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4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苏第比利斯示威者与军警冲突
  第比利斯宵禁 肇事者被拘留
新华社莫斯科4月9日电 4月8日深夜,苏联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示威者同维持秩序的民警和军人发生冲突,第比利斯实行宵禁。
据塔斯社报道,在格鲁吉亚政府大楼前示威的人中,有人呼喊推翻苏维埃政权和建立临时政府、脱离苏联的口号。共和国领导、教会首领和知名人士劝阻无效后,格鲁吉亚领导决定强行制止集会,驱散楼前广场上的人群。
塔斯社说,执行任务的民警和军人没有使用武器,但少数极端分子用石块和棍棒反抗,在拥挤中死16人,伤几十人,军人和民警有75人受伤。格鲁吉亚已成立政府委员会调查惨案原因。广场由军人控制,少数肇事者被拘留。
上月底,格鲁吉亚境内的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数千人集会,要求阿布哈兹成为加盟共和国,脱离格鲁吉亚、遭到格鲁吉亚领导反对,阿布哈兹党委第一书记因处理民族纠纷不力被撤职。近几天,第比利斯不断集会和游行,要求惩办上月底在阿布哈兹挑起民族纠纷的人。
格鲁吉亚是苏联南高加索3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另两个加盟共和国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去年由民族纠纷引起的社会动乱不久前才被平息。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苏潜艇失事区未发现核辐射
  挪要求苏提供详细技术情况
本报斯德哥尔摩4月9日电 记者顾耀铭报道:据挪威国防部官员今天介绍,苏联核潜艇7日在挪威北部公海着火沉没后,挪威国防部立即派出两架侦察机到失事区监测。挪威专家从已得到的样品分析,尚未发现有核辐射异常现象。
据报道,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于8日向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通报了事故发生的情况,其中谈到该潜艇在沉没前已将两个核反应堆关闭,船上只装有两枚核鱼雷,没有装载其他核武器,并表示据苏联专家判断,该潜艇在2000米海水深处不可能发生核扩散或核辐射。
本报斯德哥尔摩4月10日电 记者顾耀铭报道:挪威外交部今天正式向苏联要求提供上星期五沉没的核潜艇的详细技术情况。
据介绍,挪威外交部向苏联提出了10个问题,其中包括这艘核潜艇使用什么类型的冷却设备,产生多少核废料,两个核反应堆和两个核鱼雷的保护层的强度,以及反应堆的有效期等。
由于这艘核潜艇出事地点正位于挪威海丰富的渔业资源区,挪威当局担心,它将会对这个地区的渔业生产造成“几代人的威胁”,“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有可能使反应堆放射物泄漏”。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苏颁布颠覆罪法令
新华社莫斯科4月9日电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4月9日通过的一项法令规定,公民公开号召颠覆苏维埃国家和社会制度,制造民族和种族纠纷,号召叛国和制造恐怖,最多可判处3年徒刑,或课以2000卢布罚款;公民使用暴力或造成严重后果,受外国组织指使的,要加重处罚,最多可判处10年徒刑,罚款最高额为5000卢布。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为保证政治经济改革顺利进行
  格罗斯要求政治稳定
新华社布达佩斯4月10日电 据此间《人民自由报》今天报道,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格罗斯最近在答苏联电视台记者问说,只有保持政治体制稳定,只有所有新的倡议都是建设性的,匈牙利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才能顺利地进行。
格罗斯还指出,在迈出重大改革步伐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人们所不希望的以及与党的愿望和做法不一致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他认为,这些现象过一段时间将会消失,某些怀疑将会消除,政治和谐将会恢复,因为在匈牙利只有很少人认为,不良现象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
