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我国私营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几年来,雇佣劳动关系在我国存在和发展表明,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不能从根本上干预私营企业内部的分配格局。由于私营企业呈加速度规模扩大,雇工人数呈增加趋势,企业主私有资产积聚和收入增长的速度比较快。而工薪人员的收入则由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雇工工资又受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所制约,因此增长速度不可能很快。比较而言,企业主与雇工、工薪人员的收入差距将呈继续扩大的趋势。据陕西省宝鸡、泾阳等县的典型调查,企业主与工人的收入差距,1982年为19倍,1984年为21.3倍,1986年为31.4倍。东南沿海地区雇工的收入水平较高,但企业主的收入水平更高。广东省开平县有一位百万富翁,1986年纯收入32.1万元,是该企业雇工年平均工资1800元的178倍。企业主收入与企业规模、雇工人数成正相关关系,雇工人数越多,与雇工的收入差距越大。全国农村社会经济调查资料表明,雇工7人以下的企业主与雇工的收入差距为7.1倍;雇工8人以上的差距为13.3倍。在全国人民普遍不太富裕的现阶段,过份悬殊的收入差距,在一些地区已经超过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诱发出一些新的社会问题。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实质上是承认这种收入差距的合法化,但不是鼓励它继续扩大。它要求我们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企业主的高收入进行调节:抑制其过高的生活消费,鼓励其投入扩大再生产,形成并发展社会生产能力。
   (1988年12期《中国农村经济》 张厚义 秦少相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通货膨胀十害
1.对生产——由于原材料涨价使企业的成本开支增加,影响了利润,甚至赔本。物价持续上涨,许多企业和个体生产者将从事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竞相提价而不去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
2.对分配——物价持续上涨,在分配上必然造成不公平。那些从事倒卖活动的人可以发财致富,而靠工资收入的职工则因收入的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速度而降低了实际收入。
3.对流通——物价持续上涨以及预期物价继涨,将使投机倒把活动猖獗,倒爷们到处横行。“私倒”加上“官倒”,使流通领域渠道和环节无限膨胀,物价飞涨。
4.对消费——因物价持续上涨而发财的少数人可以大肆挥霍,广大职工因实际收入下降而只能减少消费。物价上涨会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出现动用储蓄来购买消费行为,甚至抢购目前并不需要的商品。
5.对投资——在物价持续上涨而贷款利率落后、出现负利率的情况下,向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来搞投资是非常有利的。许多经济效益差的投资因此得以扩大,造成很大浪费,加剧了通货膨胀。
6.对外贸——物价持续上涨而人民币的汇率不变,对进出口均有影响。对出口来说,国内收购价格不断上升、换汇成本不断提高,许多出口将发生亏损;对进口来说,按人民币汇率买进的商品在国内销售可得巨大盈利,将刺激进口。
7.对财政——物价持续上涨会减少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则因为物价持续上升而导致各项开支的增加,对财政造成很大的压力。
8.对金融——物价上涨率超过利率造成的负利率,对存款人不利而对借款人有利。因此存款会减少而借款的需求会猛增。财政赤字和信贷膨胀,只能增加货币发行,为通货膨胀火上加油。
9.对教育和其他公共事业——即使经费年年增加,但由于物价持续上涨,实际经费会不断下降。
10.对价格改革——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条件下,价格改革会受到巨大干扰,带来严重后果。价格改革不得不放放管管、走走停停。这将使人们丧失对价格改革的信心,实际上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靠行政命令去管制物价是管不住的。
          (1988年12期《群言》钱荣堃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我国古代回避制度
由于商品经济关系发展缓慢,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私人关系在我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东汉以来,它的危害性日益明显。因此,从东汉开始,封建统治阶级日益重视回避制度,把它当做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来建设。东汉至隋是回避制度发生时期,唐宋是它的成熟时期,明清则是成熟后完善时期。回避制度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亲属回避
