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1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肖邦故居行
  纪学
肖邦故居所在的村庄,名字也这么有意思:热拉佐瓦·沃拉,译成中文是:钢铁意志村。
我们走进绿树掩映、风景优美的故居花园。啊,好幽静的所在!各色各样的鲜花,喷撒扑鼻的芳香,沁心悦目;高大繁茂的树木,夹着一条林间小径。我们踏着小径前行,尽量把脚步放轻,唯恐惊扰了眼前的静谧。没走多远,见一座方尖碑巍然屹立,碑上是铜雕的肖邦头像,长发披到额前,双目深邃睿智;碑的下面,是月桂树枝簇拥的古希腊七弦琴图案。整个雕塑皆为青铜质地,造型优美,体现了著名钢琴家的风采。
从这里继续前行不远,来到一幢灰墙、青瓦、白窗棂的尖顶房屋前。这就是肖邦的故居了。讲解员介绍说,这里原是伯爵斯卡尔贝克的庄园,肖邦就是在这房子里出生的。肖邦的父亲尼古拉·肖邦,是法国人,16岁时来到波兰,先在华沙烟草工厂当职员,后参加1794年科希秋什科领导的波兰起义,加入国家卫队,擢升为上尉。起义被镇压后,到许多贵族家里做法语教师谋生。1802年受聘来到热拉佐瓦·沃拉的斯卡贝克伯爵家中,遇到了主人有教养的穷亲戚泰克拉居斯蒂娜·克里兹萨诺夫斯卡,1806年与之结婚,1810年生下第二个孩子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肖邦父母的家境不富裕,只能常期寄居在主人的左厢房里,那是一座破旧的木板房,连地板也没有。一个东西穿堂,把房舍一分为二,一边三间,陈设都非常简单。在肖邦父亲的卧室里,几乎没有任何遗物,只有墙上一些反映他生活和战斗年代的历史图片。母亲的房间比较大。室内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工整地写着:“1810年2月22日弗里德里克·肖邦在此诞生”。房间里还挂着全家的画像,除父母外,还有姐姐路德维卡,妹妹依萨贝拉和爱米利亚。特别是那架十九世纪的“长颈鹿”竖式钢琴,说明这是一个穷困而又富有艺术气氛的家庭。肖邦的母亲很有音乐素养,弹得一手好琴,也擅长歌唱。他的父亲喜爱文艺,并且写过诗。姐姐路德维卡不但聪颖,而且音乐天赋极高,是肖邦钢琴的启蒙老师。再加上他自己勤奋刻苦地学习,7岁时肖邦就谱写了一首G小调波罗乃兹舞曲,8岁登台演出,11岁被誉为神童。
不过10平米左右的客厅,算是故居中最大的房间了,窗明几净,阳光明亮,地板上铺一大块波斯地毯,房间东南角临窗的地方,摆着一架斯坦韦钢琴,它是美籍波兰人于1945年赠送的。墙上的肖邦铜版画像,深沉忧郁,仿佛在捕捉人世间的一切声音,凝神进行构思。这原是一幅油画,作者是法国著名画家欧仁·德拉克鲁瓦。现在的这幅铜版画是一位不知名的艺术家仿作的。
走出房间,房前是一泓碧波粼粼的池水,绿色的荷叶贴浮在水面上,微风吹来,不停地晃动,生机盎然。荷池靠窗的岸上,摆着几排长椅。我们坐在长椅上,静听演奏肖邦的乐曲。
钢琴响了。飘动的音符,从敞开的白色窗子里传出来,沿着爬满藤萝的墙壁,沿着雨后潮润的空气,扩散开来,送进绿树花丛,送进我们的耳轮。我看到,坐在这里静听的,除了我们这些中国人,还有来自西方各国的游人,有成群结队的波兰少年儿童。人们都是怀着敬仰的心情,到这里来参观,来聆听肖邦乐曲的。每逢节假日,这里都要举办肖邦作品演奏会。
听着乐曲,我不由得想到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这位曾作了肖邦近10年恋人的小说家,对肖邦的创作有着精细的观察,深刻的了解。她这样描绘过肖邦的音乐创作:“他的天才充满着与大自然的神秘的和谐一致,这种神秘莫测的和谐是通过他的音乐思想中的那些高雅的音符,而不是通过对外界各种声音的生硬模拟而表现出来的。他在那天晚上创作出来的这首曲子回荡着这幢村舍的屋顶上淅沥作响的雨声,不过,这一切在他的想象里和曲调中却表现为上天坠落在他心灵上的泪珠。”
当汽车驶离这钢琴诗人的故居,我们耳畔还响着肖邦的乐曲,还响着讲解员的话:“肖邦1810年2月22日出生在这里,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葬在拉雪兹神甫墓地。遵照肖邦生前遗嘱,他的姐姐路德维卡将他的心脏带回波兰,放置在华沙的圣十字教堂内。他只活了39岁!”
