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严格征管维护税法
——济南市税收工作调查
新华社记者 卢殿洛 新华社通讯员 王大建
近年来,偷税漏税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仅1988年全国开展的税收财务大检查,就查补偷漏税款67.3亿元。而强化税收征管,制止偷税漏税行为,具有很大的难度和复杂性。这里介绍的是济南市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方面的一些做法。他们用严格的征管,维护了税法的严肃性,既支持了生产,又为国家增加了税收。
改变征管办法规范纳税程序
平阴县一个个体户有严重的偷税行为,他因对税务机关调整税负不满,纠集人打砸税务所办公室,殴打税务干部。事发后,平阴县税务局起诉执法部门,虽对这个个体户进行了拘留,但在偷税问题上,因税务机关定税采用口头座谈方式,缺乏法定的鉴定和申报手续。当事人一口咬定:“税是税务所定的,让我交多少我交多少,怎么是偷税?”旧的“座谈定税、登门催税”的征管办法,在客观上给偷漏税,甚至抗税者以可乘之机。
事实使济南市税务干部认识到旧的征管模式已远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进行变革。
去年初,市所属平阴县税务局对个体业户的征管,试行了新办法,即对个体业户“实行纳税鉴定,纳税申报和纳税人到税务机关交税”的办法。实践结果,全县个体业户税收征管出现了新局面,94%的个体业户在纳税期内到税务机关交税,全年个体工商税收比上年增加了50%。济南市税务局及时总结了平阴县税务局的经验,在全市加以推广。
由纳税人自己实事求是地申报纳税,如有不实就构成偷税,这就增加了纳税人心理压力。因此,他们申报的税负,平均比以往座谈定税高出10%以上。纳税人上门交税,也使税收专管员有更多的时间搞调查、核实,工作由被动变主动,所征税款不断增加。去年个体工商税完成6223万元,比上年增长27.7%;今年1至5月又比去年同期增长29.38%。
征、管、查分离强化制约机制
实行“征、管、查”分离,是济南市严格税收征管的又一重要措施。它将以往“一员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一条线”的做法,改为税款征收、税收管理和税收检查三部分,分别由有关人员分工负责,在全面强化征管的基础上,提高检查环节的监督作用,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内外部监控机制。这一改革,有效地防止了偷漏税行为,使税收征管逐步做到科学化、制度化。
首先,实行“征、管、查”分离,各有分工,税务人员各自的工作范围缩小,工作内容相对集中,搞征管的集中精力搞好税收辅导,搞检查的也可以从繁重的征管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地把帐查清楚。
其次,实行“征、管、查”分离,有效地起到了对内制约的作用。过去在征管中常出现专管员主观武断的问题。如今,有关人员各司其职,消除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往年每到财税检查,总有些企业找专管员说情,专管员考虑到与企业的关系,碍于面子,有的就悄悄放行。现在征管人员不管检查的事,搞检查的又与企业平时没多少联系,双方都可放手工作。
建立监控网络严格税务监督
落实以法治税,保证国家税收利益不受侵犯,光靠税务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济南市税务部门在完善稽征管理工作中,实行内外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征管。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他们主动与公、检、法等部门联系,在各区县税务局设立了由检察院和税务局干部参加的“检察室”。检察室本着“有案办案,无案协税,协税带案,案税两清”的工作原则,把日常的检察活动与税收征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年多来,已查处严重偷漏税和冲击税务机关、殴打税务人员的犯罪案例385起,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31.7万元。
济南市税务局还将税收占全年60%以上、年纳税额在500万元以上的22户大企业建立了重点税源信息网,建立定期报告制度,逐户分析税收情况,保证了重点税源的收缴入库。去年这22户大企业完成的税收比上年增长21.67%,今年又比去年有较大的增长。(本报约新华社专稿)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生活面面观

