着这个小伙子上车的背影,忽然从心底涌出一句来自于诗,得自于真切感受的话——世界多么美好,生活多么美好啊!
一个月后母亲从北京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问及那天上车以后的事,母亲说:“真是遇上贵人了,那小崔真是个好伢。一路上倒茶打水不要我动手。买饭我吃,说什么也不要我付钱,真像是儿子对待母亲一样。可惜没有问他叫什么名字……”


第8版(副刊)
专栏:

  周殿平画展
青年画家周殿平的作品,亚运会期间在北京大钟寺展出。周殿平出生于山东莱阳,虽刚届“而立”之年,但自学成才,已在国画创作上取得了可喜成就。他的作品取材于生活中各种物象,而多能赋予灵动感,纯朴中有创新,不拘泥格局而神韵天成。             
          (焦冬)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会读书
——《读书心态录》读后
张梦阳
爱读书是好事。然而爱读而不会读,则可能变成坏事。前几年,有些青年盲目读新潮书,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西方理论,以至迷失方向,就是例证。因此,引导青年学会读书,做到既爱读书,又会读书,是十分重要的。近读林非的新作《读书心态录》,感到这本书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此。
新潮书正处在时髦的时候,林非既没有拒之不读,又没有全盘接受。他以“读新潮书”为题,分上、中、下三节,对比较文学、结构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荣格原型批评学说和接受美学等西方文艺理论进行了扎实、公允的分析,其中对弗洛伊德的评析尤为可贵。当时社会上正刮起一股弗洛伊德热,有些人甚至将弗洛伊德主义摆在马克思主义之上,林非却很冷静,一方面充分肯定弗洛伊德在深化心理学研究层次中的重大贡献,另一方面又尖锐指出他否定人类早已形成的理性思维的作用、脱离人的复杂和广阔的社会性等泛性欲主义错误观点。对荣格的原型批评学说,则一方面肯定他对于作家与整个民族传统心理的关系作出辩证阐述的深刻见解,另一方面又批评了他离开人的社会实践的制约作用、将思想和精神因素当成生理遗传素质的唯心主义神秘色彩。在有些人机械地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这些自然科学方法引进文学研究领域,文学论文中充满图表和数字的时候,林非则一方面肯定文学研究吸收自然科学先进方法对于改变平面思维方式的好处,另一方面又强调契合文学本身的鉴赏与审美特征,反对把新方法当作一种机械的模式乱套。
林非会读书,主要在于他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他说:“我深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学问,最有可能获得开阔和深入的结论”。在十年动乱、下“五七”干校的艰苦岁月中,他竟通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列宁全集》。以后博览群书、遍读中外典籍的过程,实质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观、社会观和伦理观,对人类思想文化资料进行辩证分析的过程。


第8版(副刊)
专栏:

耕山图(中国画)沈德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