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人的自信
——曾乐自述
曾乐,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宝钢指挥部和宝钢总厂的副总工程师,一位长年在中国国土上工作,却屡屡令世界同行瞩目的大焊接专家。他拥有一连串国际学术机构的头衔,最近,又接连被告知:他的名字已被编入1991年英、美出版的3种版本的世界名人录。
                   
我这个人太容易受刺激,有些事情几十年也不忘记。我1952年从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到鞍钢工作,就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苏联专家给我们的技术人员出了一道考题,很简单,加固一台行车的大梁,叫每人拿一个方案,其实只需在大梁上焊一个工字梁就可以了,我们的技术人员竟然都讲不到点子上!
我憋足一口气,两年中啃了两本俄文的焊接书。我根本不懂俄文,全凭一本俄汉字典,而且不注中文,忘了就查字典,形成自然记忆。我在大学是学金属结构的,这两本书也就成了我焊接专业的启蒙教材。
就在这期间,也是一名苏联专家,指名要我设计一种对焊接工件进行反变形的机器。在当时,不要说国内,在苏联、日本也没有这种工艺。我想,只要你的设想合理,我就能设计出来,这一次绝不能让他考熊了!经过半年时间,这种“反变形机”终于被我搞成了,到现在看都是很先进的。
从那时我就确信:中国人能比外国人干得好,关键是看你怎么干!
宝钢始建的时候,我已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担任钢结构焊接的中方技术负责人。干了二十几年钢结构,第一次面对这样大的规模。武钢的厂房钢结构才1.8万吨,宝钢是14.8万吨,主焊缝加起来45公里长。
一期工程大部分钢结构从日本引进,国产的钢结构和人家的一比,根本拿不出手!一位日本专家直言不讳地对我说:“你们中国人单项技术行,整体结构不行。”当时我也不作任何辩解,人家讲的并不错。但是,他没有看到,中国人一旦下了决心,就不乏后来居上的潜力。
结合日本的现代技术和我自己多年焊接实践形成的思路,我坚决地抛弃那种只盯住一条焊缝的传统焊接观念,把焊接材料、焊接设计、焊接工艺、焊接结构全部纳入一个系统工程。这种“焊接工程学”的观点使现场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产生了一个飞跃,很快地体现在我们的制造和施工水平上。一期工程中唯一全部由中国人设计制造的自备电厂,干得比日本新日铁还好!其它一些中方负责的焊接项目,也完全可以和日本人干的平分秋色!日本一个钢结构代表团来参观宝钢,特别问道:“你们那个炼钢厂的柱子是用什么方法焊的?”我说是采用半自动、自保护工艺,他们大吃一惊,说:“你们比我们还先进!”
宝钢二期工程钢结构全部由中国人设计制造,我们在这方面再也没有自惭形秽之感。后来,我把在宝钢积累的经验写成一本《焊接工程学》的专著,没想到在素有焊接王国之称的德国也受到青睐,他们的焊接协会主席称这本书是“焊接结构方面的经典著作”。
有了宝钢的实践,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在国际焊接界确立中国的地位。
国际焊接协会要制定一个关于吊车梁的权威性技术文件,我想这个文件上一定要有中国人的东西。我自己草拟了一个文件,又请同在宝钢的另一位高工提供了一个计算实例,署上他的名字。国际焊接协会的专家如获珍宝,说没想到你们中国在吊车梁方面有这么丰富的经验。今年这个文件被国际焊接年会正式通过。我们提供的条文和实例作为亚洲唯一的一份材料载入其中。
中国是一个大国。任何一种学科的发展都不可能忽视中国的实践!但是你得干,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我们国家很早就参加了国际焊接协会,每年按钢产量的比例上交会费。但直到1986年,在焊接协会15委(专管焊接结构的委员会)的论文统计表上,中国竟是空白!统计表上还注明:“作为成员国,再不提交论文,本委员会将考虑取消它的资格!”我偶然看到这份资料,急了!我晓得,日本人在1985年提供了4篇论文,一下子增加了9名代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怎么能光交钱没有地位?我一口气直接用英文写了4篇论文,以最快的速度发到国际焊接协会15委。他们不知道曾乐是何许人,论文审查了半年,最后,决定全部选用。15委主席给我来信说“今后你的论文直接寄给我,免予审查!”
