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月2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泰驻华大使谈同中国关系
将继续保持正常密切合作
新华社曼谷7月28日电 (记者黄勇)泰国驻中国大使德·汶纳今天在这里说,泰国将继续同中国保持“正常和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关系。”
德于不久前回国参加了今天在这里结束的泰国驻亚洲太平洋地区使节会议。他是在泰国外交部新闻司今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这位大使在介绍中国形势时指出,“中国的局势已平静。”
他说,由于中国的局势已平静,中国没有改变它的对外政策,即自主、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的政策,泰国将继续执行以差猜·春哈旺为总理的泰国政府的政策。他强调说:“两国的政策都没有任何变化。”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乔森潘谈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
会议成败取决越南立场
新华社巴黎7月29日电 (记者杨木、沈孝泉)民柬副主席乔森潘今天上午在巴黎指出,即将举行的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能否获得积极成果,将完全取决于越南是否改变其顽固立场。
前来参加巴黎国际会议的乔森潘在他下榻的旅馆里对记者说:越南一直反对由西哈努克亲王代表抵抗力量三方所阐述的关于全面解决柬埔寨问题的五点计划,其目的在于维护由它扶植起来的金边政权的继续存在,并长期占领柬埔寨。
乔森潘指出,河内拒绝柬埔寨问题的全面解决而把这个问题分为“国际部分”和“国内部分”,这必将使柬埔寨问题的解决走进死胡同。
他说,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有重要意义,因为有许多有关的大国参加。它将会对越南施加更大的压力,推动柬埔寨问题得到全面、公正、合理的解决。
乔森潘在强调联合国在解决柬埔寨问题中的作用时说:“越南必须在国际监督下全部撤军,而联合国是对越南撤军实施监督最合适的机构。”
他说:由越南侵略者扶植起来的金边政权应当予以解散。“但是,为了表达寻求柬埔寨问题的愿望,我们甚至同意建立包括金边政权在内的四方联合政府,以实现民族和解。”
乔森潘是在同来自中国、泰国、法国、西德等国的10多位记者会见时发表上述看法的。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中报》批评西方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
人权不应成为攻击他国之工具
本报讯 美国纽约《中报》7月26日发表题为《人权乎人权——竟成攻击他国他人之工具》的社论,批评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责难,现摘要如下:
在天安门学潮期间,大陆知识界及学生中的部分人士叫了不少口号,其中也有“争人权”的口号。在该期间及之后的这段时间里,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一些人,亦大肆鼓噪,责备大陆的人权太少了。“人权”是个老问题,尤其是美国的一些当权者,往往以国际警察和世界救星双重身份自居,指责这个或那个国家违反人权,而社会主义国家则多半是他们攻击的目标。
“人权”二字是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流行起来的。当时提出“人权”,是要与“神权”对立。所谓“天赋人权”,即是强调人生来便是平等的,并且要保证人的基本权利。这种解释,就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自然是天经地义,谁也不会反对。然而,在这种口号之下,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少现象往往被掩盖。
譬如叫人权叫得最响的美国,种族歧视的事件常常发生,当局虽然立法禁止,但由种族歧视所造成的不平等状况屡见不鲜。在南非,黑人的人权被践踏,但美国的一些大老板仍与那里的白人统治者大做生意。再追溯得远一些,美军曾在朝鲜战争时使用细菌武器,在越南战争时动用脱叶剂,连平民的生命也不管了,还顾什么人权!可见叫人权叫得震天价响的人,自己在罔顾人权。
联合国曾通过有关维护人权的文件,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如有严重违反人权的行为,国际社会应该或可以引起关注。唯对违反人权的定义,需要作严格的解释,不可随心所欲,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乱戴帽子。一个国家对违法的行为采取行动,不可动辄称其为违反人权,否则的话,便随时可被别有用心者借故加以攻讦了。
在联合国于1948年12月10日通过并宣布的“世界人权宣言”中,其第二十九条第二款明白地写着:“人人在行使他的权利和自由时,只受法律所制定的限制,确定此种限制的唯一目的在于保证对旁人权利和自由给予应有的承认和尊重,并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适应道德、公共秩序和普遍福利的正当需要。”就是说,个人人权的享有须受到法律的限制,且不能妨碍他人的人权、公共的秩序和普遍的福利。试观此次天安门广场被占领7个星期,是否越出了法律的限制?是否妨碍了他人的人权?是否影响了社会的福祉?这种道理很浅显,为什么美国那些攻击中国政府的人士看不到?
