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市场报》发表文章提醒消费者
抢购惜购均不可取 正常购物才最实惠
本报讯 今天出版的《市场报》针对消费者的惜购现象发表记者述评,题目是《抢购、惜购,都不可取》。
今年,市场销售疲软,一些商品严重积压。尽管商业单位纷纷实行“让利”销售,幅度大到5%—50%,但不少消费者仍持币待购。这是去年抢购风留下的后遗症。
述评认为,1988年的4次抢购风潮,是物价持续上涨引发的。多年处于消费饥渴状态的消费者,预感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威胁,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纷纷购物保值。抢购风造成商品更加短缺,物价借助抢购风以更大幅度上涨。现在消费者对抢购风进行反思了:一两年前够买冰箱和彩电的钱,眼下只能买一件,值不值?生产者、经营者却在等待新的销售旺季来临,结果事与愿违。
问题出在哪里?述评认为,是价格抑制了消费。用一位消费者的话讲:“辛辛苦苦攒了两三年,买台彩电要借钱,抢购风使我吃了大亏。”一些抢购到“俏货”的人们,今天也后悔不迭。有人吃一堑长一智,等等再说吧!这是当前一些消费者的基本心态。
述评接着从惜购谈到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指出:今年市场销售冷中有热。就拿1989年北京时装节来说,开幕之初,5角钱一张的门票,黑市价卖到5元;开幕后,观众如云,最初几日,日销货额达20万元。这说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仍然十分强烈,他们渴望在展销会上货比三家,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花钱要花出最佳效益——这是人们在经历抢购风之后总结出的经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可说是件好事。
这篇述评还谈到市场的一个潜在威胁,即由于积聚了巨大的购买力,出现新的抢购风也不是不可能。它认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在消除通货膨胀方面发挥着良好作用,特别是稳定物价,给消费者吃了颗定心丸。然而,这些仅仅是消除了消费者惧怕货币贬值的担心,而没有根除消费者追求高消费的动力。还应该看到,一些地方稳定物价,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行政措施,物价稳定的物质条件还没有完全具备,各种涨价冲动仍然存在,工业品易地涨价就是明显的例子。现在社会购买力相当强大,而有效供给又跟不上,如果宏观调控不力,不排除出现新的抢购的可能性。
述评最后说,消费者持币观望的现象是暂时的。明年的市场销售状况如何?各种预测纷纭。然而,有一点是比较一致的。从今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商品,特别是家用电器,价格已经回落或正在回落到基本上与价值相符的水平。这种适当的价格如能稳定,消费者心理上就会接受,进而正常购买。
《市场报》还发表了题为《正常购物最实惠》的社论。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客票调价实施顺利
铁路民航水路运输秩序井然 旅客反映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李玫)客票调价1个多月以来,铁路、民航、水路各部门运输秩序井然。旅客们反映服务质量普遍有所提高。
据交通部提供的数字,部直属航运企业9月份完成客运量241万余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21.1%,但上海—温州、大连—烟台等航线客流仍然饱满。铁路部门则反映,9月份至今日发送旅客量均保持在250—260万左右,比去年同期每天减少70—80万人。民航的客流量因主要热线仍实行优惠价,波动始终不大。
客票调价后的另一个现象是山东、河南、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等省的公路客流量有较大增加。交通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各地都没有出现旅客积压的现象。据旅客们反映,客票调价后,列车、轮船的卫生、服务质量有较大改善,正点率也大大提高。车票、船票也比过去好买多了。
铁路、水运部门抓住客流减少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加强了货物运输。铁路煤炭运输10月上旬创历史最好水平,日均装车达30558车。其他重点物资如粮食、木材、矿石等也都超额完成计划。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教委发布幼儿园管理条例
本报讯 国家教委制订的《幼儿园管理条例》,已经国务院批准,将于1990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共六章,确立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针,强调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举办幼儿园,使幼儿教育事业逐步向地方化、社会化方向发展;明确了幼儿园的领导管理体制,强调地方人民政府的责任。《条例》对教育、卫生、计划、财政、城建、劳动、人事、轻工等各有关政府部门,在幼儿园管理方面的责任,均作了明确的规定。
《条例》是政府对各类幼儿园进行管理的依据,应树立有法必依、以法治教的观念。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各幼儿园举办单位和个人,都应依照《条例》管理幼儿园。
