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

  闲谈美国通俗文化
丁刚
一位美国学者曾经说过:“美国的通俗文化是一种万花筒式的文化,流行歌曲、舞蹈、小说,甚至可口可乐、肯德基家乡鸡和牛仔裤都可以算作是这个文化的内容。”
兰博(电影《第一滴血》主角)、变形金刚、超人……,美国人不断地塑造着新的通俗文化的形象,这些形象也在塑造着美国人。难怪初到美国的外国人常常会迷惑不解:究竟是美国人创造了通俗文化,还是通俗文化创造了美国人。美国人的生活已经和通俗文化不可分割。令人眼花缭乱的通俗文化像石油一样成了美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却没有“欧佩克”的竞争。
美国通俗文化的形象往往是无所不能的。有人认为,假如兰博“出生”在别的什么国家,他就不会是那么一个刀枪不入、智勇双全的英雄好汉。可以说,兰博、变形金刚和超人都是美国梦的精神化身。
通俗文化在美国的崛起不过是近30年来的事情。50年代,美国的通俗文化与严肃文化之间还隔着一堵墙。当扮演兰博的电影明星斯泰龙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评论家们把通俗文化称为小玩意儿,根本不屑一顾。
60年代,这堵墙开始坍塌。主要社会原因是:1、大量外国移民的涌入,使文化结构趋向于多元化;2、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通俗文化的传播;3、社会动乱的加剧、新一代价值观念的变化造成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其结果一方面是严肃文化受到通俗文化的强烈冲击,另一方面是两种文化逐渐在许多方面混合。严肃文化,或者说传统文化失去的不是它的价值,而是它的“贵族感”。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贝尔所说,“过去艺术是一种经验,现在所有的经验都要成为艺术。”
1969年,美国成立了通俗文化协会,现已有3000多会员,不少大学开设了讲授通俗文化的课程,有的学校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研究通俗文化获得学位。学者们断言,对通俗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研究通俗文化实际上是研究现代社会及其价值观念的发展。
说到底,通俗文化是自由市场的文化,是多样化社会的产物。通俗文化的兴盛有两个先决条件:1、人们有钱来消费这种文化;2、人们有时间来消费这种文化。
通俗文化是靠金钱支撑的文化,通俗文化又是能“招财进宝”的文化。一位评论家说,美国人之所以要听杰克逊的唱片,部分原因是他的唱片已经销售了690万张。也有的人认为,通俗文化之所以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因为它不仅是天真浪漫的,而且是富有刺激的。它很少政治色彩,很少说教色彩,很少种族色彩。对消费者不要求专门的理论准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某种特殊的感情。可以说,它是平民大众的文化。
通俗文化的另一个显著功能是使人们无法根据一个人穿什么、戴什么、吃什么、喝什么、看什么来辨别他的社会地位。哲学家苏珊·桑塔戈说得更绝:一个人要是只接受高层次和严肃的娱乐享受,那么他就是把自己排斥在娱乐享受之外。实际上只有傻瓜才愿意这样做。
作为典型的商品文化,美国的通俗文化当然难以摆脱金钱的影响,性电影、嬉皮士、吃角子机等都成了这种万花筒式文化的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不过,学者们似乎更重视理性的分析。一些有识之士注意到,美国通俗文化植根于对自我的强调,它鼓励个性的发展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与要求勤奋与自制、理性与效率的现代化组织结构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裂痕。
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对完美无缺的追求有时反而会阻碍文化的发展。当年美国不少专家学者对通俗文化都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一种破坏性的文化,将对美国文化产生毒化影响。但是,后来的发展表明,通俗文化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严肃文化,使得整体的美国文化更为活跃,更重要的是也创造了一种更为民主的文化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专家学者们原本想要追求的那种文化环境恰恰是通过通俗文化的发展而得以实现的。 (附图片)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

  捷重视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孙希有
每逢5月5日这一天,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少先队员身着整齐的队服,佩戴鲜艳的红领巾庄严地守卫着1945年5月5日布拉格起义中牺牲者捐躯的每一个地方,缅怀先辈的革命业绩。
