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红旗渠精神在林县
常俊杰 元立平
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创建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也造就出可贵的红旗渠精神,这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多年来,红旗渠精神一直鼓舞着林县人治山治水。从1987年起,针对水资源等客观情况的变化,全县转入以大搞蓄水、节水工程为主的水利建设。总投资4400万元,维修、硬化渠道1110公里。维修、修建水库、池塘159座,打旱井5万眼,改善灌溉面积10余万亩。1989年的粮食总产量比1985年增加0.55亿公斤。
    各级都在算水帐
经过10年奋战,当红旗渠水汩汩流入54万亩干裂的土地的时候,林县人民着实松过一口气,觉得水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因为不但灌区的人畜吃水有了保证,而且2/3的耕地得到了灌溉。但不久他们发现,水的问题不容乐观。红旗渠源在山西境内的漳河上,由于气候变化、上游引水工程增加等原因,来水量逐年减少,到了1984年,红旗渠保灌面积衰减到20多万亩,并仍呈下降趋势。
水源危机,使林县人认识到,单靠一条红旗渠不行,放松水利建设不行。立足有限水源,县委确定了以蓄水、节水工程为主,充分开发利用一切水源的水利建设方针。
围绕这个治水方针,县、乡、村各级都算了两笔帐:一是保证人畜吃水、土地灌溉的需水帐;二是现有水源帐。这一算,算出了差距,也算出了奋斗目标。全县支、斗、毛渠总长达4013公里,如果全部硬化,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可以增加45%。现有中小水库、池塘621个,全部浆砌治漏,就可蓄水9767万立方米。如果再搞一批水库、池塘,有条件的乡村挖一些山泉、地下水源作补充,全县就可以达到人均占有旱涝保收田0.4亩。
以节水、蓄水工程为主的水利建设,在全县展开。535个行政村,村村有工程。技术性较强的活,组织专业队伍长年搞;挖方、备料的活,组织群众农闲季节突击搞。每年冬春,成千上万的劳力奋战在山山岭岭。许多地方再现了当年修建红旗渠时的动人情景。
    因地制宜摆战场
经过修建红旗渠的磨练,林县人治山治水不外行。他们因地制宜,在百里太行山麓摆开了继红旗渠之后又一次大规模水利建设的战场。
在红旗渠灌区集中力量修建水库、硬化渠道。河顺镇57座小型水库,就有37座漏水,许多渠道渗漏严重。为了节省时间,干部群众吃在工地、住在工地。清理涵洞整天泡在泥浆里,活最苦又危险,镇里规定不让妇女参加,可妇女们找到镇委会:“修建红旗渠妇女顶了半边天,今天俺们就变娇嫩了?”上万人的工地上,就有一半是妇女,她们和男的一样抡锤打钎、抬石挖泥。苦干两个冬春,这个镇扩建整修了36座水库,硬化了3万米渠道,扩大灌溉面积一万多亩。
1989年冬天,小店乡纸坊村在村头山坡上建水库。整个山包像一块石头,镐锹挖不动,可离村又近,不能放炮,他们就一锤一锹地挖,全村1000口人,能出动的几乎都到工地上来了,一个月时间,终于在石头山上抠出了一个可容水4000立方米的小水库。
红旗渠水流不到,又无地下水源的深山区,群众采取打旱井、挖水窖的独特方法蓄水。临淇镇欠十步村座落在崇山峻岭之中,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一亩梯田一眼旱井。每年寒冬,地里的其他活不能干了,正是打井的好季节。一家一户打,几户联合打。年近70的阎多房老汉,是当年修建红旗渠的老模范,孤身一人,大年初一,晚辈拜年不见人,原来他正在山上井筒子里忙呢。几年时间,他一个人就挖了6眼旱井,并把旱井看成山区最宝贵的财富,要把它留给子孙后代。全村人就用这种创业精神,在2200亩梯田上,打出了2250眼旱井,保证了每年春播和抗旱保苗用水。
数以万计的节水、蓄水工程遍布太行山川,其规模不亚于再建一条红旗渠。
    还是要勒勒腰带
办水利需要投资,但林县地处山区,经济条件较差,有部分群众刚刚解决温饱问题,钱还不富余。
县委书记赵玉贤说:“红旗渠是勒紧腰带干出来的,今天的条件虽然比当年好得多,但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县里向水利建设‘倾斜’,钱就挤出来了。”几年来,他们努力压缩行政经费,压缩基建项目,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据统计,全县每年投入水利建设的资金都在1100万元以上。
合涧镇近几年水利工程搞得最多,规模最大,投资也最多,累计投资已超过110万元。这笔款全部是他们采取乡村企业出一点,乡财政拿一点,群众集一点凑起来的。资金紧张时,很多群众把准备盖新房、娶媳妇的钱垫出来。泽下乡一个叫高照峪的自然村,不少户把自行车、收录机等贵重点的东西卖了凑钱办提灌站。
有红旗渠精神鼓舞,有艰苦创业传统的人民群众,林县山河怎能不变!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工作研究

  职工技术教育不容忽视
本报记者 程玉文
怎样有效地改变当前一些企业经济效益滑坡状况?有的厂长习惯于只把眼睛盯在原料、资金、技术上,而忽略了人的智力开发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
开发职工的智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是增强企业后劲的根本大计。据一份资料介绍,在我国8300多万生产工人和运输工人中,大学毕业和肄业者仅占0.19%,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却占80.87%。由此可见,我们一线工人素质低,职工技术教育任务很重。前几年,各级领导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在企业内组建起教育部门,配备了教育干部和教师,抓了职工技术培训,并在企业中大范围地普及了初中文化知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近年来的情况怎样呢?