(原有堂)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地处沂蒙山区的山东省临朐县,充分利用饲草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去年畜牧业总收入达1.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9.9%。图为王井镇村民在放牧。 张玉泉摄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杨尚昆接受乌拉圭驻华大使国书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国家主席杨尚昆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乌拉圭东岸共和国首任驻华大使吉列尔莫·巴列斯·加尔梅斯递交的国书。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王震会见国际民防组织官员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国家副主席王震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民防组织执委会主席、约旦民防局局长哈立德·塔拉沃奈一行。
哈立德访华的主要目的是就自然灾害的救济、防灾、抗灾、急救工作,以及中国加入国际民防组织等问题同中国有关方面交换意见。
王震说,中国是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中国政府在救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需要同国际组织和友好国家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对于中国加入国际民防组织一事,中国政府将予以积极考虑。哈立德对此表示欢迎。在会见中,双方还表示要加强中国与国际民防组织和约旦民防局之间的合作。民政部部长崔乃夫参加了会见。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田纪云会见孟加拉客人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今天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由会长萨尔曼·拉赫曼先生率领的孟加拉达卡市工商协会代表团。代表团是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的邀请前来访华的,目的是与中国有关部门和公司进行洽谈,探寻扩大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可能性。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上海乙烯工程即将试车
计划明年4月打通全部流程
据新华社上海10月17日电(记者吴复民)将为国家提供100余万吨塑料和基本化工原料的上海30万吨乙烯工程已经基本建成。目前,工人们正抓紧准备投料试车,以确保明年4月按原定计划打通全部流程,拿出合格产品。
依靠企业自筹资金建设的这项巨大工程,还将如期偿还内外债。上海石化总厂于1987年发行的上亿元企业债券,将按期从1990年1月17日开始还本付息。外债的偿还将从今年12月份开始。明年起,这项工程将以自己所创的外汇偿还外债。
这个信息是从最近举行的上海30万吨乙烯工程领导小组会议上传出的。
上海30万吨乙烯工程,是继大庆、齐鲁、扬子以后的我国第四套30万吨乙烯工程。工程于1987年5月正式开工,总共耗资近60亿元,在上海郊区金山和吴泾两地同时展开建设。今年9月份以来,两个工地捷报频传。其中,年产30万吨乙烯联合装置已在10月9日建成,将于12月投料试车。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柯在铄在香港发表谈话
香港英军设施处理问题英国无权单方作出决定
新华社香港10月18日电 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首席代表柯在铄就香港添马舰海军基地和目前英国在香港的其他军事设施的处理问题,今天对本社记者发表谈话。
柯在铄说:“添马舰海军基地和目前英国在香港的其他军事设施的处理,涉及到1997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香港驻军的安排。中英双方在联合联络小组范围内对有关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但迄今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中方一直采取合作的态度同英方认真磋商,然而英方却把这个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英国单方面的决定公诸于世,以图造成既成事实强加于中方,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柯在铄指出:“中方坚持认为,上述问题必须由中英双方通过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共同讨论解决,英国政府无权单方面作出决定。”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吴学谦结束访印回到北京
本报北京10月18日讯 吴学谦副总理今天结束对印度的友好访问乘飞机回到北京。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外交部副部长刘述卿、印度驻华大使任嘉德到机场迎接。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高狄宴请朝鲜客人
本报北京十月十八日讯 中共中央委员、人民日报社社长高狄今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以副总编辑朴忠顺为团长的朝鲜《劳动新闻》代表团。朝鲜驻中国大使朱昌骏应邀出席。
