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读《人民日报》的喜与忧
钟叔河
我真算是《人民日报》数十年的老读者了。报刊订价大幅度“调整”以后,究竟“压缩”哪几种报刊,全家确实争论过好几回。结果还是“一言堂”的办法省事,懒得听持不同意见的老婆孩子嘀咕,由我画圈,首先留下《人民日报》。
“就只《人民日报》有你赏识的‘文胆’?”老婆念念不忘她的知识分子身份,对压缩掉她偏爱的“知识分子报纸”有些忿忿。
“谁真有胆?谁又能有胆?”女婿总偏向丈母娘。
最尖刻的是女儿:“什么敢言不敢言罗?还不是因为《人民日报》肯登你那些找麻烦的文章。人家报纸就不登。戏台里喝采,自我安慰!”
笑骂由他笑骂,报纸我自看之,只要“订报权”握在我手里,这就得了。
可是,自从改版以来,《人民日报》在我们家的地位也随之有了改变。首先是女婿,他对国际新闻版的“本报讯”开始发生兴趣,“不是新华社新闻稿的翻版就好!”老婆向来爱读杨绛:“学问我反正不懂,瞧这文笔,未必就比不上你的钱钟书?”她也开始到我桌上来寻《七味书谭》了。最活跃的还是二姑娘:“你们多的是时间,这报,下了班当然属于我罗!”
看到这些持不同意见者转变立场,自觉吾道不孤,这几十大洋(小女儿说:“是我一个月的工资!”)订的一份报纸毕竟不是我一个人在“消费”,不禁窃喜——此其所谓喜。
可是(又一个可是),今天(3月23日)晚饭后,形势又出现了“逆转”的苗头。小保姆到楼下把当天的《人民日报》拿上来,老婆捷手先得,把二、三版一展开,她连呼啧啧了:
“快来看呀!三版右上这个头条——
“‘民告官的喜与忧’,标题不赖,第一个以花比美人,是不?再看,二版右上这个头条——
“‘领导重视的喜与忧’,第二个以花比美人了。还有第三个哩——
“‘老国手的喜与忧’。嘿嘿,哈哈哈哈!”
“真的,都是‘喜与忧’、‘喜与忧’、‘喜与忧’!”
“编辑记者就没有别的词儿啦?”
我接过报纸一看,干瞪眼。女婿从不忘记表现他的幽默:
“本来嘛,面对如此大好形势,谁人不喜?又还存在这么不多不少的问题,又谁人不忧呢?自然是‘喜与忧’罗,还能标出别的?”
“你不是忠实读者吗?也写上一篇,凑凑热闹,哈哈!”
懒得搭理,干脆进房,掩上房门,坐到桌前。开了台灯,习惯性地想先浏览一下报纸,可今天的报纸还在他们手里。便从桌旁矮几上随手拿起一张前天(3月21日)的报纸,又是一个头条,“排头兵的喜与忧”,怎么搞的,又碰上了!再从下面些抽出一张,是12日的,“谈谈林业的喜与忧”,又是头条,真见鬼了,咳!
门外的议论还在继续。想去拿报纸看,又怕引起更大的奚落。下意识地想为报纸辩解,但这标题也真是这么凑巧……难道天下之大,就此一词……”我不禁烦躁起来,铺开纸,抽出笔,写下这篇读报八股:《喜与忧》。