记者在天津市进行了调查,看到了一些企业的职业技术教育未能坚持下来,前几年下了很大功夫建起的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队伍,现在已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有个工业局下属的80个企事业单位中,原设教育科36个,现在差不多一半合并到其他科室去了。原有教育干部也减少了1/4,有的竟减少了一半多。一些在岗的专职教育干部,也并未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上,他们有的去跑供销;有的去为企业催帐;有的去搞技术研究;还有的成天在企业打杂。
企业职工教育出现“滑坡”,主要原因是实行承包后一些企业的领导者有短期行为思想。从天津的情况看,一般企业的承包期是三年,这期间上级主要考核经济指标,产值、利润完成得好,厂长披红戴花,晋级嘉奖;完成得不好,挨批受罚,降职降级,还遭职工抱怨。于是乎完成承包指标成了厂长承包期的头等任务,压倒一切的中心。由此一些厂长便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思想,忽视职工技术教育,致使教育工作队伍不稳定,应该有的教育经费没保证,教学地点和教育设施难解决……
承包是个新事物,需要不断完善。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不少同志呼吁,在实行承包责任制时要注意解决好职工教育问题。不仅要明文规定职工教育的机构、人员、地位、经费及职工学习后的待遇,而且要把职工教育列入企业管理范围,并制订职工教育达标的考核和奖罚制度,使职工教育同生产同步发展。
在这方面已有一些企业创出了好经验。
天津碱厂是个万人大厂,他们在1985年就把职工教育列入了企业承包和企业管理范围,厂里成立了以厂长为中心的职工教育委员会,下设一个教育中心和12个分教委会,前者负责新职工上岗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后者负责本部门的职工教育和岗位培训,全厂上下形成了一个职工教育工作网络。
厂教育委员会每年以任务书的形式将教育内容、人数、对象、时间、目标、完成的期限下达到各部门,并与承包经济责任制挂钩。因此,这个厂的职工教育工作开展得就好。他们每三年对职工进行一次较系统的考核,不合格者下岗培训,限半年达标,并免去原岗位奖励工资;复考仍不合格者,专业技术人员下降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干部不能续聘原岗位职务,生产工人调离原技术岗位,技师解聘,并且均不能再享受原岗位的奖励工资待遇,全厂工资浮动升级时,也不得按原岗位升级。严格的制度、严格的管理,带出了一支技术素质较高的队伍。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宜春的联营林业
国营无山造林,集体无力造林,个人无钱造林,这些矛盾在这里逐步得到解决,全区十个县市有七个达到“基本消灭荒山县”标准
袁志成 张新文
江西省宜春地区深化林业改革,在稳定林业政策的基础上,大力巩固原有乡村林场,积极发展联营林业,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新的兴林之路。
宜春地区有山林1564万亩,1981年后,全区陆续将1210万亩山林包到户经营。由于生产周期长,农民存在怕政策变等主观和客观原因,一些农户“砍而不造”、“分而不治”,“国营无山造林,集体无力造林,个人无钱造林”的矛盾日渐突出,林业生产跌入“低谷”。宜春地区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摆脱林业萎缩困境,要贯彻稳定的林业政策,只能从实际出发,作好林业生产要素最佳组合这篇文章。在总结林业“三定”中巩固下来的乡、村办林场经验的基础上,他们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发展联营林业。
    多层次联营
联营的形式主要有:国营与乡村集体、农户联营,大集体与小集体联营,农户之间的联营。
国营与乡村户联营包括国营林场(林站)和乡村集体联营,县营林公司与乡、村、组、户三级或四级联营造林。这类联营,由国营单位投资投技术,集体或农户投山投劳,收益按比例分成。这种办法较好地发挥了国营单位有资金、技术的优势,有效地利用荒山和社会散闲劳动力,造林效果好。铜鼓县近5年由县营林公司与乡、村、户三级联营,高标准造林16万亩,建立了新的用材林基地。奉新县县、乡、村、户四级联营造林6万多亩。这类联营林面积全地区达40余万亩。
