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页(政治))
专栏:新闻人物

  苏联新型的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
王崇杰
在苏联历史上,戈尔巴乔夫同过去苏联领导人相比,可以算得上一位具有新型思想和工作生活方式的人。
戈尔巴乔夫1931年3月2日出生于北高加索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相当于苏联的州一级)的普里沃尔诺耶村,祖父和父亲都是劳动农民。1941年纳粹德国军队大举入侵苏联,1942年冬天占领了斯塔夫罗波尔市。战乱给苏联人民的生活带来重重阴影,戈尔巴乔夫曾一度由于没有鞋穿不能继续上小学。正在前线作战的戈尔巴乔夫的父亲写信回家,让妻子卖掉家中的东西给孩子买鞋,以使他能上学。战后农村的生活仍非常艰苦,戈尔巴乔夫上中学时,一半时间学习,一半时间下田劳动,每逢假期就到农业拖拉机站当临时工,或在收割机上当助手。当时的农机设备很差,甚至连驾驶室也没有。炎夏时节农机手汗如雨下,而隆冬则寒风凛冽,年轻的戈尔巴乔夫常常被冻得浑身发抖。艰苦的劳动环境锻炼了戈尔巴乔夫坚韧的奋斗精神。由于表现突出,1949年戈尔巴乔夫18岁时就荣获劳动红旗勋章。
1950年戈尔巴乔夫考入莫斯科大学,在法律系深造。大学期间,他除刻苦攻读,并担任法律系的团支部书记。据苏联报刊介绍,他很早就关心国家大事,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又具有独立见解。1952年他加入了苏联共产党。
1955年夏天大学毕业后,戈尔巴乔夫返回故乡斯塔夫罗波尔市从事共青团和党的领导工作长达23年。其间他先后当选为苏共22大的代表、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和苏共中央委员。作为边疆区党组织的第一把手,戈尔巴乔夫很重视联系群众。他每天清晨总是步行到机关去上班,一路上同人们交谈,了解情况,讨论问题。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是苏联全国的重要产粮区,戈尔巴乔夫根据具体情况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如适当扩大农民的宅旁园地、调整农业劳动组织和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等,使农业接连丰收,得到好评。这个边疆区有全国闻名的矿泉疗养地,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以及戈尔巴乔夫的同乡安德罗波夫和苏斯洛夫,也时而前来度假。戈尔巴乔夫的工作成绩和思想作风,在这些领导人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1978年11月戈尔巴乔夫被调到莫斯科担任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79年他又当选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80年10月升任政治局委员。当时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层,戈尔巴乔夫是最年轻的领导成员。
80年代前半期,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不断加剧。从1982年11月至1985年3月,苏联三位主要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先后病逝,国葬的哀乐一次又一次地引起人们对国家命运的沉思和担忧。在契尔年科逝世第二天即召开的非常苏共中央全会上,戈尔巴乔夫被推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1988年10月1日戈尔巴乔夫又兼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职务。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立即着手进行一场深刻的政治和经济的体制改革。在改革中,他认为,作为一个党的领导人的形象,必须铲除“官气十足、官僚主义、老爷作风和沽名钓誉等特征”,而代之以“勇敢、主动、高度的思想性、纯洁的道德、同人民打成一片、善于捍卫社会主义的精神财富等品德”。在他的领导下,苏联在改革的进程中已采取一系列重大步骤。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不久就召开了4月中央全会,明确地提出必须实行改革和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1986年春召开的苏共27大,确定了苏联到本世纪末的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实行根本性改革的方针。1987年1月全会决定把民主化作为改革的主要动力和改革不可逆转的基本保证。同年6月全会又通过了《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其他决议,为苏联经济改革制定了基本蓝图。此后,苏联又通过多种决议和法律,并修改了宪法,为实施经济和政治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证。所有这一切都为戈尔巴乔夫实行改革从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基础。在此前后,戈尔巴乔夫还依据这种改革的思想,对各方面的工作,包括苏联的外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设想,并名之为“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为了赢得人们对改革的支持,经常同社会各界人士会晤和对话,同时也常到苏联各地访问,直接到工厂、矿区、农村、医院、商店和街头同各行各业的人交谈,共同商讨国家大事。戈尔巴乔夫还积极倡导公开性,强调“应该向人民讲真话,不要害怕自己的人民”;“没有公开性就没有改革,没有公开性就没有民主”。不少外国观察家指出,这是近几年苏联社会生活中变化最大的领域。
戈尔巴乔夫也很注意自己及家庭成员在社会上的影响。他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仍居住在普里沃尔诺耶村的老家,像其他年老的农庄庄员一样靠退休金维持生活,并且自己还饲养一些鸡和一头奶牛来补贴家用。戈尔巴乔夫每年都回家探望勤劳的母亲。据说戈尔巴乔夫的女儿伊莲娜和女婿阿纳托里都是医生。戈尔巴乔夫偶尔还到“莫斯科”餐厅去吃午饭,他同赖莎到剧院看戏时也坐在普通的观众席上。
戈尔巴乔夫还及时调整了苏联的外交政策,就裁军、解决地区性冲突和改善苏联同其他国家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在国际上引起注意。他访问了不少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国际对话,推动国际局势转向缓和。特别是苏美签订的销毁中导条约、根据日内瓦协议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和苏联决定单方面裁军50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当然,戈尔巴乔夫领导下的苏联改革,目前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诚如外电许多评论指出的那样,苏联改革进程中正遇到“巨大困难”,诸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动乱、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品短缺和保守势力阻挠等问题都有待解决。戈尔巴乔夫自己也承认改革阻力很大,最困难的问题是克服旧思维的惰性。他认为改革“不能后退,也无路可退”;改革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耐心、坚持不懈和不断的探索。尽管困难不少,但改革乃是苏联党和国家发展的动力,是符合苏联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因此人们希望,苏联的改革能取得成功。 
(附图片)
图为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的选举站同群众交谈


