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唐家庄煤矿的“功劳簿”
功劳簿,记载着干部、工人在生产、安全、质量、节约、学习、助人为乐等方面的先进事迹,给先进者以鼓舞,促后进者奋进,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
魏体宏
全国劳模、矿山“铁人”艾有勤,名震煤炭行业。然而艾有勤这个全国劳模是怎样选出来的却鲜为人知。1981年,原煤炭部一位负责人到河北了解评选劳模的情况,走了一些城市,听了一些人的事迹,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当他来到开滦唐家庄矿时,矿领导搬出采煤三区的三大本功劳簿,上面一宗一件地记载着艾有勤的事迹,这位负责人被深深感动了。
今年10月中旬,笔者来到唐家庄矿采访,见到了采煤三区工会13年来记得满满的4大本功劳簿。今年8月份起已开始记第5本。功劳簿上可以看出几十种不同笔体,记载着全区干部、工人13年中在生产、安全、质量、节约、学习、助人为乐等方面的先进事迹,约5000多件。采煤三区的党政工干部称记功劳簿是“笨功夫”,但这种扎扎实实的“笨功夫”却记录下了一批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成长的历程。
采煤三区功劳簿始建于1976年8月30日。唐山大地震后,工人们忍受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开始了恢复建设。采煤三区工会干部被工人们顽强拚搏的工作精神所感动,情不自禁地把一件件事迹记录了下来。开始几件是这样写的:
8月30日,董祥仲等7人奋战了一天,下班后,又跑了十几里帮助受重伤的郭会喜家拆房子,一直干到晚上9点多。
共青团员李秀岐高烧39℃,也同大家一样冒雨奋战。
矿井里水凉彻骨。在排水关键时刻,水笼头被卡住了。董印友脱了衣服就下水排障碍。……
就这样,8个月时间,工人们排水复矿,重建矿山的事迹记了满满一大本。1977年4月,唐家庄矿恢复出煤,他们又开始了煤海战功的记载。在采煤三区,记功劳簿不单是工会主席、党政领导的事,技术干部、工人们都争相把自己见到的闪光事迹记上功劳簿。13年来,采煤三区换了5任工会主席,职工也一茬茬更新,但记功劳簿一直坚持未断。
在功劳簿上记载事迹最多的是艾有勤。翻开第二本功劳簿,第一页有个小统计,1978年1—9月,艾有勤共连班47次,多做工53个,打柱2305棵,其中多打1305棵。人们正是从量的积累中看到了艾有勤同志的模范事迹。
井下挖煤苦、累、险,被一些人视为畏途。有人说,“掌子面”上放200元钱,让我白拿我都不去。矿工们常年战斗在井下,这就很伟大。采煤三区的党政领导从实践中认识到,记功劳簿有时是简单几句话,有时是一个统计名单。只要功劳簿上有他,他就觉得领导眼里有他,心里就熨贴。有一次一位工人看到功劳簿上记着他的事迹,兴奋地回忆说,这是大沈(沈耀良,采区技术员、现任矿总工程师)给我记上的。话语中充分表达了那种自豪感和干群之间的亲切情感。记功劳簿虽然是笨工夫,但确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
功劳簿不但记录下英雄模范们成长的足迹,也给后进者以力量,促其奋进。矿工刘宝营一度脱班较多,有时还参加赌博,闹得家庭不和。1987年1月25日过年这天,一部分农民轮换工回家过年去了,班上人手少,他也跟着加班。上井后工会干部把他记上了功劳簿。这看似平常的事,使刘宝营深受感动。过去他觉得这辈子完了,想好也没人相信,没想到跟着大伙节日加班还上了功劳簿。他对同志们说:我得好好干了。此后他出勤多了,家庭也和睦了。现在他成了运料小队长。
采煤三区过去有几个“嘎小子”,1986年初三区实行劳动组合时,被各小队甩了出来,这哥几个自己组成一个队,在队长孔金贵带领下决心争口气。他们提出要和艾有勤小队争个高下。多数人都当他们是说着玩的。可是工会干部对他们的行动非常注意,发现一点好事就记功劳簿,使他们越干劲越足。经过三年苦战,到1988年他们比艾有勤小队多超1000棵柱。
“铁臂扭动煤海转,铁拳砸裂岩石层。茫茫煤海摆擂台,龙腾虎跃干劲增。”从写在功劳簿扉页的话中,似乎听到了劳动竞赛的战鼓声。13年,唐家庄矿采煤三区转战了40多个采煤面。这些采煤面都是顶板破碎、淋水如雨、煤层薄、地质条件差的“边、角、残”地段。每遇艰险环境,他们都发扬功劳簿所体现的精神,闯难关,夺高产。从1977年5月到今年8月,他们共为国家产煤365万吨,不但补回了地震损失,还超产174万吨。
如今,采煤三区把功劳簿摆在工会办公室里,老工人看了能引起美好的回忆,青年工人看了能获得前进的力量。采区的书记、队长把它做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材,在班前,班后会上表扬先进靠它,矿广播站写稿靠它,来了记者从这里边找线索,年终评先进功劳簿是依据。功劳簿是工人们的一个精神支柱,人人争上“功劳簿”。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笨”法不笨
墨村
唐家庄煤矿三区坚持13年为职工记“功劳簿”,锤炼出了一支扎根矿山、艰苦创业的队伍,培养了全国有名的劳动模范。他们称记“功劳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笨功夫”。其实,这种“笨”法不笨。
