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科技))
专栏:科学家专访

  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访瑞典气象学家伯特·博林
本报记者 顾耀铭
在几位中国学者的帮助下,我有机会见到了斯德哥尔摩大学的伯特·博林教授。不久前,他刚获得环境学界的最高荣誉奖,泰勒环境成就奖,在国际气象学界享有很高的威望。
“近10年来出现了不少气候异常变化现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人类的活动是否正在改变地球的气候环境?”
谈话从博林教授长期从事的研究课题开始。他在确定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如何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被誉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先驱之一。
他说:“整个地球表层的气温在逐步升高,这一趋势还在发展,目前的年平均气温比一百年前提高了0.67摄氏度。一些地区出现了奇冷、奇热及严重干旱等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大气内部的环流振动,但是同人类的活动肯定是有联系的。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正在大量增加,至少90%来自人类的活动,其中包括许多地区出现的滥伐树木,以及毫无节制地使用矿物燃料。大气中甲烷、氯氟烃、硫的成份都在增加。至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是否会引起温室效应,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究竟多大,科学界有不少争议,还有待于科学的证实。这也是今后10年研究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谈了酸雨污染、土地沙漠化、臭氧层遭破坏等问题以后,博林教授放慢了速度,一字一句地说:“对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我们现在就要考虑应该和可能做些什么,采取什么共同的战略。如果等到气候出现巨大变化时再采取措施就太晚了。”
博林教授认为,环境保护问题已不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对于全球性的环境变化,需要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各个学科的专家合作研究,各国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合作态度,要使全人类都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为未来几代人的生存环境着想。
他主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加强合作。他同意这样的看法:发达国家的工业历史远比发展中国家的长,在环境受污染方面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他认为,目前工业发达国家作出的努力还不够,一些国家由于顾虑费用增加,不愿意使用先进的技术来减少环境污染,也不愿意帮助发展中国家治理环境。这是非常短浅的目光。同时,他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参加国际讨论和合作研究,争取同发达国家合作解决面临的环境问题。他曾两次访华,同中国气象学界有过不少接触。他认为,中国有一批很优秀的专家,他们应当在国际合作研究中发挥更多的作用。他也指出,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源问题。中国把煤作为主要能源,但使用效率很低。他诚恳地说:“你们需要更多的能源,但是在发展工业时要加强对空气污染等方面的控制,包括控制二氧化碳增加。这要花费更多的资金,但从长远看对你们的经济是有利的。”
博林从32岁开始担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国际气象学院院长后,一直积极从事推进国际合作研究工作。60年代中期,他担任国际科联大气科学委员会主席,在跨学科的“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进入80年代后,他作为国际科联特设委员会主席,又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设计和通过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说:“这是一个由来自37个国家的174名科学家参加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计划。它是为了从整体上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变化,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变化,研究与这些变化相联系的地圈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其研究成果将会增强我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全球性变化的预测能力,并为合理安排地球资源提供全面的科学依据。这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战略计划。”博林教授特别指出,这个计划得到了中国方面的积极支持。
博林教授是现代气象学创始人之一罗思贝的学生。在罗思贝于1957年去世后,他承担了领导斯德哥尔摩大学气象学院的重任。虽然这使他在研究室的时间减少了,但他还是成功地进行了探空火箭、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发表了一百多篇科学论文。由于他对气象学的杰出贡献以及在促进国际气象学合作研究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他赢得了很多荣誉。
笔者请他谈谈在事业上取得如此成功的经验时,他略微思索了一下说:“在研究工作中与同事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只凭自己的才智而成为科学领域的权威。人的创造力只有处于和谐合作的气氛中才能得到充实和发挥。为了赢得这种气氛,必须学会胸怀开阔,善于接受各种批评。这是我的老师罗思贝倡导的精神。我对自己的学生也是这样强调的。” 


第7版(国际专页(科技))
专栏:

  漫话知识产权
刘春田
日新月异,风靡世界的新技术革命,不断地冲击和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由此而产生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正在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
知识和技术作为一种特殊产品,是人们智力劳动的结晶,而对这些产品的应用又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让社会得益于这些产品,同时使劳动者的支出获得精神和物质的补偿,并激发人们持续创造的热情,客观上要求国家承认创造者是智力成果的所有者,法律上应当维护他们对其成果享有支配权,即不经他们许可,他人不得应用他们的成果。由于智力成果是无形的,有其特殊的活动规律,传统法律已无力完成这个任务,于是就产生了知识产权制度。
知识产权是以著作权(又称版权)和工业产权为主要内容的民事权利的统称。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工业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知识产权作为法定权利,已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知识产权的定义和有关公约的规定,知识产权除了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外,还包括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标记(又称产地名称)、原产地名称以及制止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权利。近几年,受科技革命、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计算机软件等又相继加入了知识产权的行列。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以及传播技术的进步,知识产权家族的成员,还会不断地增加、繁衍。
知识产权制度产生以来,对促进人类文明起了巨大的作用。在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成为大企业的主要财产构成,并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政府声称,美国正从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美国的对外贸易反映了这一变化,在贸易构成中日益增加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信息和技术。有的发达国家则认为,发达国家不再是世界的加工厂,他们将来主要是开发和输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21世纪将是知识产权世纪。这种情况导致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作为世界上知识产权最大生产国和输出国的美国更为突出。美国政府经常亲自出面保护本国大公司的知识产权。例如,在美国IBM公司与日本富士通公司关于基本软件出版权的纠纷中,富士通公司被迫向IBM公司支付了4亿美元的和解费。
但是,在当前南北科技水平尚存在很大差距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则通过新技术革命获得高额的全球利润,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同发达国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第三世界的经济学家称这种情况为新殖民主义。发展中国家力图改变这种现状,发达国家则利用各种手段维护和巩固这种局面。
最近,美国政府四处活动,开展了全球性的攻势,要求各国政府按照美国的办法对计算机程序给予著作权法律保护。谁不照办就要在贸易和科技转让方面给予报复,并以发达国家为中心,抓紧制订国际规则,利用国际组织和国际规则推行美国的主张。譬如,前不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著作权立法示范条款”讨论会上,发达国家纷纷步美国后尘,要求把计算机程序作为正式条款列为保护客体。发展中国家则强烈反对。可以预见,在知识产权领域,南北集团之间的斗争会日趋加强。 


