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2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兼并是企业产权转让的一种重要形式
刘诗白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企业的产权转让具有多样形式,如闲置的机器设备的转让,某些工业发明权的转让,商标权的转让,等等。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企业产权(整体产权)的转让。企业整体产权转让,既可以通过企业以自己的资产购买另一企业的股权的产权重组方式——这种产权转让不改变被参股企业的法人身份,也可以通过企业拍卖与购买等兼并的方式来进行。企业产权转让的兼并形式,自1986年以来,先后出现在北京、上海、辽宁、黑龙江、河北、湖北、广东、福建、四川、甘肃、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正处于方兴未艾之中。
  产权转让的兼并形式是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
兼并(merger)与合并不同。兼并是产权转让中的企业一兴一灭的形式,被兼并一方的财产占有权(或是所有权)一旦转让给他人,企业的法人资格也就宣告结束,原先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法律实体的企业,也就为对方“吞并”,因而,兼并实际上是一方吃掉一方。
兼并曾经被人们视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特有的现象,这种传统观念,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下已经站不住脚了。实践表明,兼并并不一定姓“资”,可以说,它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企业扩展的一种方式,因而,它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企业扩展的必要形式。
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企业兼并现象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以下的原因:
(1)实现产业合理化和增强竞争力的需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机制更充分的发挥作用,竞争也就会更加激烈,在尖锐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不善、负债累累而又实行自负盈亏的企业,自身就要求出售部分企业产权或出售企业整体产权来谋取新的出路。另一方面,拥有优势的企业,自然是愿意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对方的财产,以充实自身的生产能力,进行企业内部的技术结构与劳动组织的调整,促使产业的合理化,降低成本,增强原有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新产品的开发。可见,通过兼并来进行企业调整和企业扩展,就成为竞争的必然结果。
(2)进一步发展经济联合体和组建企业集团的需要。随着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合的进一步发展,松散的联合总是要逐步转化为紧密的联合,以便在联合体内实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当前各地的一些企业集团,已经在核心层组建股份制的公司,或是实行兼并以组成更紧密的联合体。这表明,企业产权的转让,乃是经济联合化更深入发展的要求。
(3)适应开放、搞活的需要。企业产权大规模地在国际范围内的转让,是第二次大战后国际经济的一个新现象,是经济国际化,资本的国际流通扩大和加强的必然产物。为了谋求比较成本低的利益,企业要在国外设厂、经营,特别是汇率的变动,本国货币的升值,促使发达国家企业到原料、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去投资、设厂,购买当地企业。这种国际间的产权转让,不仅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优化组合,对于经济不发达国家来说,它还是引进资金和技术的一种形式。我国当前正在实行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力图通过兼并,发展出口创汇,还有一些企业还要到海外去设置分厂,而内地企业也要到沿海地区去设厂,扩大自己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阵地和打入国际市场。此外,为了引进资金、技术,也要允许外国资本到国内来投资、设厂。
(4)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需要。我国在实行企业承包经营制、租赁制、股份制的企业改革中,企业自主权和实体性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自主意识由此萌发和苏醒,它们积极采取措施,扩充其生产能力,调整生产技术结构,形成必要的规模效益和发展多种经营,而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则迫切需要摆脱经营与财务上的困境,因而,出现了“企业承包企业”和兼并等企业产权转让形式。
总之,产权自主转让的兼并形式的出现,完全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改革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企业兼并对当前治理经济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企业兼并是一项具有重大积极意义的改革措施。各地的初步实践表明,企业“兼并”在促使全民所有制企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消灭亏损、提高资金使用的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兼并是优胜劣汰,以劣补优的一种有效形式。传统的关停并转的企业合并方式,由于合并双方处于权利平等地位,在组建新企业,形成领导班子时,原有干部平起平坐,因而难以对经营不善的企业实行根本改造,让其补充优势企业。而兼并,通过优者吃掉劣者,消化、改造劣者,以劣服从和补充优,既加强与发展有优势的一方的物质基础,又改造与发挥了处于劣势的一方的生产能力,因而,它能使企业的效益大大提高。保定市由于采取了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1987年国营企业消灭了亏损。1987年重庆市6家被兼并的亏损企业,在兼并后当年就有5家扭亏为盈。我国目前国营企业领域存在大量固定资产闲置或半闲置,效益好的企业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而效益差的企业却占用大量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并不断依靠国家财政补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和实现以劣补优的微观调整,这正是当前企业整体产权转让产生和兴起的经济根源。
