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回顾历史使我们明智坚定
——谈影片《开国大典》
陈昊苏
40年前,邓小平同志做为开国元勋之一,在开国大典上曾写下这样的题词:
“永远铭记着,在过去长期艰难的岁月里,人民英雄用自己的鲜血,才换得了今天的胜利。”
今天,当我们终于完成了一部再现共和国于艰难岁月中诞生的大型历史影片《开国大典》的时候,我们想要说的话,正好就是邓小平同志当年写下的这个题词。
逝者如斯,岁月如流。4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观。再不是贫穷落后的东亚病夫,再不是仰人鼻息的欧美附庸。我们已经是政治上独立自主、经济上自力更生、文化上独树一帜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正在高举社会主义文明的旗帜,努力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同时也对世界文明的走向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我觉得现在有必要向一切热望国家发展进步而对社会政治问题不怀偏见的善良的人们提出:时时回顾历史并从中吸取教益,是可以使自己变得明智和坚定的。
影片《开国大典》的意义,就是对40年前共和国艰难草创的历史作了一番富于艺术色彩的回顾。重温一下当年发生在祖国大地的历史性巨变,共和国成立以后出生或成长起来的人都会感到很新鲜,他们将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享受,而影片的思想认识价值就在这里得以充分发挥出来。
粗略地讲,我认为《开国大典》的思想认识价值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比较深刻地表现出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气象。
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转折与开创的年代。在革故鼎新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影片注意了从不同侧面来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即将诞生的人民共和国怀着怎样的期待。首先是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猜测,他已经明白,他们将不会听命于任何人。接着是苏联主席斯大林派特使只带耳朵到西柏坡来听取中国同志的说明。这时候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布,新中国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同时也指出,中国的发展将按中国的实际情况办事而具有自己的特点。后来,张治中的一段台词表达了一位民主人士对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的企盼。而毛主席则说:我是诚心诚意地请你和我们一起坐天下(在与章士钊谈话那场戏中他解释说,风流人物是指的人民,章先生难道不愿意做风流人物之一吗?)。表明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极少数的反动分子实行专政的革命政权。直至影片结尾出现开国大典的最高潮,毛主席连续不断地对全场几十万军民高呼“人民万岁”的口号,集中地表达出新中国的诞生是开始了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这就是影片所要着力刻画的我们这个东方社会主义大国的开国气象。
当然,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远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被推翻的反动势力绝不甘心失败,这一点在影片中有许多表现。即使在人民内部,对于新的社会主义时代的思想准备也是不充分的。影片描写韶山冲的老乡说:这江山让我们姓毛的坐了,就是一个例子。做为人民的领袖,毛主席当时对这样的问题是有清醒认识的,所以他在领导部署对反动派进行战略追歼的同时,也极端重视革命队伍内部的教育工作,他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同志一起致力于为新中国的建设奠定物质的和思想理论的基础。影片用浓重的色彩表现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还写了他和张治中的谈话,直接引出他的重要理论文章《论人民民主专政》。这些都清楚地指明,开国气象并不仅仅是胜利的欢庆,同时包含着新的更加艰巨的斗争的开始。
在影片结尾处与礼花焰火叠印在一起的是解放军英勇作战流血牺牲和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场面,这当然是直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为新中国的诞生而付出的那些宝贵的牺牲。而我们现在观看这些血与火的画面时,联想到的是我们不能愧对先烈,应该保卫他们流血牺牲换来的人民共和国,应该坚持前人所规划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方向……
我们曾从《史记》《汉书》等古代史籍中读到一些封建王朝的创业,那些改朝换代是无法和我们人民共和国的开国气象相比较的。影片的前言点出了这个历史的真理,而全片则比较出色地体现了这个真理,因而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功。
