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巴解中央委员会举行会议
辩论中东和平进程工作文件
制订解决阿以冲突共同战略
新华社巴格达10月15日电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今天在这里开始举行两天的会议,就有关中东和平进程的工作文件进行辩论。
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出席了这次会议。预计,这次会议将就美国和埃及提出的进行阿以直接对话结束中东冲突的建议寻求共同战略。
据巴勒斯坦人士说,工作文件强调,需要坚持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关于和平进程的决议,寻求实现中东地区全面持久的和平。
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还将讨论和加强被占领土巴勒斯坦起义的方法,并呼吁巴勒斯坦各组织采取统一行动。
工作文件呼吁国际社会保护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不受以色列的镇压,对以色列进行制裁。
巴解组织发言人拉赫曼·艾哈迈德·阿卜杜勒说,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会议将讨论最近几个月出现的所有和平设想,并发表一项政策声明。
这次会议是在以色列反对最近提出的所有和平建议的情况下召开的。埃及提出了10点和平计划并提出主持在开罗举行阿以对话,要求以色列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美国国务卿贝克提出5点计划,呼吁以色列和埃及外长就安排阿以对话进行磋商。
但是,以色列总理沙米尔拒绝撤离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拒绝接受巴勒斯坦国的建议,拒绝被占领土以外的巴勒斯坦人参加与以色列的任何对话。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一些政党和国家领导人致电我国领导人
祝贺我国庆40周年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近日来,中共中央和国家主席杨尚昆、国务院总理李鹏又收到一些国家的政党和国家领导人发来的贺电,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
西班牙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以色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分别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来了贺电。
爱尔兰总统帕特里克·希勒里和巴拿马共和国临时总统弗朗西斯科·罗德里格斯分别向杨尚昆主席发来了贺电。
牙买加总理迈克尔·曼利向李鹏总理发来了贺电。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雷日科夫谈苏面临的经济问题
经济改革获进展但存在困难
把食品供应问题放在首位 明年消除现有紧张状态
新华社莫斯科十月十五日电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十五日晚在苏联中央电视台就当前苏联面临的紧迫的经济问题发表讲话指出,苏联的经济状况迄今非常困难,非常复杂,充满矛盾,政府正把解决食品供应问题放在首位,明年计划最大程度地消除现有的紧张状态。
他说,两年前苏联开始实施的经济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使经济转向解决人民的社会福利问题,现在获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现实情况是:首先,苏联经济规模大,数万个企业要按新的原则工作,需要学习,需要时间;第二,国民经济转向为社会服务已有不少进展,但要使军转民需要巨大的财政和物质资源,还要重新培养干部,这也需要时间;第三,在新旧措施交替期间,难免不犯错误。如,许多企业利用权利,滋长了经济利己主义,把企业的资金用来提高工资,而不是去搞集体福利或提高生产水平,从而破坏了同别的企业签订的供货合同,使工作好的企业受损害。
雷日科夫说,虽然本五年计划前三年消费品生产增长了三百二十亿卢布,即百分之十八,相当于上个五年计划的商品量,今年头九个月又生产了一百一十亿卢布的产品,但仍然不足。原因是,居民的收入增长比商品生产的增长快得多。今年第三季度居民收入增长百分之十三,而商品只增长了百分之一。食品供应问题非常令人不安,政府正把这个问题放在首要地位。政府计划明年全国要生产一千五百六十亿卢布的食品,但专家认为解决食品问题需要一千九百亿卢布的食品,即全国尚缺少百分之二十的食品。相信一九九○至一九九一年可以基本上解决食品加工工业的技术问题。
他说,明年计划最大程度地消除现有的社会紧张状态,扩大日用品生产和服务业,并使财政赤字从今年一千二百亿卢布,减少为六百亿卢布。雷日科夫还指出了罢工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危害。他说,今年上半年经济发展相对平稳,但第三季度由于罢工而使发展速度下降,损失的工作日达七百万人日。参加罢工者少生产三十七亿卢布的产品,而整个国民经济受到的损失达三十亿卢布。(附图片)
