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艺术
  陈荒煤
中国第一届电影节期间,全国各地的一些创作评论人员能够齐聚一堂,结合电影节的展览与评奖活动,就一些重要创作问题交换意见,为中国电影艺术创作的发展和繁荣作些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我这个退役老兵,对近几年的电影看得不多,实在无法对当前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发表什么意见。但我衷心地期望从这次会议开始,回顾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冷静地思考一下,从到底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电影这个大前提下,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电影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如何发挥电影艺术的优势。
中国电影四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应该加以充分肯定,这是经历长期极为艰辛、曲折、坎坷的历程所取得的。这里既有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又有悲痛的教训。既有已形成中国特有的优良传统,又限于长期思想僵化的影响,对电影特性的发挥还有所不足,还有待于不断的探索、创新和开拓。既要看到有很少量的影片在国际影坛引起重视,发生较大影响,又应该看到从总体来说,我们的电影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面临严峻的考验。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还得结合改革进一步研究。
我个人认为,还是要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面向现实,统一认识,我们今后到底如何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影艺术,新中国的电影有没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和风格所形成的优良传统,我们如何发扬这些特点,形成我们的优势?
就我回忆,四十年来,我们所拍摄的许多优秀而确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影片,大体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题材。
一、反映现代革命历史题材,展现了中华民族革命历史和斗争,特别是我们党在建国以前长期革命战争中的战斗经历。今年的《开国大典》、《巍巍昆仑》、《百色起义》就足以证明。
二、反映新中国建设中的成就和失误,为广大群众所关注的现实生活的题材,特别是有关十年动乱的灾难和新时期改革方面的题材。但这方面的成就不如前一方面大。原因也比较复杂。
三、中国古典与现代文学名著的改编。它们既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当时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又因为文学作品本身深厚的内涵、文学价值以及人物形象的生动和典型化,经过改编往往获得很大的成功。今年的《红楼梦》及过去拍摄的《祝福》、《林家铺子》、《骆驼祥子》等就是明显的例子。
四、还有待发掘的极为丰富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题材。从《林则徐》到既有广泛影响又在国内颇有争议的《末代皇帝》(与国外合拍)。
这些方面,恰恰是我国电影的艺术特色,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丰富的创作源泉。所谓中国特色,我认为最重要的应该理解为:通过电影艺术的特性,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反映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战斗历程和建国以来的斗争,走自己的道路,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教训;并且展现随着历史的进程在不断形成的一代一代具有新的民族精神和性格的新人,奋勇向前,永无止境;在艺术的创新中,把不断发掘电影艺术的表现潜力和吸收融化中国文化艺术自身独有的优秀传统紧密相联。唯有正确理解这个特色,电影艺术的群众性,才能得到正确的发扬,才能发挥它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特殊的功能,为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我始终认为,愈是群众性、影响较广泛的艺术,愈应该提倡周恩来同志所讲的“寓教育于娱乐”。我们要向四化前进,却还有两三亿文盲、半文盲,如果人的素质不提高,那就是我们前进中最大的障碍。过去把教育仅仅归结为政治即阶级斗争为纲,失之于片面、简单化。然而,否认娱乐中的任何教育作用,其实也是一种偏见。思想、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历史知识、人的行为准则,个人的爱好趣味,讲礼貌、尊重人、关心人……总之,文化艺术所起的一切陶冶性情的作用,凡是对青年一代身心健康发展有影响的,其实都含有教育的因素。而且,文艺更多的还是“情感教育”。
轻视、忽视、完全否认文艺的教育意义和功能,其结果往往是为庸俗低级甚至色情的东西打开大门。建国四十周年之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扫黄”,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深刻地反思么?
