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特殊演员的不寻常演出
唐修哲 孙润玉
7月的莫斯科,碧空如洗,鲜花盛开。在这迷人的仲夏季节,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带着全中国5164万残疾人和11亿中国人民的深厚情意来到列宁的故乡,进行了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后的第一次访问演出。
在这里,19名来自中国各地的盲人、聋哑人和肢残人以婉转的歌喉、优美的舞姿、娴熟的技艺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掌声,征服了一批又一批苏联观众。
“……健全人和残疾人,我们属于同一个星球,我们拥有一样的冬夏春秋,我们同在世界上,都是大地的孩子。相见也许不能握手,相逢也许无法问候,但我们用心灵把感情交流。
亲爱的同志们,朋友们!即将奉献给您的是一场不寻常的演出,将要登上舞台的是一批特殊的演员……”
报幕员的话音未落,一批身着民族服装的佤山少女踏着轻盈的舞步向观众走来。她们跳得是那样欢快,节拍是那样的分明,有谁能想到她们是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什么音符也唱不出的聋哑人呢?
在手语老师的指导下,11名20岁左右的聋哑青年表演的《达板城的姑娘》、《奶茶献亲人》、《节日的小伙》、《觅光梦》和《故乡情》等舞蹈无一不使观众倾倒。尤其是手语诗《倾斜而美丽的世界》,这首催人向上的心灵的颂歌引起了苏联观众的强烈共鸣,不少聋哑人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肢残人张祖豫的葫芦丝和巴乌独奏第一次向苏联观众展示了中国民族乐器独具的魅力。盲人音乐家刘学军和王宜平的琵琶、古筝独奏更把人带到了遥远神奇的古国。
当然,最受人欢迎、最令人折服的还数山东淄博肢残青年孙即树和陈义前合演的《雄鹰迪斯科》。当两位支撑着拐杖的独腿青年扔掉双拐,从高台上来了一个360度前滚翻飞身而下时,观众的心弦被抽紧了。开始,人们屏气凝息地注视着“雄鹰”的每一个动作,随后跟着音乐的节奏鼓起掌来,最后,大家情不自禁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勃拉沃”!“勃拉沃”!(“好极了”!“好极了”!)的喝采声响彻整个大厅。苏联朋友用鲜花,用掌声,用飞吻来表达对这两位不愿向命运屈服的身残青年的感激和敬意。
就这样,艺术团在莫斯科、顿河罗斯托夫和列宁格勒先后演出了10场,场场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
演出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台上表演的是中国特殊的演员,台下坐着的是苏联特殊的观众——他们同是盲人、聋哑人和肢残人。在莫斯科,不少肢残人是乘着轮椅直接进入演出厅的。他们有的把轮椅摇到台前,不时地举起相机,拍摄下精彩的镜头;有的伸出大拇指,满含热泪对中国朋友说:“真是不可思议,太好了!太好了!”
在列宁格勒,不少聋哑观众在散场后围住我们的聋哑演员,他们用手语比划着,交谈着,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站在一旁的手语老师告诉我们:手势和面部表情是各国聋哑人思想交流的最好工具,它胜过了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
最令人感动的是在罗斯托夫高尔基公园的一场露天演出。预定开演的时间是下午5点,但2点多钟1000多座位的露天剧场几乎就已坐满了人。那是一个酷暑的日子,烈日当空,炽热的阳光直射在观众的身上。尽管广播喇叭里一再通知离演出还有两个多小时,但观众不怕暴晒,依然耐心地等待着开演。
罗斯托夫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此次访问的重点城市。除演出外,还参观了残疾人工厂、并和他们联欢、座谈。艺术团每到一处,热情的顿河哥萨克都要按照当地的习俗用面包和盐来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在罗斯托夫逗留的短短5天里,艺术团就收到了5只大面包。临别时,好客的主人还赠给每位团员一把罗斯托夫市的钥匙,欢迎他们再次光临。
在顿河,中国女歌手孙晓梅认利季娅大婶为苏联干妈的故事已传为佳话。那天,当晓梅在台上演唱完一首苏联歌曲时,一位60多岁的哥萨克妇女突然激动地走到台上,拥抱了晓梅,口中不断地叫着:“我的女儿!”“我的女儿!”第二天演出前,老太太一早就手持鲜花等待着女儿的到来,她们再次依偎在一起。临别时,利季娅大婶给晓梅留下了地址,再三叮嘱中国女儿别忘了给妈妈写信……