苏联白俄罗斯共和国首都明斯克新建楼群。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南非黑人运动领导人西苏鲁获释
本报哈拉雷10月16日电 记者李景卫报道: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前总书记西苏鲁和其他7名政治活动家13日清晨5点半获释出狱。
早晨7时,前来迎候的人们达到130人左右。当西苏鲁到达家门口时,一群年轻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成员举着非国大的旗帜,唱着该组织的歌曲,欢迎他获释归来。
77岁的西苏鲁在走下汽车时说,获得自由,非常令人愉快。西苏鲁是1964年同纳尔逊·曼德拉一起被捕并判处终身监禁的。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南非多年进行军事侵略 非洲前线国家损失惨重
新华社日内瓦10月13日电 据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今天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从1980至1988年,南非对邻国的军事侵略使这些国家的经济损失达600亿美元,并造成150万人死亡。
报告指出,南非种族政权奉行的军事侵略在邻国制造动乱的政策是造成这些国家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南非的军事侵略,1988年这一些国家的生产可能大幅度增长。
连年不断的战争已使75万不满5岁的儿童丧生,150万人背井离乡,沦为难民,还有大约600万人流离失所。
报告强调,南非当局不断对邻国发动军事侵略其根本目的是企图继续维持前线国家对它的经济依赖,从而继续从政治上奴役这些国家。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穆加贝访问孟加拉国
新华社达卡10月15日电 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结束了对孟加拉国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今天离开达卡前往日本。
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一项贸易协定,并同意建立联合经济委员会,以开拓新的双边合作领域。
访问期间,穆加贝总统还与艾尔沙德总统讨论了南非、中东、阿富汗、柬埔寨、伊朗—伊拉克等地区性问题,以及日渐恶化的全球环境问题。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巴被占领土起义领导人表示
拒绝美国的5点建议
新华社开罗10月15日电 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起义斗争领导人拒绝美国提出的旨在安排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对话的建议。
来自耶路撒冷的报道说,巴勒斯坦起义全国统一指挥部15日散发第47号传单,拒绝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提出的5点建议,认为美国的作用是“令人怀疑的”。
贝克的5点建议呼吁埃及和以色列外长协商,同意组成巴勒斯坦代表团同以色列方面的代表在开罗进行对话。
传单还说,贝克的建议仅仅是在支持以色列总理沙米尔提出的在被占领土上进行选举的计划,支持避免举行巴解组织要求召开的中东和平国际会议。
另据报道,以色列总理沙米尔也在本月14日拒绝了贝克的建议。他认为,没有理由同巴勒斯坦人在开罗举行会谈。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卡扎菲与穆巴拉克会谈
本报开罗10月16日电 记者林皎明报道: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今天中午越过利埃边境,在埃及西北重镇马特鲁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举行两国元首会谈。
两国首脑着重讨论双边政治、经济关系,同时就中东形势、黎巴嫩局势交换意见。此间新闻媒介普遍预测,两国外交关系将很快正式得到恢复。
会谈预计进行两天。穆巴拉克总统与卡扎菲明天将一同前往边境西侧利比亚城镇继续会谈。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朝鲜北南红十字会代表会谈取得进展
本报平壤10月16日电 记者徐宝康报道:朝鲜北南红十字会代表第三次工作会谈今天在板门店举行,双方代表达成两项协议:12月8日北南互派第二次离散家属故乡访问团和艺术团,12月15日在平壤举行北南红十字会第11次正式会谈。
关于第二次互派故乡访问团和艺术团的时间问题,朝鲜北方原主张今年11月8日进行,南方代表则主张今年12月8日进行。
关于举行北南红十字会第11次正式会谈问题,北方代表原来主张今年12月15日举行,南方代表则主张在11月1日举行。在今天的会谈中,双方还一致同意11月8日在板门店举行第4次北南红十字会代表工作会谈。
在今天的会谈中双方还讨论了故乡访问团和艺术团规模和访问目的地问题。北方主张故乡访问团和艺术团各为500人;南方则主张故乡访问团各为300人,艺术团各为50人。关于访问目的地问题,北方主张限于平壤和汉城;南方则主张直接到离散家属故乡访问。最后双方在这两个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但同意在第4次北南红十字会代表工作会谈上进一步讨论。
