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捷总理阿达麦茨说
  不同要取消共产党的人讨论民主
新华社维也纳10月25日电 正在这里访问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理阿达麦茨今天表示,不同要取消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人讨论民主问题。
阿达麦茨是今天中午在同奥地利总理弗拉尼茨基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说,目前在捷克斯洛伐克,人们正就一系列民主步骤问题进行着“十分公开的讨论”。他强调指出,要有“更广泛的民主,但也要有制度和纪律”。
阿达麦茨是昨天上午抵达奥地利访问的。今天,两国政府签署了新的双边核安全和防止辐射条约。条约规定,为了进一步防止环境污染,捷克斯洛伐克将向奥地利通报其境内所有核电站的设备及运转情况。
阿达麦茨一行于今天下午结束了对奥地利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波大工厂党委书记反对转让全民企业
认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在于波兰人的劳动
据新华社华沙10月25日电 208个波兰统一工人党大工厂委员会第一书记23日表示,反对团结工会领导的政府把全民所有制企业转让给外国资本家和搞投机倒把的暴发户,认为这将会在波兰导致“贪婪的资本主义的出现”。
据波通社报道,这些统一工人党基层组织负责人是在波党中央工人委员会会议上讨论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时发表上述看法的。他们指出,当前波兰经济形势“相当严峻”,“通货膨胀加剧,生产萎缩,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政府提高部分商品价格的政策表示理解,但认为必须限制基本食品的涨价幅度。
这些工厂党委书记们认为,尽管外国给予贷款和经济援助,但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在于波兰人的劳动”。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波兰内务部进行重大调整
新华社华沙10月25日电 (记者汤德乔)波兰内务部发言人沃·加尔斯特卡今天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波兰内务部“为适应国内新的政治和社会形势”,正在机构、人员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
加尔斯特卡说,由于波兰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内务部迄今为止已撤销了原先负责监视反对派、防止工业、农业和上层建筑领域破坏行为等事务的6个局。此外,内务部还决定撤销民警防暴队。但是,为了避免出现工作上的“真空”,决定成立民警预防队。
加尔斯特卡还说,内务部工作人员在“社会的压力下”将大大地精简,将裁减7000多名警察和7000名内务部管辖的各类保安部队战士。
在记者招待会上,内务部民警总局副局长诺维茨基少将和保安局副局长卡尔帕奇谈到警察“非政党化”问题。他们说:正在考虑撤销内务部的政治教育司,同时还建议成立一个由波兰各政治力量代表参加的内务部“政治顾问委员会”,以“加强社会对内务部工作的监督”。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戈尔巴乔夫访问芬兰
本报赫尔辛基10月25日电 记者顾耀铭报道:正在这里访问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明确支持芬兰的中立外交政策,赞扬芬苏友邻关系为欧洲进程树立了“一个榜样”,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
戈尔巴乔夫今晚在芬兰总统科伊维斯托为他举行的宴会祝酒辞中赞扬芬兰独特的国际活动、对促进对话的积极态度,从而“使赫尔辛基成为全欧进程的发祥地”。
这是苏联领导人第一次公开明确地支持芬兰的中立外交政策。此间舆论界认为这是苏联对邻国政策的重要变化。
在介绍苏联正在进行的改革时,戈尔巴乔夫表示,苏联正面临着最重要的阶段。改革的每一步都遇到了具体的困难。然而,“尽管对目前的形势的看法和态度不同,但是人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社会主义”。
芬兰总统科伊维斯托在祝酒辞中对美苏军控谈判的进程表示满意。他呼吁取消远程巡航导弹,制止扩大海上军备。
戈尔巴乔夫一行是于今天上午抵达这里,开始对芬兰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的。这是苏联最高领导人自1957年来对芬兰的第一次正式访问。据苏联代表团发言人介绍,戈尔巴乔夫这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苏芬两国的友邻关系。(附图片)
25日,戈尔巴乔夫抵赫尔辛基开始对芬兰访问。图为芬兰总统科伊维斯托举行仪式欢迎戈尔巴乔夫。
