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1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盐的世界”在崛起
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盐的世界”。在这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内陆盐湖,其中最大的察尔汗盐湖,面积比上海市还大50多平方公里。那丰厚结实的盐盖,那碧波粼粼的卤水,那五彩纷呈的盐花……盐的山,盐的海,盐的路,简直令人目不暇接。这里不仅有可供全国11亿人食用1万年的钠盐,还有储量名列“神州之最”的钾、镁、锂等庞大的盐氏家族。这是一个富饶而神奇的地方!
然而,“盐湖王国”不会自动变“盐”为宝,它沉睡了千万年,是新中国诞生的礼炮震醒了这个“水晶深宫”,使它从50年代开始,迎来了各族开拓者。
在青盐的故乡——茶卡盐湖,经过40年的建设,已实现了从人工采盐到采盐机采盐进而用采盐船采盐的两次飞跃。到1986年,该盐湖年产青盐已相当于解放初期的400倍。目前,这里还准备变船采车运为船采船运,向生产现代化的目标驶进。
在察尔汗盐湖,经过31年的艰苦创业,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年产20万吨钾肥的青海钾肥厂一期工程已竣工,产品源源不断销往祖国各地。
随着近几年改革开放大潮的兴起,青海省已把大规模开发盐湖资源作为事关全省经济振兴、拓展的战略之举,在资金、人才、技术、能源、交通等方面均作了部署。去年,柴达木的原盐生产、销售已突破双百万吨大关,产品已由单一品种发展到8个品种,行销各地,并进入香港市场。 (何士荣)(附图片)
题头照片为柴达木茶卡盐湖上的采盐船。 晁生林摄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艰苦奋斗 建设青海
  中共青海省委书记 尹克升
新中国成立40年来,青海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青海高原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军阀割据、兵荒马乱、遍地黄沙、满目疮痍的青海,今日已成为祖国西部的一个正在崛起的新的开发建设基地。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青海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工业从无到有,交通、邮电事业不断发展,城乡商业和对外贸易日趋活跃,国民经济已经摆脱了单一的农牧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落后状态,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从1949年到1988年,全省年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0倍,农牧业总产值相当解放前的4倍,主要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6.03倍;1988年与1951年相比,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127倍。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8年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492元,大多数农牧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群众的衣、食、住、用有了明显改善,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也有了较大发展。
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也为青海的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今天的青海已成为国家西部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青海地大物博,江河源头、戈壁盆地和千里草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给青海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不仅使青海的生产力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而且迎来了青海开发建设的新时期。近几年,在国家的支援和帮助下,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建成,水电、湖盐、石油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展望未来,以黄河上游为中心的电力工业,以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原材料工业,以盐湖开发为中心的盐化工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富有高原特色的民族用品工业、畜产品加工业和高原旅游事业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为了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发挥经济优势,近几年我们在坚持抓好农牧业这个基础的同时,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资源开发,重点发展资源、能源、原材料和地方加工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生产技术和条件,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发展横向联合,推动经济建设和开发事业稳步发展。
回顾青海40年来的历程和变化,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胜利的保证,力量的源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青海人民的今天,也不会有青海的发展和进步。
40年来的历史和经验还告诉我们,在青海,事业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民要富裕,还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必须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青海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自然环境十分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要使青海各族人民逐步走上繁荣、富裕的道路,坚持民族团结、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更是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团结一致,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脚踏实地地为青海建设事业多做实事,多做贡献,坚持一切从青海的实际出发,经常注意创造性地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同青海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我们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步骤更加符合青海的实际,符合青海各族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全心全意为青海各族人民谋利益。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奋发努力,青海很快富裕起来是大有希望的。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龙羊峡电站屹立青藏高原
  中国人自力更生再奏凯歌
九曲黄河的“龙头”,屹立着大陆最高的大坝——178米的龙羊峡大坝。这里,运转着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4台32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有国内最大的人工湖——库容247亿立方米的龙羊水库,安放着亚洲最大的门式起重机——位于坝顶的500吨门式起重机……
40年代,一些外国工程师预言龙羊峡水电站“难建造”。80年代,它又被国际大坝专家称为中国人民“向世界挑战的工程”。经过十多年的拚搏,龙羊峡水电站已经巍然屹立在青藏高原,成为万里黄河上最大的水电站。
但是,你可曾知道,这样一项巨大工程的主要永久设备都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除某些电器装置等是从国外引进的外,其主机、主变压器及附属设备、泄水建筑全部闸门、坝顶和尾水门机等设备都出于中国人之手。据水利专家统计,龙羊峡水电站设备国产率在90%以上。
龙羊峡水电站——中国人自力更生的凯歌!