去年在纽约一处公园内,附近一些居民在不得使用该园的夜间时间规定之后,仍聚集在那里玩耍,结果遭警方驱散,并有多人被捕。此事件规模虽不很大,但亦是不容破坏法制之案例。以小观大,北京当局在天安门清场亦无可厚非。为什么一些美国人偏要用双重标准来看问题?
人权乎人权,竟然成了一些别有用心者攻击他国和他人之工具,此决非昔日欧洲启蒙家之初衷。美国某些政客在人权问题上玩的花样太多了。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新加坡外长强调指出
越南不要再欺骗国际社会
新华社新加坡7月28日电 新加坡外长黄根成今天在此间说,他希望越南怀着诚意去参加柬埔寨问题巴黎国际会议,为柬埔寨问题寻求公正的解决办法,不要再欺骗国际社会。
他透露,越南希望这次国际会议能拼凑一个象征性的国际监督机构,以使它对柬埔寨的继续占领合法化。
黄根成指出,越南宣布9月30日从柬埔寨撤军,是越南经过精心策划的,用以压国际社会接受它的旨在保留洪森政权的部分解决方案。
黄根成说,他对29日将在巴黎召开的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不抱幻想,因为历史已清楚地表明,越南经常食言,撕毁协议。
黄根成警告说,如果不能为柬埔寨问题找到一个政治解决办法,柬埔寨各派冲突将持续下去。但是他又强调说,“柬埔寨问题国际会议就是一无所获也比为越南在柬埔寨的帝国主义行径涂脂抹粉好。”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美国总统布什强调
只有全面解决柬问题
美越关系才能正常化
新华社华盛顿7月28日电 美国总统布什今天说,只有柬埔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后,美国政府才会恢复同越南的正常关系。
布什在一年一度的美军在越战中失踪人员家属团聚会上说,“一旦柬埔寨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就同越南恢复关系。”
布什所说的全面解决包括非共产党柬埔寨人真正分享权力、同未来政权由西哈努克亲王领导以及越南从柬埔寨全面撤军经过国际检查。
布什还把美越关系正常化,同越南在寻找美军失踪人员上的合作态度相联系。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日本外务省人士透露
日本政府部分解除赴华限制
本报东京7月29日电 记者于青报道:据日本外务省人士透露,日本政府决定部分解除日本人赴华的限制,8月份以后视情况再研究全部解除日本人赴北京的限制。解除限制的根据是,以江泽民总书记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新领导体制确立以来,中国国内情势正在恢复平静。
劝告日本人不要去中国的决定,是日本政府6月初时做出的。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决定再开日本对华开发援助款项的研讨工作。据认为,中国的治安和市民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外国人的安全问题已无大危险性,日本从事研究对华开发援助款项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可以开始陆续赴华恢复工作。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保经济改革取得成绩
上半年按时完成计划
本报贝尔格莱德7月28日电 记者严正报道:据不久前索非亚中央统计局公布的资料,今年上半年保加利亚按时完成了经济发展计划,与去年同期相比,劳动生产率增长9.1%,工资增长2.4%,农业生产也有明显增长。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国内市场商品的生产增长10%,零售商业约增长7%。这是继去年之后,保加利亚在发展经济方面又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工人事业报》认为,上述成绩的取得是由于今年年初保加利亚国务委员会颁布的《经济活动法则》调动了各劳动集体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与被称为“第56号法令”的文件进一步推动了1987年7月保共中央全会庄重宣布的经济改革,它规定保加利亚居民可以建立最多能雇佣10名工人的私有企业,允许建立各种股份公司,坚持更大规模地吸引外资向混合企业(即合资企业)投资等。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捷克斯洛伐克民德大中学生
暑期分赴工厂农村劳动实践
新华社布拉格7月28日电 捷克斯洛伐克今年组织大约17万大、中学生开赴工厂和农村,参加为期两周的暑期劳动。
