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关心基层干部
  本报评论员
“好经还得和尚念”,“为他们撑腰壮胆”,“别给下头添麻烦”。
——这是河南巩县、伊川、固始三位县委书记就理解、爱护、支持基层干部说的一番心里话。他们深知广大基层干部工作的重要,也深知其难处、苦处,于是就千方百计采取措施为基层干部分忧解难,这样做是很有意义的。
基层干部是贯彻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前线指挥员,又是群众随时随地要接触的“顶头上司”,确实是兵头将尾。
“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许多事情办好办坏,往往决定于这一根“针”,决定于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他们的一言一行也在影响着周围的群众。以这次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为例,凡是基层干部得力的地方和单位,群众就没有卷进去或很少卷进去,而在有些地方和单位,基层干部本身不正不硬,群众就跟着卷进去。这是深刻的教训。前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给基层工作带来了极坏的影响,有的地方出现了忽视党的建设、淡化党的领导的问题,一些农村的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甚至处于瘫痪状态,这就使上头的精神难以贯彻下去,下头的许多事情也难以办好。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这种状况正在改变,党的建设和思想工作受到重视,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
关心基层干部,首先要对他们有一个实事求是的估计,要认识到绝大多数基层干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他们多年来工作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很不容易。对他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首先要热情地帮助改正,不能放任不管,管要管得合情合理。至于对那些严重违法乱纪的人,则要依法纪论处。但这种人毕竟是极少数,他们不代表广大基层干部。
关心基层干部,最重要的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关心,使他们成为好党员、好干部。江泽民同志最近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对广大党务工作者提出要求:“他们应当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是把党的正确主张贯彻到群众中去的宣传者和组织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示范者,也是改革开放的积极参加者和推动者。”这也应该是对广大基层干部的要求。现在许多地方正在利用县、乡党校或其它形式培训基层干部,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文件,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和江泽民同志的国庆讲话,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气候已经形成,为广大基层干部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广大基层干部也要认识到自己岗位的重要、工作的光荣和自己的差距,今后更加努力地为人民服务。党对广大基层干部寄予殷切的希望,人民更不会忘记他们的辛劳。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民族团结进步征文

  歌舞声中心相印
  王旭东
1988年10月,香港举办第12届亚洲艺术节。我国应邀派出中国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团前往。我有幸随团,亲眼目睹了艺术团的精彩表演。
25日晚,来自香港新闻界和文艺界的观众们早早来到大会堂,满场座无虚席,静候开演的铃声。
乐队奏出的轻快的乐曲,唤出一群翩翩起舞的姑娘。翻飞的长辫、飘逸的身姿漾起阵阵醉人的芬芳。观众不觉被带进戈壁绿洲上那满树青枝绿叶、果熟欲滴的葡萄架下。一忽儿,又把你载到天山脚下的牧场,草正青、羊正肥,天光好灿烂……骤然间,音乐节奏进入高潮,催得人热血沸腾,剧场顿时掌声雷动。演出进入尾声,演员们在男高音歌声中频频谢幕,飘然退场。观众仍旧鼓掌,不肯离去。于是乐声又起,演员们即兴跳起吐鲁番民间那孜空舞,兴奋的观众也纷纷起身参与,场内再度掀起高潮。
29日下午,维吾尔艺术家们来到理工学院平台,参加由香港6家组织联合举办的“丝路歌舞咏叙——舞蹈交流联欢会”。400多名香港各校的大学生,头戴彩纸做的五颜六色的维族花帽,守候在平台周围。
联欢会上,青年舞蹈家艾比拜的独舞刚柔有致,轻盈潇洒。男演员艾力的表演生动顽皮,逗得人笑语喧天。一位香港姑娘表演了蒙古舞。虽然她身材娇小,但那抖肩扬臂,奔腾跳跃的舞姿,还真刻划出了几分草原姑娘马上英雄的气势。联欢会进入高潮,姑娘小伙子纷纷上场,跟着演员跳起了新疆舞……
要教歌了,青年们静下心来看歌单。三首都是维吾尔人民喜闻乐唱的表现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诉说思念的爱情歌曲,音乐形象质朴可爱,曲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
“掀起你的盖头来,亲爱的妹妹亚里亚,你的眉毛黑又黑呀,亲爱的妹妹亚里亚……”
“哇——真美,真好听!”