(2)兼并是实现生产集中以发挥规模效益的一种有效形式。现代生产方式总是要表现为大生产及其规模效益上,因而它要求一定的生产集中。我国原有的企业组织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许多企业的设备很差,技术落后,物质基础急需加强。近年来在改革中,各地方、部门用自己支配的资金上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由于投资分散化的结果,大量新企业的固定资产不足而形不成批量生产能力,缺乏规模效益。例如我国汽车行业盲目发展,全国办起的汽车零配件加工厂有100多个,企业规模小,装备落后,生产能力低,从而缺乏效率,这些长期亏损的企业成了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基于上述情况,当前的企业改革,有必要通过生产集中化,扩大企业规模,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当然生产集中还可以通过发展横向联合,通过平等的“企业合并”来实现。发展企业互相参股,组建共同持股的股份公司,就是实现生产集中的一种好方法。但是兼并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和十分有效的方式。
(3)兼并借助于现有企业内在结构的调整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在不增加资金总量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资金存量的效益。兼并是一种以劣补优的企业结构调整,通过兼并,人们按照优势企业扩展的要求,以某一产品为“龙头”,来实现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劣势企业缺乏效益的和呆滞的资金,转化成为具有充分效益的资金。青岛市在承包中引进了兼并机制,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企业规模经营,加快淘汰了那些滞销品,发展了名优产品,1987年亏损户减少了40%,亏损额下降74.22%。在这里,企业生产能力的增强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不过是借助于企业内部生产组织和技术结构的重新调整,借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而不是来自增加新投资,因而,这是一种社会范围内的内含型扩大再生产。其优点是,它大大节约了国民经济范围内的新投资,而社会可以由此把新投资用于迫切需要的重点部门,如能源、交通、教育等。在我国当前百废待兴,而又资金短缺,许多基本物资匮乏,特别是面临通货膨胀威胁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兼并,以此来促进生产发展和结构调整,将是争取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一项可行的方法。
总之,企业产权自主转让的兼并形式,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一种企业机体自我调整、自我充实、互相补充的机制。这种企业产权转让形式,一方面,它强有力地起着优胜劣汰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温和而较少引起社会震荡的淘汰机制。它不仅为搞活国营企业打开了一条新的路子,而且是一种实现资产存量高效利用的方法,这样就使社会既有资金存量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有如有了新的固定资产的投入一样。在我国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时期,充分利用企业兼并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确地观察和对待兼并妥善调节兼并双方的利益关系
对于兼并这一新事物,目前人们还存在不同的认识。一些同志还把兼并视为是资本主义竞争的范畴,当作是垄断组织对于小企业的扼杀,是“大鱼吃小鱼”,他们认为,兼并与社会主义是不相容的。
“兼并”并不是起源于资本主义,它是自从有商品经济以来就出现了的一个很古老的现象。例如在中国古代,秦汉以来随着土地的商品化,就有土地兼并的发生,不过它不是纯粹的经济兼并,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封建政权的行政强制。当然,兼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竞争现象和企业扩展的一种形式。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兼并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体现了大资本特别是垄断资本对小资本的扼杀,即人们说的“大鱼吃小鱼”;另一方面兼并实现生产要素组合的优化,即人们称之为“产业合理化”,它表明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是一种经济的进步,因而人们不能把兼并单纯地看成是消极现象。
兼并作为发达的商品经济中的一种企业自我调整与自我扩展的形式,它也会出现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这种企业间的兼并和产权转让,一不改变公有制的性质,二不改变原来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因而人们不应该将它当作是一种非社会主义的企业行为。
从目前各地的具体作法来看,在实行兼并的场合,产权转让有以下具体方式:
(1)无偿转让经营权。严重亏损濒于破产的企业,在兼并的一方承担其债务的前提下,无偿地让渡它的经营权或所有权。在兼并发生在全民所有制范围内时,转让的对象只是经营权,不存在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从而不影响国家的财产所有权。
(2)有偿转让所有权。在兼并发生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时,它是所有权的转让,但是作为特殊的商品,这种产权转让应该遵循商品交换的等价原则,并且要从属于国家的计划指导。因而,这种有指导的有偿兼并,不会破坏与削弱国家财产。
兼并的上述方式均不会影响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由于企业被兼并后,兼并者承担安排企业职工的就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和其他福利,因而,他们的生活状况还将由此得到改善。
以上情况表明,发生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兼并,基本上摆脱了资本主义兼并所固有的对抗性质,它以其互补作用,各种关系的妥善处理与安排,从而有利于双方。因此,人们在观察和对待兼并时,应该从实际出发,采用新的思维方式,而不能把它视为一种“丑恶的”资本主义企业行为。
为了使兼并顺利进行,还需要恰当地处理好双方利益的矛盾。例如,当前国营企业兼并中,由于资产估价不确实,产权不能贯彻等价有偿转让,而在各种所有制之间,也存在着各个产权主体之间产权被侵犯的现象和利益矛盾。再有,兼并者和被兼并企业,因原有条块关系未能打破,在兼并后工资收入、劳保福利方面各不相同而存在利益的差别和矛盾,等等。可见,有关方面必须制定正确的方针,妥善调节兼并双方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公有制基础上的兼并的社会主义性质,从而使双方的劳动积极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此外,兼并后少数优势企业因为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能力的提高,产品成本的降低和产品数量的增多,它逐步在市场中占有更大优势地位,甚至排挤了竞争者。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如果企业只此一家或几家,由于竞争的缺乏,也就会出现垄断价格的现象,它不仅会引起价格上涨,侵犯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也不利于技术的进步与经营管理的完善。因此,采取措施防止生产与市场的垄断,这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兼并所必须注意加以解决的问题。