在捷大、中学校中,暑期劳动又称“第三学期”,学生放暑假后,有组织地分批到工厂和农村去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不少大学都根据其专业与有关工厂和企业直接挂钩。学生利用暑期劳动可以把课堂上学得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新华社柏林7月28日电 今年暑假民主德国有5.5万多名大学生分赴全国各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这些大学生组成4000多个青年突击队,参加建房、修路、护林、支农等多项劳动。
对参加劳动的大学生有关单位并不都是分配他们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有的大学生也担负一定的技术性工作,如在柏林电视机厂就有大学生参加厂里的科研活动。
目前民德在校大学生约29万,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有二三个暑假参加劳动,并把在暑假参加劳动称之为“第三学期”。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印决定恢复从斯撤军
斯印将就印撤军时间表开始谈判
新华社科伦坡7月29日电 印度已同意从今天起恢复从斯里兰卡撤军。
据印斯昨天在此间发表的一项联合公报说,印度是在斯总统普雷马达萨向印总理拉·甘地提出印军撤出的要求后作出这一决定的。
据悉,斯外交部长兰扬·维杰拉特内已接受印度外交部长纳拉辛哈·拉奥27日向他发出的访印邀请。于今天率领一个政府代表团访印,讨论印度撤军时间表以及印斯协议的执行情况。
新华社新德里7月29日电 斯里兰卡外交部长兰扬·维杰拉特率领高级代表团今天抵达这里,将同印度就撤出印度维持和平部队时间表问题举行谈判。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伊朗总统选举结束
拉夫桑贾尼已获多数票
新华社德黑兰7月29日电 伊朗现任议长拉夫桑贾尼在已经结束的总统选举中,获得绝大部分选票,已稳操当选总统的胜券。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朗总统选举的公民投票在28日午夜结束。选票初步统计的结果表明,拉夫桑贾尼在84个投票站获得了91.4%的选票。
拉夫桑贾尼的唯一竞选对手谢巴尼只获得了数量很少的选票。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以军绑架黎真主党一领导人
本报开罗7月29日电 记者林皎明报道:以色列特种部队28日凌晨偷袭黎巴嫩南部村庄,绑架亲伊朗的黎巴嫩穆斯林什叶派真主党领导人。
以色列特种部队在夜幕和猛烈轰炸的爆破声掩护下,乘直升机降落在黎巴嫩南部“安全区”以北数公里吉卜希特村附近3公里处。25名特种部队军人迅速潜入村内,包围了真主党领导人奥贝德的住宅,用无声手枪打死一名发觉这次行动并准备反抗的村民。
特种部队人员用绳索捆绑奥贝德的妻子和5个儿女,把他们反锁在卧室内,强行将奥贝德和他的两名助手劫持上直升机,然后押往以色列。
奥贝德,今年36岁,是真主党民兵组织的领导人,在伊朗受过教育。以色列指控他策划1986年劫持3名以色列士兵及绑架美国外交官的行动。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中坦赞三国签署合作议定书
据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7月28日电 (记者刘也刚)为期两天的中国、坦桑尼亚、赞比亚3国政府关于坦赞铁路第6期技术合作的会谈今天在这里结束。3方签署了为期3年的坦赞铁路第6期技术合作议定书。
根据签署的各项文件,中国政府将在3国坦赞铁路第6期技术合作的3年期间,继续向坦赞铁路派遣专家,就铁路的运营提供技术指导并参与运营管理;中国政府将在未来三年内向坦赞两国政府提供5000万元人民币的专项贷款,用于铁路的发展;中国还将继续为坦赞铁路局培训技术人员。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布什说绑架无助于和平
英对绑架行为表示遗憾
新华社华盛顿7月28日电 美国总统布什今天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说,绑架和暴力无助于和平事业。
有报道宣称,奥贝德涉嫌与1988年2月17日在黎巴嫩南部一名美国军事官员威廉·希金斯被劫持一事有关。但是,奥贝德多次否认他同绑架17名外国人并将他们扣作人质的事件有任何关系。
新华社伦敦7月28日电英国外交部今天对以色列突击队在黎巴嫩绑架一名真主党领导人一事表示遗憾,并希望能立即将他释放。
以色列突击队星期五清晨乘直升机进入黎巴嫩,绑架了亲伊朗的真主党领导人奥贝德。据说真主党目前正扣押着包括3名英国人在内的若干名西方人质。