(李俊哲 尹继周)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钢铁长龙”跃上“世界屋脊”
在青藏高原的群山中,逶迤穿行着一条“钢铁长龙”——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铁路。它是我国迄今为止海拔最高的铁路,也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干线。
旧社会的青海交通运输非常落后,人称“云暗难分骑,沙深欲陷车”,不仅没一寸铁路,公路也少得可怜。到1949年,全省能勉强走车的公路只有472公里。解放后,社会主义建设对交通运输尤其是对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铁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于是继1959年10月1日兰青铁路通车后,向西延伸的青藏铁路被提上议事日程。
1974年以后,青藏铁路的修建在“世界屋脊”拉开序幕。5万多名铁道兵和工程技术人员奔赴深山、草原、戈壁,克服了高寒缺氧、地质复杂等难以想象的困难,开通了4010米长的关角隧道。这条隧道轨面海拔标高37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在茫茫无际的察尔汗盐湖,铁道兵将32公里长的铁轨铺在盐湖上,创造了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青藏铁路至格尔木段的800余公里,终于在1984年5月1日全线正式通车。
通车5年来,青藏铁路共发送各类物资500多万吨,运送旅客203万人次,完成周转量51.56亿吨公里,对促进青海、西藏的建设特别是柴达木的开发发挥了巨大作用。各族人民望着这条跃上“世界屋脊”的“钢铁长龙”,情不自禁地称赞这条大动脉是“黄金路”、“幸福线”。 (李向红)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青海机床走向世界
1988年举办北京机床博览会时,中央一位领导同志站在青海第一机床厂生产的具有国际八十年代水平的柔性制造单元面前,高兴地说:“没想到青海能有这样好的机床厂,还能造出世界第一流的机床。”
旧社会,青海几乎没有什么工业。1949年解放时,全省凑合能算上的工业企业只有15个,仅有2台蒸汽锅炉、7部电动机、3部发电机、6台手摇机床。如今,青海已能生产普通机床、重型机床、高级精密机床。仅青海第一机床厂就更新和开发了具有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际水平的机床7个系列40多个品种,而且跨入世界机床生产的一流水平。近3年来,他们研制柔性制造单元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品种25个,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美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埃及、澳大利亚、巴西等国,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
 (刘建民)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老高原 新风采
盐湖专家张彭熹
现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高级研究员张彭熹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他在志愿栏里填写:第一,柴达木;第二,柴达木;第三,柴达木。30多年来,这位出生海河畔的盐湖专家足迹遍布高原的每个盐湖。他组织并主持编写的《柴达木盐湖》,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盐湖专著,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张彭熹还荣获首次“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李雅萍)
  新型牧民拉夫旦
在青海湖畔的共和县倒淌河乡哈乙亥村,有个叫拉夫旦的中年藏族牧民近年来成了草原上的“新闻人物”。在改革大潮的启示下,这个当地土生土长的牧羊人,带头发展多种经营,率先进入商品经济领域。近年来,他家的牛羊大幅度增长,多种经营年纯收入达到3万余元。他现在带动村里牧民摘了穷帽。 (李文宁)
商业劳模李秀菊
在西宁市北大街一个蔬菜门市部里,一位质朴的中年女售货员以她默默奉献的精神获得了广大顾客的赞誉。她叫李秀菊,在从家乡河南来青海的20多年间一直热心商业工作,实心实意地为市民们服务。她除日常站好柜台外,还先后利用几百个休息日,为五保老人和有困难的顾客送菜上门。这位共产党员,已被评为全国商业系统特级劳模。
(李 峰)
  模范党员贺先觉
  “你在大西北干得很出色,你的事迹生动感人,你要继续扎根高原,为我军的国防现代化事业再作新的贡献。”
这是杨尚昆同志给青海驻军某部高级工程师贺先觉的亲切勉励。六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后,贺先觉投笔从戎,从湖北来到青海。25年来,他在海拔3000多米的深山沟里攻关,和战友们一起获得17项科研成果,并多次参与国防尖端工程有关组件的研制。总政等部门授予他扎根高原、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模范共产党员、二级英模等称号。 (金国京)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今日青海头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这句古诗描述的地点,就是全国第一大内陆微咸水湖——青海湖岸畔的草原。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惨景已一去不复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给草原插上了奋飞的金翅。请看青海湖北岸海晏县牧区牧民生产和生活中发生的历史性巨变:
  衣
过去,白天穿皮袄,夜晚盖皮袄。如今,平时身着漂亮的时装,冬天穿鸭绒服,盖的也换上毡毯被褥。
  食
在牧民的餐桌上,大饼、油条、麻花、面包、花卷、面片、饺子、各式炒菜经常出现,不再光是一碗炒面、一盘“手抓羊肉”了。
  住
千百年来,牧民“逐水草而居”,住毡房、帐篷,睡“草皮床”。现在,在冬春草场建房定居,部分牧民用上了自来水和电,有的还在屋内装上了“土暖气”。
  行
牛驮马载、乘骑放牧的状况正在改变。许多牧民有了自行车、马车、汽车、拖拉机,有的还骑着摩托放牧牛羊。
  用
“洗衣机打酥油”,这可是草原上的新鲜事。定居后,牧民购置了沙发、组合柜、烤箱、收录机、缝纫机等。在用上电的定居点,入夜,彩色电视机播送着来自北京的图象和信息。
(辛存文)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少数民族干部茁壮成长
“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这是毛泽东同志于1949年12月在批阅青海省的一个文件时所作的重要指示。指示作出以后的近40年来,在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多民族聚居的青海省,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下大力气开展了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
截至1988年底,青海省已有少数民族干部31461人,占全省干部总数的21%;少数民族干部中有党员10535人,占全省党员干部总数的19%。其中,担任省级、厅(局)级、县(处)级、科级领导的少数民族干部,已分别占全省各级干部总数的39%、36%、50%和36%。
在改革的10年间,青海采用培训、进修、补习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专业技术结构也发生了可喜变化。全省各类少数民族技术干部已占全省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近一半。目前,全省少数民族干部中取得高级职称的有680人,取得中级职称的有8508人,取得初级职称的3948人。 (董国光)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可爱的青海
朱德元帅一九五八年视察青海时曾挥毫题词:“青海地大物博,是祖国的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这里采撷的只是生长在青海土地上的几枝昆仑草、几朵雪山花。
江河源头
“黄河之水天上来。”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的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两地海拔在四千六百多米至四千八百多米之间,源头是潺潺溪流、涓涓泉水。
全长六千三百八十公里的长江,源头也在青海。它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六千六百二十米的各拉丹冬冰峰西南侧姜根迪如冰川。巨大冰川的融水,即为万里长江的源头之水。
丰富矿藏
青海矿产资源丰富,有三十七种矿产储量名列全国各省前十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锂、钾盐、池盐、镁盐、溴、化工灰岩、云石、石棉八种。农业生产急需的钾肥原料氯化钾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百分之九十六点八;钠盐探明储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石棉矿已探明储量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以上,且棉质极佳,其中茫崖石棉驰名中外。
昆仑明珠
格尔木系蒙古语,意即河流密集之地。一九五二年,青藏公路的开拓者们在昆仑山下格尔木河畔扎下第一顶帐篷。从此,旧社会地图上连名字都没有的格尔木苏醒了。现在,鳞次栉比、绿树掩映的现代建筑构成十七平方公里的市区,市区人口达十二万。一九八○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座盐湖城——格尔木市。以盐化工业为主体,格尔木正成为青海西部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旅游中心。
高产春麦
我国春小麦亩产最高纪录在哪里?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一九七八年香日德农场一块三点九一亩的高产田,亩产春小麦一千零一十三点零五公斤。据《世界农业》杂志一九七九年报道:美国小麦试验田最高亩产量为九百三十七公斤。
雪山之舟
牦牛被称为“雪山之舟”,长年生活在世界屋脊。青海是世界上产牦牛最多的地方,全省有牦牛五百多万头,接近全国牦牛的一半,约占世界牦牛总数的三分之一。 (余 昭)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从数字看青海四十年的变化
(青海省统计局 供稿)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新一代藏族牧民。 (王启发摄)


第4版(国庆专版)
专栏: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

  祁连县牧业连续10年丰收。图为多隆草原上的羊群。
(马健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