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推广立体种植 促进农业突破
孙洪祥
编者按:本报与农业部联合举办的《怎样突破徘徊——农业发展问题讨论》,到此告一段落。半年多来,这个专栏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我们共收到讨论稿件2000多篇,从中选编刊登了数十篇。参加讨论的,既有农业专家、学者,也有各级干部和普通农民,还有许多关心我国农业发展的“局外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对这一重要问题的看法,许多观点、意见和建议,给人以启发,引起了有关主管和研究部门的重视。在此,我们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这次讨论的同志,表示谢意。
这次讨论虽然结束了,但加强和发展我国农业的工作远未完结。我们愿和广大读者一起,继续为加快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积极献计出力。
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才能使种植业生产有一个较大的突破?我认为,改革耕作制度,实行立体种植,是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对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县、贫困县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立体种植是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利用他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合理地进行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层次、有先后次序的复合群体结构。根据华北农大测定,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光能利用率为0.95%,如通过立体种植可提高到2.6%,粮食亩产可达1250公斤。1988年,我县有30万亩耕地实行了立体种植,比单一种植粮棉每亩多收150元左右。白桥乡1988年棉蒜间作比单纯植棉每亩增收987元,达到1247元,接近单一种植5亩棉花的收入。玉皇庙镇去年搞了15000亩的麦棉套种,小麦亩产达到300多公斤,棉花亩产籽棉210公斤,全镇共增收90万元,人均增收30元。立体种植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充分说明,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单一种植,能够大幅度的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
同时,实行立体种植能够缓解土地和人口的矛盾,也能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农副产品的需求。
实行立体种植,并能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生产要素。目前,农村剩余劳力,是个严重的问题,随着城市压缩基建,这个问题愈来愈显得突出。以我县为例,现有农业劳力2349万人,按现有耕作制度,剩余劳力4.5万个,加上季节性剩余劳力2万个,共有剩余劳力6.5万个。全县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业可容纳4万个劳力,尚有2.5万个劳力无活可干,而实际存在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紧缩银根的形势,单纯依靠农业以外的出路不能根本解决剩余劳力问题。通过立体种植,实行一年多熟的耕作制度,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种植频率,延长农民在农田的劳动时间,这样可以使大量的剩余劳力有用武之地,其经济收入也不低于甚至高于从事工副业生产的农民。殷巷镇张泗湖村有一个村民,全家承包6亩耕地,除了半亩大棚育种蔬菜外,其余全部实行了间作套种。仅此一项,全家收入12000元,人均3000元。
再看立体种植的前景,我国大部分地方有适宜的气候、水肥、土壤条件。
