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论坛

  世界经济大调整深化
凌星光
始发于7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调整,目前进一步深化。其重要标志,可列出以下几点:
发达国家摆脱滞胀,走上新的增长轨道。1988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比预料的好,年增长率达到4.1%。从现在来看,1989年也是个好年头。从近几年的多项经济指标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说从1985年前后进入了新的增长轨道。其主要标志是:经过多年努力,工资和物价的恶性循环被切断,经济社会环境得到改善;在新技术革命的带动下,设备投资开始上升;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企业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使发达国家间不平衡有所缩小。
美国主导型国际经济向美欧日协调型过渡。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接着以1971年8月尼克松冲击为标志,战后国际货币体系趋于瓦解,西方国家经济进入滞胀。之后15年,西方国家在美国的主导下探索重建西方经济的途径,1975年开始的七国首脑会议为此作了不少努力。然而,各国情况不一,难以采取统一步调,世界经济没有摆脱被动局面。在此期间,美国的经济地位继续下降,日本和欧洲的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日本代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标志着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急剧提高。在这样形势下,美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越来越需要听取日本和西欧的意见,从而逐渐形成美欧日协调型国际经济。
从贸易保护主义趋向区域性经济合作。在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的头十几年中,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调整的适应能力各自不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例如,日本的适应能力最强,竞争力大幅度上升,而美国和欧洲处于劣势,不得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但到了80年代后半期,以欧洲共同体提出1992年实现统一大市场为契机,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集团化倾向。此外,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今年1月1日生效,日本和部分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地区提倡建立东亚经济圈。这种集团化有一定排他性,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国际分工,但它不同于30年代帝国主义时代的集团化,也不同于战后按意识形态形成的集团化。尽管西欧提出1992年实现统一大市场的起因来自日本的贸易攻势,有贸易保护主义因素,但随着欧洲和美国竞争力的恢复,又经过它们之间讨价还价和艰难交涉,总的发展趋势将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减弱。
缓解南北僵局的新构想。在大调整的初期,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极为明显,特别是巨额债务越滚越大,成为世界性大难题。随着调整的深化,有可能向缓解方向发展。1985年美国改变过去强硬态度,提出贝克计划,其内容是在债务国尚未偿清旧贷款的基础上增加新贷款。对此,各国反应冷淡,未能付诸实施。1988年日本曾提出宫泽(喜一)构想。今年3月,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提出解决国际债务危机的构想,内容是: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后盾,鼓励并资助债权银行与债务国达成协议,“自愿”减免债务国的部分债务本金和利息。构想受到国际舆论欢迎,为克服债务危机带来了一道光明。
东西分割的世界市场趋向于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统一市场。在大调整的初期,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各自独立地进行调整和改革。由于东西关系从对立走向对话以及经济交流日益加深,又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摆脱传统的产品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模式过渡,经济大调整的深化将逐渐形成世界性统一市场。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是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市场被帝国主义列强分割,未形成统一市场。战后,尽管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形成统一市场,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世界市场仍然被分割。进入80年代后,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东西经济关系正在发展,可望在21世纪出现世界性统一市场。
世界经济大调整深化,前景光明。但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建立新秩序会遇到重重困难。如果世界各国不做艰苦努力,世界经济还是不能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外国经济动向