是啊,世界是浩大的,人生是短暂的。艺术家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艺术却是长久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酸雨——危及生态的祸水
  邬建国
什么是酸雨
由于空中二氧化碳的存在,雨水微呈酸性。其酸度的全球平均值为PH5.6。该值一般用做衡量降水是否应冠以酸雨之称的标准。酸雨一词,广义地说,不但包括“酸雨”,也包括酸雾,酸雹,酸雪,酸露等。
酸雨的来源和产生
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断向大气排放硫和氮的氧化物。一般说来,70%的酸度由二氧化硫引起,而30%由氧化氮所致。煤碳和石油燃料是最重要的二氧化硫来源,天然气居第三位。虽然氮库主要在大气,但上述三种化石燃料的高温燃烧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氧化氮。因此,火力发电机和熔炼厂等便成为二氧化硫最主要的释放源,也同时是氧化氮的重要释放源。然而,有人估计,氧化氮的最主要释放源是各种交通运输媒介,包括汽车,飞机,等等。美国加州南部地区由于大量汽车存在之缘,降水总酸度的57%是由氧化氮引起的。
在太阳光和其他物质的影响下,进入大气边界的酸雨气体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缓慢氧化,分别生成硫酸和硝酸。这两类强酸随雨,雪,雹,雾,露降落到地面,便形成酸雨。在此之前,移动的气流可将这些酸雨气体带到几百公里之外的地区。据一些研究表明,排放后24小时,酸性烟雾随风漂移达650公里。在挪威和瑞典,80—90%的酸雨气体是“进口”的。其中10%来自英国,大约每年91500吨含硫气体。据加拿大称,50—70%落在加拿大东南部的酸雨源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而加拿大排放的酸性气体也不可避免地落在美国相邻地区。这些年来,这两个友好国家也因此多有争议和不尽愉快的“酸雨谈判”。
酸雨的危害及治理
最为注目的酸雨危害之一是湖泊酸化而引起的鱼类数量骤减乃至大量死亡。在瑞典、挪威和北美地区,该现象尤为显著。在挪威南部的2000个湖泊中,1/3全无鱼影。在纽约州的高海拔湖泊中,无鱼百分率从30年代的4%迅速增加到1975年的45%。由于水体酸化而导致的鱼群老化现象更具有全球性特点。此外,许多水生,两栖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也遭到酸雨的危害。陆地植物也难免酸雨的直接或通过土壤酸化的间接伤害。许多科学家相信,举世瞩目的全球森林大衰减与酸雨有主要关系。在西德,50%的森林受酸雨所害,走向死亡;在瑞典的南部地区,每10棵树便有一颗受损或已经死亡。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奥地利,瑞士,东德,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美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敲响了森林大衰减、树木大死亡的警钟。酸雨不问贫富。近年来,我国已发现不少地区出现“山无树”、“水无鱼”的酸雨症。
环境酸化还会危及人类健康。例如,在酸性条件下,汞会通过食物链累积于鱼体内,进而危害人体。此外,由于酸雨对水源和输水管道的污染和腐蚀作用导致包括铅在内的许多有害金属元素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现已发现,灰泥、石头、以及包括钢铁在内的金属材料都会遭受酸雨的严重腐蚀破坏。因此,世界各地的许多名胜古迹,如古老建筑物,纪念碑,塑雕等,正面临着在酸雨中无声息地消失的危险!