风物长宜放眼量
——香港旅游业巡礼
本报记者 黄幸群
最近一个多月来,香港旅游界的业务,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了很大波动。好些原来十分热闹的旅游线,骤然冷却;一些原来不是太旺的旅游线,迅速升温;部分旅行社的经营,碰到了近十年来未见到的困难。
面对这一切,旅游界人士在想什么?做什么?记者走访了多家旅行社,了解到这样的景况:
被迫转向
香港有1000多家登记注册的旅行社。其中,主要经营中国旅游团队业务的有二三百家。由这些旅行社经营的中国旅游线路,从华南、华东伸展到华中、华北和西南。可以说,凡是开放的区域,就有香港旅行社经营的旅游线路。
以往,6月来临,香港的大、中、小学陆续放暑假,对旅行社来说,也就意味着踏入全年最长的业务旺季。但今年的6月,所有中国大陆的旅游线,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几乎陷入停滞了。
生意场上岂容拖捱?许多旅行社业务紧急转向。
第一招,加强对东南亚的中、短旅行线的宣传,像泰国线、菲律宾线、新加坡线,一齐上;
第二招,加快开辟一些冷门的旅游线,增添新鲜感,如孟加拉游、尼泊尔游;
第三招,针对部分市民意欲向海外远游的心态,组织一些长线的旅游,如去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效果怎样?在香港经营海外旅游线颇有名气的康泰旅行社老板黄士心这样看:转向,是一种应变的办法,但并不易为。就像一个人一直当记者,突然转行当技工,未必就很顺。
不等待 不灰心
事实证明,这个转向的确不易为,困难相当多。旅游界人士分析:
近月香港到内地旅游的少了,相当程度上受情绪、心理因素影响。但是,内地旅游资源丰富,是任何人也抹煞不了的事实。开放十年,已有数以百万计的香港市民、海外游客曾经到大陆去过。旅游景点多、费用较少,很具吸引力。两种因素相比之下,情绪性的影响终究是短暂性的,它会随时间的推移,随着对内地真情认识的增多而逐渐好转。而内地旅游资源的吸引,却是长期起作用的,更带根本性的因素。
记者观察到,尽管这一段港澳地区到大陆旅游的生意少了,但在大大小小的旅行社营业门市部,“中国游”的宣传小册子仍然一叠叠地摆放着,吸引着旅客的视线,不少人不禁拿起来翻阅。
最近,北京、桂林、广东等地的旅游局向这里的同行发出了访问邀请,请行家们到内地走走、看看、谈谈。此间业内人士已经把这当作一个讯息,相互传递。一些行家也希望内地旅游部门能切实推进旅游业务。
有着60年历史、着力发展中国旅游的香港中国旅行社,在6月底便派出了一批业务骨干,由主要负责人带队,分赴华东、福建、广东、桂林等地,直接考察各旅游点的实况。他们的这一动作,引人瞩目,被同行认为是“带了个头”。
寄望安定
发展旅游和发展其他经济事业一样,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与祥和的气氛。
一位资深的旅游业人士说:这些年来,香港被海外游客称为“东方之珠”,除了它是“购物天堂”、“饮食天堂”之外,还在于它比较稳定。6月上旬,九龙旺角发生了骚动,东南亚的一些游客原准备来香港的,临时就取消了。他衷心希望香港和中国大陆都能保持一个安定良好的旅游环境。
“中国旅游这一条线是绝对不可忽视的。”香港旅游业议会执行总干事萧儆新谈了这样的看法:“客观上,每年都有很多人到大陆去,或探亲,或经商,或观光。此外,还有大量的外国游客到中国去,取道香港。他们进进出出,给香港的酒店、饮食、交通、银行、百货等,带来相当多好处。眼前,中国线旅游虽然淡了,要再旺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它终究是要恢复和发展的。”
任职香港大关旅行社的杨宝骅先生寄语中国大陆旅游部门:抓紧时机,好好总结和改进。他认为,目前内地旅游部门管事的门道太多,缺乏有力的协调统筹。例如,去年中国民航调整票价的工作就没有做好,按飞行里程算,民航调整后的价格仍然比外国航空公司的便宜,但由于事前没有足够的宣传,没有打招呼,调整的幅度又相当大,令旅行社束手无策,积极性大受影响。他认为,只要中国政局稳定,既定的开放政策不变,旅游部门措施得当,中国旅游的前景应该是看好的。他的话很值得我们旅游行业思考。
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这条旅游线少不了。香港是近水楼台,得月最先。香港旅游界不仅要有眼前应变之计,还应有一个长远、全面的安排。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办旅游尚俭莫崇奢
瓯亮