这位总书记强调要加快经济发展。他认为,国民经济长期处于零增长状态是不行的。匈牙利经济平均每年增加3—4%,才能保证外债的偿还,才能创造改革所需要的资金,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认为,匈牙利当前的困难是暂时的,过渡性的。他深信,在2、3年内匈将开始逐步地、协调地发展。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国际瞭望

  苏联亚太外交的新姿态
自戈尔巴乔夫发表海参崴讲话以来,苏联调整了对亚太地区的政策,以比过去灵活得多的新姿态,出现在北起亚洲大陆、南至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这期间,苏联在亚太地区外交经贸活动之频繁,为过去所少见。
对日本,苏联恢复了中断多年的两国外长定期磋商;不再坚持“苏日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的立场,推动了苏日之间的对话。去年12月谢瓦尔德纳泽访日时,双方还商讨有关早日实现戈尔巴乔夫访日事项,并着手进行准备。苏日之间在创办合资企业和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过去苏联外长一直拒不访日,现在却商量要进行最高级会晤,其转变不能说不大。
对东盟国家和东南亚各国,苏联外交的穿梭往来,更令人眼花缭乱。苏联副外长罗高寿几乎马不停蹄遍访东盟各国。苏共中央领导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苏联政府副总理、外长等人也接二连三出访东南亚。泰国、马来西亚等领导人也去苏联访问。这些外交往来一是讨论柬埔寨问题,二是表示苏联愿同东南亚国家修好,三是搞经济合作。对东盟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苏联还表示愿意提供帮助。最近,已就帮助菲律宾修复铁路达成协议。
苏联以民间的或半官半民的形式同南朝鲜频繁交往,以发展经济合作。双方实业界就一些开发项目的会谈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并互设了办事机构。
在中苏关系方面,双方已就消除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障碍进行了多次谈判和协商,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今年通过两国外长互访,双方就今年5月举行高级会晤达成协议。
苏联以新的姿态开展亚太外交,看来有两点考虑:一是看到亚太地区经济正在崛起,有可能在下个世纪初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与欧洲并驾齐驱,而这一地区过去苏联只注重扩张,引起同亚太各国关系紧张,在政治经济上一直是苏联对外关系的薄弱环节,现在亟需加以弥补;二是为了推行改革和开发东部经济,必须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才能从日本等邻近国家获得资金、技术和市场,才有可能在亚太经济分工中谋得一席之地。
苏联的亚太政策较之过去确实有了一些灵活性,但是它的这一系列精心筹划的外交活动似乎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在对日关系上,苏联仍然坚持不能改变战后确定的国界,试图绕开领土问题来发展经济合作。日本则坚持必须先解决北方领土问题然后才能进一步改善两国关系。由于这个死结解不开,双方就戈尔巴乔夫访日的日期至今未能达成协议。中苏关系正常化的障碍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尤其在有关柬埔寨问题上,苏联副外长罗高寿最近在曼谷声称,“不要指望中苏高级会晤能就柬埔寨问题取得突破”。这是不是表明苏联还没有下大决心来促使这个问题尽快合理解决?由于它的这种若暗若明的态度也无法消除东盟国家对它的戒心和疑虑。这势必继续制约着它同东盟国家关系的发展。
美好的愿望要以符合实际的切实行动来实现。看来,苏联长期在亚太地区推行的政策而形成的它同亚太各国的隔阂,一时还很难消除。只靠灵活的姿态和动听的言词,恐怕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它同亚太国家的关系,至于要达到它所宣称的建立的那种“相互依赖”关系,就相差更远了。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西欧绿党代表大会发表决议
  要求以承认巴勒斯坦
本报巴黎4月10日电 记者张启华报道:西欧绿党表示完全赞同成立巴勒斯坦国,以及巴以相互承认的原则。
这是本月7日至9日在巴黎召开的西欧第5届绿党代表大会发表的一项决议宣布的。参加这次大会的有西欧以及应邀前来的苏联、东欧、北美、南美、非洲共20个国家的1000多名生态运动组织代表。
决议呼吁以色列根据巴勒斯坦的建议作出反应,与巴勒斯坦国进行实质性的对话,承认巴以人民在实现民族自治方面享有同样的权利,并要求以色列的和平力量为此进行斗争。