第8版(副刊)
专栏:书简

  叶至善致范泉
叶圣陶的“少作”范泉同志:
“大系”的《小说集》选了我父亲的三个短篇,我看够了。1913年底,父亲开始学写小说,用的文言(当时的报刊通用文言),到1915年底,共发表了20来篇;按发表先后,《穷愁》应该放在《灵台艳影》前头。隔了三年,到1918年底,父亲又用白话写起小说来,有三篇是“五四”前发表的,《一生》是第二篇。
《一生》发表在才创刊不久的《新潮》上,篇名本来是《这也是一个人?》1922年编进作品集《隔膜》,改成了《一生》,以后各种选本都袭用这个篇名。这一回编《叶圣陶集》,我们改了回来,仍旧用《这也是一个人》,而删去了问号。理由有两个:①小说没把女主人公的一生写完,用《一生》作篇名似乎跟内容不符(当然也可以这样理会,看了女主人公的前半生,她的后半生就可想而知了);②《一生》这个篇名似乎客观了些,不如《这也是一个人》能表明作者所持的态度。至于那个问号,因为这句话可以是提问,也可以是诧叹;父亲一向不赞成问号和叹号并用,考虑的结果,不如删去了干净。如果同意我们的想法,请照《叶圣陶集》第一卷99—102页发排;有几个字几个标点得改正,我写在另一张纸上。
父亲的文言小说是20岁前后写的,真称得上“少作”。隔了70多年,我才把收集到的认真读了几遍,好像看到父亲一边在摹仿,一边在试探。从结构和笔调看,有摹仿《聊斋志异》的,有摹仿林琴南译述的短篇的,有摹仿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连载发表时,父亲曾逐段抄录,装订成册),有摹仿报刊上的时文的。内容也很杂,有《穷愁》那样写实的;有《灵台艳影》那样纯属虚构的,有的反映劳苦群众的悲惨遭遇,有的抒发弱国人民的爱国情绪,有的描摹朋友之情母子之情,有的则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某种信念,还有志异的,言情的,揭露时弊的。奇怪的是这样摹仿试探了整整两年,父亲突然中止了。因跳不出窠臼而感到无聊,这种不满意自己的想法,父亲是经常有的,那时也可能有。也可能不愿意再跟《礼拜六》一类的刊物打交道,讨生活。还有个可能是兴趣转移到了基础教育方面。隔了三年,在“五四”前夕受到了新思潮的冲击,父亲才重新写起小说来,当然不再用文言而改用白话了。
《叶圣陶集》第八卷是诗歌,我们把父亲的“少作”也编了进去,诗词共五十来首,是20岁以前写的。校样已经看到,估计年初可以见书。“大系”的《诗歌集》如果选用,也请通知一声。
                         祝
工作顺利,
新年愉快。
                         至善
                   1988年12月27日


第8版(副刊)
专栏:

  萤光集
  鲁藜
我不是星,不是宝石
是萤火虫;夜行人一点希望
暗淡孕育星光
寂寞催生歌曲
在壮阔灵魂的波涛里
石头也能化为神奇的雕刻
天地如同宽阔的胸膛
热血沸腾如同绯霞
自由之花
也是血泪之花
让人战慄的“真理”
和洪水猛兽有什么区别
在人生的征途上
每一个行进的足印都伴着一个梦
当你濒临于显赫峰巅
也正濒临于万仞深渊
有落差流水化为银虹
有坎坷凡夫变为金刚
人生有种灾祸不是因为匮乏
而是因为过多的虚荣
严霜带来银发也带来金秋
不幸带来痛苦也带来升华
顽劣孩子是溺爱惯的
专横老爷是一些奴性巴结成的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雅俗谈