本报电视照片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联大主席呼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要求核武器大国停止发展核武器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4日电 新任联大主席加尔巴今天在纪念联合国成立44周年大会上说,随着国际关系中政治和平的出现,目前更多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国际经济合作上。
加尔巴说,通过解决一些国家之间的争端从而达到国际和平和安全,这并不是联合国宪章所唯一希求的。加尔巴认为,加强国际合作,以解决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具有相同的重要性。
加尔巴指出,目前还较脆弱的政治和平只有在一种稳定和合理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才可能持久下去。他呼吁联合国各成员国加倍努力,为实现90年代和下个世纪的国际发展战略目标,合理安排各自的资源。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5日电 第44届联大主席加尔巴今天呼吁世界核武器大国停止发展核武器,以此作为走向核裁军的第一步。
加尔巴是在“联合国裁军周”的第一天发表上述讲话的。他呼吁核大国采取实质性的步骤,停止核武器的发展、试验和储存。
他相信这些措施将在武器竞赛方面发挥重要的抑制作用,并使和平建立在“最低和平的军备和武装力量上”。
加尔巴指出,对和平与安全的追求是所有国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呼吁
  加强国际合作 和平利用核能
本报联合国10月25日电 记者刘开宸报道:第44届联合国大会今天一致通过一项决议,呼吁世界各国加强有效的国际合作,促进核能的和平利用。
大会要求有关国家采取必要措施,进一步加强核设施安全,尽量减少对生命、健康和环境的危险。
大会还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使这些国家通过和平利用核技术和核能促进经济发展。
大会还要求有关国家确保原子能机构的保障制度的认真执行,凡接受保障的核材料,不得用于军事上。
据原子能机构向大会提出的报告,1987年,世界上共有417座核电厂,生产电力占世界总电力的16%以上。1988年,新增加14个核电厂,核能发电能力增加4.3%。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朝鲜北南国会代表
  举行第八次预备性会晤
新华社板门店10月25日电 (记者黎能清)旨在讨论朝鲜北南方互不侵犯宣言,实现经济、物资等多方面交流与合作等问题的朝鲜北南国会会谈第八次预备性会晤,在中断了10个月后,今天在板门店南方一侧的“和平之家”举行。
在今天的会谈中,双方在国会会谈的形式、议题、内容等问题上,除坚持过去基本立场外,又提出了修正意见。
南方代表团首席代表蔡汶植首先在发言中表示,南方放弃在国会会谈中讨论“实现南北方经济、物资交流”的立场,接受北方提出的讨论“实现南北方多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建议。
北方代表团团长全金哲在发言中指出,在国会会谈中,北方主张“发表南北互不侵犯宣言”,而南方坚持国会是议事机构,国会会谈只能讨论“互不侵犯宣言”问题,而无权发表。他表示如果南方所说的“讨论互不侵犯宣言”的内容与北方的相同,北方愿意采纳南方的立场。
接着,双方代表着重讨论了北方代表提出的有关释放文益焕、林秀卿、徐敬元问题。南方代表则声称,对文益焕、林秀卿按司法处理是南朝鲜的内政问题,北方无权干涉。
今天的会晤持续了4个小时,会晤结束后,全金哲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南朝鲜代表在今天的会晤中没有诚意。
双方同意第9次会晤于11月29日在板门店北方一侧“统一阁”举行。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朝鲜表示不生产核武器
新华社平壤10月26日电 (记者张锦芳)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书记局副局长方哲秀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朝鲜政府和平利用核能,不生产核武器。朝鲜开发核能仅仅用于和平目的,即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服务。
在平壤人民文化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方哲秀断然否认了美国《纽约时报》援引美国高级官员关于朝鲜北方已决定生产核武器的说法。他说,朝鲜政府多次申明,朝鲜北方主张使朝鲜半岛变为无核区和和平区,反对在朝鲜半岛部署和生产核武器。美国散布朝鲜决定生产核武器的谎言旨在使它在南朝鲜部署核武器合法化。
方哲秀介绍说,美国从1957年起向南朝鲜运进核武器,至今在那里共部署核炸弹和核导弹以及其他核武器1000多枚。
方哲秀说,相互和解和消除紧张局势是当今世界的潮流。面对不拥有核武器的朝鲜北方,美国没有任何理由在南朝鲜部署核武器。美国应当从南朝鲜撤走美军和核武器,以便使朝鲜半岛成为无核区和和平区。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埃外长要求美澄清贝克建议立场
美证实以有条件地接受贝克建议
本报开罗10月25日电 记者林皎明报道: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10月22日和23日与穆巴拉克总统两轮会谈后,有关举行巴以直接对话的斡旋活动再次活跃。