我们总有一种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外国人,国家穷,被人瞧不起。其实,你只要努力了,做了工作,人家就对你刮目相看。我没有什么学位,也没有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但我感到我和外国专家是平起平坐的。我现在是国际焊接协会15委的专家委员,西班牙皇家冶金研究中心委员,联邦德国焊接协会委员,国际焊接协会微连结特设委员会的国家代表。去年,联邦德国焊接协会还将我正式编入他们的专家系列,成为德国的外籍专家。宝钢无缝钢管厂是德国承建的,但德方没有派焊接专家,因此我就可以代表他们处理焊接上的一切问题。
这并不是我有特别的能耐,从很大程度上看,是因为我代表了中国。我为此自豪。
我不是没有条件出国,我的祖辈、父辈都是华侨,母亲出生在南洋,直系亲属几十人在海外,文革时我还为此受了很多牵连。只要我愿意,出国定居、工作都有可能,但是那只是个人的前途,为外国老板工作。而中国的事业毕竟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业。
当然,中国在很多方面是有些落伍,但正因为落伍了,中国的事业才特别具有挑战意义,我的性格是忧患而不悲观,乐观而不满足。我的格言是“视困难为常规,以付出为快乐”。我从来不抱怨工作条件,也绝不为内耗去空耗我的精力和时间。
我吃过很多苦。在东北,我跟老工人打渣、递焊条,当抹泥工,工人能干的活我都能干,到现在,我还能不戴手套抬钢板,都是年轻时练出来的。在本钢,搞轻便电渣焊,零下十几摄氏度就在露天搞试验。有次我指挥试验,正大声说话,一颗火红的焊渣直飞过来,打进了我的喉咙,我连水也吞不下了,当了好几天哑巴。在冶建院搞电渣精炼,没有工作服,我穿的北京小棉袄就烧掉了5件!这些项目搞成了,都是有国家水平的。要想不付出代价,什么事儿也干不成!吃这些苦,对我来说是一笔财富。我在宝钢搞了一个精密焊接实验室,人们叫它电脑医院,最近宝钢正式将它命名为“曾乐试验室”。因为它是近十年才在发达国家的航天领域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这样规模的精密焊接实验室在国外也很少见。德国的西门子、美国的尤利公司和日本的一些专家都来参观,既惊讶,又新奇。
但走到这一步,我用了整整10年时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搞电子的人不懂焊接,搞焊接的又不懂电子,但宝钢的整个计算机控制系统没有这个维修系统保驾,迟早得出大事儿!当时正在搞建设,这件事儿立不上日程。我就把自己的宿舍当试验室,仪器、试剂摊了大半个房间,而且“步步进逼”,我睡觉的地方从下铺挪到上铺,最后挪到楼梯下别人堆放杂物的半间小屋子里。别人看来屈尊,我却是自得其乐,大科学家居里夫妇找镭不也是在一个简陋的草棚里做试验吗?