具备了可行的启动因素。如广大农村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农民的整体素质比过去有了明显提高,商品意识有显著增强;广大农民解决温饱以后,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产生了勤劳致富的强烈欲望,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已经初步建成;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基础,乡村居民中货币储存额增大。
立体种植是以现代技术为生产手段,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并运用现代农业生态工程,将传统农业和无机农业的生态系统改造成为综合的高级农业生态系统。这将直接受到种植习惯、社会经济环境和大自然的制约。因此,在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要激发农民实行立体种植,将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推广工作也会比较艰苦,所以要下大气力。
首先必须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冲破传统种植方式的束缚。近几年,有些同志对“无工不富”讲得多,而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讲得少,以致忽视了立体种植。要广泛宣传,大造舆论,克服“土地潜力挖尽,开发到顶”的思想;破除“小富即安”、“墨守陈规”的小农经济思想,树立攀“小康”、争上游的雄心壮志;纠正“惜投资、怕风险”的糊涂认识,树立要想取之、必先予之的辩证观念。
其次,必须尊重科学,因地制宜地选用立体种植的模式,以免劳而无功,得不偿失。选择立体种植模式应立足本地实际,保证本地主要作物产量的稳定增长并完成国家分配的各项计划。再次抓好试点,使立体种植逐步推开。对发展立体种植的带头户、致富能人要大力表彰奖励。通过抓典型、树样板,使那些原来不愿干、不想干的农户“手发痒、心里想”,逐步加入到发展立体种植的行列中来。最后,必须加强领导,搞好服务,保证立体种植的顺利开展。
(作者为山东省商河县委书记)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开拓新的绿色事业

让花木进入千家万户
许子仪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济南市苗圃主任王泽澍徜徉在泉城济南大街上。
咦,一些居民楼的阳光上出现了盆栽鲜花,这可是久违的了。
呵,一些招待所的门外开辟了花畦,房间里也摆上了娇美的花,姹紫嫣红,充满生机。花木扶疏显得春色满园,一盆小花也使满屋生春。商品生产意识就这样在王泽澍的心田中萌发了,其时正是我国改革刚刚起步的80年代初。他想到,树苗和花卉是“近亲”,苗圃有条件种植花卉和常青树,给人们提供追求美的方便。他决定试试,筹集了6000元从外地引进了2万株雪松、龙柏、杜鹃、茶花等花卉苗和常青树苗,精心培育繁育。消息传开,人们争相购买,2万株一抢而光。算盘一响,净赚1.4万元。
然而,苗圃过去一直是按上级的要求生产杂交杨树苗,这是指令性生产计划,苗圃无权改变,生产的树苗由上级直接调拨。这种杂交杨树苗生长周期长,一般得3至4年才能出圃,经济效益低,且产品老化,成活率低,不受用户欢迎。当地生产树苗的单位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上头就让这么干。时间久了,用户索性不要这种苗了,造成大量积压。苗圃只好往外白送。后来,连白送人家也不要了。于是便演出了火烧树苗的一幕。一次烧了3万多株。
这把火使王泽澍和苗圃的每一个领导成员都加重了危机感和紧迫感,他们要打破30年一贯制的局面,树立全新的经营观念,即生产什么,只能根据市场的需求。王泽澍一头扎进市场抓信息。他把新品种毛白杨和杂交杨做了一个比较:毛白杨生长适应性广,发芽早,落叶晚,本质好,寿命长,树冠也美,有“木中之缎”的雅称。毛白杨苗每株可卖2元,杂交杨只卖5分钱,二者效益天上地下。他毅然决定,淘汰全部的杂交杨,从省内外引进优质毛白杨苗,作为苗圃的拳头产品进行开发,打向市场。
找出各种科学数据,掌握生长规律,是实现毛白杨优质、高产的前提。为此,王泽澍带领科研小组选择了2000株毛白杨苗作测定点,一项一项地测试。着了迷的王泽澍,日夜观察,经常在办公室过夜。严谨的科学态度,艰辛的劳作,终于结出丰硕成果。毛白杨亩产值由原来的1200元,猛增到3000元。