会谈结束后,北方代表团团长朴英洙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今天的会谈取得了成果。”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伦敦股市行情暴跌 股票价值损失巨大
本报伦敦10月16日电 记者陈特安报道:在纽约股票市场行情狂跌的猛烈冲击下,今天伦敦股市行情暴跌,成为1987年股市狂跌以来的又一个“黑色的星期一”。
到今天伦敦时间12点45分为止,以100家大公司、企业的股票价格为基础计算的金融时报股票指数下跌200点,股票价值损失达380亿英镑。
今晨伦敦时间9点,伦敦股票交易所开盘价格就下跌了157点。到11点15分,100家公司的股票价格为基础的金融时报股票指数狂跌162点,股票价值损失已达250多亿英镑。
今天,英镑对西德马克的比价也下跌了3芬尼,英格兰银行正在采取措施支持英镑。
由于股市暴跌,又鉴于英国目前高利率、英镑疲软的形势,有人担心会导致一场“新的经济衰退”。
英国财政大臣劳森今天说:1987年的股市暴跌并未给“真正的经济”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今天的股市暴跌也不致于给英国经济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眼下,此间人们注意力的焦点又回到2点30分将重开交易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这里的股票商正在焦急地等待来自纽约交易所的信息。有分析家认为,华尔街可能会尽量限制这场股市暴跌造成的损失。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几内亚总统参观我展览会
几内亚总统兰萨纳·孔戴8日下午参观了正在科纳克里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在中国驻几内亚大使禹惠民的陪同下,兰萨纳·孔戴以极大的兴趣观看了展出的中国商品。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奥地利领导人会见我大使
奥地利联邦政府总理弗拉尼茨基10日接见了即将离任的中国驻奥地利大使杨成绪,并同他进行了友好交谈。奥地利总统瓦尔德海姆于5日接见了杨大使。连日来,杨成绪大使还先后拜会了奥地利国民议会议长和各主要政党负责人。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阿领导人接见我大使
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查尔查尼12日在接见即将离任的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范承祚时,表示希望进一步发展阿中两国关系。查尔查尼请范承祚大使转达他对李鹏总理的问候,并祝中国人民取得新的成就。
(据新华社)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杰里”号飓风袭击美国南海岸
“杰里”号飓风十五日晚以最高每小时一百六十公里的风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海岸登陆。
“杰里”号是本年度大西洋上第十号飓风,在它袭击加尔维斯顿岛时造成岛上停电和房屋倒塌,至少已有二人死亡。
“杰里”号目前正向内陆方向移动,风速正在减弱。
(据新华社)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斐济印度教寺庙连遭袭击
在斐济南部第二大城市劳托卡的四座印度教寺庙连续遭到燃烧弹袭击,十八名土著斐济人被警方逮捕。
这起事件是在印度裔斐济人十五日正在作礼拜时发生的。据报道,当时没有人受伤,但寺庙却遭到了破坏,估计损失达数万美元。
事件发生后,斐济代理总理约塞法塔·卡米卡米萨发表谈话说,临时政府不会容忍这种“不正当的行动”,并“将公正处理这件事”。
印度教领袖事后也发表了谈话,他说,这次事件是有政治目的的,是“蓄意制造,并直接针对非基督教社会团体的”。
斐济警方表示,在这次事件中被捕的十名男人和八名妇女十六日将被依法起诉。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巴基斯坦缉毒官饮弹身亡
巴基斯坦毒品控制委员会卡拉奇地区负责人阿里·汗十五日在他自己家里被发现饮弹身亡。警方尚未查明是死于自杀,还是他杀。
阿里·汗神秘死亡发生在他就任以来首次破获一起大毒品案。他起获六十公斤海洛因,但没有抓获毒品窝藏主。
阿里·汗是三个星期前到任的。此前他任卡拉奇市犯罪调查处处长,并以态度强硬闻名。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印度从斯里兰卡再次撤军
据科伦坡报纸援引政府人士的话说,到本月二十一日止,又将有三千五百名印度军人从斯里兰卡东部安帕拉地区撤离。
这次撤军从十六日开始,将持续五天。印军先撤至港口城市亭可马里,再乘船回国。
据斯里兰卡外交部长、负责国防事务的国务部长兰扬·维杰拉特内上星期说,政府已下令加强安帕拉地区的警察力量。此外,居民自愿结成的组织也将成为当地警察的辅助力量。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国际核查委员会抵洪都拉斯
宣布解散尼反政府武装
尼反政府武装不准备从洪撤走
本报华盛顿10月14日电 据《华盛顿邮报》今天报道,根据中美洲首脑会议精神而建立的国际支持与核查委员会,10月12日到达洪都拉斯南部边境营地,向集结在那里的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力量官兵宣布解散这支武装力量,并要求他们和平地返回家园。