  外资购买风冲击法国
顾玉清
一九九二年的统一大市场将把西欧连成一片,地处“要塞”的法国,已被欧共体内外的许多企业家视为立足的宝地。他们除了在法国各行各业大量投资外,还在那里争相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其中包括土地、房产、农场、森林、城堡、古董和珠宝等。据最新统计,外国人在法国的直接投资已从一九八六年的一百九十亿法郎增至去年的三百二十亿法郎。外资为何对法国如此青睐?除了法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外,也许还因法国经济经过稳步调整已恢复活力,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一九八八年法国经济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三点五,今年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去年的就业率增长了百分之一点四。年通货膨胀率约为百分之二点七,属于世界上最低之列。
然而,外资大量进入法国,特别是掀起购买风潮,不能不令法国人忧心忡忡。因为咄咄逼人的外资已给法国带来不少新的忧患。
近年来,一些外国公司和商人更乐于涌向法国农村,到处寻购土地和农场,因为那里的地价相对便宜。据说在荷兰仅能买十公顷土地的费用,在法国可以买到六十公顷土地。于是乎,不少“探险者”在法兰西买下了奶牛场、养马场、森林猎场、生物农业试验地、葡萄园、古堡庄园以及乡间别墅等,然后有的再把它们改造成为娱乐或旅游场所。这样,法国农村被卖的土地不断增加,短短的几年中,已有近二万公顷土地易主。法国人担心,这种“绿色的入侵”发展下去,会导致法国农业的衰落。
英吉利海底隧道的修建,将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相连,使法国人越来越感到担心。在以往几个月里诺曼底和布列塔尼已有二百多座乡间别墅落入英国人之手。
首都巴黎更是人们垂涎的“宝山”。据说,每年被外国人买去的“遗产”相当于整个巴黎全年商业销售额的百分之十。与法国农村截然不同的是,巴黎的房产、地价贵得出奇。如阿尔贝里克·马夏尔大街的三座大厦,每平方米售价高达七万法郎。尽管如此,美国、日本等国的巨富们仍然趋之若鹜。一九八七年,日本一个财团一次就以二百八十亿法郎买下巴黎某地区七万平方米的办公大楼。随着购买活动的加速,最近三年,日本已使它在法国的产业增加了二十七倍。就这样,外国大亨们在巴黎扎了根,那里百分之二十的办公室已成为他们的不动产。
在这股购买的狂潮中,外商们当然不会放过法国的文物珍宝。据说,一九八七年,仅日本人就购买了约三十亿法郎的字画和古董。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在“金三角”,即巴黎的一区、八区和十六区的购买行动。由于日本人到巴黎旅游的人大量增加,一些日商试图在巴黎附近建立一个供日本人游乐的“根据地”。他们买下了巴黎附近几乎所有的高尔夫球场,以满足一般日本人在本土难以实现的愿望。另外,他们大量购买两星级小旅馆,在保留其外表的情况下,按照日本标准拆修内部,然后私下高价出租,大发横财。这样做可免领建房许可证,也就无需纳税了。日本人步步向巴黎中心进逼的这些精明作法,确实使法国人望而生畏。
事实上,这次购买风是冲着一九九二年刮起来的。这就更令法国人担忧,生怕被“殖民化”。法国工业部说法国经济比起其他工业化国家来显得脆弱,一九九二年建立统一大市场后,“法国企业将会遇到严重困难,因为它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而且它的税收负担又特别重”。
看来,关键在于制定一项较为完善的对外发展战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否则,即使组织一切法郎上“前线”,也未必能在未来日趋激烈的较量中取胜。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国际市场

  一个有潜力的丝绸成品市场
北欧四国(丹麦、芬兰、挪威、瑞典)都属于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人们购买力很高,丝绸产品已开始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北欧国家不从事蚕桑生产,也不进行广泛的丝绸加工,主要进口绸缎、服装和丝绸成品。在北欧国家的丝绸商店里,中档服装卖150—450美元,高档服装可达7000美元,真丝头巾每条45美元左右,女衬衫35美元。北欧人对丝绸了解不多,他们买东西先看牌子,再看价格和原料,如名牌的人造棉套裙也可卖到60美元,价格与真丝面料差不多。对于服装的色彩,因气候寒冷,以及北欧人肤色的缘故,流行色彩偏暗。黑色、深海军蓝、墨绿、紫红很受欢迎,黄、棕、浅绿则没有市场。北欧流行的花形与西欧不同,单色的面料、几何形图案、中小格子等较受欢迎。北欧丝绸的贸易特点是起订量较低,交货期要求短,时装交货期一般是确认后45天。据芬兰、丹麦的贸易界人士说:北欧国家的丝绸消费量正明显增长,虽然各自的市场规模有限,但北欧的丝绸商密切合作,联合订单数量是富有吸引力的。总之,北欧是大有潜力可挖的丝绸成品市场,我们应该加以重视。            
             龚一平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