改革开放中,涌现出一大批勇于开拓进取的企业经营者,但更有众多的普通工人在艰苦的生产第一线默默地奉献着,特别是煤矿工人,长年在被称为“两块石头夹一块肉”的地下工作。他们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理解、承认和尊重。
唐家庄煤矿采煤三区给工人记“功劳簿”,使工人的贡献、进步得到肯定,受到尊重,而人体深处的潜能正是由于受尊重而迸发出来。它促使落后者奋进,先进者再争先。
过去常说,于细微处见精神。做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从细微处着手。因为,不可能人人、天天都有那么多大事可做,都有那么多大功可立。而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少英雄,恰恰是从日常工作中成长起来的,诸如加班几小时,多完成工作量,技改小成果,助人为乐等等。有的人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这些事发生在工人身边,人所共知,对这些事的肯定、赞扬,工人最能体会到关怀。
唐家庄煤矿的“功劳簿”从小中见大,积小事而识人。“功劳簿”用于评先进、选劳模,工人感到平等、服气,选出的劳模就更有影响力。
政治思想工作不能取巧。唐家庄煤矿的“功劳簿”是种“笨”功夫,日积月累。正是这种贴近工人的笨功夫,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作用,是具体、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
“功劳簿”不埋没职工的功劳,实在是个好办法!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干部站在第一线
——湖南发展农业的一条重要经验
新华社记者 杨善清 刘金桐 赵洪峰
今年,湖南省粮食生产终于突破了连续5年的徘徊局面,总产超过265亿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棉、油、糖、果、烟等作物也项项增产。
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各级干部在抓农业生产中,发扬我党深入实际,蹲点示范,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站在第一线,把工作做到乡村、农户。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稳定农村各项经济政策。
年初,省委书记熊清泉到洞庭湖区了解去年水灾之后群众的情绪和开发生产自救的情况时,有人提出要在大面上搞“两田(口粮田和责任田)制”,扩大耕地经营规模,改变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熊清泉当即指出,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目前全省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应当保持稳定和不断完善,不能轻易变动,“两田制”和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只能在条件具备、群众又自愿的个别地方进行试点。以后,省委、省政府又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这个思想,避免了不必要的波动。初夏,湖南农村一度出现各种谣传,部分农民怕“政策变”,有的乱砍树木,有的不敢再搞个体经营。省长陈邦柱等6月中旬到望城县农村调查发现上述问题后,迅速通过报纸和广播电视反复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不会变,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会变,鼓励农民放心大胆发展生产,勤劳致富,再次安定了民心。秋天,副省长卓康宁到基层考察农业开发情况。有个县汇报该县发展农业的路子是“林果茶,种养加”。卓康宁当即指出,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任何时候也不能忽视,还是提粮林并举、种养加结合为好,帮助他们端正了农业发展的路子,避免了新的折腾。
办示范样板,引导农民推广先进科学技术。
湖南是杂交水稻之乡,在科研、育种、繁殖制种和栽培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76年到1988年,全省共种植杂交稻2.4亿多亩,增产稻谷208.21亿公斤。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领导干部下乡办示范样板分不开的。今年,这项工作搞得更好了。据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省各级干部下乡办示范点3.1万个,种样板田122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894万亩,预计其中500万亩可成为“吨粮田”。在省农业厅的支持、帮助下,衡阳市市长苏健民、副市长周培和衡东县县长陈林泉带领10多名干部,在衡东县的4乡11村办了1.5万亩的双季杂交稻吨粮示范片,重点推广花钱较少、增产显著、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的栽培、施肥等技术,总产比去年增加18%,平均亩产达到979.7公斤。省统计局干部龙行才被派到武冈县杨柳区任副区长后,与当地干部一起,改革耕作制度,办起杂交玉米示范片,挖掘山丘区旱土的增产潜力。他挨家挨户发动群众,上门与农户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示范片的1620亩春季杂交玉米,平均亩产达478公斤,比去年增产1倍多。
