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一只老领头雁
潘海生
我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解放初期到80年代初,当了近30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他虽然只上过4年私塾,文化程度不很高,可我十分敬佩他。
我们村有100多户人家,600余人口。一个大队划分为4个生产小队。这个规模,在我们那个地方算是中等村子了。从我懂事起,就知道我们村在全县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富裕、先进村,每年都要领回好几面锦旗,有公社的、县里的,曾经有好几次还获得省一级的先进称号。一个五六十平方米的大队办公室,四壁挂得红红绿绿。有时去那里玩,我总要仰着头把这些奖状看个遍,什么“先进集体”啦,“模范党支部”啦,“战斗堡垒”啦等等。队里挂了许多奖状,我们家里也挂了大小奖状,这些自然是奖给我父亲的。什么“劳动模范”、“优秀党支部书记”、“模范党员”,等等。父亲每次捧着奖状回来,总是兴高采烈,端端正正地挂在正堂毛主席像的左右两方下边墙壁上。亲戚朋友来,总要逐个欣赏一番,然后露出钦佩的表情。特别是过年过节,有朋四方来,耳闻目睹我们大队的一派兴旺景象和我父亲那一长溜的奖状,回去后渲染一番。于是我们大队和我父亲便远近闻名了。上县城,讲起我们那个大队,讲起我父亲,十有八九都知道。上下三村的人路过我们村,总要指指点点,同时不无妒意地夸奖一番,自然,也免不了评论、夸奖一番我父亲,末了,叹口气:“什么时候我们村也有这样一位党支部书记就好了。”每每听到这些话,我心里就乐滋滋的,父亲的形象在我的心里逐渐高大起来。我常常偷偷地打量他那双粗糙的手,又大又黑的脚;打量他那稀疏头发,想不通这样一个平平凡凡的人是怎样为队里、为自己争得这许多奖状的。
随着年龄增长,耳濡目染,我才明白其中的奥妙。
在一个个改田造地,筑水库修水渠的工地上,多少个日日夜夜,父亲总是披星踩月。村里人说,你看书记那双熬红了的眼,我们还能忍心不出力么?!区、公社、县上的工作同志来找父亲,无论问村里的大人还是小孩,都会说:
“偌,到那个工地上去找,准在!”一年下来,父亲除去县、公社开会,实际的劳动天数都在300天以上。母亲说,你父亲把家当旅馆了,看他饭碗一放,连枪也打不着了;饿了、困了才想到有个家。父亲听了,只是歉意地笑笑。
队里有两个日产20多吨的石灰窑。洁白的石灰堆积如山。家里要砌灶头,母亲去窑里挑了一担石灰。父亲知道了,叫大队会计记了帐,到年底扣分。会计说,队里石灰多的是,你书记用一点还要付钱?父亲说,要是我带了这个头,怎能管人家?大家都白吃白拿集体的,金山银山也会吃空的啊!会计服了,队里的群众也服了。不怒自威,无言立信,父亲的话,队里人听,被批评的人也舒气。
逢年过节,父亲总是一头钻进那些生活还困难的农户和五保户家里,了解他们还缺少些什么,需要队里帮助解决些什么。他要母亲经常做一些地瓜饭、南瓜饭,把省下来的粮食给困难户送去。队里调整生产关系实行联产承包之后,增强了一家一户的生产热情和责任感,我们村绝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大大提高了。为了帮助一小部分农户脱贫,父亲多次找那些较富的农民和还较穷的农民了解情况,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生产责任制。他还同村长到一个个已承包下去的工副企业中调查生产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使承包的合同、上交的税利订得合乎实际,使村里有一个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兴办公共事业和扶持困难户也就有了一定的资金。他还带领全村二十几个党员,发动了一些团员青年,组织“帮工队”,农忙时节每人出几个义务工,帮助缺少劳力和智力迟钝的农户抢收抢种。父亲说,共产党鼓励有能耐的人富起来,但不能眼看那些有困难的人吃不上饭。我是党支部书记,这样做,不是代表我个人,而是体现了党的宗旨,把党的温暖带给大伙。
他像一只领头雁,领着雁群向富裕飞翔。这样的老党员,在我国农村何止千万。
我出来读书,后来又在县里工作。那时,父亲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原因,不再担任支部书记了。可我总忘不了这只退下来的领头老雁,喜欢听他那朴实的语言,喜欢他那实实在在的行动;也喜欢跟他谈天说地。谈年份收成,谈村里的发展设想,谈国家大事。他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实践体现党的富民政策。我从县城后来又到省城工作,每次回家,父亲总是叮嘱我:“再忙,也别忘了经常回来走走。不了解农村,怎么谈得上了解中国呢!”