决议还要求欧洲共同体所有成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与巴勒斯坦国元首阿拉法特举行会晤,并认为美国方面也应该这样做。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南完全放开面包面粉价格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4月8日电 南斯拉夫联邦政府决定,从8日起,面粉和面包价格完全放开,根据市场行情自由形成。
至此,受政府控制的基本食品的价格已完全放开。价格完全放开,根据市场规律形成价格,是马尔科维奇新政府的基本政策之一。
据南斯拉夫经济联合会7日估计,4月份南斯拉夫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30%。今年头一季度,南斯拉夫的通货膨胀率已达到397.5%。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印度关闭贸易途径
  导致尼泊尔社会动乱
本报伊斯兰堡4月10日电 记者任毓骏报道:据《巴基斯坦时报》今日消息,自3月下旬印度不准第三国货物途经印度进入尼泊尔以来,这个内陆国发生严重经济困难,日前出现了数起反政府示威,政府已宣布关闭加德满都的学校。
据报道,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贸易和过境条约于3月下旬期满后,印度政府拒绝了尼泊尔政府提出的临时延长这两个条约的建议并不准来自第三国的物资途经印度进入尼泊尔。这使严重缺乏石油、煤等物资的尼泊尔陷入经济危机,居民开始抢购商品,连为旅游业提供的汽油都发生困难。
上周以来,加德满都国立大学发生动乱,数千名学生在王宫前的广场示威游行,警察在驱散示威者时用了催泪弹和电警棍。据报道,示威学生没有得到大众支持,但反对国王的游行在尼泊尔是极为罕见的。政府下令关闭了加德满都国立大学并宣布首都的中小学放假两周。
尼泊尔近年来多次强调在外交政策上独立自主,在对外贸易上对印度的依赖也逐渐减少。80年代初,两国的外贸额占到尼泊尔外贸总额的70%,如今已减少到40%,尼泊尔越来越多地和第三国成交。有的分析家认为,上述原因致使尼、印两国在签约上发生矛盾。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阿贾城战火再燃
  游击队使用坦克重炮 政府军出动飞机反击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据外电报道,阿富汗游击队9日再次向贾拉拉巴德城发起大规模进攻。游击队围攻贾拉拉巴德的战斗已持续了一个月。这次进攻是在战火停息了一周后进行的。
据游击队方面的人士透露,游击队攻打的目标是驻扎在贾拉拉巴德郊外的政府军81旅基地和上月10日关闭的贾拉拉巴德机场。游击队使用了在战斗中缴获的坦克和重炮。
喀布尔电台报道说,政府军立即出动战斗机进行反击,并打死195名游击队成员。
与此同时,游击队还对帕克蒂西省霍斯特城和加德兹城发动了进攻。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为争取妇女平等权利
  美数十万人游行
新华社华盛顿4月9日电 (记者陆文岳)来自美国各地的数十万人今天上午在白宫前的草坪上,举行了美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争取妇女平等权利的盛大集会。
在全国妇女组织的领导下,数十万支持堕胎权的男女老少首先举行了两小时的集会。中午12时,以美国民权运动领袖杰西·杰克逊和30位国会议员以及25位好莱坞女明星为先导的游行大军,开始浩浩荡荡地沿着宪法大道向国会山前进。
游行活动整整持续了3小时。据警方估计,参加集会和游行的人数达30万,但据全国妇女组织主席莫莉·亚德宣称,游行人数多达60万,其规模与声势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下午,游行群众在国会山前的广场上再次举行了长达两小时的集会。
在两次集会上,亚德女士和杰克逊牧师等数十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教授和文艺界名流相继发表演说,严厉谴责里根政府和布什政府企图剥夺妇女的堕胎权利,呼吁最高法院尊重妇女的自由选择权利,维护1973年作出的妇女有权选择堕胎的裁决。
美国最高法院曾于1973年首次通过了妇女有权选择堕胎的决议。但是在里根执政期间,反对堕胎的保守派逐渐在最高法院占多数。目前在9名最高法官中,有6名被认为对堕胎法持反对意见。4月26日,最高法院将重新就堕胎问题举行听证会。人们担心,这次听证会可能导致最高法院推翻1973年的历史性裁决,使美国妇女再次丧失堕胎权利。今天的集会游行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附图片)
4月9日,美国数十万人在华盛顿集会,向政府和最高法院施加压力,要求维护现行的妇女合法堕胎权。新华社记者 韩居策摄(传真照片)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美人士建议政府对苏谨慎
