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稳定政策 精心组织 知难而进
山东工业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
去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6%
本报济南1月9日电 山东省工交生产战胜重重困难,实现了发展速度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198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7%;山东境内的财政收入逾2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04亿元,增长16%。
山东省工交生产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精心组织的结果。在干旱缺水,资金、能源、原材料、运输紧张,市场疲软等重重困难面前,他们采取了知难而进的态度。年初,针对电煤库存超过最低警戒线的状况,及时采取“煤电互保”措施,使煤、电生产持续稳定增长,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季度,排除动乱和北京反革命暴乱的干扰破坏,创出了月均产值历史最好水平。7月初,他们明确提出了“两不变一不收”(承包经营责任不变,厂长负责制不变,已下放的权力除中央明令收回的以外一律不收),稳定了企业和人心。9月之后,他们针对企业在正常交往和购销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宣布了稳定企业的6条政策,有效地调动了经营者和供销人员的积极性。
             (贾建舟 石军 贾展贻)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
改革开放继续沿着健康轨道前进
体改部门十年来工作成绩是主要的,国家体改委继续保留
本报北京1月9日讯 新华社记者徐克洪、本报记者江绍高报道: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于1月4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国务院总理兼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鹏同志与部分会议代表进行了座谈。1月8日下午,李鹏同志在会议结束时作了重要讲话。
李鹏同志强调指出,这次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是继全国计划会议和财政会议之后,在经济方面又一次带全局性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向全国和全世界说明:我们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变。改革开放不仅要继续进行,而且要搞得更好,沿着更健康的轨道前进。这次会议的基本精神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搞好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他说,现在全国的经济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有一些暂时困难。当前,非常需要我们齐心协力,振奋精神,克服困难。
李鹏说,我们应该非常明确地肯定,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生产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改善,并在探索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道路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在谈到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关系时,李鹏指出: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治理整顿的目的,是为改革开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在治理整顿期间,我们的一些改革措施要围绕治理整顿来进行。要从治理整顿是改革开放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的高度,来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说对治理整顿不积极,就是对改革不积极。那种认为现在搞治理整顿是“倒退了”或者是“不搞改革了”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至少是对这个问题缺乏深刻理解。
接着,李鹏着重阐述了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应有的几个基本观点:一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两个基本点缺一不可。二是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三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现在要探索怎样把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四是对十年来已经出台的改革开放政策要保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要有大起大落,以保护生产力的稳定发展。当然,我们也不是踏步不前,要在稳定的基础上对已实行的政策不断深化、完善、充实、提高。五是当前要利用治理整顿的机会,对新的改革措施进行试点。他说,中国的建设不能急于求成,改革也不能急于求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可能要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才能建立起一整套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体系。对于改革的措施,要通过试点,总结经验,用实践来检验是否正确,是否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推广。
在谈到体改部门的工作时,李鹏说,十多年来,在体改战线长期从事改革工作的同志,兢兢业业,为改革出了力,对改革起了推动作用,成绩是主要的,这一点必须充分加以肯定。当然,体改战线也出了几个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和阴谋家,但他们不能代表整个体改战线。我们体改战线绝大多数同志是搞社会主义的,是想要国家繁荣富强的,和他们那些人有根本的区别。针对前一个时期社会上的一些传言,李鹏还明确宣布,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将继续保留,作为国务院统筹经济体制改革的综合职能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供领导决策,对一些改革措施进行试点和推广。在体制改革方面,只要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允许存在不同的观点,对不同意见允许争论,因为改革的方法和步骤都需要进行探索。