第二,比较准确地塑造出毛泽东主席这一革命领袖人物的典型形象。
塑造人民领袖的形象,同时准确表现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集体,这是影片《开国大典》所面对的重要课题。
我这里只说对毛主席的形象塑造。无疑,他像众星环绕的北斗一样出现天穹的正面。影片对毛主席这个人物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通过许多大的事件小的细节来表现,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应该说导演吸取了中国历史文学中惯用的手法,借助于细节的行为来刻画伟大人物在伟大事件中的心态,取得笔墨不多费而形象鲜明的效果。例如在七届二中全会的大场面前后,设计了毛主席为了一包香烟而与战友部属谈笑风生的情节。又如他带着警卫员到北平街头去查看民情,吃羊肉泡馍却没有钱付账,后来还为了这件事向书记处同志作检讨。这些细节表现了一个伟大人物天真质朴的内心世界,也渲染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集体的团结与合作的良好气氛。
我认为,在毛主席这个形象的把握上,最重要的还是要指明他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当之无愧的领袖。影片中写了许多战役,写了前线指挥员和战区指挥员,但是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战略上无可争议的统帅是毛主席。在书记处碰头的那场戏里,毛主席畅谈北京市的建设问题,他发表了一些见解,现在看起来未必都很妥当,但当时那种讲法却体现出一种创造新的社会主义工业文明的气魄,是一个领袖高瞻远瞩的姿态。
影片特别表现了毛主席作为领袖的责任感与执政意识。在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之后,他回到住处,面对往常用惯了的简单饭食却吃不下去,他想到了成千成万牺牲了的烈士,他想到压在自己肩上的领导一个伟大国家的重任,他对自己的儿子说,“当然高兴,但心情却从来没有这样沉重。”他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而当新生的共和国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威胁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儿子送上前线,为了新中国的未来又奉献了一位亲人。看到这样的场面人们是不能不为之感动的。一位伟大的领袖,不管他在后来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这与他对中国建设规律的认识发生偏差有关),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所作出的贡献和牺牲,不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吗?《开国大典》中对于毛主席形象的塑造也因而将具有永久的艺术价值。
《开国大典》这部巨片在思想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功,当然不止上述两个方面。做为革命阵营的对立面,蒋介石形象的刻画也相当出色。限于篇幅,我在这里不能多写。在中国电影史上,一部作品描写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表现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开国大典》堪称创举。唯其如此,它的成就、经验以及尚不可避免存在的不足之处,都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两年前我曾到上海去参加一次规模盛大的《军旗颂》影展。我曾说:“我们的时代要求重大题材影片出现新的突破,而我们各方面的条件逐步走向成熟,这种新的突破完全具备了客观的可能。”《开国大典》以及《巍巍昆仑》、《百色起义》等影片的出现,证明我对重大题材影片创作取得突破的期望并没有落空。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两年以后将从影片
《大决战》中继续看到更新的突破。
永远铭记着先烈们的牺牲吧!
回顾历史将使我们大家明智和坚定。
(附图片)
《开国大典》: 领袖群像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探求史诗的气势与力度
黄式宪
长影献给国庆四十周年的历史巨片《开国大典》,以史诗式的辉煌,再现了新中国诞生前夜两种历史命运的最后决战,吞吐着一种人民创造新世纪的巨大历史激情,烈烈如炽,撼人心魄。
就这部影片的总体艺术风貌而言,它一洗当前电影创作中媚俗、浮靡的小家子气,呈现出宏阔的大家气派,显示出一种可贵的历史品格。正如导演李前宽、肖桂云所说,“拍摄这样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巨片,必须寻找新的电影语言,达到一个新的美学高度。”
无论从造型意象的构筑、艺术形象的锤炼或历史内涵的开掘来看,《开国大典》的编导在史诗性巨片领域中无疑取得了开拓性的成就。诚如黑格尔老人所说,“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是史诗的有实体性的起作用的根源”,同时,他又十分注重诗人(艺术家)作为主体将这种时代精神熔铸于艺术形象而“完全退到后台”(见《美学》第三卷)。《开国大典》的成功正在于,创作者面对的是一个政治性极强的题材,但却能超脱于目光短浅的政治功利主义而向史诗领域提升,我以为,这里的一个重要创作经验就是,艺术家主体潜入了历史的深层,从三年解放战争以及人民革命斗争的悲壮历史行进中提取灵感和创作的激情,揭示了中华民族如东方巨人般站立起来的伟大时代精神。
