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雄伟的礼赞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
易仁寰
喘息了,一座历史的火山,
崛起了,一座时代的峰峦。
从“序言厅”到“全景馆”
路漫漫,情漫漫……
穿过弹痕累累的史诗
走向震惊中外的决战。
这里的每一寸宁静,
都铺着弹洞叠印的艰难;
画面再现地裂的燃烧,
展厅浓缩天崩的壮观。
勋章,以大理石的不朽
沉甸甸、光闪闪,
挂在金碧辉煌的大馆,
悬挂在中华民族
隆起的胸坎……
一个战役在这里引爆,
一个王朝在这里炸翻。
烈士不倒的身躯,
化作巍巍的北山;
先躯洁白的忠骨
撑起花岗岩雄伟的礼赞!
铜像,以冲锋的雄姿
向前驱告慰,向来者呼唤!
暴风鼓起战士的征衣,
大地回荡着进攻的呐喊!
万炮谱就的旋律,
久久地把历史震撼。


第8版(副刊)
专栏:

  美的创造者
杨沫
人类普遍有着美的向往。一泓碧绿的清水,一丛鲜艳的花朵,一片淡淡的白云,漂亮的姑娘、健康的小伙儿……无不引起人们美的好感。美能唤起人们崇高的情感,使人感到生活的喜悦;美给人以活力,激起向上的精神。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喜欢音乐,喜欢花草,喜看美丽的姑娘。我爱自然美,爱声音美,更爱形象美——尤其是人的形象美。小小的心灵常常执著于美的向往。八九岁时,母亲躺在沙发上琅琅地读着唐诗,我站在一旁听着,朦胧中被那些似懂非懂的诗句感动了,于是也偷偷地读起唐诗来。院子里的海棠花开了,我围绕着那些花朵转呀转,有时忘了吃饭。走在街头,看见美貌飘逸的姑娘,我的眼睛睁大了,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婀娜的身影,直到看不见了,我还在想那美的有魅力的面孔。
生活创造着各式各样的美。美能给人幸福,给人欢乐,能激励人们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美是世界上的一盏明灯,它照耀着每一个黑暗的角落,给人扑向光明的勇气。
1989年夏,我因病住进了国防科工委门诊部,在这里偶然间发现了另一种美的创造。1984年,这里设有一个美容外科,后改为美容外科医院。五年来,医生们经过巧妙的手术,为近两万例有缺陷(先天的或后天的)的男女同胞改善了容颜。这使我惊异,也使我大开眼界。
年轻人谁不爱美?美丽的姑娘,英俊的小伙子,多惹人喜爱!可是,有的眼睛不够大,眼皮是单的,这就有了美中不足,甚至引起婚姻的苦恼。有的小伙子五官端正,脸上却长了许多疙瘩,这就使他心爱的姑娘有了顾虑。我亲眼见到一个小伙,头发黑黑的,可头顶上却有一大块秃头皮,经医生缝合,不几天,秃头皮不见了,满头全是黑发。还有些刚到中年的人,脸上却出现了深深浅浅的皱纹,减却了他们容貌的美。这些人一到这个美容场所,许多奇迹立刻出现了:经过巧妙的手术,他们都大大改变了面容,高高兴兴地离开了这塑造美的地方。
我在治病期间,常和一些前来美容的姑娘、小伙子闲聊。一个满头满脸缠着白纱布的姑娘,露在外面的只剩下了两只眼睛和一张嘴。我惊奇地问她这是什么手术?她说她要出国工作,可脸上长了许多凸起的面疮,所以慕名来到这里做面部磨削手术。我心存疑问:磨削一下,绷带一缠,几天工夫,能使长面疮的脸变成什么样子呢?这一天奇迹发生了,她除去了绷带,在我面前出现的竟是一个面容洁净、容光焕发的脸,看了,我真为这个姑娘高兴!我还看到了前来面部除皱、乳房整形、腹壁去脂的众多求美者,出院时他们面部的皱纹消失了,形体的曲线重现了。经过耳闻目睹的件件奇迹,一种新思想在我心里萌动:过去我对美容手术的效果有过怀疑,不知它是否真能改变人的容貌。还认为,美容是不是一种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呢?可是,当我亲眼见到许多男女老少,变年轻了,变漂亮了,欢天喜地地离开这里时,我不禁生出一种内疚的感情:人民生活改善了,追求形体美是一种自然、合理的愿望。这种愿望不仅是一个人的形象美不美的问题,它更是关系到亿万个家庭幸福的社会问题。
想通了,我感到愉快。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访问了美容外科医院方彰林院长和丁芷林副院长。他们告诉我,这里从事美容外科的几位专家,都是大学毕业后搞临床外科的,由于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他们转而研究起美容医学。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已不断获得喜人的成就,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做了美容手术。他们工作细致、认真、一丝不苟。几年来为近两万名男女患者做了美容手术,从未出过纰漏。我听了,在欣喜中怀着钦敬。不禁在心里赞美: 世界上又多了一种美的创造者,他们把幸福的甘露洒向人间。我爱美好的事物,于是我讴歌美,讴歌许多像方彰林、丁芷林这样的美的创造者。