  尼泊尔以旅游促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任毓骏
位于“世界屋脊”的尼泊尔王国在其第七个五年计划(1985—1990)中,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消灭外汇赤字的主要手段,这一计划正在逐步取得成果。
尼泊尔是个封闭的内陆国家,长期以来,由于小农经济,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阻碍。目前人均年收入只有150美元左右,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尼泊尔政府针对本国实际情况,决定大力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今年的指标是创汇1亿美元。
被誉为“名山之国”的尼泊尔,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世界十大高峰中,有8座都在尼泊尔境内或中尼、尼锡边界上。此外,还有海拔7600米以上的雪峰50多座,6100米以上的雪峰240多座,在世界登山热潮中,登山爱好者都把尼泊尔视为一显身手的好地方。而尼泊尔的舍尔巴人又是世界最佳登山导游和助手,许多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健儿都少不了他们的协助。
尼泊尔也称作“庙宇之国”。首都加德满都历史悠久,人称“露天博物馆”。历代能工巧匠在这儿建筑了各具特色的庙宇、佛塔、神龛、殿堂和寺院。加德满都可说是以寺庙组成,市区面积不过7平方公里,竟有庙宇250多座。“三步一塔,五步一庙”,一点也不过分。其中,许多是佛教和印度教建筑的精品。那世界最大的半月形实体大佛塔、印度教寺大自在天庙,气势雄伟、造型独特,充分体现了尼泊尔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
尼泊尔还是名副其实的“节日之国”,人们称它“三日一节,五日一庆”。据统计,全年共有100多个节日,一半以上属宗教节日,还有许多与农事、鸟兽、人物、山河等有关的节日。每逢重大节日来临,政府机关、学校放假,居民身着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节日市场非常热闹,许多山民带上土特产到城镇进行以物易物交易。
崇山峻岭高入云端,庙宇建筑气魄雄伟。各种节日色彩斑斓,频频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尤其近年来,王国政府新开辟了6个国家公园,3个野生动物保护区,都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导游带领的人或爬山,或穿越丛林,或观赏野生动物,让游客尽兴而归。
尼泊尔政府还集中力量发展航空事业,加德满都机场已成为国际机场,皇家航空公司在各旅游区建设了50多个普通机场和直升机场。特别是政府开辟的“珠穆朗玛空中旅游路线”,每人交70美元即可乘坐小型专机欣赏喜马拉雅山雪景,俯瞰“世界第一高峰”雄姿,倍受欢迎。旅游部门还修建了许多汽车、自行车、步行者的旅游线,以满足各类旅行者的要求。政府还特许外国旅游者自己驾驶私人飞机,汽车来尼泊尔游览。
尼泊尔政府向世界银行贷款修建高级饭店,并鼓励私人企业兴建具有民族风格的各种旅馆,现在,尼泊尔有每天收4美元到500美元的各种类型旅馆,山民们还出租自己的原木屋和茅草屋供全家的外国游人使用。政府和各级旅游部门特别注意提高传统民族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目前,带食品来尼泊尔游览的外国人已逐渐减少。
旅游业成了尼泊尔举国重视的产业。60年代,每年到尼泊尔的旅游者只有5000人左右,如今已达到25万人。旅游创造的外汇占国家外汇收入的一半,旅游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

外商:“贵国埃菲尔先生的杰作太美啦!愿意出售吗?钞票大大的。”
陈封图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

肯尼亚蒙巴萨市手工艺品市场一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