新华社华盛顿4月9日电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和国务卿贝克今天强调指出,布什政府应对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动的外交攻势采取审慎态度。
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说,布什政府在对苏政策中不应采取“明显的、戏剧性的变化”。
贝克在美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中说,布什总统在制订政策时必须要采取小心、谨慎和现实的态度,因为谁也不能肯定“勃列日涅夫主义”是否已经死亡。
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务院、国防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专家上星期向布什总统提出了一份报告,建议对苏政策取中间道路,既不被动观望、也不能盲目进取。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布什总统向国会提出
  改进美国教育七点方案
本报讯 布什总统4月5日向国会提出了一项改进美国教育的“七点方案”。
布什说,这个方案的核心是4项基本原则:即奖励优秀、帮助清贫、选择与灵活性和责任性。
布什的方案建议今年为改进教育拨款223亿美元,比里根总统准备的上一个财政预算多4.4亿美元。
布什的七点方案包括:授予教育成就卓越的优秀学校以奖金;授予每个州的最优秀教师以新的奖励;向全国570名最优秀的自然科学、数学、工程学科的学生提供高等学校的奖学金;支持对教师资格的要求灵活处理,以便使一些学术界以外有才能的人能在公立学校任教;为帮助市区学校扫除教室里的毒品而向一些市区学校提供紧急经费支援;向一些历史性的黑人大学提供款项,以便帮助建立基金会。这些学校传统上是黑人中产阶级的社会基础。
布什说,今天播种,终生结果,为培养下一代时不可待。
     (文)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述评

  关系加深 分歧依存
  ——戈尔巴乔夫伦敦之行
本报记者 陈特安
4月7日下午3时许,撒切尔夫人在希思罗机场热烈欢送戈尔巴乔夫主席回国。苏联领导人对英国40小时的短暂的访问在英苏关系史上留下了难忘的一页。此间舆论认为,这次访问显示了“改善英苏关系的巨大潜力”。苏联《真理报》认为访问具有深远意义,它“增进彼此了解,加强相互信任”,是一次“值得永久怀念”的成功访问。
这次由于亚美尼亚地震而推迟的访问在目前这种时刻成行,其背景颇引人注目。北约首脑会议下月将在布鲁塞尔举行,紧随其后的美苏首脑会晤也在拟议之中,阿富汗境内的战火仍在燃烧。在克里姆林宫的议事日程上,军备控制问题、苏欧、苏美及东西方关系问题、地区冲突等问题,都急待处理。英国是美国的特殊伙伴、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欧洲共同体和北约重要成员国。它又与阿富汗、中东、南部非洲等一些冲突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历史联系,在苏联看来,是一个可以“发挥作用”的合作者。同时,戈尔巴乔夫也想从英国进一步摸清西方国家在军备控制、地区冲突等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从而为与美国新任总统布什会晤作准备。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家们认为,在布什总统还继续对其东西方关系政策斟酌再三时,戈尔巴乔夫先转向欧洲、转向英国是很自然的。
撒切尔夫人作为东道主,给予戈尔巴乔夫以很高的礼遇,与去年6月接待里根基本相似,自然对这次来访也有所期待。据说,今年是戈尔巴乔夫的“欧洲年”。他将访问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及欧洲议会等,而他把访问英国作为“欧洲年”的“开篇”。英国正想借此表明,它在美苏以至整个东西方关系之间继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时,更具实质性的目的是想进一步推进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此外,英国还希望苏联改善“人权”并在地区冲突问题上采取合作的立场,它希望苏联能对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施加影响,通过非暴力手段反对南非种族主义。
访问期间,英苏领导人就上述这些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友好”的“实质性对话”,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两国签署了旨在增加贸易的新的意向书,还签署了关于投资、新签证规则以及在亚美尼亚赠建学校的三项协议。此间报纸称,这次访问使“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热乎起来了”。同样非常重要的是,戈尔巴乔夫是1917年以来第一位邀请英国女王访苏的苏联领导人,而女王已接受邀请。他同时在希思罗机场邀请撒切尔夫人再次访苏,这表明苏英关系已经大大改善。