静静的平台,只有歌声在缭绕;空旷的校园,回荡着青年们的笑语欢声。学生和演员的心在歌声中交融……
“木卡姆”团的香港之行虽然只有10天,却使我们感受到我国少数民族歌舞艺术的巨大魅力。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他追求的是事业
  ——记优秀共产党员尹炳浩学雷锋的事迹
  卢胜金
在七盘山下,辽河北岸的大地上,他以顽强的斗志,经受着风风雨雨,吸吮着党的甘露,沿着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足迹走过了二十七个年头。他就是沈阳军区某部共产党员、工程师尹炳浩同志。今年七月,中共沈阳军区后勤部委员会发出通令:授予尹炳浩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尹炳浩出生在一个朝鲜族家庭里。一九六一年七月,他怀着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赤诚之心,走进了军营,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一九六二年三月的一天,雷锋同志应邀在吉林省四平市为干部战士作报告,尹炳浩作为新战士代表出席了报告会。不久,当雷锋不幸牺牲的消息传到他耳边时,他悲痛地哭了半宿。
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始终以雷锋为榜样,用雷锋精神鼓舞自己,鞭策自己。
尹炳浩入伍后,一直从事弹药勤务保障工作,在山沟里奋斗了二十八个春秋。他像雷锋那样怀着对工作极端负责精神,先后十几次出生入死,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四十多个仓库和部队处理各类事故九十多起,行程五万多公里。
尹炳浩入伍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从未接触过弹药化试验工作。
在困难面前,他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他到化验室工作,第一步是学刷瓶,为老同志搞化验充当配角儿。他不明白无烟炸药在化验中各种化学反应的原理,对组成无烟药的各种成份的理化性能感到无法理解。但他并没有被这一难题所吓倒,而是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他运用各种仪器设备、试剂,经常一个人闷在化验室里反复试验,不知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按一定程序整理出小卡片,从最简单的试验方法和化验步骤学起,一步一步攀登。每当开会和公出时,他总是把业务书籍带上,无论是在候车室,还是招待所,都坚持学习,并记下了几十万字学习笔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成果。一九八八年他撰写的《未爆炸管理方法》一文发表在《前进报》军械专版上,今年初撰写的《弹药化试验改革与探讨》在军械维修工程杂志上刊登。最近,他又和同志们一道研究了弹药化验中运用液相色谱试验新方法,向着更科学的领域迈进。
回顾二十八年的军旅生活,他深情地说:“是党把我培养成为一名军队干部,我要像雷锋那样,一心一意为党工作,不为名利,甘愿奉献。我的追求是事业。”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老“马”识途
  ——记广西百色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全国模范马灿芳
  张明旺
第一次见面,是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当时,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正给她颁发“全国法院模范”奖章。看着她那温和、鼻梁架一副眼镜的面容,怎么也不敢相信她竟是一位刚直不阿、执法如山的法官。
她,就是广西百色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马灿芳。她那坎坷的生活经历,饱含一位归国华侨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1959年秋,马灿芳从中南政法学院毕业,登上南下的列车,来到广西那坡县下华法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她在那坡县法院,担任刑事审判庭庭长。
