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他们没有被遗忘
萧阳
她轻轻地推开那幢灰色小楼的大门,一股热烘烘的气息迎面扑来,使她顷刻之间忘却了外面凛冽的寒风,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这里是她的家,也是上海静安区退休教师共同的家。明媚的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照在老教师们的脸上,使这些两鬓染霜的老人们显得年轻了。桌上的录音机播放着欢快热烈的乐曲,一群老教师随着音乐的节拍满怀激情地跳着老年迪斯科。担任教练的退休体育老师一面做着示范动作,一面喊着:“看!就这样,很容易的,忘了你是校长,忘了你是奶奶,你是姥姥,就像挤电车上车时候的动作那样……”旁边那间屋里播放着幽雅的《小夜曲》,几位老教师正聚精会神地埋首描绘丹青。一会儿,一张张雪白的宣纸上便出现了鲜艳的牡丹花,苍绿的松树,栩栩如生的白鹤。……那一盆盆散放着幽香的花卉盆景,原是花卉组的成绩展览,临时充当了美术组写生的教具。那琳琅满目的满墙摄影佳作,是摄影组的成绩汇报,其中不少作品曾经被选送参加摄影比赛,获得了好几项优秀摄影作品奖呢。这些老教师们一辈子在校园里辛苦耕耘,忙得顾不上打扮自己。现在退休了,有时间了,穿上服装组设计的老年时装,款式新颖,美观大方,还挺“新潮”呢,越发使他们充满了活力。
那些身体健康的退休教师,还能继续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发挥“余热”。哪所学校急需代课教师,谁家想请家庭教师,都到这儿来求援。“退休教工之家”还经常接受各个单位的委托,代办各种培训班。他们特地为青年工人办了一所业余补习学校;为放学后家中无人照料、脖子上挂钥匙的小学生办了课余辅导班;还为准备参加高考的毕业生办了高考补习班。那些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教得耐心尽力,所以高考补习班升学率很高。
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苦难岁月。有的人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中丧失了健康,有的人在“浩劫”中失去了亲人。“退休教工之家”经常派人去探望、慰问。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每个人做一个最拿手的菜,热热闹闹,欢欢喜喜。那些身边无子女的退休老教师说:“有了这个‘家’,我不再感到孤寂了!”“我们没有被遗忘!”
年岁最长的老教师做80岁生日的时候,大家一齐动手为老寿星做了一个香甜的特号大蛋糕,举办了丰盛的庆祝宴会。一切准备就绪,借一辆小汽车把老寿星接来。屋子里飘着浓郁的食物的香味,响起
“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老教师含着热泪说:“活了一辈子,还是第一次这样隆重地过生日呢!”


第8版(副刊)
专栏:

母亲的泪……
路比
六月,细雨霏霏,天空似在哭泣……
祖国的大地被乌云、谣言几乎湮没
飞驰的列车上有两个母亲在呜咽哭泣
似一曲伤痛的悲歌二重唱……
第一个母亲心如刀割流着哀伤的泪
她为忠诚卫士悲痛控诉
她为罹难的儿子热泪溅湿了衣裳
引起列车轰鸣嘶裂的同情
第二个母亲,心急如焚眼泪苦涩,
她羞愧难言,诉说却呜呜断肠
她为坐在身边的儿子悔恨凄惶!
带着极其沉重复杂的悲怆……
两个母亲都在叹息:
感叹她们儿子的性格迥异
为什么会走如此不同的路?
是谁塑造了共和国的卫士与
残害英灵的暴徒
在这飞驰的列车上,
一个母亲要进京祭奠儿子的
忠魂;
另一个母亲却终于劝说并陪
同儿子去自首,
六月的天空,
激动的哭泣……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周作人攻击“文章作态”之所指
舒羌
香港南天书业公司1971年元月出版《知堂书信集》一种,是很有意思的书。书中所收周作人晚年的书信,往往有他不肯公开说出——特别是他在解放以后不便公开说出的话,很可以与他曾经公开发表的文字参看,帮助我们的理解。
例如,周作人1945年6月写过一篇《谈文章》(收入《知堂乙酉文编》中),中有云:“做文章最容易犯的毛病其一便是作态,犯时文章就坏了。我看有些文章本来并不坏的,他有意思要说,有词句足用,原可以好好的写出来,不过这里却有一个难关。文章是个人所写,对手却是多数人,所以这与演说相近,而演说更与做戏相差不远。演说者有话想说服大众,然而也容易反为大众所支配,有一句话或一举动被听众所赏识,常不免无意识的重演,如拍桌说大家应当冲锋,得到鼓掌与喝彩,下面便怒吼说大家不可不冲锋不能不冲锋,拍桌使玻璃杯都蹦跳了。这样,引导听众的演说与娱乐观众的做戏实在已没有多大区别。……我读古今文章,往往看出破绽,这便是说同演说家一样,仿佛听他榨扁了嗓子在吼叫了,在拍桌了,在努目厉齿了,种种怪相都从纸上露出来,……这里只抽象的说,我却见过好些实例,触目惊心,深觉得文章不好写,一不小心便会现出丑态来,即使别无卑鄙的用意,也说(原书排印如此。——引者注)很不好看。我们自己可以试验了看,如有几个朋友谈天,谈到兴高采烈的时候各人都容易乘兴而言,即不失言也常常要口气加重致超过原意之上,此种经验人人可有,移在文章上便使作者本意迷胡,若再有趋避的意识那就成为丑态,虽然迹甚隐微,但在略识古董的伙计看去则固显然可知也。往往有举世推尊的文章我看了胸中作恶,如古代的韩退之即其一也。”这一番话显然不是泛泛之谈,一定大有所指,所指并非古之韩愈,而是现代的什么人,这才说得上什么“见过实例,触目惊心”云云。
那么,这究竟指的是谁呢?
我认为周作人这段话主要是攻击鲁迅,这是从他与鲁迅的关系,从他与左翼作家的关系,从他的文学思想文学主张来推断的。我自信推断得有理,可是推断究竟不等于证据。直到看到《知堂书信集》,证据才算找到了。其1958年1月20日致曹聚仁函云:“世无圣人,所以人总难免有缺点。鲁迅写文态度本是严肃、紧张有时戏剧性的,所说不免有小说化之处,即是失实”。又同年5月20日致曹聚仁函中,说鲁迅“本有戏剧性的一面”,“鲁迅平常言动亦有做作(人人都有,原也难怪)。”这里所谓“戏剧性”,所谓“小说化”,所谓
“做作”,这些攻击之词,同那篇《谈文章》里说的所谓“作态”,所谓“做戏”,如出一口。这么一对照,后者主要是指鲁迅,便十分清楚了。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南华寺“六祖真身”
蔡常维
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边,有一座“寺不在大,有佛则灵”的南华寺。说寺灵,指的是此寺名扬海内外,历几千年不衰;说有佛,是指寺中至今还完好保存着唐代佛教禅宗——六祖惠能真身。
这“真身”说得通俗一点,它就是六祖惠能自身的僵尸。月换星移,时光如梭,1200多年过去了,这具僵尸却依然栩栩如生。1981年,南华寺六祖真身升座开光后,游人得以看清他的尊容:他身披红色袈裟,正襟危坐,双目微闭,泰然自若,脸孔慈祥,嘴角挂着一丝微笑,似乎正在给佛门弟子传授“南宗禅法”。
这位活了76岁的佛教界的高僧,是因为改革佛教而受其弟子爱戴的。始祖达摩和尚传授佛祖释迦牟尼禅教,主张背诵经卷和累世修行,称为“渐法”。而慧能和尚在南华寺开坛说法,主张顿然觉悟,信奉者不必遵守繁多的佛戒,只要一旦幡然,即可成佛。这种简单的成佛办法一经提出,立即风靡全国,称为禅宗“顿法”,成为中国式的佛教。南华寺因此被称为“祖庭”,慧能也获“禅宗六祖”称号。
据史书记载,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八月初三,六祖圆寂于广东新兴县国恩寺,次年迁真身并所传衣钵回南华寺,此后便一直成为“祖庭”常驻的正统“大鉴禅师”,受到本家弟子绝对的、舍命的保护。千百年来,不管本寺发生什么天灾的劫难,或是人祸的践踏,六祖真身就像寺中的千年古杉,安然无恙。十年动乱期间,众僧风险共担,荣辱与共,日夜与六祖真身同在,终于躲过了这场破坏性的大洗劫。
联想到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的地宫,那里曾出土了举世罕见的释迦牟尼四枚佛指舍利。南北“二宝”相对照,从中看出了一点奥秘:佛门弟子们竖起一个可信的形象,建立强大的精神支柱,才使得佛法弘扬。
我们唯物论者不信佛,但佛门精神却不妨借鉴。一个时期以来,对于自己过去的文明不屑一顾,把自己祖先的珍贵遗产看作一堆烂污,最后只剩下历史一片空荡荡,大地一片白茫茫……
今天,南华寺六祖殿中游人若织。来自日本、泰国、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国的佛教团体都赶来争睹“世界佛教第二奇迹”。虽然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赞叹却是相同的。有的赞中带诧: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缘何佛宝尽出在中国?
它映照出我们国家的宗教信仰和文物保护的一个侧面。


第8版(副刊)
专栏:

闽江情思
朱谷忠
峡谷千里,散布着古莲子一般稠密的村落;
水天一线,喧响着数千年不绝如缕的乡音;
细眺江岸,岩峰石窟如幅幅飞青施朱的壁画;
俯首沧波,晴光霞彩似束束回旋辐射的排笔……
啊,闽江,不畏山堵峰截、云遮雾裹的闽江,那古时洒下浅笑的舴艋,放浪飘逸的小舟,以及乱世贤臣愤懑的心境、绝世处子孤独的目光,是在何处沉泯?而两岸美如幻梦的落木,叩人心弦的猿声,以及桨楫哼起的山歌小曲、浣女撒下的一江相思,又该去哪里追寻?
只见鹧鸪,飞来隐去……
只见新月,寂然不语……
啊,闽江,容纳百川雪水、万古悲欢的闽江,那粗犷的纤夫,曾以滚烫的汗水,趟出险道不尽的逶迤;那亭立的船女,曾以淡红的衣袖,装饰多少游人的梦境;想十年劫掠、四野腥风已被埋入江底,萎成烂泥,那气势惊天的大潮,慑人心魄的涌浪,曾推出多少百废俱兴的活剧?那紫燕轻点的细浪,黄莺婉转的柔波,又叠映了多少人间的奇景?
又见彩云,四处飘绕……
又见红日,尽情燃烧……
闽江,闽江,画一般秀丽、曲一般明快、诗一般优美的闽江啊,你向大海的蔚蓝逼近,你向历史的纵深渗透;你永远记录着风云雷电的变化,你永远传递着天、地、人的交响曲;你永远在时间中流淌。
温柔地流淌在人们的眼波深处;
壮美地倾泻在人们的胸臆之中……


第8版(副刊)
专栏:

静〔摄影〕 江杭生


第8版(副刊)
专栏:

春融〔中国画〕 刘德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