干部深入基层,还带头参加劳动,促使全省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兴修水利和积制农家肥的热潮。仅去冬今春,全省农民水利投工就达3.69亿个,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317万亩。投工和完成工程量都是近几年来最多的。
在今年春季积制农家肥的活动中,很多干部,包括一些地市县的主要领导,都曾卷起裤筒下田,担农家肥下地。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全省使用的农家肥,每亩比去年增加10担左右。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为了一寸土
——山西开发土地资源记实
本报记者 王艾生
土地的呼喊
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耕地正以每年44万亩的惊人速度减少。现在,全省人均耕地2亩,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因土地贫瘠,肥力不足,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人均占有粮食仅300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山西是我国著名的煤炭之乡,每年有1万多亩土地因采煤而塌陷。据山西省土地管理局提供的资料,迄今为止,山西因采煤塌陷造成不同程度破坏的土地达70余万亩。大量乡村小煤窑的开采,重点工程的建设,乡镇企业的兴办,以及城乡居民盖房,无一不大量占用土地。仅建设需用的砖瓦,每年就要“吃”掉好地2万余亩。
省委书记李立功,省长王森浩呼吁全省人民,重视山西农业面临的这一忧患。
省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们,也深深地为耕地减少而焦急。
土地在呼喊,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不能只图自身受益而忘记子孙万代;不能只顾向自然索取而忘记大自然的惩罚。
从白茫茫到绿旺旺
耕地锐减,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责成土地、农业、水利、林业、纪检、监察等部门实地调查,提出对策,并付诸实施,发动群众,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开发土地资源,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从黄河之滨到太行山麓,从桑干河畔到晋南平川,山西农民展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向荒山、荒坡、荒沟,向黄河、汾河滩涂,向盐碱窝要耕地。缺资金,省、地、县、乡、村各级自筹;需劳力,农民自觉搞劳动积累。
塞外高原,雁北地区有大片大片的盐碱滩地,平展展,白茫茫,昔日为不毛之地。今年已有20余万人在开发治理,排盐压碱,治一片成一片。大同市筹集资金95万余元,集中完成治理智家堡、古店等7处工程,新造地1万亩,绿旺旺的庄稼分外诱人。应县,共有盐碱低洼地108万亩,占该县平川耕地的73%以上。县委、县政府采取“先易后难,成龙配套,集中联片,保证水源”的办法,将全县的盐碱滩地划分为7片,新打机井204眼,并同时架设电线,改善灌溉条件,已将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变为稳产田,平均亩产250公斤,最高达450公斤。
临汾市市长刘和平对记者说:“汾河是条游荡性很大的河流,常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但它蕴藏丰富资源。临汾市人民要用几年,把它的宝挖出来。”今年4月间,他们筹资100万元,组织农民、城镇干部职工义务劳动,已筑起防洪坝两条,造地7000亩。仅西芦曲村就种藕2000多亩,人均增收1000元。
家乡土 家乡情
山西民谚说:“亲不亲,黄土根”,“人不亲土亲”。生在黄土地,长在黄土地,扎根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对家乡的土地有绵绵不尽的眷恋。
太行山上的陵川县曹庄乡,有已扔弃10多年的300亩“撂荒地”,县政府公开招标复耕,中标者竟是两位离休的老教师郭振龙、郑志红。他们用离休安家费6000元,购置垦荒工具,带着全家18口人,进入深山安家。现已垦出40亩耕地,种树1000余棵。有人说:“这人太傻,人都老了,不坐在家里享清福,还上山折腾。”他们说:人各有志,我们的志在土地上,看到垦出的黄土,心里热乎乎的!高平县刘家庙村有一个26位老人组成的“老人开发土地队”,年龄最小的58岁,最大的74岁,已开发出土地500多亩,种树1万多株,他们说:握镢柄比抱孙子更快活!