《劳动新闻》代表团是应人民日报社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于十月十八日中午抵京的。代表团将去长沙、武汉、郑州等地访问。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外事简讯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17日在北京会见了阿根廷参议员、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布拉沃·埃莱拉和夫人。布拉沃·埃莱拉是应北京国际战略问题学会邀请来访的。
▲匈牙利驻华大使内梅特17日在大使馆举行午宴,庆祝匈牙利和中国建交40周年。内梅特大使和田曾佩副外长在宴会上先后致辞。双方回顾了建交40年来中匈友谊发展的历史,共同祝愿两国、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友好关系不断发展和加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17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由文化部长、塞内加尔社会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姆斯塔法·卡率领的塞内加尔政府文化代表团。同一天,中国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和姆斯塔法·卡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中塞文化协定1990—1991年执行计划。
▲中国南斯拉夫经济、科学和技术合作混合委员会第5次会议17日在北京开幕。两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开幕式。混委会中方主席、国务委员邹家华和南方主席、南斯拉夫联邦执委会副主席日·普雷格尔共同主持了开幕式。开幕式后,双方主席在会上回顾了自上次会议5年来两国在经贸和科技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表达了在平等互利、进出平衡、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稳妥和健康地发展两国经贸和科技合作的愿望,并商讨了促进措施。晚上,邹家华在钓鱼台国宾馆设宴招待南斯拉夫客人。普雷格尔率领的南斯拉夫政府代表团是于16日到达北京的。
▲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17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孟加拉国达卡市工商协会主席萨尔曼·拉赫曼一行。拉赫曼是应贸促会邀请来华访问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18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拉哈尔法蒂玛·吉那哈医学院前院长巴沙拉·尤苏夫教授为团长的巴基斯坦妇女代表团。代表团是应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邀请于本月15日抵京的。结束在京访问后,该团还将去珠海、杭州等地参观访问。
(新华社)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波兰人民军艺术团在京首演
本报北京10月18日讯 记者陈原报道: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邀请,由波兰人民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兹基斯瓦夫·罗兹毕茨基少将率领的人民军中央艺术团100余人,今晚在北京的中国剧院举行了首场演出。中央军委领导洪学智、秦基伟、迟浩田等和首都3000余军民欣赏了表演。
波兰人民军中央艺术团原名波兰人民军歌舞团,已有46年的历史,1955年曾来华访问,颇受好评。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四面八方

四川再生稻丰收
新华社成都10月18日电(记者凌云)今年四川省600万亩再生稻获得丰收,总产量可达6亿公斤。
四川省在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中,充分利用种一季中稻光照热能有余的特点,发展再生水稻。这种水稻不需再播种栽秧,只需在收割中稻后,留一节稻桩,施一次促芽肥,田间管理简单,成本低,适合在全省丘陵地区推广。经过几年的摸索,再生稻的种植技术日益完善,单产逐年提高。去年,全省发展再生稻400多万亩,平均亩产80公斤。今年全省600万亩再生稻平均亩产达到100公斤,最高的单产达到250公斤,总产量比去年增产1.3亿公斤。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四面八方

厦门观光台胞最近不断增多
新华社厦门十月十七日电(记者黄小雄)最近,又有大批台胞到厦门旅游观光。厦门金桥旅游公司、厦门国际旅行社、厦门中国旅行社等单位均接待了上百人的大型台胞旅行团。
据厦门旅游局提供的数字表明,今年一至九月份,到厦门旅游的台胞人数为五万三千六百九十一人,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三十二点五零。其中九月份到厦门的台胞为六千四百零一人,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十四点八二。
到厦台胞不断增多的主要因素是厦门与台湾日益发展的经济文化往来。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四面八方

违法经营重要生产资料 沈阳两千余公司被清理