第8版(副刊)
专栏:世纪风

报亭少女
曾錞
清晨,小城从梦中醒来。我拉开浅绿色的窗幔,推开窗门,清清淡淡的微风袭面,令人心醉。
从高楼上鸟瞰小城,小城在晨雾中像一首朦胧诗。在这首诗里,跳荡着18万生命的音符。
18万人口中,有一位少女,至今,我仍不知道她的姓名和身世,我只记得,她有一双明亮而平静的眼睛,温柔而忧郁。
小城西处,有一棵很大的梧桐。在那翠绿欲滴的肥大叶子下面,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报亭,她就是报亭的主人。夏天,她常穿着米黄色的风衣,天天站在那里,那里也天天围满了人。
每天早晨,是报亭的黄金时间。她把当天的报纸、新到刊物送到一个个读者的手中。我也在这黄金钟点加入购报的行列。
这是小城中最富有生活韵味的报亭。右窗角,有一个乳黄色的花瓶,各个季节,各种美丽的花朵轮流守候在窗台,有百合、兰花,有海棠、玫瑰,有茉莉、荷花……
书架里端,一个“红灯”牌立体声四喇叭录音机播送着我们这个城里的人所熟悉的男女二重唱歌星的甜美歌声:
你似微风吹醒我心灵
羞怯还带着惊喜
默默地给我一朵野花
带给我喜悦的春天
……
在报亭前买报,我常感受到一种说不清的情绪,只觉得有一种高雅的艺术氛围。
一天早晨,我又照例挤到报亭前。
报亭少女那眼睛明亮于往日,她递给我一叠报纸,说:“《人民日报》海外版副刊作品版又选登了您的散文。”
我愕然:她怎么知道我的姓名?打开报纸,果然选载了我发于一家刊物的一篇散文。我惊讶地注视着这报亭少女。
她明亮的眼睛又归于平静:“您每天都买报,有时却一下买了五六张同天报纸,十本八本同期刊物,时长日久,我就发现您是一个作家,对么?你经常在不少报刊上写咱们小城的人和事,是吗?”
我凝视着她,她的目光温柔而忧郁。
她又转身照应一个穿中山装的老头:“张伯,这期的《老人生活》,介绍山水盆景的几种组合法,说得挺讲究,您老人家不妨翻翻看。”
老人接过书,高兴地说:“呵,呵,我就要这本,谢谢。”
“王阿姨,今天的《南方日报》报道了你们幼儿园的经验,哝。”
戴眼镜女人也挤上前接住一叠报纸。
从此,我知道有一位不知名的朋友在默默地关注着我的写作,没有长谈,只有神交。
深夜里,我在窗口遥望小城的万家灯火,想到这18万人口中,美丽善良、丑恶可憎的事物交杂存在。这报亭少女,可谓是绿色的净化剂吧!她用鲜花、歌曲点缀小城生活小景,用亲切的感情关注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给小城的清晨,加添一点点宜人的元素。
夜色中,我仿佛又看到一双明亮而平静的眼睛……


第8版(副刊)
专栏:

欢庆[剪纸]
陈巨忠


第8版(副刊)
专栏:

太阳花
陶顺义
只有在出了太阳的时候
你才可睁开眼睛
你睁开眼睛
看天
看云
看无边的风景
看被压抑了
一个季节的心情
五颜六色地开放
阳光似乎是你的血脉
流灌于你的全身
如我青筋凸起的双臂
伸向蓝天
呼唤艳阳永驻
我并非此花
却也是
离不开日照的
一苞花蕾
拳拳之心
等待着一种
舒曼的赐与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社会解惑之窗
——读《求实杂谈》
云山
这一文题,是初读《求实杂谈》(新华出版社出版)得出的印象。
人们生活在社会中,特别是在我们的社会里,遇到疑难问题,总能找到解决的所在。小者,在车站、机场,有“询问处”。大者,阶级斗争学说,社会发展规律,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在日常的政治、思想、文化生活中,则有专题评论、思想随笔和文史小品之类的杂谈。
《求实杂谈》是我国进入第七个五年建设计划,是在又一个具有转变意义时期的诸家杂文。各种更始、交替、转轨,好事多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体制、政策、思想各个范畴,国营、集体、个体各种体制,权力、知识、用人、待遇各种矛盾,或正风压邪气,或正邪并存;改革保守同在;喜气杂怨气,喜怨常见;鲜花掩杂草,花草一园。真可谓祖国面貌日新月异,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本书收录的作品,基本上反映和提出了当时人们普遍关心的主要社会问题,也反映了北京杂文家们的识力和这期间的主要成绩。
世事、国事、家事,事事相连;党风、政风、文风,风风有源。人人关心在日常生活中碰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事,都是事关党风、政风、文风的事。这些问题不解决,影响到人们对实现“四化”的信心,关系到“四化”大业的进程。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进改革,完善体制,清除腐败,建设廉政,作者们丹心一片,大处着眼,小处着笔,力求透辟,从现实可行性提出解决问题的见解。“求实”,体现了百花园杂文的芳香。对新生事物、各种思想、多种行为的褒贬,扬抑适度,谐谑相宜;远征近引,切题而止;深入浅出,举一反三;情在文中,意在笔外。通过这一窗口,不仅可以明了社会的许多事理,增长人生知识,还可品出生活意趣。


第8版(副刊)
专栏:

许德珩书法一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