英国外交部发言人拒绝评论奥贝德被绑架一事可能对英国人质产生的影响。但他说,任何能对释放人质施加影响的组织都应当发挥它们的影响。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布什会见戈氏军事顾问
本报华盛顿7月28日电 记者张启昕报道:美国总统布什今天下午在白宫会见苏联前总参谋长、戈尔巴乔夫的首席军事顾问阿赫罗梅耶夫,双方就军备控制谈判等广泛问题进行了交谈。布什表示他希望军控谈判早日达成协议,阿赫罗梅耶夫介绍了苏联改革及其与苏联安全政策的关系。
参加会见的有副总统奎尔、国务卿贝克、国防部长切尼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黄长烨会见人民日报代表团
本报平壤7月29日电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黄长烨今天会见了以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海外版主编余焕春为团长的人民日报代表团一行。
黄长烨说,朝鲜党和政府及人民十分重视朝中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并决心一代接一代地把这种友谊传下去。
黄长烨在会见时介绍了朝鲜国内情况并强调说,尽管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还存在困难,但朝鲜人民是乐观的。
黄长烨祝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党的十三大决议,取得更大的成就,并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人民日报代表团访朝期间,在平壤、开城等地进行了参观访问。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阿盟呼吁黎交战各方停火
新华社突尼斯7月28日电 据突尼斯电台今天广播,阿拉伯联盟秘书长沙兹利·卡利比呼吁黎巴嫩交战各方认清各自肩负的民族责任,停止枪战,从而为阿拉伯三方委员会协助处置黎巴嫩问题铺平道路。
卡利比指出,黎巴嫩的全国和解是不可能建立在各方敌对和发生暴力的基础上的。
由摩洛哥、沙特阿拉伯和阿尔及利亚组成的阿拉伯三方委员会是今年5月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举行的阿拉伯首脑会议上成立的。它接受委托在11月以前找出结束黎巴嫩14年内战的方案。
该委员会的三方外长29日将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会晤,商讨消除黎巴嫩现时紧张局势的计划。
另据来自黎巴嫩的消息,自星期四晚间以来,基督教派和叙利亚武装不断互相袭击对方的营地,已有13人死亡、65人受伤。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局势今天更趋紧张。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面向九十年代的内阁大改组
本报记者 陈特安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25日宣布的内阁改组是英国30年来人事变动最大的一次改组。英国人称1962年麦克米伦首相的大改组为“长刀之夜”,也称这次大改组为“快刀之日”。的确,改组犹如快刀斩麻,干脆利落,出人所料。在内阁21名阁员中,只有财政大臣劳森等8人留任,2名大臣去职,2名辞职,9名变动职位,4名新人晋升内阁。最令人意外的是,起用46岁的约翰·梅杰出任外交大臣,而原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则出任副首相兼下院保守党领袖。如果连同非内阁政府高级官员在内,变动幅度在50%以上。
这次震动英国政坛的改组旨在对付力量正在上升的工党的挑战,为保守党在1992年下届大选获胜作准备,被认为是一次面向90年代的大改组。撒切尔夫人在27日新内阁第一次会议上重申,她想建立的是一个“为下届大选战斗”的内阁,并表示在下届大选前,无意再对内阁作重大改组。
保守党政府自1987年6月大选获胜三连任以来,两年过去了,执政中期在经济、内政和外交等方面都面临新挑战和新课题,能否对付这些挑战,解决这些课题,正是下届大选成败的关键。
从经济方面看,经济上的成功是撒切尔夫人能“三连任”的本钱,也是人们在“撒切尔”之后加上“主义”桂冠的主要原因。下届大选的成败,关键仍在经济政策的成败。但保守党政府一年多来一直受到通货膨胀、高利率、巨额贸易赤字的困扰,公众及企业界对此不无怨言。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此间舆论界早有猜测,认为财政大臣劳森可能去职,但撒切尔夫人却让劳森留任。据认为,留任的原因是劳森坚持反通货膨胀措施,并已初见成效。劳森表示今年年底要使通货膨胀率回降到6%左右。