前不久,我又重新读了1959年周总理关于《文艺工作两条腿走路》的讲话,我认为,这个讲话的基本精神和原理,结合今天的形势来看,仍然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指导思想。因此,我认为电影艺术创作在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决议精神,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如何更加健康地发展和繁荣,确实是一个应该思考的根本问题。
什么是我们中国电影的特色,我们怎么走出这条道路来,怎么去发展我们特有的经验和传统?如何在新时期更好地坚决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再老重复过去的错误,一强调“二为”方向,就忽视了“双百”方针,或一强调“双百”而又背离了“二为”的方向?真正掌握中央的方针政策,学会两条腿走路,是十分重要的。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戒严一日》征文评介
  皇甫德仁
由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发起,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具体承办的“戒严一日”征文活动在建国4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圆满结束。170余篇记录戒严中难忘的日日夜夜的文章,计61万字,已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分上下册结集出版,为这场伟大的斗争留下了珍贵的史料,也为亿万军民提供了生动的形象化的教材,可喜可贺。
杨尚昆副主席指出,我军这次进驻北京是迫不得已的,解放军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宁,保证党和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保护人民的和平劳动而进驻的。一段时间,许多人对此不理解,通过学习邓小平主席的讲话和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通过我军执行戒严任务的实际行动和我们的宣传工作,现在误解已逐步消除,绝大多数同志对当前这场斗争已经有了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但还远未达到完全消除误解、隔阂和对立情绪的程度。要使广大群众真正达到了解事情真相,理解党和政府所采取的这一正确、必要的措施,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还要做大量的工作。这次大规模的征文活动,就是要通过参加执行戒严任务的解放军、武警和公安干警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所感,把历史的本来面貌告诉人民。这不仅对我们光荣牺牲的烈士、英勇负伤的官兵和戒严部队的全体同志是个很好的纪念,同时有助于人民群众,包括国外人士了解事实真相,分清是非曲直。征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在征文发起之初的一次会议上,总政领导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每一位作者都要有严肃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写,用事实说话。只有符合历史真实的东西才有说服力、生命力”。(见《戒严一日》<代序言>)可以说,这个要求是征文作品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史传文学,“历史真实”向来就是人们衡量其价值的重要尺度。“真则金玉,假则粪土。”为了尽可能反映戒严的真实面貌,征文的组织者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征文的作者相当广泛,有将军,也有士兵;有第一线的指挥员,也有医护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有刚刚入伍的新战士,也有转业的官兵;有地方各部门的干部,也有普通的工人、市民……由于作者全是亲历了戒严斗争的见证人,因此它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几乎是勿庸置疑的。这里是目击和经历的集大成,没有道听途说的市场。比如上校团政委季新国的《清场前的谈判》就真实记录了清场的前后经过,用事实驳斥了一些谣言。司机吕敬东的《送“神枪手四连”去广场》则把人民群众支援协助部队完成戒严任务的情况写得颇为动人。某集团军少将政委王福义的《铁流东进天安门》描绘了进入广场第一梯队的艰难开进过程,《圣殿轶事》、《守卫大会堂》、《医疗队开赴人民大会堂》、《两袋方便面》等等把部队进驻广场之后的艰苦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从征文中,既能俯瞰戒严的全貌,又能了解开进中各个部队的不同遭遇;既能看到官兵们的忍辱负重,也能看到人民群众的冒死救援;既有宏观的整体描绘,也有个人的具体刻划。作为戒严的忠实记录,将永远载入人民解放军的史册。
