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个体户手中的票子哪里去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收入在数万元以上的个体户日益增多。然而在银行的储蓄帐目上,并未发现多少单户存款在万元以上的。这些个体户的票子哪里去了?调查结果令人担忧:
热衷消费。调查表明,个体户挣得的钱除一部分用于扩大经营外,大部分用于房屋建设和高消费,购置彩电、冰箱、洗衣机等高档消费品。更突出的是,一些个体户不惜重金,相互攀比,新房、小洋楼拔地而起,有的设计之精巧,装璜之豪华令人咋舌。
“体外循环”。由于结算方式的改革仍不能适应个体户进行商品交易的需要,资金大量“体外循环”的现象非常普遍。突出的表现是一些个体户为了采购物资、商品等,腰缠万贯,四处奔波,有的还随身雇用了保镖。据抽样调查统计,这部分“体外循环”的资金占到个体户全部经营资金的20—40%。
放高利贷。商品经济越发展,资金就越活跃,特别在银行紧缩银根的今天,个体户向银行贷款的渠道基本上被堵死。因此,一些发了大财的个体户竟置国家金融法规于不顾,私下进行借贷活动,其利率远远高出银行贷款利率。个别国营企业在资金极度困难中也选择了向私人借高利贷这一途径。
持币待购。物价不稳造成一些个体户对通货膨胀的恐慌心理,“存钱不如存物”,一遇物价波动或市场上出现紧俏商品时,他们便蜂拥抢购,囤积居奇,转手倒卖。
积蓄养老。个体户没有“铁饭碗”,为自己的后路着想,把节余的一部分钱积蓄起来。有的存入银行,有的则东藏西塞。
(1989年第8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任志华 王小林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篆刻的边款
据史料记载,篆刻边款始于元朝的赵孟頫(号松雪道人),他所刻治的“松雪斋”和“天水赵氏”二印的侧面,刻有“子昂”两字。明朝的文彭进一步发展了它,文字内容除刻姓名、年月外,还刻上一些事物的记述。清朝的邓完白、丁敬等诸家可以说是以石为纸,无所不记。赵之谦(邓派后人)的边款除文字外还有图案;文也分为阴文和阳文。至此,印石上的边款已成为篆刻艺术创作的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注释解说印文,也可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记叙治印的原因和评讲篆刻艺术,作文字考证记录等。边款的书法体式有正草隶篆,字数从数字到百余字不等。它不但能作为书法、绘图来欣赏,还能当作篆刻技法资料来借鉴。
(八月三十一日《石油管道报》李绍俊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我国揭开熊猫起源之谜
大熊猫的祖先究竟是什么动物?这个科学之谜正在被揭开。最近,我国科学工作者通过对熊猫化石的宏观和微观研究,证明大熊猫的祖先是祖熊,大熊猫应属熊科而不是浣熊科。
大熊猫在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构造上既有熊科也有浣熊科的特征,因此,关于它的起源和分类,自1869年命名以来,一直是学术界激烈争论的问题,长期以来尚未定论。主要原因是缺乏化石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邱占祥、副研究员祁国琴最近在研究云南禄丰古猿产地食肉类化石时发现,有一种小型熊类动物,其牙齿结构既有熊猫的特征,又有祖熊的特征,地质年代距今约820万年,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大熊猫类的代表,他们已将其定名为始熊猫。这一发现,为解决长期争论的大熊猫起源与分类地位的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
该所副研究员黄万坡、工程师欧阳涟将他们收集的上千件大熊猫化石标本(包括头骨、下颌骨、牙齿及骨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特别是通过电子显微镜扫描等微观手段对大熊猫、小熊猫、黑熊以及祖熊的牙齿釉质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起源于熊科中的祖熊而不是浣熊。
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等应用兔抗大熊猫免疫球蛋白血清,对马来熊、小熊猫、大熊猫、黑熊四种相近动物做了试验,结果发现大熊猫和黑熊接近,亲缘关系极其密切。因此他也认为大熊猫的分类地位应为熊科而不是浣熊科。
至于大熊猫的祖先究竟是属于那一种祖熊,还有待人们去进一步探索。
(9月6日《光明日报》胡有泉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紫禁城建筑四奇
紫禁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其建筑有四奇:
一奇是,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紫禁城为什么不建成一万间整数呢?据说,玉皇大帝才可以享用一万间整数,作为天子的皇帝,绝不能与玉皇大帝并驾齐驱,于是只好修建成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二奇是,三希堂。乾隆皇帝把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询的《伯元远帖》收藏在仅有八平方米的两间房子里。三希堂虽小,奇的是在建筑上采取了影响视觉的方法。整座房子地面铺满白底蓝花瓷砖,靠里面又迎面设置了一幅大壁画,画中景物与室内相似,画里画外融为一体。
三奇是,实心房。紫禁城内共有四排这样的房子,从外面看是房子,可里面全是砌成的石头墩子,这实际上是建筑家们精心设计的一道道防火墙。
四奇是,钦安殿前的石刻。紫禁城内御花园里钦安殿前的颊杆石上,雕满了海妖水怪、鱼鳖、虾蟹等等。相传钦安殿里曾住过一位真武大帝,明嘉靖年间,钦安殿失火,多亏真武大帝及时率领鱼工蛇匠前来扑救,大火方被控制。(九月六日《中国广播报》史建勤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毛泽东号机车组小史
“毛泽东号”机车组于1946年10月30日诞生于哈尔滨机务段。40多年来,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以多拉快跑,安全正点闻名全国,是我国铁路运输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到1989年8月,“毛泽东号”机车组创造了我国铁路货运机车安全行车513万多公里的最高记录,节约煤炭12000多吨,节约燃油770多吨,节约油脂材料费94500多元,多拉货物205多吨。
这个机车组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接过来,传下去,成为机车组的传家宝。机车组成立以来已经换了八任司机长,其中已有七任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
他们学习技术,苦练过硬本领,立足增产节约,严格班组管理,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不断创新,总结出《一次出乘作业标准化》工作方法,并在全路推广。
(9月3日《人民铁道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
  青年卫生保健问题日益突出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全世界35岁以下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其中10岁—25岁的青少年占总人口数的30%左右。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年轻人的卫生保健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关注。专家们认为,年轻人的卫生问题近来已很突出,主要表现在:(1)性行为的变化和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年轻人中未婚早孕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艾滋病也已成为当今世界一大瘟疫;(2)烟草、酒精和药瘾,严重影响着年轻人的健康;(3)因意外事故致残的病例中,年轻人亦占有极大的比例;(4)年轻人对饮食卫生和口腔保健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对年轻人的卫生保健问题给予特别的重视和指导。
(9月6日《上海大众卫生报》张勘文 鱼正泳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几种新型发电方式
贮藏空气发电 苏联列宁格勒的科研人员开始研制“地下贮藏空气发电站”,其原理是,当用户的用电量减少时,利用多余的电力来压缩空气,并将其贮藏于地下,而用电高峰到来时再将贮藏的空气加高压,送至气体透平机进行发电。
冷热发电 一种利用液化天然气深冷性质发电的电站,已由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在东扇岛建成。与燃烧液化气的火力发电将热能转换成电能不同,“冷热发电”是当—162℃的液化天然气气化时,其体积将膨胀增大600倍,利用这一膨胀产生的力来驱动透平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由于天然气未经燃烧,因此是一种省能源的发电方式。
磁流体发电 苏联梁赞天然气火力发电站正在建设580兆瓦的高效磁流体发电系统,这一系统由270兆瓦的磁流体发电机和310兆瓦的蒸汽透平发电机组成。它首先利用天然气把空气燃烧到1700℃。然后在这种高温气体中加入碳酸钾制造等离子送入磁场,将热能转换成电能,再将发生的直流电变成交流电送至500千伏输电网。这种发电系统的热效率约超过一般火力发电机组热效率的50%,可连续运转1万小时。
(9月5日《科技日报》广异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专家建议
  大力开发油茶资源
我国人均食油占有量目前仅为发达国家的1/3,今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油的需求将会逐步增大。针对这一情况,有关专家最近提出,应大力发展我国特有的食用油茶树生产,以此缓解日趋扩大的食油供需矛盾。