李鹏指出,在肯定体改工作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弱点和某些失误。他殷切地希望体改部门的同志,要深入基层,虚心学习,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学习和借鉴外国经济管理的经验时,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制定改革的规划和方案时,要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计划密切结合起来。
在谈到坚持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李鹏说,党中央和国务院都肯定企业要继续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是因为,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无论是对克服当前暂时的经济困难,还是对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对于目前承包制存在的一些缺点,要不断完善、补充、提高、深化。接着,他还就新一轮企业承包的合同期限、进一步完善承包条件、承包人的选择、厂长与党委的关系、承包单位的选择和企业内部分配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看法。
李鹏同志在讲话中还谈到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他说,现在世界科学技术进步一日千里,关起门来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我们要抓住机会,坚持原则,多做工作,争取一个比较好的国际环境。他强调,中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在这次会议上,李鹏同志同时接见了机械电子部召开的工作会议的全体同志,并对机电行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李鹏说,当前机电行业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要走出当前的困境,就要提高产品质量,供货及时,价格有竞争性和有良好的服务体系。再有就是要节约资金、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真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军工企业,李鹏强调要坚持执行保军转民的方针,走军民结合的道路,使军工企业在保证军品生产的同时为四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务委员王丙乾、邹家华,有关方面负责人安志文、贺光辉、何光远、张学东及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高检公布受理侵权渎职立案标准
对“侵权”案件具有司法解释性质
本报北京1月9日讯 记者毛磊报道:我国公民当其民主权利、人身权利遭受侵害时,人民检察机关将如何依法追究?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公布了《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思卿就此发表谈话指出,检察机关重建10年以来,认真履行法律职责,共受理“侵权”、渎职案件28.3万件,立案侦查80000多件,这些犯罪案件给国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造成人员死亡3.1万人。
张思卿指出,关于立案标准的规定,具有司法解释性质,各级人民检察机关将对构成立案条件的案件进行侦查,根据情节依法处理。
据了解,检察机关负责受理、立案侦查的“侵权”案件包括:刑讯逼供案、诬告陷害案、破坏选举案、非法拘禁案、非法管制、非法搜查、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报复陷害案、非法剥夺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案、伪证案、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案;检察机关有权查处的渎职案件主要有徇私舞弊案、私放罪犯案、泄露国家重要机密案、玩忽职守案、妨害邮电通讯案,以及重大责任事故案。
在谈到为什么向公众公布这一立案标准时,张思卿表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坚决惩治腐败现象,依法查处“侵权”、渎职案件是人民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公布这一规定,可以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了解在行使公民权利以及在执行公务活动中,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行为构成犯罪。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可敬的“不私亲”干部
夏黎
1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出通讯《不私亲属的铁木尔主席》,读了令人感动,引发了“轰动效应”。一个自治区的主席,四个弟妹全在农村,老伴当了一辈子家庭妇女,侄女大学毕业,要想在首府找个工作,也给打了回票。一人“得道”,别说无人“升天”,连一点光也沾不到。而家乡县的那位父母官,则连“主席兄弟姊妹有几个?”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也不知道……这种“不私亲属”,当然要引起轰动效应了。
这条新闻引起轰动,原因之一,是这样的“曝光”太少,以至于人们少见鲜闻之下,感到耳目一新。其实生活里头,这类“不私”的干部应是不少的,可惜我们有时说起“曝光”来,总把镜头对着暗处,于别的东西不感兴趣。阴暗面当然应当“曝光”,然而如果隐去了实际存在的光明,那自然就失真了。所以这条新闻使人感到意外,收到“轰动效应”,其实是有值得反思之处的。
这条新闻引起轰动效应,原因之二,当然还在于生活中“私亲”的不少,所以人们读了新闻,感到反差很大,以至喜出望外。我们有些干部,是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是“当官不为‘亲’作主”,那才“不如回家卖红薯”呢!我们还有些干部,是很注意上司的三亲六眷,甚至口袋里有一张“贾不假”的护官符,奉承附势,“服务周到”。久之,人们便把这种“私亲”,当成做官的常态,做到“不私”的,反而“轰动”起来,这种“效应”,难道毫无反思的必要么?