记者在榆次市北田镇巩村村头,访问了青年土地复垦开发者郑树华。他34岁,膀大腰圆。1983年起他承包砖瓦窑,5年间,共获利10万余元。他左思右想找新的开发门路,最后选中土地复垦。他说:“我是卖黄土发的财,我还要把挣下的财富还给土地。”1987年起他承包了巩村废弃的旧砖瓦窑地60亩,盖房8间,将父母亲接到田边来住,父亲当了他开发土地的总指挥。目前已投资7万余元,打机井1眼,可浇地500亩。他在复耕地上种小麦、高粱、蔬菜及药材,今年可收入1.5万多元。
为开发土地资源,山西农村出现了“人口田”(父母为新生婴儿造一亩田)、“结婚田”(新婚夫妇为将来的子女造一亩田)、“建房田”(新建住房占宅基,房主造一亩田)。在不少山村还出现了“山地庄园”:独户或联户进山承包开发荒山,发展多种经营。
短短几年,山西的土地开发,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全省可开发的土地面积为610万亩,现已开发350万亩,占可开发面积的50%多。今年,全省新开发复垦土地18.6万亩,非农建设占地3万多亩,增减相抵,尚余15.5万亩。山西省土地局的同志把这种情况叫做“历史的转折”。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跟踪白菜访劳模
本报记者 徐建中
10月下旬,记者来到辽宁省锦州市采访,马上被大街小巷的大白菜吸引住了:那一车车、一堆堆、一排排白菜,翠绿翠绿的菜叶,雪白雪白的菜帮,整整齐齐的个头,每棵都在5公斤左右,真叫人“眼馋”!
锦州日报的张传凯向我介绍:这是全国劳动模范李建刚精心培植出来的优良品种,叫“孙家湾新五号”,目前全锦州市,以及锦西、朝阳、丹东、承德、秦皇岛等地也大都栽植这个品种。这种白菜的特点是适应性强,抗旱抗病,适口清爽,便于贮存,每亩产量可达1万公斤。我们越谈越兴奋,便立即驱车来到太和区新民乡孙家湾访问李建刚。
李建刚今年44岁,是孙家湾村科研队农民技术员。28年的农业劳动实践,使他在科学种田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今年3月,他随市科技考察团到过日本;9月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到北京开会,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李建刚告诉我,他1961年开始学习苏联米丘林的嫁接法,嫁接冬瓜、南瓜、土豆和西红柿等,接着又搞远缘杂交试验,但都没有获得理想的种子。他认为:种瓜种菜,有好种子才能有好后代。有一次,当时的大队长徐凤章从省开会带回《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和《自交不亲和系》两本书。李建刚如获至宝,他边学习边实践,在沈阳农学院和区蔬菜科研所的帮助下,先后收集了17个大白菜品种,搞了500个杂交组合,通过年年温室加代,到1980年即培育出“孙家湾一号”等五个优质白菜品种,其中尤以“孙家湾五号”为最好。李建刚说,去年,他种植的“孙家湾新五号”大白菜,最大的一颗高65厘米,重15公斤,亩产超过2万公斤,获得全省第一名。
面对着李建刚,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多么朴实的农民,多么可贵的钻研精神,多么令人敬佩的劳动模范啊!为了小小的一粒优质大白菜种子,他默默无闻、辛辛苦苦奋斗了十几年。愿“孙家湾新五号”能撒遍华北平原的大小菜园。(附图片)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内蒙古旅游散记
本报记者 计泓赓
悠悠草原,无边无际。与江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精雅园林迥然不同,这里是一派豪放、粗犷的景象。到内蒙古旅游,使你特别感到天广地阔,开怀舒神。凝望白云般飘逸在草原上的羊群,能把你的思绪带得很远很远。
草原轶事
大青山之北四子王旗葛根塔拉草原旅游点,流传着一对美国恋人的佳话。1985年他们来这里旅游。草原迷人的景色和牧民的好客热情,使他俩作出决定:在这儿举行婚礼。新郎新娘身穿蒙古族婚服,完全按蒙古习俗拜天地,在蒙古包欢度了洞房花烛夜。过了两年,适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新娘特地组织了一个骑马旅游团重访“娘家”。她说:“这里是我第二故乡,我已来3次,以后还要来。”这事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想来个追踪采访。
殊料,没容我追踪,另一件新鲜事却把我吸引住了。