埃及外长马吉德24日打电话给美国国务卿贝克,通报有关打破僵局促成巴以对话的情况,要求美国进一步澄清贝克5点建议的立场。马吉德外长向美国驻埃大使介绍了阿拉法特主席与穆巴拉克总统会谈情况。
正在埃及访问的美国特使惠斯奈在会谈后对外界宣布,巴以直接对话的“门仍然敞开着,斡旋还在进行”。他说,阿拉法特最近在开罗的访问证实,巴解组织对巴以对话“没有把话说死”。
与此同时,巴解组织正式消息证实,阿拉法特主席已收到贝克5点建议,并就被占领土状况复信给贝克本人。巴解组织领导人
“正在认真研究”贝克5点建议。
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昨天证实阿伦斯外长致信贝克就5点建议给予正式答复。发言人拒绝谈论信件内容。以色列电台透露,阿伦斯在信中“原则接受”5点建议,但要求修改其中两点,即要求美国担保巴勒斯坦代表团中不包括巴解组织成员;以巴对话仅限于被占领土选举问题。美国国务院昨天已证实以色列“有条件地”接受5点建议。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秘鲁一些地区实行紧急状态
本报加拉加斯10月26日电 记者朱满庭报道:秘鲁政府宣布从本月23日起在利马和卡亚俄地区实行为期1个月的紧急状态,以制止日益严重的暴力浪潮,确保11月12日举行的市政选举顺利进行。
在此期间,武装部队在上述地区执行政治和军事管制,宪法规定的集会自由、通行自由、家庭住宅不受侵犯、无法官书面命令不受逮捕等权利将暂时取消。利马省的其它一些地区在此之前已进入紧急状态。
随着市政选举日期的临近,秘鲁的暴力浪潮不断加剧,暴力暗杀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各地的市长和参加市政选举的候选人。据秘鲁参议院和平委员会统计,今年年初已有47位市长死于暗杀。在暗杀浪潮的威胁下,秘鲁内地一些地、县一级的市政当局虽出现空缺,但没有人出来竟选这些职务。根据政府方面的估计,迄今约有200个市长或市政选举候选人已宣布辞职或退出竞选。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我国学者贺其治获国际空间法学会荣誉奖状
本报讯 在最近举行的国际宇航联合会第40届年会上,我国空间法专家贺其治教授被国际空间法学会授予荣誉奖状。这是国际空间法学会第一次向一位中国学者授奖。
国际空间法学会是国际上空间法方面最权威的学术组织。该学会的研究活动对制定外层空间的国际公约和法律有重大影响。多年来,贺其治教授担任该学会的理事。他作为联合国外空法律委员会的中国首席代表,为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外空领域的正当权益作出了努力。贺其治教授在国际空间法研究和教学方面有很高造诣,在国际上发表过许多重要论文,为推动国际空间法的发展作出了卓著贡献。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资料

  西萨摩亚独立国
西萨摩亚独立国位于南太平洋中部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中心,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岛国。全国由萨瓦伊和乌波卢两个大岛和七个小岛组成,面积二千九百四十六平方公里,人口十六点二万,百分之九十是波利尼西亚人种的萨摩亚人。官方语言为萨摩亚语,通用英语。首都阿皮亚。
西萨摩亚位于南半球,属热带雨林气候。各岛多火山,山峦起伏,雨量充沛,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产品有椰子、可可、香蕉、芋头和面包果。渔业、森林资源也较丰富。主要出口椰制品、可可、香蕉和木材。工业有农产品加工、食品、服装、锯木等。
西萨摩亚历史悠久。约在三千年前,萨摩亚人自东南亚一带漂洋过海,来此定居。以后建立了独立王国。十九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相继侵入,一八九九年成为德国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新西兰对德宣战,占领了西萨摩亚。战后,国际联盟把西萨摩亚交新西兰管理。二次大战后,联合国将该地作为新西兰托管地。一九六二年一月一日独立,成为南太平洋诸岛中第一个独立的国家。西萨摩亚政府奉行与各国友好的政策,主张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军备竞赛,支持不结盟运动,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积极参加南太平洋论坛活动和地区合作,主张建立南太平洋无核区。
早在一九○三年,第一批华人就远涉重洋,到达西萨摩亚,同当地居民并肩劳动,为经济开发作出了贡献。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六日,我国同西萨摩亚建交。一九七六年九月和一九八○年六月,西萨摩亚国家元首马列托亚·塔努马菲利第二和总理图普奥拉·埃菲先后访问中国。一九七九年三月和一九八五年四月,陈慕华副总理和胡耀邦总书记先后访问西萨摩亚。两国代表团的多次互访,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柚·(附图片)
  西萨摩亚独立国首都阿皮亚繁华的商业区。
新华社记者 郑虹摄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述评