那时,我一头挑着宝钢的钢结构,一头挑着这个精密焊接室,已经是双重的工作量。此外,还要通过技术咨询为精密焊接积攒资金。前前后后挣了20多万元全部投了进去,忙得我十几年没有享受探亲假。真是惨淡经营呀!但我觉得这种奋斗是科学工作者的本份。
现在,这个实验室不仅为宝钢修复了价值上千万元的电脑线路板,而且体现了我国微连结的学术水平。国际焊接学会微连结特设委员会,就是在我的建议下组建起来的!我也是因此才成了这个委员会第一名中国代表。
要不是有许多记者来采访我,我对过去的事情想也没去想过,艰难坎坷也好,成败荣辱也好,都成了过去。我是认准了目标头也不回的人。我想,中国人的自信心,就是建立在这种一往无前的精神之上。  (新华社记者 陈雅妮整理)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亚运圣火不熄 奉献精神永存
北京亚运先进人物汇报团作首场报告
本报北京12月6日讯 记者黄振中报道:今天,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北京市亚运先进人物汇报团首场报告会。
陈希同市长等同首都各界代表数千人听了首场报告。少先队员给35名汇报团成员献了鲜花。生动的报告,常常被热烈的掌声打断,气氛十分热烈。
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在报告中讲了“十个想不到”。他说,想不到亚运会有这么大的凝聚力,上亿人的火炬接力,数千万人的集资捐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主意出主意,生动地反映了人人为亚运出力的主旋律。他还没想到亚运效益有那么高;精神文明建设搞得那么出色;没有想到整个盛会期间安全上未出任何大小事等。张百发用“大实话”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使人们仿佛又回到两个月前结束的亚运会上。报告刚完,台下举起了“亚运圣火不熄,奉献精神永存”的标语牌。
市委副书记王光代表市委、市政府讲了话。他说:第十一届亚运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性巨大成功,每一个成就无不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心血。亚运会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群众路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只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能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办成别人看起来办不成的事。王光说,亚运先进人物的报告,对于总结亚运经验,弘扬亚运精神,巩固和发展亚运成果,推进首都的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国际科联环境问题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举行年会
100多位环境科学家就中国重大环境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崔俐莎)国际科联环境问题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90年年会今天在京结束,100多位环境管理专家和环境科学家参加。
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日趋恶化,寻找制止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途径,是环境问题委员会所研究的主要课题。
这次年会以学术交流为主,代表们就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的中国重大环境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中国委员会建立以来,先后建立了全球气候变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生物地球化学途径、地下水污染、生态农业、河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大气痕量气体变化、有毒化学品环境效应七个专业工作组。各工作组就各自的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这些成果对国家决策、参与国际全球环境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智能计算机技术跃上一个新台阶
本报讯 在我国计算机的推广应用中,如何解决计算机处理的高速性与人工键入的低速性这种严重失配的矛盾呢?由河北大学汉字信息处理研究室和北京奇科电子新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开发的HQ—1印刷汉字识别系统,已于日前在北京通过了由我国著名计算机专家组成的鉴定小组的技术鉴定。
在智能计算机领域这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将大大加速我国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现代化步伐,使我国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跃上新台阶。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讨论(十一)

  高技术产业与产业工人的高技能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 谌风
在一些人们的认识中,高技术产业往往是科学家、工程师等科技人员纵横驰骋的领地。但高技术不是人们孤芳自赏的“实验室之花”,它的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功能是在其产业化的过程中实现的。所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除了需要高水平的科技专家队伍外,一支具有高技能的产业大军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随着高技术的产业化,出现了“结构性失业”现象,即一方面传统产业工人由于夕阳工业的衰败而退出生产领域;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高级技能人员又迅速崛起、供不应求。这种状况表明,尽管现代社会的各种产业可以不断迭换更新,但是具备不同技能的产业大军还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高技术产业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的新型产业,它与传统产业有所不同。如果说钢铁、汽车和建筑等传统产业的发展与产业工人高超的技能、丰富的经验密切相关尚可理解,因为这些产业技术主要是通过人的手工劳动或机械工具的利用表现出来的;但高技术产业是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大显身手的领域,它们已经取代了人的手工劳动和人对机器的直接控制,所以在劳动过程中所需要的仅是人的智力作用,工人的劳动技能已让位于科学化的高技术,难以在生产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了。