戒严本身就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任务,在好人坏人混杂,蓄意造谣惑众者和不明真相者掺杂的情况下,既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严厉镇压反革命暴徒,又很好地掌握政策分寸,尽可能不冤枉好人,确实是很难办但又要努力去做的。《戒严一日》的征文,在政策性的总体把握上比较注意分寸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一些具体事件上,确实起到了正本清源,弄清事实真相的作用。比如对广大市民和大学生的总体评价就比较得当,没有肆意丑化,也没有含糊其辞,更没有歪曲事实。《西单路口军火!军火!!》一文是记叙6月3日抢救军火车辆的斗争的,两名大学生,一名中学生协助解放军战士保护抢救了若干枪枝弹药,并得到公安部门和戒严部队领导签写的字据。日后,他们一度被当成暴徒逮捕时,这字据便起了重要的证明作用。这个颇有戏剧性的情节生动地证明大部分学生还是理智的、善良的,他们并不愿扩大事态,不主张烧汽车。同样,《马嫂》、《北京人印象》、
《姑娘,你在哪里?》、《九万六千个包子》、《永生难忘的深情》等等也都实事求是地描写了广大市民复杂的心态和对子弟兵的无私支援。面对这场严峻而复杂的阶级斗争,有了这些记录才更显得真切、深刻和全面。
朴实无华的文风,是征文作品的又一个显著的特点。《戒严一日》中的文章大多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口语的语感很强,和内容的真实相一致,文词上也是不粉饰不夸张,大量的是事件过程的如实的白描,而没有不着边际、云天雾罩的议论,使人读来倍感亲切质朴,像是自己的一位亲人、朋友在讲述自己的经历一般。一位当年曾经参加过“志愿军一日”征文的编辑工作的老同志在读了这些文稿之后感叹地说,现在的干部战士文化水平比过去大大地提高了!我们从征文中确实不难感受到新一代军人不仅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而且有与之相辅相成的知识文化水平。当他们把自己感受最深的斗争经历平白地讲述出来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获得非凡的魅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戒严一日》是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集体创作的结晶。征文写作之时,正值盛夏,戒严部队的官兵们在比较艰难的条件下认真写作,许多文稿是在潮湿闷热的帐篷里,在尘土飞扬的库房中诞生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同志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征文从发起、组织到结集成书出版,前后总共才两个多月的时间,也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奇迹。而奇迹的主要创作者,正是那些为了首都的安危而浴血奋斗的共和国的卫士们!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劲人的舞蹈交响
  ——看舞蹈新作《黄河》
  俏士
一个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舞蹈,竟引起舞坛少有的反响。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的观众激动了,他们不断地鼓掌,呼喊,连外国人也受到感染,台湾同胞为之落泪。这个被称为交响性的舞蹈《黄河》,是本届艺术节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专场的压轴节目。
论题材,够老了,仅是这类舞蹈,近几年就有几个。而且是两位年轻的编导,一位是张羽军,一位是姚勇。但去年底在香港首演就曾大获成功,这次修改又有不小的进步。
看来,作者在这部作品里发现的是舞蹈的自我,正是在这一点上它使舞蹈回归了本原。它没有情节,人物都淡化了。情节是随着音乐的旋律与和声织体自由而有规则地行进,人物并不从属于那身农民式裤褂,他们是一组象征式的群体——人民。就在这没有确切情节的舞蹈中,人们视觉所展开的是一浪又一浪的历史波涛,是这个黄色民族的顽强奋进与自强不息,是他们在充满悲哀与欢乐中,用斗争迎来了黎明的曙光。整个节目最大限度地突出了舞蹈艺术最主要的因素——人体。在20多分钟里,人体动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与大自然的争搏,与饥荒的苦斗,战火中的厮杀,人欢马叫,流离失所,团结相助……这一切仅是由人体与光色变化完成的。舞蹈充满了史诗般的悲壮格调,气势恢宏,场面雄伟。舞蹈的本体意识得到充分展现。它告诉我们,舞蹈自身发挥得越强尽,内涵就越宽广;反之,其理性的涵量则相对萎缩。