  “吉隆坡风暴”和英联邦未来
  ——评英联邦首脑会议
  本报记者 陈特安
为期一周的英联邦首脑会议23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闭幕。会议发表与会49国政府首脑共同签署的、长达29页的会议“最后公报”,欢迎东西方关系的改善,指出有必要帮助依然受到经济问题威胁的发展中国家,呼吁作出全球性努力,以对付诸如贩毒、难民、恐怖主义、地区冲突、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被认为是一次“成功”的会议。但在南非问题上,英国独自发表反对制裁南非的声明,从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形成这里报刊所说的“吉隆坡的风暴”,给英国的南非政策、英联邦的未来带来了新的考验。
要不要真正制裁南非种族主义政权,一直是英联邦难以解决的一大症结。南非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推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本世纪初以来颁布的种族歧视法律、法令多达350多项。南非本是英联邦早期成员,1961年因英联邦通过种族平等原则后被迫退出,此后英联邦一直举着反对种族隔离的旗帜。英国政府虽也谴责南非种族主义政策,但它反对全面强制性制裁,主张通过对话,促进南非内部和平改革。这与英联邦其它成员国存在明显分歧。因而,南非问题也成了前几次英联邦首脑会议头号棘手的难题。
在本届英联邦首脑会议上,围绕着如何对待南非种族主义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吵。22日,英联邦首脑会议就南非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保持和加强英联邦目前对南非采取的所有经济制裁,直到南非采取明确的、不可逆转的改革为止,但声明还指出英国单独反对加紧经济制裁的四项具体办法。据说,英国由于没有可能在联合声明中阐明其立场,故在两小时后又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动,单独发表声明。“声明”拒绝加强现存的制裁措施,其理由是,“南非已进行了重要而积极的改革”,英联邦应“鼓励”这种改革,而不是“进一步惩罚”,“制裁会造成南非的贫困和悲剧”。
英国反对制裁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立场引起了英联邦其它48国政府首脑的强烈反对。人们记得,英联邦曾派出“贤哲小组”到南非进行“和平劝说”,欧洲共同体也派出英国前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去执行“和平使命”,但都未能奏效,“贤哲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实行经济制裁才能迫使南非当局改弦易辙。《泰晤士报》认为,最近南非当局释放了8位黑人领导人,情况确实有了“变化”,但“英联邦秘书长什里达思·兰法尔先生一直怀疑德克勒克先生的意图”。英国的立场已遭到广泛的批评,撒切尔夫人空前孤立。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批评撒切尔夫人的行为是“令人看不起和不能接受的”,英国立场无异于在“支持南非种族主义”。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说,鉴于英国的立场,“南非已向英国道谢,这一事实已很清楚”。英国国内一些政治家也对政府的南非政策持批评态度,有的尖锐地指责政府在吉隆坡会议上扮演了南非的“特洛伊木马”的角色。
然而,撒切尔夫人坚持己见。她在会议结束前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在南非问题上“如果是48票对一票,那么,我对48票表示非常遗憾”。她否认英国受到从未有过的孤立,她说,与1985年拿骚会议相比,吉隆坡会议上的争吵只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撒切尔夫人不愿对南非实行全面经济制裁,除了南非战略地位重要、同英国有着传统的历史联系外,更深一层的原因是英国在南非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统计表明,英国是南非第二大贸易伙伴;南非是英国在海外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英国在南非直接和间接投资达140亿美元以上,占其海外投资的10%。
此间舆论认为,吉隆坡会议使英国与英联邦其它成员国的鸿沟扩大了,英联邦的“团结”受到威胁,当然英联邦其它成员国则更为接近了。英联邦之所以存在,完全是由于昔日英帝国及其自治领和殖民地之间历史形成的联系。英联邦成立40多年,一直在寻求一种更有希望的存在的根据。对于许多成员国来说,它们把联合反对种族主义作为目前的中心任务,对英国来说,尽管它一直把英联邦作为支撑其大国地位的支柱之一,是它的“三环外交”中的一环,但从政治和经济上看,英联邦现在对英国的重要性已远远低于“英美特殊关系”和欧洲共同体。目前还看不出英联邦各国为这场争吵而趋于解体,但是南非问题上的尖锐分歧对英联邦的命运提出了挑战。
(本报伦敦10月24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