大集体与小集体联营包括乡、村、组三级联营,由乡、村、组集体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劳力,集中连片造林,做到“造好一片林,留下一批人,办好一个场,科学管好林”。它可以不用国家投资,主要依靠群众劳动积累发展林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类联营是宜春地区的主要造林组织形式,面积达1000万亩。万载、奉新、铜鼓、靖安、宜春、宜丰等县市实行“山权不变,林权共有,劳资入股,比例分成”的原则,采取乡、村、组联营合作的办法,近4年荒山造林150万亩。
农户之间的联营,有的是以1户为主,联合其他农户共同营林造林;有的是由村民小组牵头,把全村多数农户联合起来实行股份制造林。这类完全由群众自愿结合、自发建立的联合体,是大联合的补充,全区这类联营面积近10万亩。
    产销联营
消耗木材多的煤炭、轻工、林产工业系统的厂矿企业与乡、村、户联营,建立原料基地。由厂矿投资,乡村户投山投劳,木材交厂矿,林木收入按比例分成。这类联合营造的工业原料林,全区达21.7万亩。奉新造纸厂与周围5个乡、60个村联合建设原料林基地7.2万亩,既解决了农民资金不足难题,又加快了荒山绿化。
    跨区域联营
平原乡村投资投劳,到山区联合造林,有效地解决了平原地区无山造林和山区山多造不完林的矛盾。全区这类联营面积10多万亩。
通过多种形式的联合营林,宜春90%的“两山”(自留山、责任山)纳入了科学造林、联合兴林的轨道,保持了林业“三定”政策的连续性,较好地解决了山林分户经营后出现的矛盾,有力地促进了荒山绿化和林业发展。目前全区联营山林面积达1082万亩,每年造林以45万亩的速度推进,保存率达80%以上。宜林荒山由1983年的320万亩下降到81万亩,仅占全部林业用地面积的5.2%。全区10个县、市有7个达到“基本消灭荒山县”标准。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提倡多种兴林方式
宝声
到林业部门采访,常有人问:林业生产是分包到户经营好,还是集体经营好?我想,如果非此即彼地回答这个问题,那未必太简单。因为各地的情况不同,还是应该提倡多种兴林方式。
宜春地区就是例子。这个地区在稳定林业政策的基础上,根据近年出现的“国营无山造林,集体无力造林,个人无钱造林”的情况,摸索多种联合造林的新路子,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林业显出勃勃生机。这说明,在林业生产方式上不能单打一,即使在同一个地区,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造林组织形式。
我国地域辽阔,林业生产条件在不同的地区差异很大。南方与北方不同,山区与平原不同,各地都有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设想用一种政策、一个办法加快林业发展,是很难成功的。老是在分与合的问题上兜圈子,甚至变来变去,不如踏踏实实地探索一些新办法。例如一些地方把山分包到户后,出现“分而不治”的问题,原因很复杂,提倡农户与国营林场、集体联合造林,互相取长补短,一些矛盾便可解决。
林业生产周期长,在条件优越的南方,一棵树从育苗到成材,也得十年二十年时间,需要一个稳定的政策,经不起折腾。不能一出点问题,就来个180度大转弯,改变政策,这只会给林业带来损失。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平陆不平沟三千”。过去平陆的沟是黄色的沟,如今都变成了绿色的沟。
县委书记王俊喜带领全县人民栽树种果,使——
三千沟壑飘果香
毛志远 吕企才
“平陆不平沟三千”,每当人们说起山西平陆县的自然条件时,县委书记王俊喜说得更准确:“平陆境内直接通向黄河的沟3195条,268座山,71个滩,24条塬”。但谁也没有想到,仅仅几年时间,平陆山山着绿装,沟沟飘果香,全县实现人均一亩经济林,仅苹果一项,年收入就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33%。