当年曾在中国东北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列宁格勒聋哑人协会主席团成员基奇金激动地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称作“第一只春燕”。他说,我已年近70,离开中国已有40多年,这次看到了你们的演出,使我颇为惊叹。从你们的表演中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次演出不仅反映了中国残疾人的聪敏才智,更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7月10日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满载着苏联残疾人和苏联人民的友谊离开莫斯科飞回祖国。访问结束了,但播下的友谊种子将在两国人民心中生根、开花。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印度门的告诫
吴德融
夏季的新德里,白天气温高达45摄氏度,令人难熬。然而,日落后的新德里又充满了生机。男女老幼纷纷离开闷热的住所涌向街头和野外。印度门是许多居民爱去的地方。
印度门是一座凯旋门式的建筑物,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9万名印度士兵而建,又名“印度战士纪念塔”。它1931年竣工,高48.7米,全部用红砂石砌成,循石阶可登临顶部。印度门位于儿童公园中心,国王大道的东端。与总统府遥遥相望,周围是草坪绿地、两个大型喷水池和纵横交叉的水渠,景色宜人。
每天晚上直至深夜,这里吸引着大批人群前来纳凉。有的打开饭盒,合家围着进晚餐;有的聚首聊天或玩纸牌;流动的小商贩兜售着彩色气球、饮料和冰糕;孩子们牵着父母的手嚷着要买玩具或糖果。这边一些小伙子们串来串去踢球嬉戏,那里几个姑娘在灯光下做游戏,笑声不止。自然,印度门也给人们提供了幽会的场所,他们在深色的阔叶树荫的遮掩下互诉衷情。
每逢节日这里整个场地就变成了欢庆的广场。印度门在一片喧闹中巍然矗立。拱门内的长明灯火和两侧墙上镌刻着的3万6千个阵亡士兵的名字提醒着世界各国人民要相互理解和维护和平。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衣领与视力
英国科尔涅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得出了如下这样一个研究结论:狭窄的衣领和系得太紧的领带会给人们的视力带来危害。因为狭窄的衣领和系得太紧的领带压迫住了颈动脉,所以便直接地妨碍了血液向大脑和眼睛的顺畅流动,从而导致了人们视敏度的降低。而且,即使去掉了脖子上的上述那些“绳套”,已经降低了的视敏度也难以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因穿用窄衣领衣服和把领带系得太紧而造成的有害影响,对汽车司机和飞机驾驶员来说则会带来尤其危险的后果。
·明耀·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志贺岛金印公园
于青
出东京,沿高速公路,向西南方向驱车16个小时,进入日本九州地区的福冈县境内。为熟悉路径买了本福冈县地图,翻至目录,只见第二行上写着“通往中国大陆的门户”,心头不觉一动。
福冈古称博岛,纬度相当于中国的连云港市,隔黄海与大陆相望,由于地理关系,福冈在历史上与中国交往甚多。这里曾是遣唐使出发之地,市内的鸿胪馆是奈良时代专门接待唐朝来日使者的迎宾馆。采访期间所遇日本朋友都说起志贺岛金印公园值得一看。
志贺岛位于福冈以西海面的博岛湾上,面积约12平方公里,有现代化的公路相通。沿环岛公路行至志贺岛东侧,临海的公路边,立着一块高近10米的白色石碑,上刻“汉委奴国王金印发光之处”数字。石碑旁有一块木牌,写着“此处是发现后汉(现在的中国)光武帝授予奴国(现在以福冈为中心地区)使者金印之地,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之地。印绶传来至今,历时1900余年。现在立于此地,眺望博岛湾和玄界湾,遥想当年和中国大陆之交流,不由唤起我们新的感慨。”
碑身后面刻满了字,大意是介绍金印如何出土:天明4年(公元1784年)2月23日,志贺岛上一农夫修田间水渠时,偶然挖出金印。由此证实了《后汉书》中的一段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中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帝赐以印绶。”