捷党和政府多年来一贯重视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和科学知识教育。从1945年至今,捷一贯坚持对中小学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斯洛伐克地区的一些学校,每年4、5月份都开展了解英雄、了解历史的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博物馆、革命斗争根据地,走访革命英雄家庭,收集整理英雄的事迹并写成作文。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许多学校邀请老战士、老游击队员向学生讲述当年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斗争。
从60年代起,捷共青团中央每年7月都组织“沿着列宁的足迹前进”的登山活动。全国数万名优秀的团员和青年来到风光秀丽,重峦迭嶂的塔特拉山,攀登列宁1913年攀登过的里斯峰。
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外,捷还注意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培养青少年树立起良好的品德和情操。有的小学校组织学生到养老院进行慰问演出,树立尊敬老年人的风气。许多学校组织学生采集树种,收集废钢铁交给国家,培养学生树立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
在大学里主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并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一些大学生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帮助清洁工人打扫街道、清除垃圾、种植草木。在农忙期间,许多大学生参加收割啤酒花等季节性很强的农业劳动,支援农业生产。大中学校学生还经常利用寒暑假勤工俭学,到工厂、建筑工地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以自食其力为荣。
捷政府1982年向青少年发出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的号召,制定了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的计划。
在共青团中央的组织和领导下,青少年科技活动站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1984年全国仅有300个,1987年发展到1500个,参加活动人数达20万人,约占全国青少年总数的12%。1987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创造收益达1亿多克朗。捷团中央科技工作负责人列列克同志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一定能使这一代青少年到本世纪末成为具有科学知识、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新一代。现在盛开的科技之花,将来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附图片)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教育与培训

  中国古典的魅力
本报记者 孙东民
日本京都附近滋贺县的琵琶湖畔有一所培养现代商人的大学,创立者是最近故去的赫赫有名的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商人大学的正式名称叫“松下电器商学院”,是松下公司基于与专销松下产品的商社结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的信念,专为属下的2万家系列商社的经营者培养接班人而设的,成立20年来已培养出3000名通晓经营业务的企业管理人材。
这所商人大学的一个突出特点,自成立至今从未间断过学习中国的古典。不久前,记者慕名前往访问,对在颇受欧风美雨熏染的当代日本,仍有奉中国古典为精神支柱者,为之感慨。
松下电器商学院的一天是随着鼓声开始的。天刚蒙蒙亮,值日生开始升起校旗,校长、教员也忙碌起来。6时正,咚咚鼓声响起,值日生迅速跑进宿舍叫喊起来(学生全部寄宿)。5分钟后,身穿运动服的学员一边大声问候,一边跑向操场,集合完毕只用去8分钟。按照规定,早晨的活动先是点名、训话,继而随着“面向故乡,礼!”的口令,各学员各自朝向故乡的方向行90度大礼的“故乡遥拜”,以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不失孝敬之心;然后是作集体操,列队长跑3公里。学校操场立有石碑,曰“至德台”。上面刻有古汉语《大学》、《孝经》,开头便是“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校方介绍,“明德”是指发挥全力,以具体行动实践商道;“亲民”是指不失诚意、礼节,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善”就是不间断地向更高目标挑战,并力求达到。而商学院就是“探讨从商之道,实践《大学》三纲领的道场。”