上任伊始,一起流氓案摆在她的案头。案情并不复杂:三名县领导干部子弟在电影院门口寻衅滋事,殴打他人致伤。其中一名的父亲是县委书记,母亲是劳动人事局副局长。
那位劳动人事局副局长暗地里骂办案人员“捣鬼”,要到北京告状。面对着压力,马灿芳没有屈服,她主动承办这个棘手的案件。好心人提醒她:“当心‘乌纱帽’。”她回答得干脆:“个人得失算得了什么?”她深入调查,最后依法判处3名被告有期徒刑。
今年3月,马灿芳审理一起故意杀人案。
案犯是百色地区萍果县韦成乡贩猪农民。他们不但不按章纳税,还事先预谋逃脱税收检查。税收员黄某发现此事后,派6人堵截。贩猪者面对来人,猛踩油门,拖拉机呼啸而过,当场撞死1人。为了解案情,马灿芳日夜奔忙,找到现场当事人,仅仅10天,她便结了此案。
1986年4月,马灿芳被任命为百色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在山区工作了30年的她,至今仍然是个副处级干部,五十年代和她一同分去的大学生,不少人都调离了穷山沟,其中不少人的行政级别都比她高,但是,她从来没有为待遇向组织伸过手。
当我问她参加全国劳模和先进人物表彰大会有何感受时,她意味深长地说:“党和人民给予我的荣誉太高了,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壮丽青春献人民
  ——记一等功臣马振英
  吴文先 刘志勇
他走了,没有留下一句遗言。
他没有带走风城人民的一草一木,却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人生赞歌。
他叫马振英,是武警福建总队泉州支队安溪县中队卫生员,一个普通的战士,用青春热血保住了一名青年教师的生命,实现了他“壮丽青春献人民”的夙愿。
中队干部不会忘记,中队所有门窗的油漆脱落了,是马振英自费买来油漆重新漆了一遍。
炊事班的战士不会忘记,马振英节假日不知帮他们洗过多少次菜,煮过多少次饭。
战士陈积生不会忘记,在他发烧生病的一个星期中,是马振英一天天给他端饭喂药。
余大娘不会忘记,一年多来,是马振英为她买米买煤,照顾她的生活。
他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上级党委给他记了一次三等功。三次受到中队党支部的嘉奖,并由中士警衔提前晋升为上士警衔。
今年8月中旬,安溪县政府根据公安机关上报的情况,决定对公路一线的乡镇进行一次路障清除。8月23日,马振英和战友董丛武与县公安局几位同志一起担任清除路障的警戒任务。下午3时许,他和大家随一辆大型推土机来到官桥镇赤岭村一栋三间石头结构未完工的民房时,推土机开了过去,决定铲掉伸向马路、早已通知主人应拆除的阳台。这时,有600多名男女老少围着推土机看热闹,小马和另几个同志一面劝阻围观群众离开危险区,一面维持秩序。3时15分左右,推土机的铲斗顶在中间层的阳台下,加大马力往上升,上千斤重的石条被顶起来了。这根石条和左边一间阳台的石条相连,中间石条块一顶起,左边也松动了,随着铲头上升,左边的石条断裂开,眼看就要掉下来,就在这时,在场的青年教师林爱花毫无察觉,一场流血事件就要发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马振英一个箭步冲上去,用力将这名女青年推开。他刚要躲闪,一块长2.8米、重约800多斤的石板从3.8米高的阳台上砸在马振英的左肩部位,小马当即倒在血泊中。
医院里,抢救工作紧张地进行。官桥镇的群众听说马振英为抢救女教师被砸伤,1000多人冒着倾盆大雨赶到医院,站在急救室门口等候着医生报平安。
急救室门开了,当抢救无效的消息传出时,人们放声大哭……
被救的青年女教师林爱花来了。“扑通”一声跪在烈士的母亲面前,声泪俱下:“是您的儿子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你们就是我的父母……。”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在奉献的土地上
  ——沂蒙山区人民武装干部扶贫纪事
  高建忠 谭道博
曾在战斗中身负重伤、被沂蒙山区群众救护才重返战场的迟浩田,任济南军区政委期间,曾风尘仆仆两上沂蒙,亲眼目睹了群众的贫困生活后,深沉地对沂蒙山区的人民武装干部说:“人武部今天的中心任务,是要帮助这里的人民尽快摆脱贫困。”
战斗在沂蒙山区的人武干部很好地执行了这一军令。在今年秋季山东省军区召开的扶贫总结会上传出喜讯:由沂蒙山区人武干部蹲点包村的1000多个扶贫点,已经基本摆脱贫困,其中半数贫困村已经走上富裕之路。