这部影片以解放战争最后一年间的历史风云变幻作为大背景,集中描绘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人民革命营垒同以蒋介石为首的反革命营垒两种历史力量的大决战,将军事较量与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错综交织,充分显示了创作者挟时代风雷而谱艺术华章的历史概括力。
巨片的风骨和力度,诚然同艺术家的历史胸襟、审美视野以及对某些宏阔而气壮山河的历史场景的把握分不开,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对人的刻画——对历史风云人物的历史作为及其心态的艺术刻画。所谓历史的大手笔,或许正体现于能超脱琐碎的历史事件的过程描述、超脱琐碎的个人欲望的冗赘表现,从而紧扣着历史的脉搏,写出既叱咤风云又血肉丰盈的历史人物来。毛泽东,从“神坛”走下来,被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但又不失革命的雄风和政治领袖的气度;而蒋介石的形象,继影片《西安事变》之后又有了新的突破,着力写了他的历史失落感。毛泽东第一次出场,是在西柏坡新年晚会上,他将小女儿李纳抱在膝上,笑吟吟观看着年轻人欢快地舞着“霸王鞭”,熊熊的篝火给画面增添了一种暖色调,烘托出一种人民革命正在迫近胜利的喜庆氛围;与之平行展开的是,蒋介石正在南京官邸以发布“新年文告”演出着一幕以退为进的丑剧,暗示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衰颓氛围。毛泽东与蒋介石作为统领全剧的核心人物,他们之间并不发生面对面的交锋和直接冲突,创作者选择了这种平行并置的蒙太奇处理,旨在将两种历史命运大决战的内涵潜含其间并形成一种叙事的能力。这种平行并置的蒙太奇方式,复沓呈现、不断累积而形成一种艺术的概括力。其中值得提到的,还有不少精采的艺术笔墨。如开国大典前夕,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举行奠基礼之后,毛泽东思潮起伏,想到方志敏、杨开慧以及无数为革命英勇捐躯的先烈们,这样告诫岸英:“千古兴亡也只有一条规律,得民心、顺民意者得天下;失民心、逆民意者失天下”。与此同时,在台北的阳明山庄,蒋介石则告诫蒋经国要“知耻而后勇”,并无可奈地承认,“毛泽东有时比我高明。国父说过,天下大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两岸之间胜利者与失败者作为“训子”的历史沉思出现了如此奇妙的重合,成为这部影片画龙点睛之笔。创作者对人们所熟悉的历史素材,非常聪明地给予了“陌生化”的处理,从而既赋予观众某种重读历史的新鲜感,又透过艺术形象而获得某种哲学的概括,诚如莱辛所说,“诗歌比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
《开国大典》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巨片意识”的觉醒以及在对艺术形象所作的历史主义把握上。当毛泽东从议论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热情,进而断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会是相当快的”时,刘少奇当即揭示毛泽东过去曾作出“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的保守估计,冷静地提醒说,“可不要发生此一毛泽东反对彼一毛泽东这类的事情啊”,毛泽东拍拍额头而陷于沉思,这样的艺术描写,淡淡地点出了无产阶级领袖人物之间的思想碰撞,显示着某种历史的穿透力而意蕴深邃,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在举行开国大典前夕,影片还写了一场毛泽东会见韶山冲乡亲们的戏。这里,创作者以反讽笔法,既对中国农民身上积淀甚深的封建帝王思想予以善意的调侃,同时又为毛泽东的形象增添了某种历史的风趣。
在造型意象的构筑上,编导刻意追求历史文献性与革命史诗气势的融合,涉及政治协商会议以及开国庆典的一些群众性和大阅兵场面,则从纪录片中借来若干珍贵的历史资料镜头,以增强画面的历史凝重感和不可重复的时代气息。在一些抒情的段落,则又采取大写意的表现性手法,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礼,以“升格”摄影作诗意的渲染;再如登天安门城楼的石级,毛泽东以及开国元勋、观礼代表们,踏着从容、稳健的步伐,拾级而上,其间不断穿插以庄严的华表、奋飞的鸽群、眩目的阳光等写意性“空镜头”,有力地突出了这一个“拾级登楼”的历史性场面的崇高诗情,从而将全剧推向史诗的高潮。
在《开国大典》里先后登场的历史人物多达一百三十多位,开中国电影史上所罕见的巨大规模;其中领衔主演的古月、孙飞虎,更以其神形兼得的表演艺术创造,为这部史诗式巨片作出了突出的艺术贡献。
特别值得珍视的是,影片编导是以自觉的历史使命感投入艺术耕耘的,他们把艺术家的“小我”升华为历史的“大我”,将艺术个性置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予以锤炼、重铸,从而达到一种现代审美的高度。