据新华社沈阳10月18日电 (记者姜敏)截至9月末,沈阳市共清理掉不符合政策规定和违法经营重要生产资料的公司、中心和部分经营单位2000多家,占全市原有生产资料经营单位的1/2。这些单位有的超越经营范围进行倒卖,增加经营环节,有的将计划内生产资料转计划外销售等。经整顿,沈阳市经营钢材的企业由原来的3000户减少到387户;经营国家指定的专营、专控商品的企业也由原来的上千家减少到200多家。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四面八方

暴雨频至大沙漠 老天偏爱毛乌素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8日电 (记者凌广志)女气象工程师贺勤经过对毛乌素沙漠的多年考察,发现老天偏爱于这片4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所降暴雨日数、日最大降水量及年平均降水量,均居世界各沙漠的首位,成为罕见的沙漠暴雨降落地。
毛乌素沙漠地跨内蒙古、陕西及宁夏等省区的部分地域。据资料记载,自1959到1980年的22年间,乌审旗暴雨总日数为20次,年平均暴雨日数为0.9次。乌审召暴雨总日数为16次,年平均暴雨日数为0.7次。已有的资料表明,在这期间,中国和世界其他沙漠中,暴雨仅有数次或没有。
贺勤认为,是得天独厚的降水条件造就了毛乌素沙漠独特的景观。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四面八方

防火抗静电材料在天津问世
本报讯 天津市北建抗静电材料厂新研制开发出的抗静电粘合剂和涂料,为解决因静电引起的事故、火灾提供了理想的材料,填补了我国抗静电产品的空白。经试验证明,使用这种抗静电材料装修计算机房,粘贴钢、木结构的活动地板,涂刷设备,可以有效地防止干扰,预防火灾。 (王锦鹄)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四面八方

中日合资建成北京发展大厦
本报北京10月17日讯 记者王瑾报道:中日合资建造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办公专用大厦——北京发展大厦,今日在京落成。
这座大厦的建造,旨在为外国的机关、企业及其它经济组织出租办公用房。
大厦由北京市城市建设外资开发公司和日本野村证券集团合资建造和经营。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香港两位全国政协委员
陈丕士牟润孙骨灰安放仪式在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律师陈丕士和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原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牟润孙的骨灰10月16日由家属和新华社香港分社有关人员从香港护送到北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安放仪式。
有关方面负责人武连元、张洽、刘小萍,陈丕士、牟润孙两位先生的家属和在京亲友启功、白寿彝等,参加了骨灰安放仪式。
陈丕士先生,广东中山人,1901年生。曾在国民政府外交部、行政院任职。1947年任香港高等法院律师。参与创办“华人革新协会”,1962年起任这个协会主席,1980年改任名誉会长。他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其父陈友仁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曾任孙中山先生的外事顾问、秘书、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与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等交情甚笃。陈丕士先生是1989年2月20日在香港病逝的。
牟润孙先生,山东福山人,1909年生。曾在辅仁大学、河南大学、同济大学、台湾大学任教。1955年去香港,先后任新亚书院文史系主任、教授,中文大学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他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牟润孙先生是1988年11月19日在香港病逝的。
陈丕士、牟润孙两位先生,生前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和统一做了有益的工作。
他们逝世前都留下遗言,要求将骨灰安放在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早期著名电影演员郑小秋去世
新华社上海电 (记者赵兰英)我国早期著名电影演员、科教片导演郑小秋,因突发脑溢血,于9月13日深夜去世,终年79岁。
郑小秋原名郑鸿彬,5岁步入影坛,12岁在其父——著名电影艺术家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我国第一部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中,成功地饰演了孤儿余璞,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电影童星。30年代初,他与胡蝶搭档,主演了《啼笑姻缘》、《姐妹花》等影片。作为我国早期电影演员,郑小秋经历了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过程,参加了近百部故事片的演出和导演工作,为我国电影事业作出了贡献。
解放后,郑小秋服从党的安排,投身科教片事业,导演了40多部影片,其中有《水土保持》、《保护耕牛》、《中国武术》、《写好毛笔字》等优秀科教片。
200余名影界人士参加了10月11日的追悼会。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著名爱国教育家
张伯苓骨灰移葬南开大学
新华社天津10月16日电 (记者朱玉泉)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及其夫人的骨灰移葬仪式今天下午在南开大学中心花园举行。
