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综合)
专栏:人物速写

  爱笑的骑警
本报记者 李力
风尘仆仆地驾着摩托,把泰国藤球队从丰台体育中心带回亚运村,带道警察李建录摘下头盔,“嘿嘿”一笑。
为保证安全及比赛时间,往返各场馆的运动员车辆,都由小李这拨警察用摩托车带道。
亚运这边正忙得叫劲,25岁的小李当上了父亲。问孩子哪天生的,他挠挠头:“还真说不准,20来天了吧?”“你见过这孩子吗?”这位新任父亲立即眉飞色舞:“昨晚借了一赛车,骑得倍儿快,来回100公里,回大兴家里一趟。嘿!丫头真棒。”他两手一比划:“这么长,生下来就8斤。”说完,又“嘿嘿”一笑。
建录的爱人是大兴宾馆的服务员,孩子生下好几十天了,骑得一手好摩托的爸爸才骑自行车回了一趟家。摩托只用于亚运会带道,哪能用于私事?
“要说家庭困难,还真不小。咱甭说这个,中国办一回亚运不容易,是不?想想这,全解了。”说完一笑,张口咬了半个包子。吃完饭,他又要披挂蹬踏,好不威风地上路了。


第3版(综合)
专栏:你好北京

  “我忘不了北京”
——访尼泊尔运动员杜尔加
本报记者 温宪
30日上午11时零5分,参加男子马拉松比赛的尼泊尔运动员杜尔加跑到38公里处时,突然跌倒,不省人事,被紧急送往医院……
“我当时脑子一阵眩晕,随即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晚上在亚运村,记者听这位选手说:“一个小时以后,我醒过来时,看到我的教练、领队、3位中国医生和6位护士围在身边。一个医生为我输氧,一个给我按摩,另一位正在给我量血压。”据了解,他刚到北医三院时,小便失禁,血压仅0到60。该院运动医学教授浦钧宗亲自主持了抢救工作。下午睡了一大觉的杜尔加,此时精神很好,他接着说:“我早已订了明天上午10点回加德满都的机票。所以,就急着回来了。”
尼泊尔马拉松和武术队是第一个进驻亚运村的外国代表队。到离开时,杜尔加在亚运村住了23天。“在村里,中国朋友对我们非常好,我们与各国朋友也相处得很好,”杜尔加说,“我曾到王府井和天安门广场去过,那里真美,花儿很好看。我的朋友明天去长城,可惜我不能去了。”
“我忘不了北京。”杜尔加最后说,“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再来。”


第3版(综合)
专栏:

  亚奥理事会选定会歌 徐才连任亚武联主席
据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今天从有关方面获悉,亚奥理事会执行局会议一致选定,由晓光作词、徐沛东作曲的亚奥理事会会歌稿,在本次亚运会上做为亚奥理事会会歌使用。
本报北京9月29日讯 记者黄振中报道:亚洲武术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今天在京举行。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徐才再次当选亚武联主席。会议决定亚武联会址由北京移至日本东京。


第3版(综合)
专栏:手拉手

  新加坡的拾金不昧者
住在亚运村一号公寓的新加坡一位女子软式网球运动员,在交通班车上拾到一个钱包,希望帮助寻找失主。几位楼长把她请到办公室,打开钱包,发现里面除了美金和证件外,还有一把住房钥匙。根据钥匙牌上的号码,他们先在一号公寓寻找,再同其它公寓联系,终于在二号公寓的马尔代夫代表团住处找到了失主。失主接过钱包时,连声向新加坡运动员说:“谢谢你!”
                     (立君)


第3版(综合)
专栏:手拉手

  见什么人用什么语言
二号楼96个管理和服务人员负责8个代表团470多名运动员的住宿,每天从迎来送往、搬运行李到清扫房间,要无数次地与不同语言、不同服饰的运动员交往。他们见什么人说什么语,碰到越南运动员,用越南语说声“你好”,见到蒙古运动员,用蒙古语说句“谢谢”。话不多,常常使一些远离家乡的选手备感亲切。
                       (新华社)