                 (原载1月7日《解放日报》)


第1版(要闻)
专栏:

  上海市制定实施办法 贯彻集会游行示威法
本报上海1月9日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吴龙关、本报记者肖关根报道:上海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今天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办法》,并从通过之日起施行。
这个《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为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并总结了实施《上海市公民游行示威暂行条例》的经验制定的。这个《办法》一共有26条。
《办法》规定,公民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办法》规定,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应当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事项和平地进行,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
《办法》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规定:未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在人民广场和外滩举行集会、游行、示威。
《办法》第24条规定,外国人未经主管机关批准不得参加上海市公民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


第1版(要闻)
专栏:

  加强征收管理 查堵偷漏税大户
去年全国工商税超收六十亿
新华社深圳1月9日电 (通讯员古碧清、记者何广怀)国家税务局局长金鑫今天在此间透露,1989年全国工商税收已经完成国务院提出的超收60亿元的任务。这对国家平衡财政收支,具有重要作用。
据悉,为了完成国务院去年7月提出的超收任务,全国各级税收部门积极加强征收管理,减少了税款流失。各地税务部门还大力加强了对城乡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查出了不少偷漏大户。如山东和江苏两省查补10万元以上的偷漏税大户分别有50户和58户。据统计,去年全国个体税收达到130亿元,比上年大幅增加,对调节社会分配不公发挥了重要作用。
征收难度较大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去年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年收入比上年增长10倍以上。
在个人收入调节税工作搞得较好的深圳特区,去年共征得个人收入调节税2955万元,比上年增长183%。


第1版(要闻)
专栏:

  突破地区界限 发展横向联系
全国区域经济组织逾百个
据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记者徐耀中)在治理整顿期间,我国区域间的经济联合与合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在各种形式的全国区域间的经济网络组织已达104个,其中跨省、市、自治区的有60个,省、市、自治区内的有44个。实践表明,这些区域间的横向经济联系,对改善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布局、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这些地区间的横向经济组织是在地理环境和历史自然形成的经济联系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域和部门界限而发展起来的。尽管这些经济组织的规模、形式、联系程度不同,但都各具特色,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地区间的经济技术联合与合作,正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至1988年全国通过横向联合新增的产值达1266亿元,新增加利润和税金195亿元。另据全国20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仅1989年上半年签订的经济技术协作项目达3万多个,协作金额超过60亿元,半年时间即新增产值117亿元,新增利税18亿元,组织人才交流5万多人次。
经济界人士认为,发展地区间经济技术联合与合作,是根据我国国情,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中必将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


第1版(要闻)
专栏:

  又一批知识分子获国家级称号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超两千名
新华社北京一月九日电 (记者陈金武)人事部专家司日前宣布第三批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的选拔、审批结果,八百七十八名知识分子获得了“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光荣称号。
这样,自一九八四年以来,国家总计已授予二千二百一十九名知识分子这一称号。前两次选拔、审批工作分别于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八七年完成。
这次选拔、审批的八百七十八位专家中,从事教育工作的二百二十人,从事科研工作的三百六十五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一百四十三人,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七十五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三十五人,从事科技管理工作的四十人。这批专家中五十五岁以下的有六百九十五人,占选拔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九,年龄最小的才三十三岁。


第1版(要闻)
专栏:

  田纪云致信全国乡镇企业会议代表
希望乡镇企业再接再厉取得新成绩
本报1月9日讯 记者何加正报道: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乡镇企业工作会议,今天收到了田纪云副总理写来的问候信。信中说:正值迎新春辞旧岁之际,我代表国务院向您们并通过您们向9000万乡镇企业职工致以亲切的问候!