(一)
北起临朐南到郯城,东自日照西至泗水的沂蒙山区,在革命战争年代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00多万人踊跃支前,6万多优秀儿女为共和国诞生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近2万名光荣负伤,仅荣获战斗英雄和模范称号的就有近百名。可是,解放后这里却依然贫困。到1984年,人均年收入不足150元的贫困户多达60万家。人、畜吃水困难的村有2400多个,不通电的村3013个,不通车的村3019个。
沂蒙山区的人武干部们心潮激荡地议论着:沂蒙人民为革命献出的是血是奶,而我们对老区人民却至今未能做出像样的回报。
为此,一大批人武干部,留在了沂蒙山这块土地上;在精简整编中一批已在富裕之乡安家的人武干部,为神圣使命驱使,也来这里扎根落户。
全国先进人武干部代表刘瑞雪部长原来所在的平度县,已经给他安排了舒适的工作,可是沂蒙山区同行访贫录制的一部《奉献的土地》,令他彻夜难眠。他一个人直奔沂蒙山区最贫困的临朐县。他和临朐县人武部政委傅绍业决心选好坟地,直到“爬烟囱”。
年已50岁的平邑县武装部政委熊子和在整编中,军分区给他安排了两个位置:第一,继续留任;第二,调任临沂市干休所担任政委,那里是沂蒙山区唯一的中心城市。然而,他的心在沂蒙山区最贫困之地。报告批准的第3天,他就在寒风中手扶90多岁高龄的老母,拖儿拎女奔回蒙阴。一个月内,他下到蒙阴县最贫困的孟良崮山前杜家岭村蹲点。
苍山县武装部副政委沙钊,老家在鱼米之乡南通。精简整编时,在南京、南通工作的亲属劝他回去,工作由他们联系。沙钊却选择了更贫困的沂蒙腹地沂南县。他写信告诉家里人:“这里的人民对共和国有奠基之功,对人民军队有养育之恩,我这满头青丝的后来者,难辞其召唤啊!”
还有近百名的乡镇人武部长,他们虽然做军事工作,可是连一身军装都没有。这时候,他们也从各个偏僻山乡分别信告上级: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可别小瞧了我们这些“土八路”。
(二)
沂蒙山区的人武干部们说:扶贫要抓根本,首先要用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让群众振作起精神。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他们提出了“扶本扶志扶班子”的口号,并且组织起1000多个宣教小组,走家串户宣传党中央的有关文件,还利用自己熟悉军队退伍战士的优势,培养推荐“见过世面”的年轻党团员,挑起了贫困村的领导重担。这些思想觉悟高、政策意识强、脑瓜子灵的“领路人”,说上山就上山,要下井就下井,一大批贫困村从此风风火火地响起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隆隆炮声。
沂蒙山区的人武干部们以深厚的“子弟恩、战友情”,特别耐心地帮助当年的老英模、老党员、老干部和老民兵,以及因残因伤而无力尽快脱贫的困难户。他们四出筹措资金,有的还腾出办公室,在每个县和一些乡镇办起了各种福利企业,请“四老”子弟来这里做工。上万个这样的特贫户在他们的搀扶下,已宣告脱贫。
沂蒙山区常常是“树因水缺而不活,山因无林而不绿,村因山荒而不富”,年复一年的恶性循环,造成贫上加贫。而实行承包责任制,和大规模的治理山、水、路常常形成矛盾。在各扶贫点上的人武干部便把民兵发动起来,成千万人次地义务投工于农田基本建设和山区小流域开发治理。需动用2.7亿土石方的莒南县陡山水库,是山东省的四大险库之一。有关单位几年试图维修,都因劳动工价太低没有劳力开工。莒南县武装部政委黄志先组织起近千名民兵,连续苦战两个冬春,终于在今年汛期前使其安全造福于人民。
(三)
“正月十六就下点,腊月二十才离村”。这是孟良崮山前杜家岭村群众夸赞县武装部熊子和政委坚持蹲点的话,也是所有沂蒙山区人武干部3年蹲点的真实写照。
50多岁的熊政委在两间柴草屋里安下了家。不论放炮打眼,还是打井下水,他都是带头干。杜家岭一年宣告脱贫,他又住到附近的戴家沟,戴家沟脱贫,他把孟良崮山前的30个贫困自然村连成一片,作为自己的扶贫点。迟浩田曾对他说:我军当年在这里伤亡了两万多战士,你能不能在山上栽下两万多棵果树,让先烈含笑于九泉。他坚定地点了点头。3年多时间,他没日没夜地苦干,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林3750亩,栽种各种果树18.75万棵。还建起了1529处拦水拦沙谷坊,修砌水渠4950米,开出了环山路。