第3版(综合)
专栏:手拉手

  埃及记者写表扬信
“我把最好的祝愿和我的爱献给你们。”这是三位埃及记者写给五洲大酒店亚细亚咖啡厅的一封表扬信。他们每天到这里来吃饭,点羊肉串、埃及小烙饼、饺子、糖醋鱼和台湾风味铁板烧。倪德山师傅把他们当作重点客人,每次都亲手去做。客人认准了倪师傅,为表感谢之情,特意邀请他去喝啤酒。倪师傅婉言谢绝说:“不去了,我的职责就是让客人满意。”   (王晨阳)


第3版(综合)
专栏:手拉手

  “邻里”之间
亚运村运动员公寓二号楼是接待代表团最多的一幢楼,里面住着缅甸、尼泊尔、老挝、越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蒙古和澳门八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
8个代表团互为邻居,运动员出门进门,上下电梯,彬彬有礼,相互谦让,从没有发生“摩擦”。
尼泊尔代表团一武术运动员戴的小帽上缀有30多个纪念章,其中不少纪念章是他用本国的纪念章与“邻居”换的。这个团另一名运动员有一天来到马尔代夫代表团住地,服务员以为他走错了路,提示他的房间在楼下,他用手指着一个房间说:“我的朋友在这里”。(新华社)


第3版(综合)
专栏:手拉手

  简易“电视柜”
9月28日,马来西亚曲棍球队的运动员在村里租了一台彩电和一台录像机。由于房间里不配备电视柜,只好将它们摆在地毯上。亚运村一号楼的姚健查房时发现运动员趴在地毯上看电视,很不方便,就找了一个纸箱,里面垫上泡沫塑料,制成一个“电视柜”。姚健还帮着调整了床位,腾出更多的空间,让他们看时更舒服些。马来西亚运动员说:“你想得真周到。”        (君文)


第3版(综合)
专栏:手拉手

  众人学汉语
住在亚运村的一些运动员,一有空就拿着小本子和笔请服务员教汉语。几天来,斯里兰卡、缅甸、尼泊尔、老挝等国家的不少运动员已能用夹生的汉语说“中国”、“北京”、“你好”、“谢谢”、“你叫什么名字”等。他们当中成绩最突出的要数40岁的老挝代表团副团长戈拉干。他一到北京就请陪团的中国翻译小张买来《汉语基础教程》一书和6盘汉语速成磁带,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并“不耻下问”。他满怀信心地说,回国后还要抓紧时间学好汉语。
            (新华社)


第3版(综合)
专栏:手拉手

中国国家举重队队医周长庚(左)为在训练时手腕挫伤的中国台北举重选手廖志明按摩。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摄


第3版(综合)
专栏:

  首钢职工谈亚运 生产也要拔头筹
第11届亚运会隆重召开,首都钢铁公司十里厂区一片欢腾,部分职工畅谈感想。
屠学信(全国劳动模范、首钢第二炼钢厂炼钢车间丙班值班主任):我国健儿在11届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已突破了100块,超过了上届亚运会上的成绩,作为首都的工人阶级,我们感到非常自豪。首钢职工始终关心亚运、支持亚运。首钢向亚运会捐款300万元;还投资1330多万元,承担了亚运会多项任务。在亚运期间,职工决心努力搞好生产,同时,要做殷勤的主人、周到的服务员和文明的观众,为亚运会顺利进行再做贡献。
王奎达(首钢公司双文明先进工作者、炼铁厂炉前技师):亚运期间,有许多外国朋友通过了解首钢来观察改革的成就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我们坚守岗位,搞好生产,有很重要的政治意义。5至8月,我们创出平均日产连续破百吨的新水平。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努力,为全公司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以优异的成绩显示改革的威力,显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
王自龄(首钢四化尖兵、第二线材厂厂长):健儿们在竞赛场上争第一,我们在生产上也要拔头筹。最近,首钢召开了决战4个月、夺取今年利润递增20%的动员大会。我们厂响应号召,制定了新的奋斗目标,决心再夺全国同行业冠军。
刘树杉(首钢设计院土建科设计人员):我是一名工程设计人员,也是一名体育爱好者,看到运动员们在赛场上顽强奋战,感到非常敬佩。我们在工作中也要进一步发扬首钢人的拚搏精神,和体育健儿们比一比、赛一赛。
                       (余向民)