《开国大典》以及《巍巍昆仑》、《百色起义》等历史巨片的联袂而至,为我们在理论上探讨革命史传样式的创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经验,我以为,这或许是一次可遇而难期的历史性机遇,认真剖析这些作品的成就与不足,相信必将对今后的史诗性巨片创作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的。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虚实相生龙活虎 小大由之
——谈《开国大典》的艺术特点
曾 凡
在近年来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开国大典》无疑是最成功的一部。它摆脱了让革命领袖鹤立鸡群唱独角戏的俗套,也避免了堆砌事件的被动叙述,而是把历史英雄和普通人一样作为历史过程中的一员,并在历史运动过程中展示人的活动的性质和意义,使历史成为人的历史,使人成为历史过程中的人。比如蒋介石这个角色,影片既写他逆历史潮流而动,违背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行事,也写他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普通感情。而他的狡黠老滑、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政治态度、历史哲学等,则通过隐居、嘲弄李宗仁、利用张治中、替江防司令打麻将、父子对话等,构成一种较完整的性格和思想体系。无须创作者褒贬,仅仅通过对待李宗仁的一系列言行,观众就会对这个深通传统哲学的封建君主式人物以及他对中国历史应付的责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了。这种历史化的描写,包括用平行蒙太奇结构处理国共双方的活动,把所有角色平等地置于历史的舞台,既带来美学上的节奏变化,又为观众留下了思考和评价的权力。这是影片的一个主要特点或成功。
这部影片的另一个特点是其情节处理的挥洒自如。影片涉及的人物众多、事件庞杂,既有政治斗争又有军事斗争,很容易变成流水帐。但编导有意识地运用了中国古典美学虚实相生、小中见大的原理,大胆舍弃了对具体事件的交待叙述,而集中笔墨于各色人等在历史转折过程中的不同心态和行为。以中国的前途为经,以不同的人对中国前途命运的反应为纬,如珍珠串线,使全片成为一个有层次、有立体感的完整的艺术整体。这就像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说的“缩龙成寸”、“移天缩地”之法,尺幅之内,容纳古今,吞吐山河,既有俯瞰人间的气势,又有纤毫毕现的精雕细刻。比如毛泽东与程潜谈话、毛泽东会见老乡、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共产党对张治中和其他谈判代表的态度,甚至毛泽东微服上街,这些细节都处理得很细腻,不但有很浓的人情味,也有很浓的哲理味,对表现两大对立集团在对待民族前途这个核心问题上的思想、态度、立场、境界等等,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对于重大的战争场面、具体事件的决策和行动过程,影片则一笔带过,点到即止。这种大处挥洒小处点染的艺术处理使作品显得简捷而丰满,产生了中国画中“一点尘劫、一墨大千”、“计白守黑”、“虚实相生”的审美效果。所以,它无疑是一部思想和艺术、主观意愿与客观效果结合得比较好的得力之作。
当然,《开国大典》以写人为中心,所以角色塑造的生活化显然也是一个突出特点,是编导演都孜孜以求的艺术目标,这里就无须多说。
不过,可能正因为编导者倾心于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中表现人的复杂性,所以我有一种影片结构不紧密或是主题不够突出的感觉。也就是说,一盘珍珠并没有被一根金线很细致地串在一起,而是自由地滚动着。影片细节处理作为单个镜头和艺术单元都比较成功,但似乎有些细节的处理只起到了表现人物性格或某一具体情境中心态的作用,而忽略了这一细节同影片主线或整体背景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时只要增加一句台词就会做到。
另外,影片的结尾似乎也没有形成高潮。这个高潮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历史转折的一个特定瞬间。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这意味着从一八四○年以来的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意味着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转折。这一时刻的特定历史涵义在影片中没有足够的表现。现在的结尾又成了一次事件的过程性叙述,与全片的风格和影片主题的逻辑发展没有达到很好的谐调。
俗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何况《开国大典》已经尽可能地兼顾了影片的完整统一。尽管有一些疏漏,但我相信这部影片一定会得到广大观众和专业电影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因为,它不仅是一部有哲理、有思想深度的中国革命史教材,而且还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智慧的引人玩味的艺术作品。
(附图片)
《开国大典》剧照:解放军占下南京,三位我军统帅在“总统办公室”。左起:刘伯承、陈毅、邓小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