到1988年底,苗圃的毛白杨、国槐、法桐、箭杆柳等9个主要树苗品种,全部更新换代,实现了良种化。
南京想引进曲柳,天津要栽植黄杨,许多工矿企业急需雪松、龙柏、蜀桧、冬青……市场像根“魔棒”,指挥调节着苗圃的花色品种。他们每年从全国各地购进上万盆花卉和上万株常青树苗进行繁育。投资50万元建起了现代化大型温室,控温、灌溉等全部自动化操作,花木品种达1000多个。国内外许多客商前来订货。日本友人来了,他们望着灿若云霞的樱花连连称赞;新加坡的商人对苗圃的盆景很感兴趣;意大利的商人提出若把苗圃的花卉运到大洋彼岸怎样解决包装……
新的课题不断向济南市苗圃提出,他们接受了挑战,交出了一份引人注目的答卷:扔掉了长达20多年的亏损帽子,产值、利润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苗圃多次被评为山东省、济南市的先进单位。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万花筒

给逃税者曝曝光
陈大光
国税为何大量流失,逃税者为何屡屡得手,原因甚多。下面列举种种,给那些逃税者曝曝光:
化整为零。某大学一位教授在电视台搞了一套电教节目,个人净收入2.4万元。她先提走一部分,剩下1万元存在电视台帐上,事后又以兼任顾问为由,每月领取380元,这样由一次性收入超800元本应上税变成月收入不超400元,逃避了税收。
编造假名,虚分冒领。一些街道个体企业承包头和供销能人,每月实际收入都有600元—800元,为了逃避上税,他们挖空心思骗造假花名册,虚分冒领。如一家街办商场实际职工只有十几名,而在工资表上却列了30多人,每月发工资时,承包头就兜里揣上一大把手戳,多领的钱揣入腰包,而税务人员查税时,帐上的工资并没有过结。
阴阳两帐,蒙人耳目。一些店主高价出租门市房,为逃税,就和承租人定阴阳两套合同,明里每月租金不足400元,暗中又狠要一笔。承租人只好忍气吞声暗中配合。
身兼数职,多方捞钱。一些能人身兼数职,每月从不同单位往腰包里捞钱。
在一些国家,依法纳税与劳动、受教育并列为国民的三大义务。对迟交或偷漏税者,税务部门有权稽查,检察机关要起诉,法院要判刑,查出后罚款额还要上追7年。我国的税收就缺乏强制手段。虽然对严重偷税者可以由法院判处三年以下徒刑,可很少执行。有识之士提出“严税法”,是很有道理的。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到群众中寻找力量
——凤城满族自治县“大禹杯”竞赛纪事
本报记者 何加正
1985年,一场罕见的洪灾席卷辽宁大地,冲坏2400万亩庄稼,损失50亿公斤粮食,几十亿元财产……洪水之后,辽宁重又兴起农田水利建设的浪潮。推动这次大规模群众运动的一个具有鼓动性的号召是,开展“大禹杯”竞赛。
说起“大禹杯”,不能不说说它的发端地——凤城满族自治县。
也是在那个令人胆寒的1985年,暴雨使凤城的山乡在顷刻之间变了样。灾后统计,全县70%的水利设施被毁,一万户房屋受灾,36人死亡,一万亩土地冲失,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
修复水毁工程,全指望着国家救济吗?县委、县政府想到了先人大禹。在洪荒初开的时代,哪来的财政部、水利部?不是一样治水?战胜自然归根到底得靠自己的力量,得把群众组织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酝酿,1987年初,还是天寒地冻的时刻,“大禹杯”竞赛提出来了。千万农民在这一号召鼓动下走上了水利战场。
距今,竞赛已进行了三届,全县农民被发动起来了。其间,县、乡、村、组,各级都有自己的工程,做到县、乡都抓一条样板河,村治一条河,组闸一条沟。高潮时期,最多的有8万人上阵。3年来,共投人工2978万个,车工38.6万个台日,资金1298万元,完成土石方1849万立米,治理中小河道376条段,筑堤1118公里。同时,封山育林140万亩,荒山造林25万亩,堤岸插柳1432万株。如今走进凤城的田野山川,上述的一切会向你证明自力更生的力量!
成功是初步的,但依靠群众带来的效益却明显可见。1985年被毁的水利设施已全部修复,而且提高了大中小河流的抗洪能力(仅此一项,如果光靠国家给钱20年也难做到)。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在这次活动中也初步得到解决。
今年7月18日,又一场几十年不遇的洪灾降临凤城,1小时降雨123毫米,损失虽有,但比起1985年来,要小得多。群众对前来检查工作的干部说:“多亏这几年的‘大禹杯’呀!”