田纪云同志在信中说:去年,全国乡镇企业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经受了新的考验,积累了新的经验,克服了前进中的困难,实现了稳定增长。这对于加强农业的基础,稳定农村经济、稳定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
信中重申,发展乡镇企业,对于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所制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政策稳定不变。他在信中希望参加会议的代表以及战斗在第一线的乡镇企业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对乡镇企业“调整、整顿、改造、提高”的方针,再接再厉,艰苦奋斗,努力工作,在新的一年使乡镇企业继续健康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全国乡镇企业工作会议是5日在京召开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飞雪迎春
——北京经济形势的回顾与展望
北京日报记者 杨立君 于飞 刘连枢
编者按 当前经济形势究竟如何,众议纷纭。复杂的经济现象引起人们不同的思考,也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人们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对策,只能靠对事实进行冷静的分析,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跟着感觉走”。
本报这里转载的1月9日北京日报《飞雪迎春》这篇经济形势述评,以事实说话,有述有评,对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经济形势会有所帮助。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充满希冀的日子。
送别80年代。90年代第一个春天,踏着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鼓点,迈着沉稳坚实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了。
我们正面临考验:政治、经济的考验;民族心理素质的考验。而后者比之前者,恐怕更严峻、更无情。历史赋予的重任不容置疑地已落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肩头。
    跟着感觉走?跟着情绪走?跟着科学走?
一曲《跟着感觉走》,这两年风靡全国。你唱、我唱、他也唱,跟着“感觉”唱。
“跟着感觉”,似乎成了一种时尚。
龙年夏末,“抢购风”起,价格越涨越抢,跟着“感觉”抢。某单位几天内冒出个“高士达录像机协会”,继之而起的“分会”一下子又发展出200多名“会员”。可一年过后,“会员”们每天翻阅报纸上的商业广告,掰着指头叹息:“亏了亏了!多花千八百。”
蛇年春夏之交,“感觉”跟着气氛兴奋,情绪跟着谣言失衡;游行示威堵路口,反把亲人当仇人。暴乱平息,痛定思痛,才悟出一个理:“脑袋要长在自己的肩膀上”。
市场由“热”变“冷”。价格越降越观望,跟着“感觉”望。在一阵阵“让利”、“降价”、“大甩卖”声中,该买的不买,该花的不花。“再等等,还得降哩!”有些人的价格预期心理,跟着“感觉”走进了“马太效应”的死胡同:“凡是你有的,就给你更多;凡是你没有的,就越不给你。”
“情绪”与“感觉”是一对孪生兄弟。
听说有的企业停产了,便来了“情绪”:“有的工厂都停了,工人回家了,生产完了。”
听说有些外商走了,“情绪”推出结论:“外贸算是没戏喽。”
听说哪儿哪儿的农业受了灾,“情绪”又来作怪:“嘿,赶紧存几百斤老玉米豆儿吧!”
让我们排除这种种“感觉”和“情绪”的干扰,看一看1989年北京各条战线的统计数字:
工业总产值完成445.9亿元,比1988年增长约6.5%,原材料、能源等基础工业的增长还大于平均增长水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约265亿元,比1988年增长13%左右,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但仍与1988年基本相同;外贸突破11亿美元的大关,超额完成年计划指标;市财政收入71亿元,比上年提高4.3%,连续7年稳步增长;夏粮亩产和总产实现双超历史,秋粮生产尽管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但全年粮食总产仍达到23亿公斤以上,与上一年持平;截至去年12月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2亿元,比1988年同期增长30%多……
摆出以上这些事实,绝不是说“形势一片大好”了,只是证明一些人的“感觉”不是事实,“情绪”并非正确。
只有科学地分析形势,才会得出科学的结论。
结论:治理整顿的目的,就是要暂时放慢速度,卸下大大小小的包袱,搬掉形形色色的石头,轻装上阵,朝气蓬勃,冲向胜利的彼岸。
    看点?看面?看实质?