近几年,国内很多地方高级的豪华的乃至超豪华的旅游宾馆拔地而起,引人注目,而中低档宾馆相对来说建得少了。旅游宾馆建设本应高档与中低档搭配合宜,现在之所以一重一轻,一多一少,比例不那么合适,与我们一段时间内强调勤俭建国少了不无关系。改革开放的确带来了富裕程度的提高,但是因为国家大,底子薄,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几十年都不能丢。
有人会讲,旅游业情况特殊。理由一是,旅游业属于进行国际间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行业,要参与竞争,就得多掏点钱;二是,旅游业系公共关系密集度高的行业,必要的业务交往和应酬接待常不可少,花钱多点无可厚非。的确,“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发展旅游业可以吸收外汇,创造财富,固然先须花点本钱。但是,花本钱并不是说必须花大钱,更不是提倡各个地方都花大钱。人所共见,很多豪华宾馆建在客源冷僻处,因为客房利用率太低,不但不能赚钱,反而入不敷出,造成浪费。
花大钱未必能够赚大钱、办大事(当然确实赚了大钱的也不乏其例),而有时花中钱、花小钱也能办成大事。旅游业就有这样的事例。例如,50年代初期,我们曾经用简易的设施加上优质服务,接待过第一批来新中国旅游的国际友人,写下了新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开篇文章。又如,70年代末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刚刚兴起的时候,深圳西丽湖度假村的9名管理人员,只用6万元的投资,买了30顶露营帐篷、10条小船、10辆自行车、20个烧烤炉,就办起了特区旅游事业,得到海外游客的交口称赞。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传为佳话。
还要强调的一点是,到中国来旅游的人中,并非都是百万富翁,并非都住得起豪华乃至超豪华的高级宾馆。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的旅游业,要为大多数旅游者着想,豪华的宾馆要有,但更多的是要发展中低档宾馆,保证优质服务。在对外开放中,旅游业是显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因此,应在一切可能的范围内突出地表现我国人民克勤克俭的精神风貌,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服务。这样,才有利于树立我国旅游事业的良好形象和信誉。
办旅游尚俭莫崇奢,办其他事业也宜如此。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为一户培养一个“明白人”
高树栋
近几年来农业徘徊不前,我这个管农业的副书记焦虑万分。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有了正确的农业政策的前提下,促使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1988年春,我到农村搞了一番调查。杨柳庄乡李家沟村有一株200多年的老梨树,由于承包者明白科学管理,1983年以来,年产梨都在1500公斤以上。冯庄乡石郎庄村年养鸡收入9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47%,其原因在于户户明白选良种、育雏,预防鸡病和如何提高产蛋率等科学知识。晒甲坨乡新庄子村推行花生、小麦、玉米两年四熟倒茬轮作制,每亩地年纯收入达640元,比单一种植粮食或花生的经济效益高300元。
郑庄乡是穷乡僻壤,交通不便,可有个叫申介民的农民,靠科学种菜,一年纯收入1.5万多元。这些靠科技的典型与众多的靠传统靠经验的农户,经济效益相差悬殊,令我吃惊,也使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在政策正确的前提下,科技是关键。农业的前途在于科学技术能不能为农民所掌握。
如何让农民掌握科学技术?让他们掌握哪些技术?我们根据实际,提出了“培养一户一个明白人”的指导思想,即让种粮食的知道怎样才能提高产量,让养猪的明白怎样使猪长得快出栏早,让栽果树的明白怎样使果树多结果。也就是说让每一个农户都有人能掌握农、林、牧、渔等方面的使用技术。这个要求不高,而且可行,既符合农村文盲多、农民文化水平低的实际情况,也适合我国农业以农民分散经营为主的经营特点,还可以较快见到成效。培养明白人,很对农民的口味,比如,户户都养猪,可多数用老方法,1年多才出栏,你交给他快速育肥,5个半月就可出栏,他能不欢迎?