是日,秋阳清丽。旅游点接待大厅白底蓝花蒙古包式的大穹顶,在阳光下分外耀眼。厅前一大片草地上,一群日本客人团团围着一对新婚夫妇,兴冲冲地你一剪刀、我一剪刀,轮番在男的头上剪下一绺头发。“嘻,嘻!”新娘蹲在一旁神秘地笑着。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这是一群来自日本京都的武道技术表演团,他们已去过中国很多地方,内蒙古是最后一站,一行20多人昨天在这里蒙古包过了夜。新郎高坂敬三忽生奇想,希望把自己的头发撒在中国内蒙古草原上,留个纪念。众人哪有不助兴的,于是一刀一刀地剪开了。头发剪得参差不齐,很滑稽,最后由一个人总其成,把新郎的头发推成了平头。
日本朋友兴致很高,他们说:“京都太窄了,这里多辽阔!任你驰骋、比武,太好了。”对成天憋在高楼大厦里,深受拥挤、噪音、污染之苦的人来说,这里确是块清净、新奇、可爱的乐土,难怪人们对它如此依恋。
伟人之陵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鄂尔多斯高原的伊金霍洛旗,三座相连的蒙古包式大殿、配殿,构成陵园的主体建筑。这里色彩纷呈,风格独具。黄蓝两色琉璃砖穹顶,双层蓝琉璃瓦飞檐,汉白玉栏杆,红门黄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三殿配以后殿,俯瞰恰如展翅腾飞的雄鹰。成吉思汗陵与一般陵园不同,肃穆中透活力,庄严中显风采,似乎体现了主人公威武、豪放、战斗不息的个性。殿内有这位历史伟人的大理石雕像,有一幅接一幅讴歌他不朽功勋的壁画,有他生前用过的马鞍、宝剑等物。有他夫人和子媳的灵柩。这里每年要举行好几次祭奠仪式。
当年守护陵园的达尔扈特人500户人家,代代相传,至今仍有300多户后裔800多口人居住在成陵周围。我有幸见到了其中一位——沙日勒岱。他是成吉思汗陵研究所所长,高大魁梧,一如他的先人。他滔滔不绝地从成吉思汗的贡献、生活、为人一直谈到当今人口和人口的素质。他说,据自己研究所得,蒙古文化绝对排斥自私自利。成吉思汗说过,自私,不配为高等动物。他认为,如今卫星上天,船飞宇宙,可一些人大学毕业了,尚不知人活着为什么。实在不应该。这一番话很有独到见解。他已出版了好几本专著,是研究成吉思汗陵的专家。
锦绣边陲
有人说过,到了内蒙古,才真的领略到祖国河山的辽阔。在这里,太阳从草原东部升起,照遍整个草原,需要近两个小时。这个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拥有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近1/8。“南粮北牧,东林西铁,遍地煤。”不光物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也得天独厚。草原景色,民族风情,蒙古包,那达慕(蒙古族古老的娱乐活动),祭敖包(蒙古族最隆重的祭祀活动),骑马骑骆驼,坐勒勒车,狩猎,品尝手抓羊肉、奶茶和各种奶制品,访问走向定居和半定居生活的牧民……来这里旅游,其乐何如。如果你有雅兴,还可爬上40米高响沙湾,从上滑溜而下,耳边即能响起沙子轰鸣声。呼和浩特的昭君墓,和成吉思汗陵一样驰名中外。“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的诗句,使这座千年青冢益发为后人景仰。内蒙古还有一个“布达拉宫”,建筑造型与西藏的相似,不过规模要小,但仍占地300多亩,拥有8大经堂、3处活佛府、1陵和94栋喇嘛住宿楼,也是够壮观的。其他值得一看的人文景观还有很多。
现在人们出来旅游,已不满足于游山玩水,度假休息,还要求增长阅历,丰富知识,广开视野。内蒙古旅游业正具备这种条件,而且富有地方特色。它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正在逐渐提高。去年全区接待国外和境外旅游者2.45万人次,创汇147万美元。在呼和浩特、包头、满洲里、海拉尔等地,均有像样的接待宾馆,旅游点帐篷洁静舒适,你可美美地做个北国草原之梦。
今秋的内蒙古之行,是令人难忘的。在欣慰之余,我感到似乎还缺了点什么。怎么不曾见到“风吹草低见牛羊”呢?
我的那位“高级导游”、内蒙古旅游局主管宣传的蒙古族同志笑笑说:内蒙古太大了,此番只是在西部荒漠草原地带转了转,这里的牧草矮小,但营养价值较高;你说的那种景象,要到2000多公里以外东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才能见到呢。他的话,使我长了见识,也使我为这近两小时的时差,为内蒙古这锦绣边陲的辽阔而感叹。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河北省固安县大韩寨联营肠衣总厂是全国肠衣生产的骨干企业之一。近几年每年生产羊肠衣成品1000桶以上,羊肠衣套管50万个。今年可实现产值2300万元,创汇400万美元。
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