顺石碑旁山路拾级而上,登至第一平台,环顾四周,除青山绿树鲜花之外,有三处字迹可看。一处详解金印本身:上刻“汉委奴国王”五字,“汉”是中国汉朝,“委”是对日本人的旧称,“奴”是以福冈为中心的当年一小国家名称。金印边长2.3厘米、厚0.8厘米、正方形、重108克纯金、印柄为蛇,现藏于福冈美术馆。
联想起昨日在福冈博览会上见到的另一颗金印,是南京博物馆送来参展的,大小厚薄与福冈出土金印相似,重85克纯金,印柄为龟,铭文是“广陵王玺”。据考证,两颗金印均制于中国后汉年间,极有可能是出于当时洛阳城内同一工房的“兄弟印”。兄弟分手约2000年后,异国相见,人们无不为之祝福。
转过身来看两块石碑。一块上写“带水横陈两市 相望友谊永恒”,落款:杨尚昆 1980年3月。福冈市和广州市是友好城市,铭文许是写于缔结之时。另一块碑文是郭沫若手迹的七绝,诗曰:“战后频传友谊歌,北京声浪似银河。海山云雾朝相集,市井霓虹入夜多。怀旧幸坚交似石,逢人但见哽生窝。此木收获将何以,永不重操室内戈。”落款:一九五五年访问日本归还 在福冈作 转瞬已十八
年矣一九七四年冬 郭沫若。
再顺山路登上第二平台,此处名为“方位广场展望所”。地面上,围绕一块大石块,四周不规则摆放着许多小石块。端详许久,才明白石块间的奥妙。设计者是把大石块作为金印公园,以此为基地,告知游人一些与此地关系密切地方的方向和距离。在大石块的东侧,一个小石块刻着“东京900公里”。在大石块的西侧不同方位的3个小石块上分别刻着:北京1400公里,洛阳1600公里,广州2020公里。
沿着石阶缓缓下行,情不自禁地揣测,是谁匠心独运地设计出这样一个小巧别致的公园,把2000年历史中的文物、佳话,同若干城市的方位、距离揉为一体。设计者的构思或许在于以这种巧妙的结合暗喻:不同民族的友好交流,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与日俱增、与世长存。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钟的复兴
王怡红
“英伦三岛,钟的海洋!”一位朋友访英归来如是说。
评语虽有夸张之嫌,但却道出了大不列颠这个西洋岛国的一大特征。他说,当你一踏上英国的土地,尤其是驱车在城中一游的时候,一座座巨钟就会扑入你的眼帘:教堂的尖塔上镶着钟,市政大厅的建筑物上嵌着钟,火车站前也有钟,工厂大门上还是钟!这些钟大都庞大宏伟,钟面丰富多彩,风格迥然有异。
在英国,老建筑物上的铜钟多是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的产物。那时,钟发挥的主要是实用功能。因为普通人还没有今天的机械手表或电子表。人们搭乘车船、上教堂作礼拜以及上班时必须眺望建筑物上的大钟。当然,大钟亦是显示主人事业兴旺的象征。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建筑艺术的发展,现代派建筑师对在建筑物上镶嵌大钟深感不悦,有的甚至对此嗤之以鼻,致使英国的建钟热一度冷却。历史有着惊人的重复性。近年来,由于后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影响,英国再度兴起了建钟热。不过此次热潮折射出了现代气息:大钟多建在超级市场内外和旅游中心,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主要建在教堂和皇宫上。
为什么要费钱费力建钟呢?英国德尔比市的史密斯公司销售经理里查德·布赖克说:
“因为建筑师认识到,在建筑物上设计一座钟,既能提高人的审美意识,又能给建筑物增添一定的活力。”也许这位经理先生还忘了说这么一句话:“当然也是为了方便大家看时间。”
建钟热也给钟表公司带来了赚钱的机会。史密斯钟表公司的布赖克沃尔先生欣喜地说:
“现在来本公司订货的不少哇!今年我们要给订户生产三百五十座钟并负责安装。我们生产和安装一座单面钟的价格是一千六百英镑到三万英镑不等。”
现代钟与英国议院塔上的大钟等古钟相比,在材料、造型上自然有所不同。古钟多为铜钟,看上去庄严而华贵;今钟则多微型电路作成的电子钟,显得轻灵简洁。
除了建造新钟之外,注重传统文化的英国人自然不会忘记保护古钟。布赖克沃尔先生说,他的公司负责维修英国的四千多座大钟,其中多数是古钟。该公司已为英国名人国葬场所威斯敏斯特教堂和著名的温莎城堡内的巨钟安装了电动发条。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群鸟和鸣〔冈比亚〕 毛毛都·西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