滦县是农业为主的县,而且自然条件差。我们县委、县政府决心把“培养一户一个明白人”的工作抓到底。全县11万农户,家家都有了明白科技的人之日,那就是滦县农业腾飞之时!
(作者为河北滦县县委副书记)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治厂增效之道
——部分厂长(经理)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企业面临着资金、原材料、能源、运输等紧缺的困难。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等待观望只能贻误大业。出路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节约求增产,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以期实现双增双节的目标。
现将部分厂长(经理)在一个座谈会上发表的意见节录如下:
——编者
治理整顿: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的机遇
山东博山水泥厂厂长傅庆馥:企业遇到困难就要研究对策,历来如此。因此说,困难也是一种机遇。在治理整顿大环境下,企业确实承受着诸如承包指标不变、水泥市场竞争激烈等等许多外部挑战。企业能否完成承包指标,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比如,我们厂过去解决劳动纪律松懈问题,采取领导干部上岗检查、督促,辅以必要的处罚,只能治“表”,奏效于一时,而实行了自己创造的“规范化工作法”科学化管理,这才治了“本”。
北京铁路局局长国林:京局运煤量占全国1/3,“倒好煤就不倒霉,倒不好煤就倒霉”;客运量居高不下,更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管理不好就会出乱子。一个扳道工出差错,就可以把一个部长、局长的职撤掉。前一段放权让利,实行经济责任制,加强单项管理,还是浅层次的。而今治理整顿形势严峻,对企业来说也是个机遇,要求企业非在内部改革上有所突破不可。作为一个企业,不能只期待大环境的改善,而不先在自身素质的改善上下功夫。企业内部管理上的痼疾要治疗,新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要建立,怎么办?一句话,都要靠自己创造、创新。抓好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法,是治厂增效之本。
以人为中心: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的关键
鞍山钢铁公司总经济师元东洙:企业管理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人的差距上。过去讲管理总是着眼于管钱管物,这种思想观念要改变。鞍钢的传统管理体现了对人的管理,侧重的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对的,今后还要坚持。但对人在具体劳动中,如何按照科学程序去做的问题还没解决。也就是说,过去只解决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而如何干、干到什么程度、按什么标准干却未得到真正解决。针对这个问题,鞍钢在吸收传统有效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造出新的“三标三效管理法”,弥补了过去的不足。
青岛第九橡胶厂党委书记王增胜:我们厂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像我们这样的微利企业,不可能拿出诱人的高额奖金来刺激职工的积极性。这使我们意识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管理再不能“见物不见人”,而要多侧面地搞好人的管理。现在不少企业创造出来的多种管理方法,几乎都是以人为中心,这不是偶然的。因为提高人的素质是根本性的。也只有着眼于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些管理方法才可说是综合性的、系统的、合乎科学化要求的。
劳动生产率: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的目的
陕西内燃机配件一厂厂长马宏业:提高企业效益,总有个途径问题。途径之一是靠产品提价。提价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捷径”,也是最省力的办法。但是,此路不通。大家都靠产品涨价,国家、人民和企业自己怎能承受得了?根本途径是下功夫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减少各种消耗,杜绝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厂运用“责任价格控制法”科学化管理手段,来控制各种消耗,降低成本,达到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一种管理方法是否成功,主要看劳动生产率能否提高,而不能单纯以产值、利润额来衡量。不然,厂厂、人人都会在产品提价上去做文章。