从内政方面看,保守党政府两年来着力在教育、医疗卫生、税制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但这些领域均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容易引起不满。据报道,公众对人头税制和水私有化计划的可行性和效果有怀疑,对国民卫生服务方面的改革也不甚欢迎。但这些改革都是保守党上次竞选许下的诺言,它们的成败也关系到保守党在下届大选的胜负。为此撒切尔夫人决定起用党内“新秀”帕滕出任环境大臣,主管水务、人头税制等与环境有关的棘手问题。45岁的帕滕原任海外发展总署非内阁大臣,任过保守党研究部主任,常为撒切尔夫人起草会议演讲稿,被认为是一位能为保守党解难排忧的干才。
从外交方面看,玛·撒切尔政府之所以能“三连任”,又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成功地树立了英国的外交形象。
近一年多,随着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英国在这方面所起的微妙作用的份量也正在发生变化。今后几年,作为欧共体成员国的英国,欧洲一体化问题将是英国面临的重大外交课题。然而撒切尔夫人的欧洲政策与欧洲共同体多数国家存在分歧。克服这些分歧、成功地处理英国与其欧洲伙伴的合作关系,为欧洲联合与繁荣贡献力量,无疑有利于进一步加强英国的国际形象,因此,撒切尔夫人此次引人注目地起用了对欧洲问题颇有见解的约翰·梅杰出任外交大臣。梅杰原是财政部第二把手,有处理各种摩擦的才干,在90年代,统一大市场问题可能会引起欧共体内部各种新的经济矛盾,所以,撒切尔夫人选择了约翰·梅杰这样懂经济的新人,虽然他缺乏外交经历。
此外,从党务方面看,在这次改组中,安排教育大臣贝克出任保守党主席,原贸工大臣扬勋爵任副主席。此间分析家认为,这已是明显地摆出了准备下届大选的强大阵势。
不过,此间一些报刊对撒切尔夫人大刀阔斧的改组,尤其是换下有多年外交经验的“功臣”杰弗里·豪也有不同看法。但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这次改组将“磨利政府的锋刃”,有可能为政府注进新的活力。
(本报伦敦7月29日电)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帕尔梅遇刺案仍然是个谜
本报记者 顾耀铭
震惊世界的瑞典前首相帕尔梅遇刺案已历时近3年半,当斯德哥尔摩地方法院宣布判处42岁的彼特松终身监禁后,相当一部分瑞典人并没有因为杀害首相的刺客被擒而宽慰,相反由于对法庭的裁决产生怀疑而陷入新的困惑。
法院是以6∶2通过了这项裁决。6名非专职的陪审官与2名专职法官意见相左。前者依据30多名证人的证词,特别是帕尔梅遗孀确认彼特松是在枪声响后离她几步远的人,断定彼特松是凶手。后者却认为目前所获都是情况证据,缺乏物证,所有证人中无人看到彼特松开枪或持枪,帕尔梅夫人的证言是极度惊慌中所见,并且时隔3年的记忆,不能作为裁决的重要依据,主张给予彼特松无罪释放。专职法官与陪审官之间意见悬殊如此之大,使这里的人们都感到惊讶。
昨天晚上,瑞典电视台接到3000多人的电话,其中2000多人不认为彼特松是真正的凶手。瑞典电台记者到街头采访,大多数人对法院裁决表示怀疑。彼特松已提出上诉。
由于上级法院专职法官的人数超过非专职的陪审官,因此,一些法学界人士期待着地方法院的裁决将被上级法院否决。
此案留下疑问颇多。彼特松相貌不善,曾犯过杀人罪,坐了3次牢,但是这不能作为判断他谋杀帕尔梅的依据。有人指控他精神不正常,但据法医检查,他反应正常,很善谈。在审判过程中,他表现得比较沉着,认真地听,不时记笔记。在法庭上他一再表示他不是凶手。如果是他刺杀帕尔梅,其杀人动机是什么?据警方调查,他同帕尔梅没有任何私人恩怨,历次选举他都向帕尔梅所属的社民党投赞成票,也没有发现他同任何政治组织或外国集团有联系。在法庭上检察官对他提不出有说服力的杀人动机,法院的裁决书也回避了这个问题。
帕尔梅遇刺案发生以来,瑞典司法部门虽然动用了大量人力(最多时300多人),财力(1亿多克朗约合1600万美元)去侦查,但是由于案发之时未采取有效措施,给侦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据报道,帕尔梅被刺6分钟后警察才赶到出事点;现场保护圈划得很小,两颗弹头还是行人在保护圈外拣到的;两列地铁先后未受检查从出事点附近通过;边界也未立即封锁;警察署长在出事后第二天继续在山上滑雪度假,等等。事后,警方下了很大力量侦查,群众也纷纷提供线索,逮捕的一些人均因证据不足而被一一释放。瑞典前任司法部长、警察署长、地方检察长因处理此案不力或方法不当而被解职。
现在,人们都在期待着上级法院的裁决。
(本报斯德哥尔摩7月28日电)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博茨瓦纳被誉为“牛之国”,牛的存栏数达300万头,全国人均三头牛。 新华社记者 姚宗仪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