第7版(国际专页(政治))
专栏:政情背景

  两伊和谈的分歧及前景
朱梦魁
4月下旬,伊朗和伊拉克两国的外长通过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中介,重新就实施安理会598号决议举行谈判。这是自去年两伊之间的3轮战后谈判陷于僵局后所进行的又一轮谈判。由于两伊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这次谈判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德奎利亚尔呼吁两伊达成妥协,两伊也表示将继续进行谈判。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持续7年之久的两伊战争,通过了带强制性的598号决议。此后,两伊战局和海湾局势发生急剧变化。伊拉克接连收复失地,进而全线出击将战场推进到伊朗境内纵深几十公里,打破了两伊战场长期僵持的局面。与此同时,美苏在海湾执行护航计划,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舰只也驶进海湾,美伊关系空前紧张。去年8月20日,两伊几乎同时宣布实行全线停火。随后,经过德奎利亚尔的敦促和斡旋,两伊举行了3轮外长级谈判,探求执行598号决议的办法。
两伊战争最后阶段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两伊战后的谈判立场。在过去的几轮谈判中,两伊争执不下的主要问题有:
撤军与边界问题 598号决议通过后,伊朗要求首先调查战争责任,明确伊拉克是侵略者,然后再实施决议中的其他各项。伊拉克则要求立即全面停火撤军,并按顺序全面执行598号决议。鉴于两伊实际停火后的结局,伊朗要求伊拉克首先撤军,并指控伊拉克侵占了2000多平方公里的伊朗领土。伊拉克提出,两伊边界必须重新划分,并强调已经全部撤军。
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争议 阿拉伯河下游的105公里原是两伊南部边界。根据1975年两伊在阿尔及尔签订的协议,两伊南部边界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划分。伊拉克指出,萨达姆总统在两伊战争爆发的同时已宣布废除阿尔及尔协议,因此阿拉伯河地段的边界应在伊朗一侧,伊拉克将全部收回阿拉伯河主权,但伊朗船只也可享有在该河自由航行的权利。伊朗强调阿尔及尔协议依然有效,伊拉克无权单方面撕毁协议。伊拉克在谈判中又提出,由于伊朗已经利用其在海湾的港口进出口物资,分享了停火带来的好处,但伊拉克唯一能进入海湾的水上出口通道阿拉伯河因沉船堵塞而未能利用,要求疏浚河道。伊朗认为,疏浚河道不包括在598号决议之内,指责伊拉克节外生枝。
关于确定战争责任 如何确定两伊战争的责任和由哪一个国际权威机构就此进行调查与仲裁,是两伊谈判中争议最烈的难点之一。伊朗认为,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空军袭击伊朗挑起了战争。伊拉克则认为,同年9月4日伊朗炮击伊拉克边境城镇是战争的开端。双方都表示愿意接受国际社会的调查和仲裁,但对于国际仲裁机构的选择存在分歧。伊拉克主张由现有的国际法院来承担这一任务。伊朗则要求建立一个高级的权威性机构来主持这项工作。
关于交换战俘问题 伊拉克提出,有2万多名在伊朗的伊拉克战俘没有注册登记。伊朗对此表示否认,并强调交换战俘的前提是伊拉克首先撤军。
两伊和谈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今后两伊的关系和两国战后重建计划的顺利进行。当前两伊人民和海湾国家渴望确保海湾地区的和平稳定,以共同致力加强合作与发展经济。可喜的是,两伊双方曾多次表达和平的愿望,并同意建立联合军事委员会,核查撤军事宜。另一方面,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中东和谈势头的发展,以及国际社会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坚持不懈的调解,也对两伊和谈和海湾局势的缓和产生积极影响。但两伊间的宗教矛盾、民族纠纷和边境争端由来已久,难以在短期的谈判中泯灭恩仇。人们希望,两个历尽战争劫波的穆斯林兄弟国家在痛定思痛之后,能够认识到和平谈判是解决争端的必由之路,从而努力消除分歧,逐步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第7版(国际专页(政治))
专栏:外论摘要

