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黄钟大吕振雄风
张乙
反映人民军队在历史新时期的各种新变化的作品已经为数不少,报告文学《瘦虎雄风》
(杜守林著,《昆仑》1989年第2期)却把人们带入一片新的天地:在军费大规模压缩的情况下,某集团军怎样从事生产经营,开辟财源,增强军力,为加强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的创举……部队的经济困窘,使有的连队干部,逢节假日就“发动”战士到别的连队“蹭饭”吃;为了能与有关方面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师长刘宝和舍命陪君子,喝酒喝得眼睁睁切除三分之二的胃;修筑嫩漠公路招标大会上,集团军击败三十余个强劲对手而中标;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探索和创新,集团军靠生产经营壮大自己,使部队从日伪时代修建的兵营里搬入新楼房。作品所列举的一个个生动事例,勾勒出这支部队的昨天、今天,也预示出它的未来,令人鼓舞振奋,使你不能不赞同作者的警语:“虎瘦雄风在,瘦虎振雄风!”
这是一篇用利斧劈削出的作品,遒劲雄放,简洁明快,却又显得疏密有致。或许是因为作者自己就生活在这支部队,他不但是部队的历史性转变的见证人,更是一个直接的参与者,对写作对象的熟稔,对资料的充分掌握,使他成竹在胸。这使作品较好地避免了近一时期以来报告文学的通病:一味地追求大手笔、大气派、大覆盖率,一动笔就想穷尽某一题材、某一生活领域,但在选材上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有跑马占地之意,无实实在在之心,写出作品来,就像一个畸型的大头娃娃,名目大得吓人,内容却苍白羸瘦,贫乏不堪。《瘦虎雄风》写的是某集团军数年间的发展变化,题材亦可谓大矣,还扫描世界各国的军费状况和军队装备、未来战争等,但在作品的主干部分,却是从军长到普通士兵的精神风貌的描摹,是一个个为部队的生产经营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谱,在近乎于笨拙的笔致中,涌动着生活的丰厚底蕴,强化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可信性,这不能不是来自火热生活第一线的业余作者对自身优势的充分把握和发挥。
这样讲,还只是肯定了作品的一个方面。还值得指出的是作者的思辨力和分寸感。作者熟悉生活,却又不铺排生活,他有足够的材料,却又不堆砌材料,而是把它们当作思想的资料,力图从坚实的基础上激发智慧的火光。从“瘦虎雄风”这一颇富有凝聚力和概括性的命名,到行文中一处处精辟的警句,都显示出一定的思想力度,显示出对分寸感的把握。一篇作品的分寸感,是衡量作家的思想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重要尺度,在这一问题上,过犹不及,任何偏差和失当,都会给作品造成严重的损伤。《瘦虎雄风》的分寸感应该说是很强的,它写的是部队从事生产经营,但处处不忘部队的使命,不忘军队是一个武装集团,牢固树立军事观点,因此,在纵论各国军力对比的同时,作品也强调该集团军将领的“无战备战”的战略思想,而且以“练十年”和“干十年”的两个连队的对比为事例,指出从事生产经营给部队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作者的思维具有鲜明的双向性,善于辩证地考察和思索,在充分地肯定军队从事生产经营以克服军费不足的重大难关的同时,并没有一味地为此喝采叫好,而是旗帜鲜明地指出,“假若期望有朝一日人民解放军达到自给自足,人民没了负担,那是非常好的前景。然而这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再是武装集团而是一个武装财团,悲惨灾难将会不属于这支军队,而属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这精辟的、沉甸甸的话语,不但给作品一个有力的收煞,还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思想品格,给人以深深的回味和思索。


第8版(副刊)
专栏:

大地之魂
——献给共和国卫士
日月兰

面对冷峻
作一些和煦的沉湎
在蓝色的自由
夹里夹进春风和纸鸢
抬起头
雕塑一种望月的姿态
甜甜地笑和哀叹
从忧患场
走向风雨岸
自如地弹拨生死弦
只要 踩着太阳的红鼓点
黑韵脚白韵脚
都很烂漫