在临朐县,武装部刘瑞雪部长和傅绍业政委带领武装部的同志和民兵参与了全县荒山荒坡开发大战。年年冬春炮炸树坑,年年春夏新苗成林。建村107年一直缺水无路的石瓮沟村,奇迹般地摆脱了贫困。如今自来水流到每个农户庭院,还有漫山遍野的果树加黄烟。今秋大旱,石瓮沟却是一派丰收景象。当这个县于去年底宣告脱贫时,县领导和群众一致推举:武装部可是立了头功。
其实,扶贫立头功的又何止蒙阴、临朐两个武装部。临沂地委书记、专员王渭田说:“沂蒙山区各县乡镇人武干部,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强大生力军,个个功不可没。”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兵头将尾
  ——三位县委书记谈如何对待基层干部
  本报记者 李德民
在河南省采访了巩县、伊川、固始三县的县委书记,他们都同记者谈到一个话题:如何正确对待村干部。这些村党支部、党小组和基层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的干部,活跃在生产、生活和基层政权第一线,是真正的兵头将尾。
  “好经还得和尚念”
巩县县委书记杨振海说:好经还得和尚念,“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征粮、征地、派款、派工、修路、修水利、计划生育,啥事都得靠村干部,而他们一不吃“皇粮”,二无行政级别,实际上还是农民,不过是一些比较公道、能干而又愿意为党和政府做工作的农民。对村干部要严格要求,又不能苛求,他们中虽然有些“土皇帝”、“地头蛇”式人物,但绝大多数是好同志。
杨振海说:我们党和政府的许多文件,注明“发至县团级”,村干部一般拿不到,有的村没订报纸,不通广播,这种情况下,村干部怎样去贯彻中央精神、完成各项任务?我们的办法是下功夫培训村干部,主要培训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这项工作抓得更紧。如果村干部不了解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和尚想念经也念不成了。
  “为他们撑腰壮胆”
伊川县县委书记崔巍说:50年代公安局下乡抓坏人,村干部主动配合,可现在有些村干部不敢出这个头了。这不能全怪他们,有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受到打击报复后没人管。有相当一部分村干部因秉公办事得罪了人,养的鸡被毒死,菜园里的菜被拔掉,夜里有人朝屋里扔砖头,连人身安全都受到威胁。这样下去,村干部谁还敢大胆工作?所以,县委要为他们撑腰壮胆。村干部实行保险是个好措施,由乡政府出钱,办保险保房屋、家畜、树木、青苗、财产、人身等项目。村干部如果因秉公办事受到报复,一切损失可以得到赔偿。
另外,伊川县撤换村干部实行“逐步下台阶”的办法。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干了多年,不可能不得罪几个人,年纪大了,不能干了,如果一捋到底,在村里很不好做人。最好再让他当两年副支书、副主任或支委、村委,然后再完全走下干部的台阶。对村干部的年龄和文化水平,也不“一刀切”,有些虽然年龄大、文化低,但有威望,有能力,身体好,还可以再干几年。
崔巍说:当然,对严重违法乱纪、欺压群众的村干部,那就要一捋到底。撑腰壮胆是对大多数好干部而言的。
  “别给下头添麻烦”
固始县县委书记张守印说:“坐着汽车转,隔着玻璃看,中午吃一餐,回去还领钱”,这是农民对一些干部下乡的批评。这哪是下乡工作?是下乡解馋,下乡搞土特产。还有的以权谋私,象征性地给几个钱,就要农民一块土地建私房。这种事使村干部十分为难。办吧,是忍痛割肉;不办吧,得罪不起。这种事农民更反感,他们说:欢迎“老八路”登门,害怕“吃喝团”进村。
固始县围绕着廉政建设制订纪律:干部下乡一律不准喝酒,吃饭要交钱,别给下头添麻烦。首先要求县委常委带头执行纪律,如果有人违犯,除了补交钱,还要在生活会上检讨,县纪委半年查一次帐,公布查帐结果,谁也不能例外。这样一来,招待费减少,农民负担减轻,以汪棚乡为例,今年上半年招待费比去年同期减少38%。
张守印说:村干部的麻烦事本来就够多了,上头再添麻烦,还叫人家怎么过日子?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山东省长岛县司法局在该县砣矶镇磨石嘴村,利用渔民收港时机,宣传渔业法,并进行法律咨询。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