群众要靠党和政府去组织,才能发挥力量,有所作为。洪水过后,县委和县政府领导人冷静下来,凤城的过去和现状呈现在面前:森林覆盖面已由建国初期的47.7%下降到34%;水土流失面由22%增加到31.7%;1960年到1985年25年间,发生大小洪灾14次,其中1977年到1986年9年就发生5次;建国初有123万亩耕地,现在仅有81万亩,减少耕地32万亩。
显然,在历史和现实面前,如果领导者在组织群众方面无所作为,60万凤城人就要跟着守穷和倒霉;反之,如果很好地带领群众改造自然,建设家园,就会有一个美丽而富足的凤城出现。
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凤城县委和县政府下决心带领群众治山治水。
县委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县里成立了指挥部,书记和县长都是总指挥。书记苗维利说,党组织出面不出面大不一样,县以下同样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大禹杯”竞赛开展之初,县委、县政府就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科学治理,讲求工程效益;不搞“花架子”,不搞红旗招展那一套,并坚持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四化”是他们提出的具体要求。
规划流域化。即在规划中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兼顾治山、治水;兼顾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县里制定的五年规划已通过县人大立法,这样保持了严肃性、连续性。谁来谁去,都按规划进行,不搞“张书记来了挖,李书记来了填”。
工程标准化。提出治河工程“五不验收”:上游不封山、不闸沟,没有水土保持措施不验收;沙土堤防没有加固配套措施不验收;生物措施不配套不验收;没有管护制度和队伍不验收;没有工程设计两张图(现状图、规划图)一本书(设计说明书)不验收。
措施综合化和整治网络化。提出要做到“四结合”,即水土保持治理与河道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消除行洪障碍与治河工程相结合;建设与管护相结合。在组织实施中,各级都有自己的工程,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阶段确定不同任务,形成一张网络。
系统工程意识,是凤城“大禹杯”竞赛中一个突出的进步。但这还不够,还必须考虑到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做到水利工程尽量和农民的当前利益相结合,解决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如凤城一些地方地下水位低,还有些地方地下水中含氟和其他有害物质。在治水过程中,解决一些人、畜饮水问题,受到农民欢迎。
为了把治水活动推向深入,凤城满族自治县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兴林杯”竞赛,这是“大禹杯”的深入,是山上山下、上游下游、眼前和长远一起治的具体措施。“双杯”竞赛将和几个基地建设、庭院经济建设相结合,无疑,再过几年,凤城的面貌将变得更加美丽!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万里蓝天新一页
——我国民用飞机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张何平
1986年4月29日。安徽合肥。
飞机场上,彩旗飘扬。人们以激动兴奋的心情,等待着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庄严时刻。
上午10点,3颗信号弹划破晴空,1架银白色的中短程客机滑出跑道,腾空而起!机场上下顿时一片欢腾!
这是我国制造的运七飞机首次载客飞行。从此结束了国内航线由外国飞机垄断的历史。万里蓝天写下了中国航空工业光辉的一页!
如今,52架国产运七飞机翱翔在祖国大江南北的70多条航线上,运送国内外乘客100多万人次。运七已成为我国民航的最大机群。几天前,又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到今年9月上旬,运七飞机已累计安全飞行10万小时,起落10万架次。自 己 制 造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当蒙在军事工业身上的神秘面纱被轻轻揭开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过去少有所闻的祖国航空工业的实力竟是如此强大!30年来,航空工业胜利地走完了从修理、仿制到自行设计研制的光辉历程,数十万名科技人员、工人和干部向国家提供了万余架雄鹰。
然而,人们又惊奇地发现,在国内航线上飞行的,竟又是清一色的外国客机!这是多么矛盾、多么令人不快的事实啊!人们盼望着乘坐自己的国产客机。
1981年10月,在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国内航线的飞机要考虑自己制造。”不久,他再次强调:“今后国内民航飞机要用国产飞机”。
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国产飞机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英 俊 少
 年
运七飞机的研制始自六十年代中后期。在周恩来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的关怀下,1970年12月25日,我国自制的第一架运七飞机首次试飞上天。“上天不易,定型更难”。当时处于动乱时期,研制工作相当困难。飞机迟迟不能定型投产。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国内航线的呼唤,加快了运七飞机的研制过程。1982年7月,在完成了一系列试验、试飞,特别是高难度的单发动机起降试飞等项目之后,国家批准运七飞机设计定型投入小批量生产。
改革、开放,使运七“锦上添花”。为了使运七更为安全、可靠、舒适、经济,1985年,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同香港飞机工程公司合作,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对运七的通讯、导航、雷达以及座舱装饰、环境控制和生活设施进行了改装。
1985年初冬,改装后的运七—100型飞机和运十二—Ⅱ型多用途飞机直飞首都机场,英姿勃勃地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万里同志称赞这两架飞机造得好。乘坐运七在机场上空飞行之后,李鹏同志高兴地说:“性能不错!”