第5版(理论)
专栏: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探索
郑开昭
近年来,关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已引起广泛的探讨。去年先后在北京和长春召开了全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研讨会。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果。现将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一)经济体制改革呼唤并推动经济周期波动这个禁区的研究。只有这种突破,才能深入揭示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内在机理,为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此,我们不仅要注重对两三年或几个月这种短期波动的研究,而且应加强对5年左右的中周期和更长周期的经济波动的研究。这种研究在分析物价、信贷、货币、投资等与工农业生产间的联带关系的基础上,还要从更大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进行多因素、多层次的相关分析。为此,要引进气候、地理、人口、教育、科技、政治、军事、外交、外贸等多种外生变量,从中提取一些对中长期经济波动有重要影响的数量指标建立数学模型。比如,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对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前景进行大背景分析,这样就能对我国90年代的经济发展前景做出比较科学的预测,为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中各项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某些特征。许多同志认为,经济周期波动是社会化大生产所固有的,其表现特征是由社会化大生产所具有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决定的。从短期波动看,有同志通过对我国207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分析发现,大多数变量的波动长度都在2至3年,平均波动时间是27个月。工业生产从1971年至1987年的17年间,共发生过8次周期性波动。
就贷款波动与工业波动的关联特征来看,1972年以来,工业贷款共经历6次短期周期性波动,平均长度为31个月。1982年以前,贷款周期与工业周期呈反向运行,贷款周期的峰值与工业周期的谷底大体相对应,贷款波动程度小于工业波动程度;从1982年开始,贷款周期与工业周期转而呈同向运行,且贷款波动大于工业波动。有同志认为,改革前的经济波动是一种财政主导型波动;改革后的我国经济波动是一种信用主导型波动。
就经济周期与货币增长的关联特征来看,从1953年至1987年,我国货币流通量增长速度亦呈现出一定的周期规律。货币流通量增长大体经历了7个周期。与经济周期相比较,货币增长周期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货币周期与经济周期发生的时间不同,除了第一个周期相吻合外,其它几个周期货币增长波动比经济增长波动滞后1至2年,即在经济回升的1至2年内货币往往以低速度增长,然后,经济与货币同时扩张,到一定程度经济出现回落,货币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然而,下降时间不长,经济又开始了新的扩张。第二,货币波动的振幅比经济波动的振幅要大,并且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经济波动的幅度有不断减缓趋势,而货币波动幅度在前4个周期有所减缓,后3个周期又逐渐加剧。
(三)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数学分析模型。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质、量、度三个方面分析的综合结果,有助于驾驭经济周期波动。这项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探索工作,最困难之处是在质的分析基础上周密地进行量的计算,构筑最佳的数学分析模型。从马克思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原理出发,构筑的均衡增长及“速度”与“比例”的动态均衡模型,是从质的分析过渡到量的计算、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模型。从频谱分析原理出发,按照福里哀级数构筑的模型,也是一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模型。还有用相关分析法、复变函数方法、模糊数学方法等多种数学工具构筑数学分析模型,这些研究都处在探索之中。
(四)反周期对策的思考。解析经济周期波,分为基波及各次谐波,其中有正常的谐波和非正常的谐波,后者指经济周期波动处在不正常状态。因此,“反周期”就是要滤去这种谐波,其“对策”就是一种滤波器,使经济周期波动恢复正常状态。
不少同志探讨了双重体制下反周期对策的困境。反周期主要是为了防止和克服经济大的起伏和失衡。有同志认为,我国在当前双重经济体制下的周期波动特点是“滞胀螺旋”,即总需求和总货币供给都膨胀,造成“膨胀”的需求;而“停滞”则表现为生产投资收缩,企业生产效率低,有效供给短缺程度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奖金刺激作用减少,在职失业严重,经济结构失衡。在“双胀”压力下,供给弹性产生较高负斜率。因此,反周期对策很困难,这种困难主要表现为:1、紧缩会加剧短缺,使供给方面更不足,而扩张则加剧需求膨胀;2、手段选择上,采用行政手段会强化旧体制痼疾,采用市场手段又会因微观机制不健全而难以奏效;3、预期调节会因指标变动而失败,滞后调节则于事无补。看来双重体制下的“滞胀”将是长期的,应进一步研究其对策。