第7版(国际专页(科技))
专栏:

  太空垃圾亟待清理
太空应当是一个纯净的环境,但是现在却成为堆满废物的混乱局面。在太空废弃物中有数以万计大小不等的金属块、塑料块和油漆碎屑,以及约有7000个较大的物体。即使是一块硬币那么大的碎片在轨道以每小时17000英里的速度运行,也会给一个航天器造成严重损害,甚至会毁掉它。
去年夏天,在英国召开的一次国际太空科学家会议断言,假如这种碎片照目前的速度聚积下去,那么不出10年这种情况就会变得令人无法忍受了。需要马上进一步了解现在云集太空的垃圾的情况。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已要求工业界在1991年以前研制出一种雷达,能跟踪近地轨道上的大小只有几公分的目标。这就等于要在几百公里高处跟踪一枚硬币。
然而,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跟踪。这些碎片迅速积聚,已经给宇宙航行增加了费用。今年将要发射的“哈勃”天文望远镜在头两年的运行费用很可能相当于它的设计者们在10年前提出的估计数字的3倍。在新的人造卫星上增加了防护罩,从而增加了费用,减少了有效载荷。例如,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为保护其计划发射的太空站住人的部分而增加了重达12000磅的额外防护罩。
正在使用地球轨道的国家必须现在就采取行动减少它们制造的废弃物。火箭和航天器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减少碎片的问题。可以使人造卫星能够回收。如果进行反卫星试验,可以在相当低的空间进行,以使其产生的碎片很快重新进入大气层。
各国还应该在寻求清除现有垃圾的方法方面合作,其中包括数量不断增加的失效人造卫星,有的还装有核反应堆。而目前这些人造卫星大部分都被搁置在更高的地球轨道上。今后的20年太空近地轨道运用更加频繁,这些废弃物将成为危险的妨害因素。           
           金克编译 


第7版(国际专页(科技))
专栏:

  防盗有新招
开启房门或保险柜,可以不用钥匙而用指纹,这是一种应用了微电脑的装置:事先将有关人员的指纹输入,开启时只要将食指轻轻按下,电脑就会迅速扫描,指纹被确认后,门即自动打开。这种装置叫指纹扫描仪(见上图)。它既简便又安全。一般的门锁能被砸坏,钥匙可以配制,而指纹却难以仿制。用指纹开门也免除了忘记带钥匙的烦恼。
除采用指纹外,还有其它借助电脑的生物安全系统。如眼扫描仪,它是让一种低强度的红外线穿过瞳孔,射入眼内,两秒钟后视网膜类型即与电脑内事先储存的类型相核对,随即产生开启的效果。使用声音检测仪时,仪器上会出现人的声束数据图。由于这种仪器是辨认人说话时的生理特征,而不仅是声音或发音,所以即便是患重感冒也不会破坏图像。
现在,美国有20多家小公司生产这类仪器。买主一般为军队、核电站、实验室和银行。日本一些豪富为安全起见也安装了这种仪器。
生物安全系统的价格昂贵,每台约3000美元,难以推广。美国丹佛一家工厂打算在明年推出300美元一台的声检仪。预计,几年后生物检测仪器将出现在银行的柜台上,以防有人冒领存款。
                  木雅编译 


第7版(国际专页(科技))
专栏:

  “金细胞”之争
最近,美国舆论界对一个被称为“Mo”细胞的专利权竞相报道,一时间成了个热门话题。
这个细胞是从一白血病患者身上提取出来的,据说它能够生成一种数量很多的蛋白质(CM—CSF),促进人体淋巴细胞增长,从而大大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目前,美国麻省一家医药公司的遗传研究所正在研究批量繁殖这种细胞。如果进展顺利,人类将能在医治癌症和艾滋病方面开辟新的途径。数月前,发现这种细胞的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戈尔德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宣称,这一发现将可能与“抗生素的发现具有同样的革命性”。这个细胞因此赢得了“金细胞”的美称,那个白血病患者约翰·穆尔也就成了“带金细胞的人”。
但是,这个发现却招来了一场官司。事情的原委是,穆尔起初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如此宝贵的细胞,而多年来一直为他治病的戈尔德教授也没有对他说过实情。在一次抽血时,穆尔偶尔从护士那里听到自己身上竟有这样的“宝贝”。于是,他提出,要求分享对自己细胞的拥有权。然而早在一九八四年戈尔德教授已申请到了对“Mo”细胞的专利权,他不肯答应穆尔的要求。穆尔找到了律师,并上告法院。
法官认为,戈尔德教授在研究中的表现不能认为是“无私的”。因为,根据穆尔的律师掌握的材料,戈尔德教授已经得到了麻省那家医药公司以股份形式付给他的一百五十万美元。戈尔德本人则坚持说,搞这项研究不是为赚钱,他任该公司的顾问已达七年之久,所得的股份是对他的酬劳。
现在,双方争持不下。穆尔决心穷追不舍。有关“金细胞”的归属问题还要争执下去。       
                    姚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