各个朝代对亲属回避的规定大不一样。东汉最先制订法规,正式规定地方官员中有姻戚关系的不能担任职务相妨的官职。魏晋南北朝把回避的范围,由姻戚扩大到一般的亲属,由地方官员扩大到中央官员。唐朝对亲属回避的规定已相当具体、完备。宋朝亲属回避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规定对五代以上亲属及相关外亲只要职事有统属或相妨关系的,都必须回避。明成祖以后,在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宗室不能做官,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只封爵供养。
清朝除了对皇族未规定回避外,对京官和地方官的规定是历代最完备的。地方官凡属刑惩、科举考试、财政税务、官吏考核和监察等重要部门的亲属,不分远近,只要是同一宗族的,都令官小者回避。
    二、地区回避
地区回避产生较晚。唐朝才正式作出这方面的明确规定。宋朝第一个规定官员要普遍回避本籍,并且对非本籍而有地产的地区也要回避。到了明朝,地方官员回避本籍已成通例,清朝更把回避的区域数量化,即官员本籍五百里以内(包括邻省)的地区,都得回避。
    三、师生朋故回避
从唐朝开始有这方面的规定,如规定在科举考试中,与主考官有故旧关系的考生也要像主考官亲戚一样进行“别头试”。清朝的师生朋故回避是历代最严的。以前各朝的师生朋故回避都限于科举考试领域,清朝第一次突破这一领域,规定科举考试中形成的师生关系,在以后的任职中要回避。
         (1988年第11期《中国行政管理》 张涛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发展生产力中几种片面认识
一、只重视产值、利润,忽视生产力各要素自身的发展。不少同志认为,只要产值上去,阿拉伯数字年年增加,在领导和群众面前就可交帐了,其他工作可抓可放,无关紧要,因而,出现了片面追求产值利润而置其他工作于不顾的错误倾向,这是需要认真纠正的。
二、只重视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忽视生产力中人的因素,不少企业只管劳动力的使用,而不管劳动力的培训,“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下去,劳动力素质得不到提高,生产力发展终将受到阻碍。
三、只重视生产力中“硬”的因素,忽视生产力中“软”的因素。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软”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了“无形”的资产和财富。现在,对生产中“软”的因素,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管理落后,信息不灵,信誉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四、只重视微观生产力发展,而忽视宏观生产力的发展。要以是否有利于全局生产力发展为标准。
五、只顾眼前生产力发展,而缺乏长期发展生产力的打算。有些干部只注意任职期间生产的增长,而没有一个长期的打算,只顾眼前利益,而不愿扩大再生产。这些“短期行为”,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悖,需要正确引导。
              (1988年12期《求是》 陈清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中国产品设计陈旧阻碍走向世界
最近参加中国第一本工业设计刊物《设计》杂志创刊座谈会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指出了一件令人担忧的事实:中国产品设计的墨守成规,不仅造成中国消费生活面貌几十年一贯制,而且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地位低下,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与会专家说,近年来,中国引进了许多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线,但是,若不在引进的同时,重视工业设计,组织力量更新产品,而是像过去那样停留在引进产品时的起点上,那么,它们在几年之后都会成为过时产品,造成产品大量积压。
专家们强调说,在工业设计中,要注意与人使用有关的因素,如外观色彩、机器与环境的关系等。“产品的不易使用或外观丑陋会影响商业推广,在出口贸易中受挫,或外商以低价购进后经外观改造再高价售出,财富流入别人的钱袋”,一位专家这样指出。
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在11月底创刊的《设计》杂志上发表文章呼吁,今后产品的设计不能够只听工程技术人员的,还得听听工艺美术设计师的意见,因为不光是要有技术性能,而且还要美观,还要跟环境的美结合起来。
       (1988年12月9日《科学报》 李希光 赵伟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古、近代通俗小说数量初步查明
我国古代、近代的通俗小说究竟有多少部呢?日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同志告诉记者,现已收录到1157部。通俗小说在宋元以后是我国小说创作的主流,其数量之多是很难查明的。为了清理和继承这笔宝贵的历史遗产,江苏省社科院把它列为该省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从1985年起,该院邀集全国18个省市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历时3年,完成预定任务,编辑出版了《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一书。
这本书收录通俗小说的时间范围从唐宋至清末。唐代是我国话本小说的萌芽期,收入最早的作品有《敦煌变文》。以后的通俗小说名著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晚清的通俗小说数量最多,占已收录数的1/2左右,收录的最后一部通俗小说是《带印奇冤郭公传》。本书还包括少数民族通俗小说。