一斤水灵灵的桔子八九角钱,比上年低80%左右;一斤鲜亮亮的红果一元钱,便宜了一半还多。
菜市场里的各色细菜,不但样儿全量大,而且价格明显低于前一年。
一位大妈说:“我觉得手里的钱又值钱了。”
“钱值钱了。”这不正是冷峻的经济形势中的一缕清风吗?顺这缕缕清风追索下去,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能感觉到,但未必能深刻认识到的事情,正悄悄地发生在身边。
前几年,“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物价涨势,在几个月的治理整顿中,开始被有效地遏制。全市零售物价上涨幅度,由1989年初28.9%降到11月底的9.5%。
去年全市流通领域撤、改、并1000多个公司。11个月查处违反市场政策的案件1.2万多起,市场秩序混乱状况开始趋向好转。
互相馈赠挂历的减少;宾馆饭店酒宴的降温;营养保健品市场的冷落;部分高档消费品的滞销……这些,表明了如同“下山猛虎”的公款消费得到控制。这里还有一个数字:全市社会集团购买力,从1988年的增长30%压缩到去年的3%。
技术含量越高的商品越畅销,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去年的技工贸总收入、上缴税利和出口创汇,分别比上年增长21%、37%和164%。
工业企业被严峻的形势逼上“梁山”,纷纷“自省其身”。有的企业萌发了克服“紧俏产品企业病”的意识,由“坐商”变“行商”,学着给用户“点烟”了。
首都高校“寻找毛泽东”现象的出现,表明了年轻人正从浮躁、狂热走向冷静、理智,开始认真寻找真理,寻找曾失落了的理想、信念、追求和传统。
本市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首都副食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京郊已有集体性的规模猪场1200多个、大中型鸡场1100多个。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更加丰盈。
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1986年的16.7%增长到去年的20%,全市人均教育经费居全国之首。中小学生流失率降为0.79%,是全国最低的。
科技工作面向首都经济建设的格局已经建立,五年来全市推广应用科研成果一万多项。首都六路科技大军组成的科研机构网已经形成,50多万科技人员正跃跃欲试。
从上述“点点面面”,我们看到的实质是什么?看到了“治理整顿的第一阶段效应”;看到了市场背后、企业内部、家庭生活、人们心里的深层次变化;看到了正在消融的冰雪,看到了滚滚涌动的春潮……
所有这些,为90年代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
    热视?冷视?正视?
我们说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6.5%,有的同志会说,同1988年的增长17.6%相比,大大下降了,“这不就是倒退吗?”
我们说市场“疲软”是暂时的,有的同志会说,暂时的“疲软”也不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好。
我们说少部分企业停产半停产是治理整顿结构调整的正常现象,有的同志会说:“不怕慢,就怕站。”
某些人的思维轨道习惯是:“低”不如“高”,“慢”不如“快”,“软”不如“硬”,“停”不如“动”。
果真如此吗?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到底应怎么看?是“热视”,是“冷视”,还是“正视”?
应当承认,这些年来,迫于外界环境压力和自身急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心情,发展经济急于求成,总想“一口吃个胖子”,不仅是某些领导的“病症”,也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心态。
而急于求成的后果又如何呢?
50年代“大跃进”的结果,是“三年大起,两年大落”,工业年均增长仅有3.8%。
70年代末“洋跃进”的结果,是赤字积累300亿元,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80年代中期“超高速”的结果,是零售物价上涨18.5%,工农业发展失调。
著名经济学家马洪指出,在高档消费品的消费上,我国近十年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路程。
事实确实如此:有人不知海南已建省,却晓得“味道好极了”是什么;还有那几百一件的“新潮”服,一个月工资烫一头“钢丝发”,连汽车轮子也碾不坏的席梦思……仿佛不这样生活就是保守、落后、寒酸,就是“四环路外”的“土老帽儿”。
外国现代化发展历程表明:美国人均产值从250美元到7000美元,用了200年;日本从100美元到3000美元,用了100年。
据联合国一位官员披露:1989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为6%,同发达国家的3.2%比,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
历史的和现实的,国内的和国外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现代化进程是一个持续、稳定、协调、渐进的发展过程,决不像“十年就把英国追”唱得那般轻松,不顾国情的“大干快上”、“有水快流”,结果反而会延缓现代化的进程。
我们面临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国情呢?让我们摘掉“热视镜”,戴上“冷视镜”看一看:
全国11亿人口中约有1/5是文盲、半文盲;现仍有近亿人处于温饱半温饱的状态;人均耕地、水资源、能源、森林与世界人均水平相比,分别是1比3.1、1比4.1、1比2.7和1比6.7;年增人口1500万以上,到2000年,要保持目前的人均粮食水平,至少需增加1000亿公斤;年缺电700多亿度,工农业生产为此损失2000亿元。北京缺电已持续17年,现仍缺1/3……
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人比喻为“水落石出”。那么,让我们摘掉“冷视镜”,再用“正视”的目光看看“落潮”时露出来的都是些什么“石头”。
易拉罐价格暴跌,说明盲目引进时忘了中国有多少人还在喝白开水;大量劣质商品的积压,反映了为数不少的企业在“泥沙俱下”的市场中重数量而不重质量;部分耐用消费品的滞销,表明加工业一轰而起造成的过剩;至于少数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则是“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必须付出的代价”……试想,一个身体瘦弱的人背着沉重包袱,尽管他多么卖力气,也会压得喘不过气儿、迈不开步,闹不好还要累吐了血。
    是说?是等?是干?