第5版(理论)
专栏: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结构研究》读后
邢贲思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结构研究》一书,是我国社会科学“六五”规划一个重要课题的研究成果。该书由中共中央党校、江苏和福建省委党校高光、李真、马鸣、王昌远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这部著作,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在同类著作中不可多得的好书,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它回顾和反思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考察了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对这个问题的新探索,在把视野扩及到国际经验的同时,把研究的主要着眼点放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所发生的历史性的新变化上。作者根据我国经济结构的新格局,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工人阶级、集体农民、知识分子和个体劳动者等阶级和阶层,并且分别对各个阶级、阶层的历史变化、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具体分析。
作者指出:工人阶级已由过去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变成了国家的领导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是以社会或集体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阶级。它的内部结构是由物质生产者群体、知识分子阶层和管理者阶层组成的。随着改革的深化,在管理者阶层中将有一部分企业的领导者转化为企业家,逐步形成中国社会的企业家集团。我国农民阶级经历了土改、合作化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次历史性的变化。随着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向多种经营形式、从自然型经济向商品型经济转变,农民队伍日益向外转移,大批农民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其中一部分进入乡镇企业,正处于向工人阶级转化过程中,可以说形成了一个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人”的边缘阶层。我国知识分子实现了从对某个阶级的依附地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一部分的历史性转变。知识分子阶层由从事物质生产的知识分子群体、从事精神生产的知识分子群体和从事管理和服务的知识分子群体这三部分人构成。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文化素质最高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城乡个体劳动者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劳动者的社会阶层。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体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个人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作者对上述的阶级、阶层的社会分工、劳动方式、利益关系、社会功能以及价值观念等都作了详尽的分析。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在高光等同志编写的这部专著中,有些章节所探讨的问题,完全是我国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没有前人的著作可供参考。比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雇工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作者考察了雇工这种现象,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演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雇工的新特点,以及这种经济形式的利弊和我们对它应采取的态度。此外,对于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出现的新变化,以及“一国两制”实施后将给我国的社会结构和国家体制带来的影响等问题,作者也一一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表现出了理论上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阶层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新课题,对它的研究还刚刚开始,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发展,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还会不断出现。因此,我们不能苛求作者在这本书中对各个问题的阐述都做到完美无缺,特别是由于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动还会带来各阶级、阶层的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的形势不断作出新的探索。但这部专著毕竟在系统地调查研究基础上深入地探讨这个课题方面迈出了第一步,这种开拓性的研究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第5版(理论)
专栏:

△《经济科学学术观点大全》是一部介绍我国经济理论界学术观点的工具书。举凡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体系的不同意见,对经济科学名词、概念的不同认识,经济学术理论的不同见解,以及对历史上的经济事件、经济学说的不同评述等,都有所涉及。该书由中南财经大学教师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华实)


第5版(理论)
专栏:

△由吴振坤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对外经济学教程》,是把对外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著述的一本教程,这在我国还属首创。该书系统地研究和阐明了对外开放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张)


第5版(理论)
专栏:

△在我国农村改革十周年之际,何康著《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一书由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翔实的材料记载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郭书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