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力量在洪都拉斯境内约有1万人。今年8月7日中美洲五国总统达成一项和平协定,要求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成立一个联合委员会,协助遣散并安置在洪都拉斯的尼反政府武装力量。
代表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的联合国官员在营地向尼反政府武装力量转达了尼加拉瓜政府提出的安置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尼政府将设立若干接待中心,为遣返人员办理回国手续,并提供2个月的食品以及建房材料和家庭生活用具。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10月13日电 特古西加尔巴消息: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领导人贝穆德斯13日表示,他们不准备在12月8日前从洪都拉斯撤走。
贝穆德斯是同正在洪都拉斯访问尼反政府武装营地的国际支持与核查委员会会谈时说这番话的。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巴西大选揭开序幕
本报记者 兰才基
巴西大选将于今年11月15日举行,届时全国8200多万选民用直接投票的方式选举新总统,完成“民主化进程”的过渡阶段。这是巴西在中断了20多年之后重新恢复起来的全民直接选举,因此成为这个国家政治舞台中的一件大事。
巴西这次大选,从今年年初就开始准备,目前已呈现一派竞选的热烈气氛。在首都巴西利亚,以及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大城市,街头巷尾贴满了竞选的标语和广告,宣传车上的高音喇叭连日发出震耳欲聋的竞选口号声和乐曲声。各党派的总统候选人和他们的竞选班子,正在穿梭游说于全国各地,宣扬自己的竞选纲领和治国计划,扩大声势和影响,争取选票。全国各大报纸、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大量报道有关大选的消息,电视台还利用每天中午和晚间的“黄金时刻”统一播出候选人“亮相”、发表施政演说或与他们竞争对手公开辩论的实况。巴西联邦最高选举法院也已经把大选规程和时间表公诸于众,着手安排大选日子里的交通、通讯联络和开票统计等准备工作。谁当下届总统?眼下已经成为巴西人街谈巷议的主要话题。
参加总统竞选的人数众多,竞争异常激烈,这是巴西今年大选的一个特色。据最高选举法院宣布,迄8月31日竞选登记日期,参选的政党及其候选人共有34个,经过审查具有合法竞选资格的为22个,除总统候选人以外,各政党还推举了各自的副总统人选一名。如此众多的政党参加总统角逐,这在巴西历史上实属罕见,以致使选举法院在设计排印选票和电视台安排竞选专题节目时间都感到困难。
由于参加总统角逐的人数众多,竞选运动显得纷繁复杂,选民的注意力也比较分散,许多人在投票问题上举棋不定。根据几家民意调查机构所作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尚有40%左右的选民还没有最后确定投谁的票。从已经确定投票对象的“意向选票”来看,至今还没有一个政党的候选人得票达到50%。按照巴西选举法规定,如果总统候选人的选票均达不到50%以上的过半数,那就将在得票最多的前两名候选人中进行第二轮投票选举。
巴西这次大选进程的另一个特点是,年轻的政党和候选人崭露头角。从多次举行的民意测验显示,执政的民运党候选人乌利塞斯·吉马良斯的“意向选票”在5%上下浮动;在野的几个大党,如民主工党候选人布里佐拉、巴西工党候选人卢拉、自由党候选人阿弗夫、民社党候选人马卢夫以及社民党候选人科瓦斯等,“意向选票”都未超过15%;唯独在今年年初组建的新党——国家重建党候选人科洛尔·德梅洛的“意向选票”最高曾达到42%,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科洛尔的崛起震动了巴西政坛,使许多人感到“意外”。这位总统候选人刚满40岁,是所有参加总统角逐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他曾担任过东北部阿拉戈亚斯州州长,尽管资历和根底比较浅薄,但却受到不少选民的拥戴。对于他的崛起,巴西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评论。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科洛尔能赢得民心,主要在于他提出了一套超越其他政党的施政纲领,主张建立一个“超党派的政府”,在政治上进行“全盘革新”,“重整国家经济”,树立新的社会公德等,这些口号比较符合巴西人的心态。也有人说,科洛尔“年轻有为,新人新风尚是他竞选的最大资本”。
但是,人们也注意到,由于近半数的选民还没有确定投票对象,局势还可能起变化,科洛尔的优势地位也并不十分稳定,特别是在10月份以来他获得的“意向选票”下降了10%,自由党、民主工党等候选人得票趋向在逐步上升。一些政治分析家甚至预言,在竞选运动的最后一个月内,科洛尔和其他几个政党候选人的得票趋势将出现并驾齐驱的局面。因此,不到最后关头,胜负仍难意料,究竟谁将出任下届总统,现时还不能作最后结论。
(本报巴西利亚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