             (1988年12月25日《光明日报》)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1988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
《科技日报》1月6日刊载了该报编辑部评选出的1988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
(1) 高温超导体研究取得新成果 美国阿肯色大学、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先后获得零电阻温度为125K的铊钡钙铜氧超导材料,创造了1988年的最高纪录。
(2) 部分破译转移核糖核酸的密码 美国生物化学家部分破译在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转移RNA在辨认所要结合的氨基酸时使用的密码。这一发现表明,除了已发现的遗传密码外,还存在着人们未知的新密码。
(3) 发现迄今最遥远的星系 美国斯图尔特天文台发现了170亿光年远的星系。这一发现使人类所认识的宇宙首次形成星体的时间又推前数十亿年。
(4) 高清晰度电视投入使用 日本广播公司用18年时间研制高清晰度电视投入使用,高清晰度电视被称为继黑白、彩色电视之后的第三代电视。
(5) 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31% 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制成高效率的堆积式多结太阳能电池,它的光电转换率达31%,突破了历来认为30%的最高界限。
(6)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研制取得中期成果 日本已制成的并列推理型计算机,具有记忆、联想和推理功能,相当于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智能水平。
(7) 世界最大的运输机制成 苏联制成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安—255“幻想”号,飞机载重量可达250吨,最大时速850公里,最大航程4500公里。
(8) 发现理论上认为不可能存在的原子核 法国全国科研中心在苏联和联邦德国科研人员配合下,发现了迄今为止理论上认为不可能存在的原子核氟29。这一发现表明原子核内部尚有人类未知的结构原理。
(9) 新型晶体管开关速度达每秒1400亿次 美国贝尔实验室利用“气源分子束取向生长法”技术,制成双极晶体管,开关速度达每秒1400亿次,晶体管材料是磷化铟和砷化镓铟。
(10) 跨越大西洋的第一条海底光缆开通使用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英国电信公司、法国电信公司等合作敷设完毕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海底光缆并正式开通使用。这条光通信系统,全长6700公里,可同时提供4万路话音通道。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别开生面的卫星救难
一个由美国、加拿大、法国和苏联合作研制的国际卫星救援系统,最近正式投入运行。
上述卫星救援系统拥有4颗定点在850—1000公里高空的极地轨道上的卫星。这些卫星每100分钟从同一地区上方扫描一次,宽度为5000公里,以接收船只、车辆和飞机遇难后发出的求救信号。一旦收到求救信号,并用1544兆赫频率转发给位于世界各地的6个卫星数据接收站,由数据接收站迅速算出求救信号的坐标,然后发送给救援指挥中心,由该中心组织营救。
在救援卫星问世以前,搜索和营救主要靠飞机、船只和地面站。由于受视距的限制,又缺少高效的通信手段,失事船只和飞机发出的呼救信号常常会收不到;有时收到了呼救信号,又难以迅速确定失事地点,往往耽误对遇难者的及时救援。卫星高悬中天,视野开阔,只要按适当高度和位置发射几颗,就可以依次转换使用这些卫星进行洲际通信或全球通信。在卫星的覆盖范围内,不论是空间、地面或海上,都能实现多址联结,高质量地传递信息,这对搜索和营救无疑是最理想的了。
        (1988年12月29日《北京日报》 王瑞良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隐形飞机为何能“隐形”
1988年11月22日,美国空军公开展示了一种7年来一直鲜为人知的B—2“隐形”轰炸机。它状似蝙蝠,长69英尺,翼展为172英尺,机内有两个座位,没有机身和尾翼,飞行速度低于音速。其最大特点是能够突破敌方的雷达侦察防御体系,并能投掷核炸弹,因而被称为“美国空军现代化的里程碑”。
要知道B—2轰炸机是如何“隐形”的,先得了解雷达侦察的原理。
雷达侦察,主要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探测目标。它的工作原理和蝙蝠飞行、捕食的技能非常相似。蝙蝠在飞行过程中,不断发出超声波,然后用它那敏锐的耳朵接收和分析回声,以判定障碍物的性质、方向和距离,使它能在漆黑的夜晚自由飞翔,同时通过“回声定位”,准确无误地捕获猎物。
雷达发射的是无线电波而不是超声波。无线电波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它碰到各种物体时,会产生强弱不同的反射,其中金属物体对无线电波的反射特别强烈。
为了对付现代雷达的侦察,人们研究了种种吸收雷达波的涂料,将其涂在目标表面后,能吸收和散射雷达波,将目标的雷达波反射降到最低限度,使雷达难以探测到目标。
B—2轰炸机之所以能逃避雷达的侦察,主要是飞机骨架和外壳系统的制造,采用了能吸收雷达波的碳素和环氧物等非金属材料的缘故。据报道,这种飞机在敌方雷达屏幕上所显示的目标,只有一只翱翔在天空中的飞鸟一般大小。
        (1988年12月15日《新民晚报》 王瑞良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