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专论

浅析战后日本人对传统的认识
诸葛蔚东
战后初期,日本人普遍产生一种失落感。随着经济的复苏,学术界又提出民主主义、技术文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
1949年9月20日,驻日盟军统帅麦克阿瑟在东京对记者说:“由于这场战争,日本已降为四等国。”诚然,战败不仅在国力上给日本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使大多数日本国民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在随之涌入的与本国传统迥异的美国文明面前,人们不胜惊恐惶惑。国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民族虚无主义情绪蔓延,就像明治维新时期不少人想把英语作为日本国语,让日本女性与洋人通婚以改变日本人种一样,在战后的废墟面前,西化论再度出现。作家久米正雄当时在《世界春秋》上撰写了《日本美州论》,干脆主张让日本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战后初期,日本人尤为关注外部世界对自己的看法。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写的《菊与刀》(1946)在1948年被译成日语文后,遂即成为畅销书。不少人试图赖此以把握自身。在对日本文化和欧美文化加以比较之后,本尼迪克特就日本文化提出了“集团主义”与“耻感文化”这样两个命题。她认为,与欧美普遍存在的个人主义不同,在日本“集团主义”是作为社会组织原理而起作用的。在这个集团内,每个人都非常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建立在家族制之上的等级制度规定了人们的思维及行为方式。
“耻感文化”则诠释了这样一种现象:日本人会因受到公共的嘲笑或摈弃而感到耻辱,因而,每个人都十分注意公众对其行为的态度,并往往以他人的判断为基准确定自己的行动方针。
本尼迪克特针对日本文化的“类型”所做的分析,对以后人们对日本文化的认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一些日本人看来,日本文化所具有的这样一些特征成了日本近代化失败的原因。1949年5月,学者川岛武宜在《民族学杂志》上写道:“本书对我们生活的描绘和分析将我们的丑陋面貌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迫使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川岛武宜在战后初期的文化反思风潮中还著有《日本社会中的家族原理》(1948)一书,他认为,日本社会是由家族乃至家族的结合方式构成的。这种家族主义原理与民主主义原理是相对立的,不对此加以否定,日本就不可能实现民主化。
用大阪大学教授青木保的话来说,当时在日本知识分子中间,川岛武宜的这一主张几乎成了最基本的常识。
战后初期,加藤周一也和其他学者一样,着手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他首先把矛头对准天皇制,主张大力吸收西方文化。在他看来,日本的传统都是一些封建的东西,而西方的一切都代表了民主与科学。
朝鲜战争爆发,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复苏。5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出现了所谓的“神武景气”,日本人的自信随之逐渐恢复。于是,便有人在1956年的《经济白皮书》上写下了这样一句名言:“如今已不再是战后”。这一年,日本加入了联合国,与苏联恢复了邦交。日本又重新步入了国际社会。
传统,虽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但也决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坏。并且,不论情愿与否,传统终归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基础。
与政治、经济形势的渐趋好转相对应,人们开始重新探讨“否定传统”的问题,一些从新的角度对日本传统文化加以评介的观点相继出现。
1957年10月,加藤周一提出了“日本的近代化只能采取民主主义、技术文明和日本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形式”。他认为,战后日本人利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相结合的形式,促进了经济发展。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馆长梅棹忠夫发表了《文明的生态史观》一文,这篇论文在50年代后期的日本颇具影响。论文提出了日本文明与西欧文明呈“平行进化”态势的主张。他认为,日本和西欧分别处于欧亚大陆的两端,二者在生态环境和历史的进化过程中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梅棹忠夫完全拒绝了日本是在追随、模仿欧美的观点,充分表明了他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自信态度。
在60年代,一些知识分子则进一步对日本文化的独一无二的优越性大加赞赏。文化人类学者中根千技在《纵式社会的人际关系》(1967)一书中,提出了日本社会是“纵式社会”的学说。
所谓“纵式社会”,就是日本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尤其重视上下级的垂直关系,表现为一种纵式集团。各个集团间相互竞争。但在集团内人们则具有一种归属和依存感,并力求放弃个人意志以追求整体的协调。她认为,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特征才使得日本能够实行终身雇佣体制,才使日本的经济成功成为可能。
而到80年代,研究日本人的特征乃至如何估价日本文化在今后的文明史中所能起到的作用问题,已成为相当一部分学者注目的焦点。有一位学者甚至认为,今后,一条适用于全世界的原则将从日本传统的文化精神中产生。
综观战后40余年日本人对传统的认识,其摆幅是巨大的。但是,这些认识又无疑是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密切关联的。
从在现代化建设中应如何对待传统这一意义上看,日本的实践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确有一些值得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它起码在这样告诫人们:传统,虽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好,但也决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坏。并且,不论情愿与否,传统终归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基础。
(附图片)
△图为具有日本传统建筑风格的京都清水寺三重塔。1629年清水寺遭火灾,三重塔受损。四年后,三重塔与清水寺均得以重新修建。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艺术之窗