  也谈建筑的千篇一律
顾孟潮
“千篇一律”,似已定论,成为中国当代建筑无法开脱的罪名。近年来,人们对我国城市面貌、建筑设计水平的不满常常用“千篇一律”一言以蔽之。因此也引起建筑界内外毫不疑义地共讨之、共诛之、共变之。其实,我国的建筑形式、城市面貌确实已千变万化起来,然而何曾想到,尽管近十年发生巨大变化,仍被评为“千篇一律”。这是为什么?确实值得论者和听者都认真地思索一下。
现代城市住宅是遭“千篇一律”的谴责声最高的,都是“方盒子”。其实这是很科学的事。中国有“天圆地方”的传统说法。“方盒子”正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是工业化时代的标志。正因为是方盒子,才能够大规模、高速度地进行建设,才能更及时地解决千百万没有自己独立生活空间的人的痛苦和烦恼,给他们带来一点幸福感和现代化的感受。所以,对方盒子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有其屋者”往往冷眼旁观地评论这些方盒子如何面目可憎;而无房户则当有了一套现代化的方盒子住宅时,会禁不住热泪盈眶,他们曾两眼圆睁,朝思暮想着有自己的“方盒子”。面对国内城市有几千万无房户的现状,看来方盒子是非建不可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住宅中同样数量最多的是廉租屋,属居者有其屋层次、中低标准的住宅,基本上也是千篇一律。由此可见“千篇一律”本身有其规律性,不能人为地、主观地想在什么时候、什么问题上都摆脱“千篇一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背景下,住宅的千篇一律是难以避免的,当住宅商品化、私有化的格局形成之时,住宅多样化局面便同时出现。
因此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作为工业尚不发达的国家,现在不是“千篇一律”得太过分,而恰恰是尚不够“千篇一律”。在国外发达国家,住宅建设所走过的住宅商品化、私有化和社会化是普遍规律。我们如不按这条规律办事便没有多层次的、高水平的“千篇一律”,而只有大锅饭式的“千篇一律”,不能调动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促成住宅多样化、现代化局面的出现。因而,不能不加分析地盲目排斥“千篇一律”,适当去研究为什么会出现“千篇一律”?属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的“千篇一律”?是否均属不良的现象,还是背后有什么规律使然……。总之,目前“千篇一律”的论调本身也太“千篇一律”了,没有多少新意,听不到多少深入的见解,所以不揣冒昧地在这里大惊小怪了一番。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万言不值一杯水
读书人穷,可以追溯到孔子那里。那时还不时兴卖茶叶蛋,于是他想到了赶马车,他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就是说,如果能富之有道,替人家赶马车他也愿意。
但孔子留下了一部《论语》,倘若历代累计起来,恐怕是印数第一,如果要拿稿费,一定不老少,但他却一个子儿也没得。
李白有诗云:“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可见那时候文稿就不值钱。也有例外,左思作《三都赋》而使洛阳纸贵(其实是具有工具书的使用价值),简直可以和现代畅销书媲美了。左思并没有发财,更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依旧怀才不遇,官只做到秘书郎,终因潦倒不得志,转而投向大自然的怀抱,悲愤地感慨:“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莽”。
按说,李白的诗名可以说不让于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可以书成换白鹅,李白的诗也不至于换不回二两酒来,何至于“不值一杯水”呢?问题就是那时候的精神产品还不算商品,诗歌不借助于纸张工具和书法技艺缮写勘刻出来,是不好卖的。李白之后,唐长庆四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序中说当时扬州和越州一带,处处有人将白居易和他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售卖或换茶酒。但不要以为那时文学已成了商品,书家缮写印家勘刻商贩售卖,与元稹和白居易是没关系的,因为那时既没有稿费,也没有“版权所有,不得翻印”之类。
现在好了,有了稿费和版权制度,文学也是特殊商品,按说作文章的人应该发起来了,然而却未必。只要看一看编辑部里那汗牛充栋的废稿,别说万言不值一杯水,就是百万言、万万言不值一杯水,也说得过。文章发表不了,写文章的人不仅拿不到稿费,反倒贴进了稿纸、信封和邮票钱。这不像农民种瓜,种一个成一个。也不像工人车轮子,车一个成一个。这是因为物质产品是有形的,它的价值好计算。而精神产品却难说得很,你说它有价值,未必就有价值;你说它没有价值,说不定碰巧还有点价值。
正由于此,所以无端地占有了别人的物质产品,无端地占有工人农民的劳动,叫剥削;而无端地占有了别人的精神产品,比如在别人的著作上署上自己的大名,无端地占有了文人的劳动,这叫什么?这叫文明的打、砸、抢。
 焦加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冬天的街景(油画) 李槐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