但访问未能消除两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分歧。在北约组织短程导弹现代化问题上,英国依然主张实现短导现代化,认为这是欧洲安全的需要,而戈尔巴乔夫则警告说,如果北约继续实行短导现代化,那就有使中导条约“贬值”并影响到日内瓦裁减常规武器谈判的危险。戈尔巴乔夫在建立一个“无核武器世界”问题上大声疾呼,英国则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想法过于浪漫,与现实相去甚远。在军备控制问题上,戈尔巴乔夫在其主旨讲话中宣布苏联今年将停止生产核武器用的浓缩铀,但在英国看来,苏联早已储存大量可供生产武器的物资,此举实际意义不大。
     (本报伦敦4月8日电)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日本气象厅调查报告认为
  人类活动是异常气候形成的主因
本报东京电 记者于青报道:日本气象厅根据世界各地约260处观测资料,4月5日发表了题为《近年世界异常气象和气候变化的现状及展望》的调查报告。
报告认为,过去异常气象形成的原因是大气和海洋等自然因素。近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氯氟烃类物质等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增加,以及森林遭受破坏,人类活动已成为异常气象形成的最主要因素。
报告预测:40年后的2030年,地球平均温度将上升1.5至3.5度。全球性气候变暖会导致:中纬度地带森林枯死面积增加;干旱进一步加剧,影响农作物生长;海水热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20厘米至100厘米。地球将发生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急剧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生态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防止污染 保护环境
  南将开征生态税
本报贝尔格莱德电 记者严正报道:南斯拉夫议会保护和改进人类环境委员会最近通过南青盟的建议:凡某种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会污染生态环境,应对该产品征收相当于出厂价格百分之五的生态(保护)税,如果制造该产品的技术工艺已落后于欧共体国家十年以上,每年还需加征百分之一的税率,所得税金作为有关共和国、自治省改善生态环境的特别基金,并根据议会通过的计划专款专用。另外应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主管机构,对南斯拉夫目前使用的技术工艺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社会监督和评议。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保护“地球之肺”
  巴西实施亚马孙环保计划
本报巴西利亚电 记者兰才基报道:巴西总统萨尔内4月6日正式宣布了一项保护亚马孙自然环境和生态的综合性计划——“我们的大自然计划”。他在总统府“高原宫”宣布计划时说,为实施这项计划,巴西准备接受不带任何压力和干涉主权的国际合作和援助,决不同意一些西方国家和某些国际组织提出的将部分债务转换成亚马孙环保投资的建议。
“我们的大自然计划”要点包括: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亚马孙环保体制,组织有关机构加强对这一地区的考察、研究和管理工作;扩大亚马孙环保区和印第安人保护区;对该地区的农牧业和矿业开发,以及原木采伐、化学药物的使用等作出新的限制性规定;开展全国性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增加人民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知识等。为了保证这一计划的实施,巴西政府确定成立由9名内阁部长参加的环境委员会和全国环保基金会,今年内筹集1.78亿新克鲁扎多的款项(合1.78亿美元)用于环保投资。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4月9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威廉太子湾的许多海豹不停地浮上布满原油的海面换气。 新华社发(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