张伯苓先生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历尽艰辛,先后办起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张伯苓的教育实践和教育主张有着丰富的内容,是我国教育史上弥足珍贵的遗产。
张伯苓先生和夫人先后于1951年和1961年逝世,骨灰几易其址。今天,两位老人得以长眠南开,既实现了分布在海内外的张伯苓亲属和南开校友的心愿,也满足了张伯苓先生“凡我友好同学,尤宜竭尽所能,合群团结,为公为国,拥护人民政府,以建设富强康乐之新中国。无限光明远景,余将含笑待之”的遗愿。
1986年在南开大学落成的张伯苓半身铜像今天也移入校中心花园,张伯苓及夫人的骨灰合葬于铜像后侧。
张伯苓先生的亲属和南开大学部分师生、校友共200余人出席移葬仪式。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田纪云在国务院召开的电话会议上强调
各方增加农田水利投入 坚持几年切实抓出成效
本报北京十月十八日讯 新华社记者鹿永建、本报记者江夏报道:国务院今晚在北京召开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话会议。国务委员陈俊生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全文另发)。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会上讲了话,要求从今年秋冬起,进一步在全国广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兴修农田水利,改良土壤、广积农家肥、植树造林,并且坚持搞上若干年,切实抓出成效。
田纪云说,我国粮食生产近几年一直处于徘徊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来讲,水旱灾害的困扰是一个原因;从主观上看,也与一度忽视水利建设有关。“六五”计划以来,对水利投入大量减少,以致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现象十分严重。如果再不采取坚决措施,
“老本”将被逐步吃光。因此,我们对水利在我国农业中的“命脉”作用,要充分认识,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各级、各地要对水利采取倾斜政策,国家、集体、个人从各方面增加对水利的投入。要充分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增加对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工,搞劳动积累。
田纪云强调,兴修水利,单靠水利部门是不行的,需要各级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计委、财政、物资、农业、林业、银行、石化、电力、宣传等部门及各行各业要共同出力,互相配合。从今年秋冬起,要考核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得好坏,并将其作为检查、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
田纪云还指出,各地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水利基础好的地方,重点是维修配套、改造、提高,水利条件差的地方,有个发展问题。山区可因地制宜整修梯田,搞好水土保持,发展小型水利和中小水电。牧区要解决人畜饮水,发展饲草饲料基地灌溉。
田纪云特别提出,兴修农田水利,要讲科学,重质量,求实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得好坏的主要标志是看效益,不能搞形式主义。因此,一定要建一项成一项,要加强管理,扎扎实实地搞,充分发挥效益,真正为夺取明年农业丰收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作出贡献。
山东省省长赵志浩、江苏省副省长凌启鸿在会上发了言。
会议由国务院副秘书长白美清主持,水利部等各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

联合国官员在沪指出
中国计划生育成就可喜
本报上海10月18日电 “中国人口方案所取得的成就是众所周知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使人口增长率出现这么大幅度的下降。中国取得的成就对全球有着重要的意义。”昨天在上海开幕的中国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合作10年总结大会上,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负责人范·阿伦唐克赞扬我国在计划生育方面取得的成就。
我国政府与联合国人口基金已合作10周年。这10年中,我国政府利用人口基金提供的1亿美元援助,建立了60多个合作项目,从国外引进了较先进的设备以生产避孕药、器具。我国自己投入配套资金6.9亿元人民币。今年,联合国开发署又批准了总额为5700万美元的援华方案,将于明年起开始实施。
经贸部副部长沈觉人也在会上讲了话。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四面八方

广西边境有奇景 桂花两月三度开
新华社南宁10月18日电 (记者吴东峰、通讯员廖开军)广西边防某团营区最近出现了桂花树两个月内三度开花,残英未落,新蕾又绽的奇异景观。
位于广西靖西县化峒镇附近的某边防团营区,植有20余株桂花树,往年农历8月中旬开花,花期10天左右,到了9月就花落香尽。而今年出现了花期近两个月的异常现象。据观察,自8月中旬以来20余株桂花树曾三度开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