操练完毕后是早餐,教师、学员在同一食堂就餐。食堂内正面挂一匾额,上写“食事五观”的“偈语”,大意是告诫就餐者要反省自己有否吃饭资格,不可过贪,要把吃饭看作健身良药,饭后洗刷碗筷,整理饭桌,打扫卫生,保持整洁定为五大校规之一。
上午7时50分起是40分钟的商道课,每周讲授古典4次,其余讲松下经营哲学与时事经济。唯古典课在大礼堂讲授,学员一律换上校服,脱去鞋子放置桌旁,席地而端坐(见左图),讲授其它课程时可随便些。学校说,这种方式既符合古典的气氛,又表示对古典文化的敬意。我们参观的那天讲的是《孝经》,线装讲义,已译成日文。先由一学员领读,教员再引经据典,讲授“孝为做人之本,经商之要。”商学院要求学员在一年的学习期间必修《论语》、《孟子》、《大学》、《孝经》,并要求学员认真笔记,写出心得。
大西宏院长是经验丰富的经营专家。他在谈起中国古典的魅力时说:“在我们看来,中国古典中有了不起的经营学。《论语》中有许多适合日本人的人生训,做商人要先积德,否则得不到信任;《孟子》里的主张给人以勇气,能够唤起年轻人的热情;《大学》讲了为人之道;《孝经》中有许多东西与对推销员的要求是相通的。简单一句话,不知道孝敬父母的推销员怎么会作到感谢顾客买他的东西呢?当然,我们的方针是新旧结合,既学习中国古典,也学习尖端技术,了解时尚。现代商人的理想形象是既遵守古时传下来的道德文化传统,又具有最新的时髦的感觉;有自己的人生观,又尽量发挥自己的个性。”
在座谈中,商学院的朋友披露了这样一种看法:日本民族是讲求实际的民族,凡是优秀文化都想学以致用,彻底实践。但在日本人眼中,欧洲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作为一种知识学习,中国的古典文化中有完整的作人的哲学,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国界。日本人读《三国》不只是当作小说消遣,而是有意识地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将相之学;经营者读《孙子兵法》是为了学习制订经营战略的参谋学。从历史中学习经营的方法。
“尽管中国古典中有些与当今社会不适合的东西,但具有2500年历史的中国古典能够流传至今,本身就有历史的份量和生命力。”——大西宏院长反复这样说。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教育与培训

  让儿童与书为友
本报记者 罗晋标
近年来,世界上儿童读者减少,儿童书籍销量下降,市场缩小。儿童文学专家、意大利波伦亚儿童书籍博览会顾问卡尔拉·波埃西奥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开始就指出这种令人忧虑的情况。
波伦亚儿童书籍博览会据称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儿童书籍博览会,今年四月上旬举办的第二十六届博览会,有五十四个国家的九百九十九家出版社和东道国的一百七十九家出版社参展。中国国际书店和三家中国出版社也参加了展览。
波埃西奥教授说,上述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人口出生减少,例如意大利,人口增长率已近于零,学龄儿童明显减少;另方面是由于孩子们看书的时间少,课余活动多,特别是看电视的时间太多。本届波伦亚儿童书籍博览会的主要目标即是鼓励儿童读书,让儿童与书为友,以读书为乐。
波埃西奥教授认为,从本届博览会可以看出当前世界儿童书籍出版的以下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首先是玩具书的增加。把书制作成各种动物或火车、飞机、汽车、机器人等形状,其主要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其目的是要帮助儿童实现从玩具到书的过渡,使儿童从玩用手使之动作的布制动物过渡到玩以想象使之动作的书上画的动物,这种形象教育在儿童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这种玩具书的创作要比玩具的制作难得多,但它可以培养小读者“玩书”的兴趣。为此目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塑料书、浮在水上的书、不怕咬的书等。其次是袖珍书的发展。书应当是儿童的一种“日常用品”,要想方设法培养儿童的读书习惯,而价廉物美的袖珍书为此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孩子们喜欢袖珍书,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十分方便。第三是知识普及读物的加强。从历史到科技,从艺术到体育,把现实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通过带图的普及读本,以“好玩的知识”吸引小读者。
在博览会上,中国儿童书籍以其选材、绘画的中国特色受到好评,例如海豚出版社的《一幅壮锦》、《七颗宝石》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中国民间故事》等,受到观众的欢迎。但与其他国家比较,有明显的差距:纸张和印刷质量较差,封面设计和装帧一般化,外文本字体陈旧。波伦亚博览会主席斯泰法尼认为,如果中国能发掘其丰富的文化资源,那么中国的儿童书籍出版工作将会取得巨大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