在首都机场,由当时的副总理李鹏同志主持召开了国务院民航办公会议。会议明确指出:“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发展航空工业不能长期靠买外国飞机过日子,必须逐步立足于国内。”会议还作出决定:目前,除远距离的国际航线和国内干线飞机还需要进口外,省内省际支线飞机要多采用运七飞机,一般不再进口。不久,中央批准把民用飞机发展列入“七五”发展规划,并拨款支持。国家民航局决定“六五”期间购买15架,“七五”再买40架。运七飞机加入民航飞行,为中国飞机制造工业揭开了新的一页,也为中国民用航空运输更多地使用国产飞机,开创了广阔前景。
听说,曾经对运七飞机的研制付出心血的张爱萍同志毫不掩饰对这个“国之骄子”的偏爱,他以“英俊少年”四个字来形容它。从此,“英俊少年”的称号不胫而走。时隔三年,
“少年”已长大成人,愈为健壮。发动机首次翻修寿命已延长到2500小时,绝大多数机载设备寿命已延长到四千小时以上。
如今,“英俊少年”不仅在祖国的蓝天翱翔,还投入国际航线运营,成为联结中朝两国人民的空中纽带。四 处 开 放在党和政府决定加快发展民用飞机,并把它列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之后,民用飞机研制迅速发展,呈现客货运输结合、多用途型和专业化结合、大中小相结合的多元发展趋势。
被称为“空中大力士”的国产运八运输机,自1980年定型生产以来,已有数十架在国内使用。它多次穿越世界屋脊,载货进藏,飞遍了除台湾省外的全国各省区。1985年12月,首架国产运八“黑鹰”载机,装载直升机首飞成功;
出厂900多架,被誉为“天山雄鹰、造林能手”,“短途运输空中客车”的运五飞机进行了改型。第一架改型机运五B于1987年底飞向云霄;
1985年底,我国研制的新型多用途直升机——直八在江西景德镇市首飞成功;
1986年,“海燕”新型专业飞机在南昌试飞成功,为我国民用飞机系列增添了新品种;
去年秋天,运七货运型飞机又在西安阎良首飞上天,它将作为运七客运型飞机的“孪生兄弟”相伴遨游;
在我国通用航空机群中堪称主力的,以农林作业为主的运十一小型多用途飞机正在进行改进改型,改进后的运十一B、运十一A将分别于明后两年上天;一种新型农业飞机—农五,正在研制中,今年底可望首飞;性能更好的运七—200B和改密封舱的运八C型飞机,预计明年上天;……飞 向 世 界
中国的航空工业还很年轻,当它以矫健的步伐迈入世界航空领域的大门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86年9月,英国范堡罗国际航展;1987年4月,联邦德国汉诺威国际博览会;1987年6月,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当中国各种军、民用飞机的实物和模型、图片,展示在西方人士面前时,曾产生不小的轰动。
“中国航空技术进步之快,实在令人吃惊!”国际航空界同行赞叹。“中国推出了物美价廉的飞机”,当地报纸评论,并以“强烈关注,极大兴趣”的字样来形容中国参展引起的反响。不少客商对中国民用飞机产生浓厚兴趣,表示购买的意向。
1986年11月13日,零的纪录突破了!两架运十二飞机在哈尔滨装车起运,由上海港运往国外,从而结束了中国民用飞机不能出口的历史。
继运十二出口之后,1987年12月,两架运八飞机跨越大洋,飞向世界!
近十年来,中国航空工业走的是立足国内、对外合作的道路。随着支线飞机和专业飞机的发展,干线飞机的研制已成为中国航空工业追求的新目标。我国航空工业已有八家主要的飞机、发动机公司(厂)通过补偿贸易等方式,先后为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典等十几个国家制造飞机零部件。承制产品从工艺、技术较简单的零件,逐步过渡到技术高难的大型部件,已经能够制造波音七三七—300客机的垂直尾翼,并即将投产中短程喷气客机MD—82的机头,一步步向干线飞机接近。
1987年7月2日,由我国与美国麦道公司合作生产的首架MD—82飞机在上海大场机场跃入云端。试飞成功后,这架MD—82客机立即交付中国民航使用。按照协议,到1991年,双方将联合制造25架MD—82。目前,已交付第九架。
我国与联邦德国MBB公司共同发展的70至90座位的MPC—75客机的预发展协议已经签订,合作正在进行。
研制干线飞机是我国航空界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理想。这必将是一次新的起飞!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电表厂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空调器生产技术,仅用半年时间,就建成了空调器生产线,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同时,该厂注意提高青年工人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使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投放市场以后,深受用户青睐。图为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精心操作。 黎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