我国油茶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十多个省(区)。长期以来,我国油茶生产发展缓慢,全国常年产茶油2.5亿斤左右。近10年来,由于国家取消了对油茶生产的资金、化肥、粮食等扶持和奖售政策,种油茶收益微薄,造成群众种植油茶的积极性下降,产量逐渐减少。湖南、江西一些历史上自给有余的地区,现在每年要从外省调进食油。
为进一步开发油茶资源,有关专家建议:第一,要增加资金、物资投入。鉴于国家目前国力有限,通过对油茶产品征收育林基金,实行以林养林,及在油茶产区和群众中集资等多种方法和途径,共同开发油茶资源。第二,加快推广先进技术,应将油茶增产、加工、利用等方面的优秀技术成果,列入“星火”计划,尽快地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第三,为调动农民经营油茶的积极性,应适当提高油茶收购价格,并恢复对油茶收购奖售化肥、粮食的政策。
(8月31日《中国城乡开发报》浦立业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来函摘登编辑同志:
8月27日“每周文摘”版摘登毛书征《严刑峻法治污吏》一文称,唐代贞观年间广州都督党仁弘因“赃百万余”而“依法被诛”。这不符合历史事实。据《资治通鉴》记载,党仁弘被弹劾后,唐太宗“黜仁弘为庶人,徙钦州”。就是说,党仁弘最终并未“被诛”,而是被削职为民了。 读者 纪洞天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华夏人口的历史迁移
中国人口问题是一个重大课题。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观察、研究人口的形成、分布以及发展趋向,有助于更好地控制人口和发展经济。
早在商王朝时期,为了防御其他氏族部落的侵袭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先祖们曾几次迁都,最后在河南安阳附近稳定下来。因此,人口分布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依旧是地广人稀,直到西汉末年,人口分布的主要位置仍是在黄河中下游一带。
西汉后期,战争连年不断,社会急剧动荡,造成了部分北方人南迁,使黄河流域的人口由占全国80%下降到了60%,形成了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大迁移。
到唐王朝以后,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原地区连遭战乱,千里萧条。与此同时,长江以南的经济却相对繁荣,生活也较为安定。因此,首次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人口的现象,全国人口的中心逐渐开始向南转移。
北宋末年金人南下,战火频起。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人口大量死亡。大批的难民向长江流域一带逃亡,形成了历史上的第二次人口大迁移。
明、清以后,长江流域的人口逐步增加,资本主义的入侵和经济发展以及民国以后的政治中心南移,进一步使人口相对地集中到南方,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南多北少的人口布局。
解放以来,尽管我们本着缩小各地区生产力之间的不平衡,为解决人口和经济这两方面的全国性不平衡做了积极努力,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但终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沿海和内地改革步伐快于边远地区。抱着提高经济收入等愿望,许多人向经济活跃地区靠拢。这样一来,使本来就不平均的人口分布更趋于不平衡。(1989年第15期《经济工作通讯》刘利民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新疆长寿老人多
新疆是全国百岁老人最多的省区,平均每百万人口中有66名百岁老人,全国23%的百岁老人居住生活在新疆。
目前全区共有百岁老人865名,居住在农牧区的有829人,居住在城市的有36人。
和全国情况相反的是,新疆的百岁老人中,男性多于女性。125岁至130岁的4名百岁老人都是男性。
大多数百岁老人健康状况良好,步履稳健、视觉听觉具佳、饮食正常并能从事一般轻体力劳动。
这些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的长寿老人,普遍乐观,性情温和、开朗,遵守着一种简朴、稳定和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他们早起早睡,讲卫生,饮食起居、劳动、休息都保持着一定的节奏。
(8月29日《新疆日报》任口楚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每到驿亭先下马
循墙绕柱觅君诗
—白居易诗
       (六月十七日《珠海特区报》方成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