舞蹈的交响化,首先来自交响性音乐。作者在选择人们稔熟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时,不破坏原音乐的完整性,舞蹈完全服从音乐,并力求使音乐的内在力量形体化。这是作者有意克服近年舞界在用现成音乐编舞时把音乐剪接得支离破碎所做出的努力。他们的愿望实现了,舞蹈与音乐的和谐统一与浑然结合,都使对方得到了强化,这是这个舞蹈获得成功,并被称为交响性舞蹈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在视觉接受舞蹈时,听觉同时接受的是完美的音乐,合理贴切的舞蹈形象,加深了人们对音乐的更深理解。二者相辅相成。
舞蹈的交响化创作方法,是本世纪初形成的,传到我国也只是近几年的事。可惜的是,由于我国戏剧传统的影响和情节芭蕾的光辉成就,使我们不能更快地得到普遍的认识,很多人尚不知这种方法将会对我国舞蹈创作发生什么作用,因此做全面尝试的人还不多。在这种情况下,《黄河》的成功更应引起注目。
由于《黄河》对交响性质的追求,使它在舞蹈形式上的探索也取得进展。从编导、设计到演员正是因为要强化舞蹈,表现音乐,都有意不去随俗落套,终于摆脱了近年来舞界出现的片面追求形式华丽和造作娇腻的“巴洛克”之风。全舞质朴无华,强调语言的整体性、韵律性与流动感,舞美上有意不用耗资巨大的布景装饰。这些都使这个舞蹈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实现了它的总体构想。
《黄河》是舞蹈学院这台节目的一个代表。这预示着什么呢?素以培养优秀演员著称的北京舞蹈学院,近年在编导的培养上也做出可喜的贡献。节目单中列出的几乎全是近年闯入编导行列的,这是一代充满生气的新人。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看四川省川剧学校晋京演出
  陈培仲
四川省川剧学校是培养川剧艺术人才的摇篮。建校30多年来,其毕业生遍布全川及云、贵地区的专业剧团,不少人已成为艺术骨干。在省内外的艺术竞赛中,该校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如1988年四川省中青年川剧演员电视大选赛设“最佳演员奖”15名,该校即夺得10名。荣获第六届“梅花奖”的古小琴、沈铁梅,荣获电视界三大奖的邓婕,均从川校毕业。最近该校成人中专班的学员,晋京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了两台折子戏和一台大戏
《碧波红莲》,再次展示了该校在培养新人上的优异成绩。
这批学员均20出头,进校前是各专、县剧团的尖子,有着较好的条件,经过两年的深造,已经崭露头角。其特点是行当整齐、功夫扎实、绝技迭出、精采纷呈,受到了戏曲同行的瞩目和观众的好评。
过去,人们常常认为川剧以“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见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川剧中有不少袍带戏、武功戏,只是长期以来,缺少好的老生、花脸、武生,因而很少演出,致使人们产生上述印象。这次我们高兴地看到了《铡侄》、《斩经堂》、《杀狗》等净行、正生的重头戏,扮演包拯的李乔松、扮演吴汉的胡瑜斌、扮演曹庄的李艳冬,均有天赋的好嗓子,高宽明亮、运气充沛,演唱技巧娴熟,富于韵味,且有激情。武丑赵安平在《拦马》中扮演焦光普,以其轻、帅、快、脆的筋斗功,干净利落的椅子功,潇洒规范的身架功,将一出常见的剧目演得不同凡响。这些不易出人才的行当,如今有难得的好苗子,令人格外欣慰。加上小生行中的彭欣綦、张建平、肖德美,旦行中的李亚莉、雷敏、杨楠桦等人,真可谓人材济济,新秀满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朝气。
这批学员受过严格的训练,基本功扎实,一招一式、一腔一调规范严谨,对高难动作和特技的掌握运用,得心应手,轻松自如。在《杀狗》中扮演焦氏的田蔓莎,一出场那漂亮的前后双抛袖动作,加上那窥视曹庄的眼光,一下子就拢住了全场观众的神,将焦氏虐待婆母而又惧怕丈夫的特定心理,清晰地传递给了观众。随着丈夫的责问、焦氏的辩白,矛盾逐步激化,田蔓莎以
“背壳双后抛袖”,转体360度僵尸、大幅度甩发等程式组合,将焦氏愤懑不平而近于撒泼的心态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至。待怒火中烧的曹庄举刀威慑时,只见田蔓莎双眼发直以芭蕾舞的脚尖步急速后退,十分准确地揭示了人物惊惧惶恐的心理。在两人追赶之中,田蔓莎那双四尺五寸长的水袖,或上抛横射,或左右飞旋,配以梭跪等快速动作,将人物惊惶失措、左躲右藏、无路可逃的心情和处境,描摹得维妙维肖,既夸张,又真实。在《滚灯》中,以丑行应工的蓝家富扮演惧内的纨绔子弟皮金,为了躲过老婆的鞭笞,被迫头顶一盏油灯,在地上翻滚,表演交叉步、蛇行步,还能倒钻、顺钻三条板凳,做各种惊险动作,而头上的油灯始终稳稳当当。这种真功夫,非取巧所能练就。在《活捉三郎》中,蓝家富又以踢褶子、“提?人”、“提靴子”、变脸等特技,将张文远这个既贪花又怕死的好色之徒被阎惜姣鬼魂活捉时那种丧魂落魄、气尽而亡的丑态,刻画得穷形尽相,丑中见美。