第3版(综合)
专栏:

  亚运盛会壮国威 牵动万千学子心
本报讯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连日来,万千大学生的心被亚运火炬点燃了。他们从亚运会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和力量,精神为之振奋,思想因之升华。
上海交通大学一到晚上,凡是有电视机的场所,便围满了人。亚运、金牌,成了大学生们最热门的话题。一位学生告诉记者:“这几天接二连三的金牌表明,中国人是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辽宁大学中文系87级学生张宏说:“我们聚在电视机前和赛场上的选手同呼吸共命运,真正感觉到,亚运会振奋了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国际经济管理系87级学生李文涛说:“亚运盛会使我们感到骄傲、自豪。”国际经济管理系87级那军同学说:“看中国台北队和日本女篮进行比赛,当她们以1分胜日本队时,我和同学的手都拍红了,因为我们同是中华儿女。”
“中国健儿奋力拚搏,捷报频传。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武汉大学国际法88级学生叶字嵘这样说。法律系87级学生曲怀远说:“亚运会凝聚了11亿中国人,也显示了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经济的强大。”
武汉工业大学学生会副主席贺阳初说:“亚运会使中国人扬眉吐气,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南开大学的学生们说:“大型团体操《相聚在北京》体现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体现了‘团结、友谊、进步’的亚运精神,看了以后鼓舞士气,精神为之一振。”大家表示要学习运动员的拚搏精神,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3版(综合)
专栏:

  中国货,好!
——各国各地区运动员、记者在购物中心
本报记者 张国成 徐宝康
九月二十九日晚,参加北京亚运会的各国各地区运动员及记者浩浩荡荡,乘车去购物中心。
荟萃在这里的中国名特优新产品和风味小吃,使他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一批伊朗运动员被琳琅满目的玩具、日用百货所吸引,纷纷解囊。记者注意到,最受青睐的是玩具大熊猫。问起对中国商品的印象,他们竖起大拇指,连连说:“好!中国产品并不逊于西方。”
在上海展台,一位孟加拉国教练精心挑选钟表。反复比较后,他相中了一块工艺表。当决定购买前,他又追问一句:“确实是上海货吗?”售货员作了肯定的回答后,他才放心地买下。原来,他对上海货倾慕已久。
一位外国运动员来到工艺品柜台,对一个印有亚奥理事会成员旗帜的本届亚运会纪念瓷盘爱不释手。售货员操英语问:“您是哪国人?”他用手指了指盘子上的黎巴嫩国旗。大家都会意地笑了。这位运动员表示这个磁盘将是永久的纪念。
文房四宝展台展出砚台,都是砚中瑰宝。一批南朝鲜人买了后,高兴地对记者说,砚台质优工精,价格合理。有了这么好的砚,今后一定好好练书法。
展厅外广场上,又是另一番火爆景象。运动员和记者们正在这里领略中国的饮食文化。吃了一碗四川抄手,泰国运动员伸出拇指,连连称道。几位运动员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品尝涮羊肉的美味。他们用筷子的笨拙样,增添了吃的乐趣。
两个小时过去了,很多人还感意犹未尽,无奈开车时间已到,不得不携大包、小包,恋恋不舍地离开购物中心。
(附图片)
参加亚运会的运动员在北京购物中心大厅。
本报记者 徐建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