酸雨只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以鱼类死亡和森林衰减为重要标志的北半球生态大灾难是酸雨、雾罩、干旱、土壤酸化、酸性物质在树叶中的积累,以及大气中臭氧的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治理酸雨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医治已酸化的环境,二是严格控制和减少酸雨气体的排放。瑞典、美国和西德等国已尝试用碳酸钙挽救酸雨危害的水体和森林。由于碳酸钙能够降低水体和土壤的酸度,并增强其缓冲性能,这些措施已收到效果。但由于耗价高,再加交通运输等困难,该方法尚难以普及。在控制和减少酸性气体排放方面,安装废气净化装置和改进燃烧方式都很重要。自1982年起,已有挪威、芬兰、瑞典、丹麦以及奥地利等国提出,到1993年本国排硫量在1980年的基础上降低30%。加拿大则提出在同期内降低50%的更高标准。由于汽车是氧化氮的主要释放源之一,安装催化转化器和改进引擎对减少氧化氮排放有重大意义。然而,不少国家尚未对上述措施采取积极态度。酸雨,这一重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令人关注,触目惊心。而这一祸水所产生的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更不容我们再等闲视之。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德里人与水
  文东
德里的酷暑总是伴随干燥而来。持续了近半年的干季到了五六月份,气温便升到最高点,有时竟达47—48摄氏度,而这期间又极少下雨,德里简直成了一个大“烤箱”。有些树的叶子被烘干了,纷纷下落;本来绿茵茵的草坪也被烤黄了,但是,只要浇上一点水,就又会立刻返青;人们身上的汗水也出得很少,似乎一钻出汗毛孔就被蒸发掉了。
在这燥热的天气里,人们一刻也离不开水。初到德里时,印度朋友告诫我,夏天外出时一定要喝饱水,或者带足水。这是他们的经验之谈。我发现许多人出门确实不忘带上一瓶水或者一些饮料。大街小巷,卖水的摊子、公共饮水处到处可见。印度人喝水也很简单,右手在水龙头下接着水,嘴凑上去吸就是了。漫步在德里街头,你有时会看到硕大的水罐车或者公用水龙头周围聚集着热热闹闹的人群。老人、孩子、男人、妇女,顶着水罐,提着水桶,端着水盆,为当天或明天储水。这时,欢畅的流水声,人们的嬉闹声,水桶的碰撞声仿佛都变得湿润润的,充满了勃勃生气。
印度教徒把最大的河流恒河奉为圣河,以能去那里沐浴一次,喝上一口圣水为终生的荣幸。在一生终结之时,如能在圣河里净身后火化并把骨灰撒在其中,他们便认为可以得到灵魂的永世安宁。今年年初,恒河岸边城市阿拉哈巴德在过沐浴节时,数百万男女老少在春寒料峭之中跳进冰冷的河水里沐浴,景象壮观。不过,这些年来,由于恒河污染日益严重,城市里的一些印度教徒对此已不如以前那么热衷了。
德里人尤其盼望一年一度的印度洋季风,因为它能带来珍贵如油的雨水。季风雨量的大小就是农业收成的丰歉。去年,全国35个气象区中32个雨量正常或充沛,为印度带来了农业大丰收,粮食产量创最高记录,达1.72亿吨。而农业歉收常与季风雨不足相联系。印度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水的特殊重要,拨出大量款项,推行饮用水计划和加强农田灌溉计划等,取得了不少成效。德里市政府采取开发地下水、增建机井、扩大自来水厂等措施,努力解决一直困扰德里人的饮用水不足问题。今年供水量已达每天4.09亿加仑,人均每天53加仑,虽然仍是供不应求,但紧张状况已有缓解。政府为保护那一片片像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的草坪,而又不挤占居民的饮用水,今年铺设了25条管线,直接引河水进行浇灌。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软件图书馆
在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内,最近新辟了世界第一所“软件图书馆”。该馆被称作“未来图书馆”,拥有五个微波电脑工作台,书架上满是五花八门的软件,其中既有贮有牛津字典和大百科全书的微型激光磁盘,也有可供查阅有关美国高技术发展史的软件资料,鉴于在该图书馆查阅资料须熟练使用高技术设备,工作人员随时随地都为读者提供技术服务。但规模较小,供查阅的资料和能提供的服务还很有限,主办者乐观地估计:到下世纪初叶,大型的软件图书馆在美国可多至十余所,到那时,软件图书馆将能为各界读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服务。   乐乐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故乡小邮包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人同此心,心同此情。日本邮政部门迎合人们的思乡之情,近年来开办了“故乡小邮包”的服务项目,正如预期的那样,受到了全日本国民的普遍欢迎。
这项服务的倡导者利用人们思念故土,希望得到家乡特产的心理,把各地土、鲜、名、特产品编印成一个个小册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人们介绍各地风土人情及土特产品,并标明物产的品种,价格,末了还独运匠心地附了邮购用的明信片,订购者只要填上自己姓名、住址、产品名及所需数量,付邮寄出,不几日,一个精巧的“故乡小邮包”就会送到订购者的手中。 柯敏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长寿博物馆
苏联高加索的阿布哈兹,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活到一百多岁。苏联政府在其附近的莫克瓦镇建立了世界第一座长寿博物馆。博物馆里展出了许多这一带长寿者的档案资料、肖像、雕像、图片等。
在博物馆附近辟有果园、林苑与菜圃,种有自古以来阿布哈兹的“寿星”们日常食用的各种水果与蔬菜,还栽有二十二种珍奇植物。远道而来的参观者,可以亲口品尝博物馆所栽培的瓜果蔬菜和长寿食品:如熏肉、干酪、阿布哈兹香肠、充分发酵的羊乳,以及具有医疗作用的蜂蜜面饼等。
博物馆里还有一个“寿星演出团”。参加表演的歌手、乐师、舞蹈演员都是百岁寿星。来此参观的人,还可以与居住在附近的寿星们进行攀谈,具体了解他们的长寿之道。 解启逵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屹立在柏林的列宁塑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