第8版(副刊)
专栏:

  北京曲剧创演40年 魏喜奎率徒喜登场
1月7日至9日,著名曲剧艺术家魏喜奎率领其新收弟子甄莹、许娣共演《杨乃武与小白菜》,并举办个人专场,演出《泪血樱花》、《方珍珠》、《巧团圆》、《啼笑因缘》四出戏的选场,以此纪念北京曲剧创演40年,庆祝自己舞台生活50年。
魏喜奎自小随父学艺,12岁登台,名噪京津。她将王佩臣的乐亭大鼓、马宝山的奉天大鼓、朱宝珍的辽宁大鼓融于一体,于1948年创成奉调大鼓,为曲坛增添一个新曲种。建国后,她和曹宝禄等,在老舍等先生支持下,创建曲剧,填补了北京地方戏的空白。      
  (文一)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第一位巾帼英雄”
——看电视连续剧《冼夫人》
彭加瑾
看武汉电视台、武汉电视艺术中心录制的电视连续剧《冼夫人》(编剧文新国、钱五一,导演肖林辉、胡立明),首先令人感到新鲜的,是它的选材,以及从中透见的历史精神。
剧中着力刻画、颂赞的女主人公冼英,是公元六世纪的俚人领袖。她历经梁、陈、隋三朝,享年83岁。冼家“世为南越首领”,跨居山峒部落十余万户。冼夫人一生顺应人民意愿,主张民族和睦,反对割据,坚持俚汉团结,从而保障了岭南地区的安定局面达110年之久,为促进南方广大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而受到人们的敬重和怀念。历史上人称她为“南天一柱”;今天,黎家称她为“冼圣母”;至今,海南岛和岭南地区,每年有数十万人在冼夫人诞辰之日举行盛大纪念活动。周恩来总理生前曾称她为“我们历史上的第一位巾帼英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对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宁起过重大作用的杰出历史人物,却被我们的艺术家所忽略,所遗忘,以致我们看到《冼夫人》,竟可能误以为只是一位传奇英雄。选材需要知识、才能,也需要眼光。《冼夫人》创作者的眼光,正在于打破了千百年来的民族沙文主义,给少数民族中杰出历史人物的功绩以公正的评价与热情的颂扬。毫无疑问,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精神、民族平等思想的一个体现。
其次,是它着力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注重人物精神、性格的把握。我们一般的历史题材影视创作,常常停留于复述事件和对环境、生活表象的模拟上,求细、求全,而偏偏忽略了“人”与人的精神特征;因而给人留下见史不见“人”的遗憾。而《冼夫人》却敢取敢舍,集中笔力写她的前半生,写她在维护民族团结上的崇高精神。在六集的篇幅里,冼夫人始终处于画面的“前景”,在各种矛盾的纠缠交织中,她始终富有主动性地行动、生活、斗争着。无论是对待冯家的求婚,还是部落中王宣的寻衅,抑或刺史李纥的利诱威胁,冼英都显示出了那种自尊、自强,识大体、顾大局的一以贯之的性格特征。正是这种个性化的描写,才使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成为了鲜明的艺术形象。
同样难得的是,剧作还写出了冼英个性的丰富性。在冼英曲折的生活中,选取了“女人、母亲、领袖”三个视角。它们犹如三束强光,把主人公丰富的情感世界照射得明澈通亮。作为女人,冼英有着炽烈的爱情追求;但同时,作为一个俚人首领,她又不能不心存戒备,谨慎从事。“鞭打冯宝”、“招婿入门”两场,正是这种独特的心理矛盾的产物。作为一个妻子,冼英盼望着能为丈夫生育子女,但因为误喝了绝子汤,竟长期不孕。她为之痛苦,不安,自觉愧对冯宝,巾帼英雄亦不免似水柔情。
作品的结尾处,冼英性格的丰富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显现。隋兴陈亡,20万隋军进逼岭南,情势千钧一发。而此时的冯宝却因忠君心理,誓不降隋;一些俚人则趁机拥戴冼英自立为岭南王,试图对抗隋军。尖锐的矛盾把冼英推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她爱丈夫,但却不能迁就丈夫;她爱部众,但又不能放弃毕生追求的俚汉和睦的大业。她焦灼、苦恼,奔走于三方之间,苦口婆心。然而,最终她还是选择了俚汉和睦的大业,避免了民族之间兵戎相见的惨剧。为之,她隐忍了失夫之痛,戴孝出征,主动平定内乱。在常人难以决断的复杂冲突面前,冼英以自身的行动,显示了过人的勇毅、智谋与远大的目光。
历史人物的功绩,常常需要历史精神的挖掘与烛照。《冼夫人》的创作与成功,不正是依仗着宏观的历史精神,才把握住冼夫人自强自立、忍辱负重,从而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的崇高性的吗?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史小品