当然,摆在我们面前的经济形势是严峻的。
承担全市90%财政收入的工业,面临的是资金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相对疲软等一系列困难。1989年,工业总产值虽然比上一年增长约6.5%,但地方预算内企业实现利税却下降约2%,剔除不可比因素,仅增长0.8%左右。部分原来紧俏的商品也变滞销,产成品资金占用上升,比上一年增长82%。同时企业之间“三角债”拖欠严重,数额已达15亿元。
这是经济本身。人心呢,也承受着多年来未曾承受的心理压力。一些人“面临危机而无危机感;一些人猜测、失望;一些人忧虑、企盼”……
“困难是石头,人民群众是榔头”。只要把困难交给群众就能迎刃而解。中华民族发展史证明,力量和智慧都在群众的手中。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正视困难,不被困难所吓倒,把困难原原本本地告诉给群众,总能找到度过难关的办法。本市很多行业和单位已经这样做了。
——首都百万职工开展了“闯难关”的大讨论,短短20多天,仅600多个企业就制定出近万条措施。
——北京内燃机总厂通过挖潜增效,实行多种措施,去年共消化减利因素5000多万元。
——北京重型电机厂将十几种停产多年的中、小型发电机重新投产,还积极开发热电联供机组,不仅在1989年创造了建厂以来最好的生产纪录,1990年的生产任务也已订满。
——北京制药厂先后派出500多人催收回货款3000多万元,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的压力。
——原料紧张一直是市纺织工业总公司“老大难”问题,他们提出回收社会上的旧毛衣,加工再生毛的方案,使生产出现新局面。
——市照相机总厂库存积压相机4.7万架,被迫停产,职工们没有怨天尤人,利用现有设备积极承揽外活,目前已承接800多万元,占年收入的40%。
——市建筑工程研究所变“推销鸡蛋”为“上门养鸡”。科研人员通过技术承包,走上工地为行业服务,推广、转让了科研成果,带动行业技术进步。
——本市供销社系统积极组织“大篷车”下乡,去年11个月的商品零售总额实现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
——京郊农村出现了大兴农田基本建设的热潮,投入的资金和劳力是近年来最多的,为今年的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江泽民总书记前不久说过一句话:度过暂时困难,曙光就在前面。
是的,我们正处在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变革时期,同时也处于未曾料到的困境之中。机会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中华民族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就在于我们奋斗精神和实际行动。
把正前进的航向,树立必胜的信心,把现代知识的巨大力量同立足中国国情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使落后感和危机感与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意识融合一起,脚踏实地地去奋斗、去创造,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春天必将到来!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爱神州”
新年伊始,北京青年报等单位联合举办“我爱神州”国情教育活动,通过专版向青年介绍建国40年和改革开放10年来取得的成就,分析我国当前的国情、国力,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吸引了30万青年学生。图为北京128中高1(3)班同学正在讨论学习。 刘晓非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