双目失明的小钢琴家
七月十八日,英国伦敦一家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台上,一个金发男童神态自若地坐在钢琴边。随着他那双纤细小手的跳跃,悠扬动听的钢琴曲在大厅回荡……,观众的眼里饱含泪水,成千上万的人同时收看电视转播。
这是为盲人募捐而举行的钢琴独奏音乐会。正在台上演奏的孩子名叫德里克·帕拉威西尼。他一生下来就双目失明。
德里克今年十岁,出生在英国温莎堡附近的一座农庄,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后代。德里克的母亲怀孕二十五周后早产生下了他,出生时他体重仅一点五磅,几乎没有成活的希望。医院千方百计使德里克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由于接受过多的氧气,德里克虽能幸免一死,但却看不到他生活的世界了。
两岁那年,小德里克有一天摸到一架很旧的小型钢琴,弹了一首完整的曲子。他母亲发现后大为吃惊:家里没有人爱好音乐,也从未有人教过他,而他却能准确地弹出完整的曲子,这简直同他能够活下来一样令人不可思议。
这个偶然的发现,使德里克的母亲意识到,孩子有着极高的音乐天赋。在地方政府的资助下,德里克进入伦敦一所残废人学校学习钢琴。
在学校,德里克充分发挥了他的音乐天才,很短时间里,就掌握了各种复杂的演奏技巧。老师们都乐于辅导他。古典课老师富兰克林小姐第一次见到德里克时问他:“弹一首肖邦的曲子好吗?”小德里克却回答:“你愿意听肖斯塔科维奇的曲子吗?”该校负责人亚当先生说:“我见过许多有音乐天赋的盲童,德里克是最突出的一个。任何一个音,他只要听一遍,就可以准确地弹出来,他能够即兴演奏。”
诚然,德里克有着超乎寻常的音乐天赋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但是,更重要的是,德里克不向黑暗屈服,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他把全部的身心和情感都倾注到音乐中去,通过音乐表达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现在,小德里克仍在学校学习,他还同时受教于皇家音乐学院。专家们认为,他有希望成为出色的钢琴家。小德里克性格温和,从不大声喊叫,也不发脾气。除了弹琴外,他还喜欢游泳和骑三轮车。她的母亲为德里克而感到骄傲。她说:“德里克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贾光伟编译
(附图片)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有法可依 有法可查
——捷法律文本出版工作一瞥
本报记者 许宏治
捷克斯洛伐克一贯重视立法。在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捷克斯洛伐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法律文本的出版和发行工作。
出版法律文本的事业在捷克斯洛伐克有悠久的传统。早在1862年捷就已开始大量出版标准法律文件。解放后,特别是近年来,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
在捷克斯洛伐克,每年都用捷克文和斯洛伐克文两种文字出版成套的《法律大全》。任何一项法律被制定出来,获得立法机关通过并颁布以后,都很快出版单行本,并被编号列为当年的《法律大全》的一个分册。原有法律如有修改和补充,也立即出版新的版本。
政府对法律文本的出版提供了许多方便,在出版周期和纸张供应等方面,法律文本的出版享有优先权。出版社收到文本定稿后,印刷出版并纳入发行渠道的时间一般不超过9天。一些重要法律出版周期更短。如去年通过的《国营企业法》,只用了两天功夫,单行本即已问世。联邦议会主席阿洛伊斯·英德拉亲自督促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文本的出版,要求尽快使读者看到此书。
法律文本的发行有征订和零售两种形式。《法律大全》中每一分册的捷克文本约有9万订户,斯洛伐克文本约有2.5万订户。订户中包括政权机关、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法律工作者等个人订户。
捷政府有专门条例明文规定,所有政权机关都必须备有整套《法律大全》,以便任何公民都可以在那里查到有关法律条款。立法机关的所有代表也必须人人必备。
和订阅报纸杂志一样,订阅《法律大全》采取“自动续订”原则。如果订户未提出停订,就被认为继续订阅。因此,征订《法律大全》的工作主要就是吸收新订户。
捷克斯洛伐克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法律文本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书。人们碰到问题已习惯于先查查有关法律,看看法律上是怎么说的。例如,有人想建造私人住宅、出国探亲、申请退休、领养子女,或者对附近森林公园的命运感到担忧,或者感到在工作中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等等,总愿找有关法律“咨询”一番。因此,保证各种法律单行本的零售供应也必不可少。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规定,现行法律文本的供应必须充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如果一种法律文本即将售罄,必须立即添印。在布拉格的布鲁塞尔街,有一家专门出售法律文本的书店。读者需要的任何一种现行法律文本,都可以在那里买到。在一些大城市里都设有这样的书店。
法律文本的普及促进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法制意识的提高,推动了法制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7版(国际专页)
专栏:

流动艺术船
在联邦德国,艺术作品不仅陈列在博物馆和画廊中,在广场、酒吧甚至街道上也比比皆是。
最近,新成立的“促进当代绘画和雕塑艺术联合会”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艺术展。这次展出的是科隆艺术家施特恩和约尔丹的当代抽象绘画作品,展厅设在一条被命名为“康米尼卡”的船上,展出面积约千余平方米。
据报道,“康米尼卡”船上还要举办一些其他艺术展览。它将沿着莱茵河驶向沿岸各国城市,向那里的人们展示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艺术作品。
步青编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