1986年9月,已逾不惑之年的王俊喜到平陆任县委书记。上任伊始,他便深入沟沟村村了解情况。在调查中,他看到了平陆的优势: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对水果生产有利,使各类水果着色好、糖份积累高。但当时全县只有苹果树3万多亩。通过反复论证,县领导做出了新的决策:发挥山区优势,强化农业基础,唱好“三台大戏”(果林、畜牧、加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以苹果生产为龙头的果林业第一台“大戏”唱起来了。王俊喜既唱“主角”,又跑“龙套”,帮助张村、杜马、常乐三个村建立了苹果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苹果产量占全县总产量的54%,人均苹果年收入217元。同时,他运用典型,以点带面。城关镇东韩窑村农民郑锁成,承包6亩果园,亩产超一万公斤,除上缴1万多元承包金外,个人年收入万元以上。王俊喜在这里召开全县各乡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现场会,推广郑锁成的经验。
群众的积极性很快就起来了。可是,一些乡村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倾向,甚至把好粮田改为果园。针对这种情况,王俊喜及时提出12字方针:上山、下滩、爬坡、进沟、入院、占边,不准果树与粮棉争好田。与此同时,王俊喜注重引导群众运用先进的果树栽培技术,提倡科技兴果。他亲自联系,先后聘请了30多位外地专家到平陆传授技术,并从当地选拔了800多科技能人担任科技教师。现在全县各类果树管理技术人员达3000多人,半数以上的农户依靠科技种果、管果。
果树栽上不久,王俊喜就开始抓产后服务了。他和有关部门一起及时组织力量,狠抓苹果的远销、保鲜和加工增值。全县先后建起果品加工企业279个,年加工鲜果8300多吨,加工增值780万元,保鲜增值300万元。平陆的苹果远销到东北、西北、南方20多个省、市。
“脚板底下知民情”,这已成为王俊喜的一句口头禅。他到平陆工作3年多,在机关办公室坐的时间很少,2/3以上是在山上串,沟里钻。全县226个行政村、1242个自然庄,他几乎跑遍了,并先后建立了100多个重点联系户。“县太爷”整天钻山沟,苦不苦?王俊喜说:“感受到更多的是山区人民诚挚的感情。因而想到的不是如何脱身平陆,而是‘芝麻官’的历史责任。”
如今,平陆有成片苹果园5113个,面积达20多万亩,靠苹果生产率先致富的已有2600多户。当然,发展起来的不光是苹果,平陆的粮棉生产也是连续3年获得了丰收。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企业家画廊

  困坷促人上进
——记苏州物贸中心总经理顾衡如
本报记者 季音
已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近10年间已一跃而成为一座大工业城市,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京、津、沪而列全国城市第四位。一幢幢新建筑与古典园林交相争辉。全城迄今最高的建筑物是人称“姑苏第一楼”的胥城大厦,这座以17层主楼为主体的古城堡式的建筑群体,成了今日新苏州的某种象征。
胥城大厦是苏州物资贸易中心所在地。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产资料市场之一。
“中心”总经理顾衡如,是苏州市经济界一个颇有特色的人物。在有些人心目中,企业家理应年富力强,西装革履,风度翩翩。而这位企业家竟是个年近花甲的干瘦小老头,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40公斤挂零,经常身穿一套工作服,奔忙在大楼上下。稀罕的是,这干瘦的身躯里却蕴藏着极为旺盛的精力。他经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些跟着他奔跑的年轻人都嚷着腰酸背疼,吃不消,而他却是精神抖擞,仿佛有使不完的劲。据在他身边工作的人说,他很少有星期日和节假日。人们称他是一辆“大马力的小轿车”。
顾衡如的精力与干劲是从哪里来的?他简短的回答是:困难压出来的,或者说是形势逼出来的。
80年代初,苏州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但随之也遇到了一个大难题:生产资料短缺。苏州工业原料贫乏,解放后,国家在这里未作过重点投资,没有什么大型企业,因此,国家计划内供应的物资,还不到苏州市实际需要量的15%,大量城乡中小型企业吃不上“皇粮”,都要自己跑供销,“找饭吃”。于是,就出现了一支数万人的供销员队伍,人们描述这些人“在厂是老子,在路上是兔子,在人前是孙子”。他们工作劳累,有些人为了采购、推销,不免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