对此种观点,我不敢苟同。认识的偏差就在于如何理解现代社会中的“技能”。通常人们都认为,所谓技能就是指动作的熟练化,其实不然。因为技能作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活动能力,它应是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统一体。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劳动经验的知识化、理论化以及生产手段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一方面工人单纯的动作技能更多地被自动化装置所取代,人们的机械活动已完全成为不必要的劳动。另外,数控机床等高技术的出现也使某些劳动技能变得简单化,使工人高超的操作技能转变为主要是监视计算机控制设备的工作,降低了对工人的技能要求。可是在另一方面,虽然自动化机器的出现使工人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使他们从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转变为站在生产过程旁边,作为监督者和调节者来同自动装置发生关系,但工人这种神圣的职能只能建立在对技术过程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建立在更加发达的智力技能的基础之上。而且,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某些以分析和逻辑能力为基础的智力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计算机数控机床的操作者就不仅需要监控技能,而且还要进一步掌握编制操作程序的技能。所以高技术的发展既取代了人的某些技能或使其简单化,同时它又迫切需要人们掌握更新、更高级的技能,只有掌握了这些高技能,才不致在迅速变革的社会中落伍。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群众活动中心 精神文明窗口
张店区文化馆越办越红火
本报讯 记者王锦鹄报道:在前不久举办的首届中国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开幕式上,一台融山东民间舞和古典舞为一体、具有鲜明特色的组舞《淄博颂》,受到中外来宾的交口称赞。这台节目的创作、演出均出自一个区属文化馆的业余艺术团。
淄博市张店区文化馆是个仅有16名工作人员的小单位,却承担着全区11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的业务指导以及50万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辅导任务。他们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努力开创群众文化工作新局面,把文化馆办成群众活动的中心,精神文明的窗口,因此多次被评为山东省的先进文化馆,并受到中宣部、文化部的表扬。馆长林秀华最近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这几年,随着物质生活改善,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从“娱乐型”转向“知识型”。为了满足群众需要,文化馆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相继办起了电子技术、服装裁剪、英语等培训班。他们还连续9年在暑假举办少儿文艺培训班,每期参加的有二三百人。从1988年开始,又将少儿培训重点转向农村,在乡镇办业余艺校,全区半数以上幼儿教师接受了培训。据统计,近三年他们办的各类知识型学习班有上百期,学员达5000多人。
与此同时,张店区文化馆对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加以引导,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和健康向上的文艺去占领城乡文化阵地。近年来,区文化馆先后举办了80年代农民仪表美大赛、农民交谊舞大赛、农家乐文艺大赛等活动,以满足农民群众求美、求乐的时尚心理。他们还根据各村特点,开展培植农村特色文化活动,全区已出现了音乐、戏剧、书画等7个特色文化村,在后南定村还建立了全省第一家农民集邮协会。这些活动突破了农村旧有的文化活动方式,充分展示了当代农民美的风采、美的追求,不但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也有力地遏制了农村赌博、迷信等活动的抬头。
在城市,区文化馆积极举办交谊舞学习班、新潮歌舞大赛等项活动,在引导群众参加社会上各种自娱自乐活动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识别能力,使一些不健康的东西难以找到市场。
张店区文化馆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还为社会发现和培养了人才。1979年组建的业余艺术团,先后有300多人参加,已为艺术院校和专业艺术团体输送了30多名人才,还为企业和农村培养了一批文艺骨干。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飞龙”在大兴安岭“生儿育女”
终年栖息在茫茫原始森林里的花尾榛鸡,经人工生态和驯养繁殖两个阶段的试验,如今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生儿育女”。
花尾榛鸡俗称“飞龙”,属我国二类保护动物。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和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从1983年开始合作,对“飞龙”的生态习性和驯养繁殖进行研究,经多方联合攻关,为“飞龙”的人工饲养创造了条件。目前,“飞龙”已达150只。 (信华)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简讯

  教科文简讯
▲《思想政治工作的艺术技巧》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步楼对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想政治工作艺术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力求使现实性、理论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 (世贵)
▲青年画家王劲松、宋永红绘画艺术展6日在北京当代美术馆开幕。数十幅现代生活题材的油画和素笔画等,表现了画家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独特感受。(山人)