假如有一天
银河突然流远
我们将热切地掏出一棋棋赤子
重新布局大千
让生命走进一种至高的运转
天轮与人轮同轨
共画五行方圆


第8版(副刊)
专栏:

雨的四重奏
陈益
丝丝缕缕,湿了额发,湿了褐色的裸条,湿了桥畔的坡岸,也湿了消瘦了一冬的小溪。
双眸亮了。见柳吐嫩芽,梅绽新萼,草设明绿。溪流因滋润而丰满。春,搀着你的纤手袅袅婷婷地走来……
听一夜你的絮语,淅淅沥沥。
推窗看去,庭院里竟已是落英缤纷,残红遍地。任性的你却无影无踪!
是一匹厚厚的帘子,从云罅垂挂而下。阻断阳光,隔绝飞燕,只传导隐隐雷声。
你终于累乏了,消消停停了,无奈地被火球般的太阳穿越而过。帘子顿时烤成淡淡烟云。
当你随着季风重返故里时,每一寸银色的纤维都传热导电。
忽而豪爽,忽而吝啬,忽而抑郁,忽而缠绵,忽而又是那么鲜亮。
谁也摸不清你的脾性。是因为你变得世故了,还是人变得肤浅了?
可我总爱守在灯下,听你叮叮咚咚地弹拨着瓦楞和屋脊的风铃。那才叫清趣。
柳条转黄了,梧桐叶落了。连肥厚油亮的芭蕉也不因你的敲打而成为广东音乐。但郊外的女贞愈加绿得深沉,野菊花们则被浇灌得五彩纷呈。
你居然十分韧性,几日几夜不肯停歇。
难怪有人滋生愁思,早早地添一袭寒衾。却不知你携来的每滴水珠,都是一枚成熟的浆果!
总以为漫天飞舞的雪花就是你的灵魂化就。你为什么表现得这样轻浮和虚荣?
凛冽砭骨的西北风逼退了骄阳,你也守不住自己的操节?
不见你的踪迹,麦草萎黄的田畈者因思恋过度而心扉皲裂。燕子不再在巢中呢喃,失望地去南方另寻新欢。连始终和你唱反调的蝉儿,也弃了蝉衣,钻到地下,不愿再看你一眼。
你浑然不知。
在一个黄昏,你终于姗姗迟来,洒了一路温润,随即又悄然离去。
原来,你只是去远方旅行了一次,并非臆想的那般薄情……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上杭“光荣亭”
刘玉志
“光荣亭”坐落在闽西上杭县才溪村东,四面巍巍青山环抱,南有小桥流水,北有白墙黑瓦人家,东西两侧是郁郁葱葱的翠柏。亭前匾额上,是毛泽东同志写的酣畅淋漓的“光荣亭”三个大字。光荣亭落成于一九三三年七月五日,亭中树立着当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授予的
“我们是第一个模范区”的光荣碑,陈列着数百件奖匾、奖旗、奖状光荣碑,两旁石碑林立,上面刻着全区烈士名讳和简历。在当年红五月工作中,仅才溪乡就有一百九十九人参加红军,群众送红军草鞋八千九百四十九双,蔬菜不计其数。在民主革命中,上杭县有五千九百零一人光荣牺牲。光荣亭,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拨款为具有献身精神的上杭人建立的丰碑。
在这块浸着先烈血迹的土地上的上杭人民,跟着共产党,敢为天下先,在今天消灭贫困的改革中,上杭人又把保守封闭的意识更新为改革开放的观念,从古老单一的牵牛扶犁耕作,变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拓宽了致富之路。他们正实现着先烈们憧憬的目标,已将穷乡僻壤建设为鱼米之乡,造就出一批捐资公益事业的企业家和专业户,献出配制药方专利的医师,无偿传授技术的工程师,为国争光的羽毛球世界冠军。


第8版(副刊)
专栏:

勿忘草(油画) 陆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