大连显象管厂厂长刘金堂: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不能只重局部问题,重要的是要使企业整体功能处于优化状态,生产力的各个要素都在有效控制之下,创造理想的劳动生产率。如果没有这一点,那就失去了本厂创造的“全控管理法”的真正意义。
多样化: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的趋势
国林:我国企业情况各异,从所有制、生产规模到工艺技术特点都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的多样性。过去,追求一个模式吃尽了苦头。千厂一面不如千姿百态。近年来,在各地一些企业出现的多种科学化管理方法,都是从本企业实际出发,为企业整体优化服务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生命力。
张兴让:厂长、企业家都是讲实际的。你的管理方法好,对我有用,我才学;对我不适用,硬要我学,我也不学,要么就来个虚应付。当然,某种管理方法可以在某个行业、某些范围内推广。能学的就学,不能学的任其自生自灭。以往人们习惯于搞一种方法、一个模式,实际效果并不好。现在可行不通了。新的办法就是要让各种管理方法在实践中,经受检验、论证,并加以不断完善。只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用担心采取多样化的企业内部管理方法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企业家画廊

根深叶茂
——记临潼相桥乳品厂厂长刘华国
本报记者 孟西安
一九八○年十月,北国的金秋季节,在河北邯郸举行的全国轻工产品订货会上,一位着装朴素,带着几分关中口音的青年人,敏捷地打开奶粉袋,冲下一杯杯香喷喷的热奶,恭恭敬敬地递给客户们:“请尝尝临潼秦俑牌全脂奶粉,好了订货,不合口味,不订也没啥,欢迎提意见!”客户们品尝着浓香可口的奶汁,不禁连连夸奖:“这奶粉味道不错!”当下,大家签了一百八十吨的供货合同。
这位憨厚的年轻人,就是共产党员,现任厂长刘华国。
刘华国是一九七九年从部队复员回到临潼农村的。当时,他看到乡亲们纷纷养羊,但又为交鲜奶发愁。“羊奶维系着群众的油盐酱醋啊!”刘华国决心为乡亲们创出发“羊财”的致富之路。
经过走访调查,刘华国决定先办一个羊奶炼乳厂。当时的乡领导支持他,拨给他二千元并划了五亩地。他和伙伴们一边搞基建,一边动员农民发展山羊。到投产那天,他已拥有了五千多只羊的奶源基地。刘华国一鼓作气,购回真空、浓缩设备,建起了喷粉车间。一九八○年春,该厂终于生产出第一批奶粉。为充实奶源,他决定发展奶牛。
万事开头难。连奶牛都没有见过的乡亲们,谁敢掏一两千元买“风险”?刘华国决定先从“能人”身上打开缺口。他找到精明的老会计孙世华,并主动从厂里给其贷款一千元,在相桥农村,破天荒地养了一头奶牛。
孙世华成功了。养奶牛比养奶山羊收益高得多。乡亲们“眼馋”了。刘华国雪中送炭,从银行贷款一百二十多万元,先后买回一千五百多头良种奶牛,交群众饲养,迅速形成奶牛基地,促使企业“根深叶茂”。
一九八六年,刘华国正式担任了相桥乳品厂厂长。为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他与厂内多个部门签订了承包合同;高质量的管理换来高质量的产品。一九八七年,他们生产的“秦俑牌”全脂加糖牛羊奶粉荣获了国家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今年“更上一层楼”,秦俑牌全脂羊奶粉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一枚金牌,秦俑牌全脂牛奶粉获首届中国优质保健产品金奖!产品不仅销售到国内二十四个省市,而且远销东欧各国。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熟视无睹 陈彦国(原载《中国青年报》)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新闻摄影比赛

西安市第一印刷厂厂长徐寿德,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坚持定期与职工对话谈心,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发生动乱的日子里,全厂职工遵纪守法,坚守岗位,没误一天班。今年二季度全厂产值、利润创历史最高水平。图为厂长徐寿德(左)和厂党委书记霍巨(中)深入车间与工人谈心。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