文艺界前辈魏传统将军为这次演出题辞曰:“振兴川剧,教育为本”,这说到了关键。我们相信,只要培养、造就出一批优秀的、杰出的人才,振兴戏曲就大有希望。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山西大同举办报告文学研讨会
山西省作家企业家联谊会、《作家企业家纪实》杂志社最近联合在大同举行报告文学研讨会,就《土地无姓氏》、《黑色的骚乱》两部报告文学以及当前报告文学的创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土地》是反映农村经济承包制中如何解决土地在“萎缩”、“荒芜”等问题;《黑色》反映了煤炭生产、流通、销售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两部作品对人类赖以依存的土地和能源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剖析。京晋两地的文学界和企业界人士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历史题材创作研讨会
旨在探讨历史题材创作问题的“剑门蜀道文学笔会”,最近在四川广元、绵阳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地的历史文学作家、评论家、编辑家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就历史题材创作中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认真做到坚持历史真实、古为今用、寓教于史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就创作中如何更好地运用艺术规律,使历史题材更故事化、生活化、心灵化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次会议是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广元时报和广元作协联合举办绵阳文联协办的。(马平)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新作

  《李大钊》(传记文学)
  作者 王朝柱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异邦侵扰於外,枭雄争霸於内,社会动荡,民族危厄。於是,志士仁人,热血青年愤而探求救国救民之路,一时“主义”纷起,英杰迭出,几经风云变幻,大浪淘沙,昔日革命前驱或落伍,或退却,或彷徨瞻望,或卖身求荣,而以李大钊为首的一批精英,却终于从西方窃得火种,齐聚在共产主义赤旗下,揭开了中华民族新的纪元。
长篇传记《李大钊》以丰富的史料,纪实的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中国近代史这一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岁月,作者描写了李大钊从一个农家子弟在革命的风浪中成长为中国共产主义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青年时代投身爱国事业,寻求民族解放之路。在新文化运动中,热情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和领导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作品以主人公为经线,描绘了中国现代革命斗争中“五四”运动,“二七”罢工,“三·一八”惨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一次国共合作,陈独秀蒙难,孙中山北上,冯玉祥北京政变,李大钊英勇就义等一些震撼中外的重大事件,讴歌了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前驱们为了崇高的事业鞠躬尽瘁、慷慨赴死的业绩。这里既有腥风血雨的搏杀,才气逼人的争辩;也有同窗反目的悲忿,哀婉动人的情爱。作品刻画了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孙中山、宋庆龄、蔡元培、章士钊、胡适、冯玉祥、吴佩孚、张作霖、段祺瑞等人物的形象。其涉猎历史人物之众,触及历史事件之多,绘织成一幅气势磅礴、色彩绚丽的历史画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