  印度:悄悄崛起的地区强国
80年代以来,印度在其周边地区的军事活动引人注目:对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的内部动乱实行了军事介入;1984年派兵进占克什米尔高原无人地带,1985年在中印边境与中国边防部队开始了“眼球对眼球”的对峙……
据报道,印度的国防预算自80年代以来翻了一番,已达到其国民经济的承受极限。1989—1990财政年度的国防开支冻结在85亿美元的水平上,但据认为,如加上各种隐蔽性开支,实际国防开支为110亿美元。
自1986年以来,印度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进口国。1987年,印度购买了52亿美元的武器,超过了伊朗和伊拉克购买武器的费用总和,是巴基斯坦武器购置费用的12倍。
自1982年以来,印度在军事研究与发展上的开支预算翻了两番。目前,印度正生产世界一流的轻型战斗机,许多科研人员正从事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的研究。
印度目前兵力有136.2万人,居世界第4位。军事编制现有34个师,拟再增加4个师的编制,增加战斗兵员8万人。
印度海军实力有了明显增强,拥有潜水艇和各种水面舰只,包括计划中的3万吨级航空母舰。印度的远距离侦察机可巡航至非洲和澳大利亚,其现代化的战斗机架数是巴基斯坦的5倍。
印度军事力量的扩展引起了周边国家的关注。印度一政府官员有一次无意中将马尔代夫、塞舌尔和毛里求斯均说成是印度的势力范围,这也引起了一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关注。有关国际问题专家指出,印度关于外部威胁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西方一外交官认为,印度自独立以来一直梦想成为军事强国,印度希望为人所看重,希望被视为主要的世界强国,这就是目的。
(黄晴据美国《时代》周刊编译) 


第7版(国际专页(政治))
专栏:问题解答

  “白宫学者”
问:据报载,最近出任美国交通部副部长的美籍华裔女士赵小兰,是经由“白宫学者”而步入政坛的,请介绍一下“白宫学者”的由来。
答:一九六四年十月,美国总统约翰逊在白宫宣布,为培养管理国家方面的青年人才,设立一项“白宫学者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向白宫以外的那些有成就、有天才、有高度进取心的美国青年,提供管理国家领导社会的直接经验和知识,让他们有机会直接参加政府工作,以扩大视野,丰富阅历,增强他们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实施这一计划也有助于改善政府官员的成份与作风,当这些“白宫学者”回到原工作岗位后,又可以促进与政府间的理解及沟通。
“白宫学者”的选拔严格、竞争激烈。按规定,包括联邦政府雇员在内,凡是有一定工作经历、有大学文凭的二十三岁至三十六岁美国公民都可申请。考察内容主要有:申请人在学校及工作岗位的成绩,领导才能,对事业的献身精神等。“白宫学者”每期一年,每年的选拔时间为二月至五月。先由全国十一个地区选拔委员会初选、推荐三十三名候选人,再由“白宫学者计划总统委员会”面试和复查,最终从几千名申请人中产生十三至二十名。入选的“白宫学者”向原单位请假一年,在此期间,工资改由联邦政府发给。
“白宫学者”一般在政府各部及总统和副总统办公室做助手工作,除直接处理日常工作外,每周要参加两次高级报告会,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和政府政策。一年期满后,绝大多数“白宫学者”回原单位,只有少数人留在联邦政府继续工作一段时间。 (文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