▲北京市平谷县对外贸易与经济技术信息交流中心于12月5日成立。该中心无偿提供国内外经济技术信息,帮助企业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加国际交易,并且引进国内外技术专家,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与更新。(科卫)
▲我国第一部历代谜语书籍汇编《中华谜书集成》第一册即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其余三册也将在明年内出齐。该书共收集从南北朝至民国时期的谜集、谜话近300种。(宋齐)
▲历时21天的“第二届北京市中小学生合唱节”12月5日闭幕。合唱节期间全市近百万中小学生参加了演唱。为繁荣校园文化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王娜梅)
▲北京福瑞生物工程公司发明的“放免自动洗珠器”,用于诸如乙型肝炎各血清学指标的固相放免检测分析,一举结束了我国多年来临床手工洗涤的落后状况。(赵洪清)
▲中国科学院聘请营养学家沈治平、中医药专家刘渡舟、医学保健专家卞志强等作顾问,成立了北京科兴生物技术中心,专门发展用生物工程技术制做的营养保健品。(刘炳生)
▲由四川省大竹县东风造纸厂承担的“碱回收法对小型草浆厂蒸煮废液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国家环保科技攻关项目日前通过技术鉴定。该技术为全国2000多家小型碱法化学浆厂治理污染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张鲁江)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技新成果

  莫道神虫逞威风 自有妙法来治它
“粘虫测报专家系统”诞生
本报北京12月6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制的“粘虫测报专家系统”今天在京通过鉴定。
粘虫是我国粮食作物的主要害虫。由于粘虫有远距离迁飞为害的习性,常常会 突然发生,把大批庄稼吃成光杆,人们称它为“神虫”。建国以来,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负责牵头,组织全国大协作,对粘虫的迁飞为害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创造性地设计了异地预报粘虫的办法。为了进一步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治理,从1987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承担了由国家计委和机电部下达的“粘虫测报专家系统”的研制任务。该系统以著名昆虫学家、研究员李光博先生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他30多年来潜心研究粘虫的宝贵经验,同时收集整理了全国22个省市各粘虫测报单位几十年的测报资料,建立了数据库。1990年,应用该系统进行麦田一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由于预报准确、防治及时,全国每年仅此一项就可挽回25—35亿公斤粮食的损失。专家们认为,该研究在农业专家系统研究领域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确保粮食高产稳产有重要意义,建议加速推广。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技新成果

  血液流变学测试仪问世
本报讯 人体许多疾病,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血液的粘度、流动性和凝聚性上。新一代血液流变测试仪的研制成功,为预防和控制诸多疑难病症展现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与变形规律的新学科。位于北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中国科学院传感技术科学仪器公司,组织声、光、电、力、医学等学科的技术人员协作攻关,于最近研制出LG不同型号的血液流变学测试仪,填补了国内空白。 (周寰)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技新成果

  “抗病毒诱导物质研究”获重大进展
本报讯 由北京农业大学主持的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抗病毒诱导物质的研究”获重大进展。该项目在我国著名的植物病毒学家裘维蕃教授主持下,推出了两种新型抗病毒诱导物质。
经过大量的试验、示范,对于烟草、番茄、青椒、瓜类、玉米等作物,表现了防治病毒病、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显著作用。此项技术已经在50多万亩作物上使用,获得8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陆光明)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技新成果

  潘自航制菌技术享誉国内外
本报讯 记者何黄彪报道: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发明奖的潘自航食用菌制种技术及其产品,愈加引起国内外的重视。最近,他与日本飞鸟有限公司合资兴办了“安徽亚佳食用有限公司”,双方总投资282万元,产品95%出口到日本、南朝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潘自航发明的食用菌蒸汽制种技术,被国内外专家鉴定为“目前世界上最佳菌种制作法”。这种方法废除了传统制种需用高压锅、接种箱、紫外线和甲醛等药水接种,解决了操作复杂、成本高、污染严重、变异性大、产量低等难题。城市农村家家户户可以用普通烧饭的锅就能制作菌种;花盆、木箱、柳条筐、塑料袋等均可用作栽培各种食用菌的容器;室内室外,家前屋后都可以栽培;稻草、木屑、棉籽壳、酒糟等农作物秸秆和工业下脚料均可作为栽种食用菌的原料。
采用这种制种技术,可以生产几十种高产、优质的食用菌:平菇似朵朵白云,味道鲜美;香菇似华盖大伞,肉厚味纯;婀娜多姿的金菇,丛丛叠叠,似秋菊傲霜;被人们称为4大名菜的猴头,白嫩硕大,具有迷人的丰姿;传说中人间仙草的灵芝,赤橙黄紫,色泽鲜艳,有的似雄鹰展翅,有的似龙凤呈祥;用此法培育出的稀少名贵的“菇中皇后”竹荪,更是闻名遐迩。
潘自航已培训学员3000多人,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采用推广了他的技术和菌种,每年创经济效益数亿元。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淮北矿务局朔里煤矿重视培养教育下一代,今年建起了一座50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和一座4000多平方米的化学、物理实验楼,改善了子弟学校教学条件。这是刚下课的子弟学校中学生们。 晨亮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