怎么办?实行全部由国家供应物资的办法?显然不可能。听任这种缺乏管理的市场经济泛滥么?它就会像匹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闯下大祸。顾衡如说,出路只有一条,建立国家调控下的生产资料市场,既利用市场机制,又不放任自流,把计划外的生产资料管起来。
这是改革提出的一道至关重要而又无经验可循的难题。
1985年,当时已50多岁的市物资局长顾衡如,从市领导那里接过了这副重担,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局面刚刚打开,新的困难又产生了:“中心”的场地过于狭小,不能容纳万商云集的业务活动。顾衡如决心建造一幢与“中心”相称的现代化大厦。他四出奔走,筹集了4000多万元资金,近一半是贷款。按照常规,建成这幢大厦少说也要4年半时间,要跑许多单位,光图章就得盖100多个。他算了一下,多延误一天工期,就要付利息1.7万元。不行!顾衡如说,我不能按繁琐的常规行事。他年轻时学过建筑,又找来了过去大学的同学搞设计,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只两年零二个月,未花国家一分投资,大厦就建成了,比常规提前两年交付使用,仅此一项即为国家节约大笔资金。为了这座大楼,顾衡如整整两年都泡在工地上,不知费了多少口舌。一天晚上,他身上发冷,一量体温,摄氏39.7度,即送医务所输液治疗。次日早晨,他回到“中心”与香港客商洽谈业务。不料晚上又病倒了,送医院重新输液。市委领导闻讯前去探望,一看病床是空的,他已赶回工地。
三年多的艰苦经营,如今这座大厦里的各个市场,已成了苏州地区计划外物资流通的主渠道,过去是千军万马搞采购,现在人们高高兴兴地汇集到这里,在政府监督下公开交易,大大限制了流通领域里的各种歪风。三年多来,经这里销售的计划外物资,有钢材282万吨,煤炭783万吨,木材199万立方米,汽车1.6万多辆,对稳定苏州地区物价起了重要作用。而顾衡如本人呢,却是两袖清风,苏州郊区的几间旧居,还是往日的简陋模样。
成功与困难总是伴生的。去年下半年以来,与国内其它地方一样,苏州市的经济遇到了困难,胥城大厦也出现了未曾有过的冷落。西方客商骤然减少。“中心”有些人整日愁眉不展,顾衡如却依然持乐观态度。几十年的坎坷生涯,塑造了他这种遇事冷静、沉着的性格。他的乐观是有根据的,苏州市现在已拥有工农业总产值400多亿元的强大经济实力,就外贸而言,有出口货源16大类,600多个出口品种,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不愁没有生意可做。10月间,他打消了去日本的计划,组团访问苏联,与苏联经济界进行了广泛接触,发现苏联人对苏州产品有浓厚的兴趣,他说,“除了电冰箱,苏州的产品他们几乎全要。”他和有关方面初步做成了一笔可观的交易,并且取得协议,决定1990年在苏州举行一次出口产品洽谈会。11月6日,胥城大厦上空彩球翻飞,大厅里鼓乐齐鸣,中外客商济济一堂,苏州市与航天工业部共同在这里举办了第二次苏州出口产品交易会。顾衡如又是一个大忙人,为了让苏州产品走向世界,他又度过了好几个不眠之夜。
每个企业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顾衡如在创业路上付出了很大辛劳,他有成功,也有失误。他博得了普遍的称赞,也听到了一些并非公道的议论、非难。有人劝他:你年近花甲,行将退休,何苦再干这有风险的苦事?他的回答是两句话:一、我是共产党员。二、正因为工作时间不长了,我更要珍惜这最后的年月。
《老子》中有云:“难易之相成也。”就是说,困难与顺易是相辅相成的。困难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有人在困难面前沮丧,退却;有人却在困坷中奋起,继续前进了。顾衡如就属于后一种人。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湖北襄阳县程河镇组织10个村1.5万多农民利用农闲时间从事柳制品生产。仅这一项年人均收入达400多元。这些产品由于花色品种多、质量好,赢得外商的信任,1989年秋季广交会订货达160万元,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图为该镇常庄村农民赵运伍一家正在编织柳制品。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