  南开话剧
黄殿祺
天津市南开区是我国话剧运动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话剧艺术是从外国移植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家曾认为,话剧最早是春柳社一九零七年从日本移植到我国,在上海一带流行的。后来,大量可靠的史料证明,除春柳社以外,还有一条渠道是以张伯苓为首的南开新剧团从欧美移植到我国,在天津一带流行的。这两条渠道汇合,形成了中国的话剧艺术。
一九零八年,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赴欧美考察,直接接触了西方现代话剧艺术,并为之动心。归国之后他立即着手编写剧本,并组织师生在课余演剧。翌年南开学校演出了由张伯苓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出话剧《用非所学》。从此,每年校庆都要编演话剧,开南开话剧之先河。张伯苓的胞弟张彭春赴美留学归国后,成为该团第一位从国外学习戏剧、精通西洋戏剧专业知识并且富有才华的导演。
周恩来也是话剧运动的先驱。一九一四年五月,周恩来等在南开学校发起组织并建立了“南开学校敬业乐群会”,南开新剧团作为其中组织部分。此后,一直编演新剧达数十年之久。周恩来不但是编演话剧的中坚分子,也是话剧理论建设的杰出代表。他一九一六年写了《吾校新剧观》一文。主张新剧(即今天的话剧)要写现实,是“写实主义”的;新剧的形式,应该“语言通畅,意含深远,悲欢离合,情节昭然”。他号召用新剧向人民群众进行“通俗教育”,“复兴祖国”。由于南开中学旧时不能男女同校,新剧团只好男同学扮演女角色,所以,周恩来主动男扮女装,在新剧《仇大娘》中扮演慧娘、《千金全德》里扮演新娘高桂英、《恩怨缘》中扮演烧香妇等女角,都表演的有声有色。他不光演戏,还改编剧本、写剧评、搞布景,把新剧当做一种改革社会的工具。
二十年代初曹禺进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随即加入了南开新剧团。他多半扮演女角,头一次是扮演易卜生《国民公敌》的女主角。一九二八年南开公演了易卜生的名剧《娜拉》,由曹禺扮演女主角娜拉。曹禺一面上学,一面演戏,他改编了莫里哀的《悭吝人》,戏名改为《财狂》,由他主演,郑振铎、巴金等都从北平来天津看演出。除此曹禺还导演王尔德的《少奶奶的扇子》。曹禺体会到:戏剧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不同于小说和电影。掌握这套规律的重要途径,就是舞台实践。因此,如何写戏,光看剧本不行,要自己演;光靠写不成,主要在写作时知道在舞台上应如何塑造人物举手投足。他的著名剧作《雷雨》和《日出》就是在天津深入生活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曹禺曾深情地说:“我很留恋青年时代在天津的这段生活。我从十五岁至今,一直从事戏剧工作,南开新剧团是我的启蒙老师。”
我国著名话剧导演,人称“南黄北焦”的黄佐临和焦菊隐的话剧生涯也是从天津南开起步的。黄宗江、石羽、鲁韧、孙浩然等一大批著名的话剧和电影艺术家也是从南开成长起来的。
前尘回首,不胜沧桑!五十年代后,天津南开话剧渐入低谷。八十年代后期,话剧在天津再掀高潮。一九八九年天津南开区又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举办了“南开杯”全国首届业余话剧小品邀请赛,南开的话剧传统正在发扬光大。


第8版(副刊)
专栏:

十渡山色 卢开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