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1976年1月8日
卢祖品诗 王伟画
一个民族辗转于
不幸的深渊
在巨人倒下的时刻
海棠似的身躯霍地站起
狂风般挥舞尖利的长矛
          
平原高山一片混沌的雾霭
长安街的泪水泡肿了
不眠之夜睁大的窗棂
火山口的环珮摇醒繁花
你悄悄摆设十月祝捷的华筵
            
死后仍参加决定命运的战斗
祖国为你的忠贞所感召
至今仍在召唤大智大勇
谁敢蹂躏你开垦的土地?
           
你永远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远去的身姿依旧十分清晰
醒醒吧 人们
丝绸之路旁倒毙的勇士
往往在彷徨时候脆弱了一分钟
             
你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譬如说 1月8日
不就是送给世界永恒的纪念
哲人思考这一天的种种涵义
艺术家多了一个灵感的源泉
(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燕舞散文征文

  棺木小记
伍学钊
乡下人重死不重生。生前省吃俭用,辛辛苦苦积下几个钱,备上一副好棺材,人眼一闭,16人大抬,披麻戴孝热热闹闹,好端端的木料埋进一块好端端的田土里。
这习俗只怕沿袭好几千年了。
自然做棺材的就生意兴旺。樟河村的孟老倌操棺材手艺已有四五十年了,他是从他爹手里接下来的,他爹是从他爷爷手里接下来的,他爷爷是从他祖宗手里接过来的。他把手艺传给儿子,儿子又传给他孙子。
这棺材生意经年不衰,就连前些年反对封资修,割资本主义尾巴时,也没怎么割到孟老倌头上来。
孟老倌还在壮年时就给自己备好了一副棺材,用了整整一个立方米的上好楠木。孟老倌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擦拭棺材,那生漆棺身被擦得油光锃亮,每当这时,孟老倌那干涩的老眼也亮了。村里村外的老人们有事无事来到他家,啧着扣眼儿似的嘴,抚摸着这口棺材,馋得老眼都有些发红。
孟老倌还老早就请风水先生在方丘给自己择了块墓地。按当地人讲,方丘本就是块宝地,孟老倌择的墓穴又是宝地中的宝地。村里的老人们没一个不说孟老倌好福气的。
一晃十年过去了。
一天,村口驶进一辆面包车,车里跳出几个肩扛测绘仪器的人,风风火火到方丘转了一趟。一个月后,村口贴出告示,凡葬在方丘上的坟限期迁到指定的公墓区。
方丘要办火葬场了。
紧跟着几辆推土机轰隆隆驶进村子,一车车建材运进方丘工地。不到半年,火葬场建好了,村里村外死了人,都往那场子里拖。
孟老倌卧床半年,大病了一场,他硬撑着身子起床,倚在门框上望着儿子在坪里懒洋洋地刨着木筒。他眼见着这份祖传的家业败在自己手里,心里像刀子割一样痛。
孙子和村里的几个小木匠办起了一个公司,名曰“新式家具开发公司”。几年下来赚了不少钱。孙子把老屋拆了,盖了四封三间大砖屋,购置了成套的家用电器。最碍眼的是那副楠木棺材,占了堂屋的三分之一,电视机只得搁在那棺材上。孙子对爷爷说,就棺材的木料,加几块胶合板,可以打几套漂亮的组合家具,少说也能赚个三五千块钱。孟老倌开始听这话时,举起烟枪打孙子,后来听这话时,直瞪眼,听多了,心里也不免打起算盘来。
如今,那棺材仍占在堂屋的地面上,只是再没人去擦拭它了。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文联)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情暖人间
——电视连续剧《黄河东流去》观后
果青
严冬季节,从电视接收机中飘来一阵阵中原大地的泥土芳香,十一集电视连续剧《黄河东流去》,艺术地展现了我国三十年代末期黄河儿女的苦难生活画卷。荧屏上,一个个真实可信的人物悲欢离合,一组组别具特色的镜头深含意蕴,着意突现乡情、人情、友情和手足之情,洋溢着浓郁的“河南味”!
《黄河东流去》是根据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一般说来,以优秀文学巨著改编电影故事片或电视剧,常常是费力不讨好的。即便是电视连续剧容量大些,但也很难将原小说淋漓尽致地全部再现出来。除了因为长篇小说中人物众多、情节纷繁以外,作为文学作品的小说特有的心理与景物的细腻描写,往往很难转换成可视而又感人的画面形象。
《黄河东流去》的改编,基本上是成功的。编剧李澈对原小说吃得透,有改有编,删选得当。原小说作者李准看过电视后满意地说,改编本“抓住的全是我的心尖子!”改编者从原作众多人物中选择了三家人,把他们刻画得有血有肉。就是这些活生生人物的命运,一层又一层地激起观众的情感波澜,引发人们多方面的反思。
半路出家的导演康征同志,多年来不为“时髦”所动,不赶浪头,不东施效颦,而是一个心眼儿地追求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老老实实地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人物,致力于人物的塑造和刻画。对于主要角色爱爱、海老清等处理贴切,不温不火,有变化有发展;对地主周青臣和国民党西北军留守处长关相云也较相宜,既揭示出他们的反动本质,又不脸谱化。
十一集电视连续剧所以能够深深地吸引观众,是因为导演巧妙地扣住了“情”字,以“情”感人,以“情”抓人。全剧用了较大篇幅表现了爱爱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处在当年的历史条件下,环境不允许她爱她所想爱,但是她仍勇敢地向旧势力挑战,顽强地追求做为一个人应该得到的;海老清和海长松两家,同居异乡患难与共,真诚相帮;拉包车而后失业的四圈,在自己贫困交加的时刻,为了解救同乡小女孩小响出“火坑”,毅然献出自己仅有的全部财产——三十元钱和那件御寒保命的旧棉袄;小强、小建四处奔走,寻找被卖出的小妹妹;雁雁不顾死活代父犁地……全剧就是通过这些感人肺腑的生动情节,表现了人间最宝贵的东西——乡情、友情、人情和手足之情。
这部电视剧中的演员,大多都较为称职。他们长时间地离开城市、离开家庭,钻进清贫的茅草棚里拍电视剧,这种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实在使人敬佩!
在演员表演方面稍感不足的是,有的演员话剧表演痕迹时有表露,这也是有些话剧演员拍电视剧时的通病。他们非常认真,过于认真。把每一个动作,甚至很细微的动作,都精心设计,并找出若干合理依据。但从接受对方的刺激、反应到整个动作完成,过程过细过长。从局部看,也许感觉很完整,而将每一个有头有尾的表演动作连接起来,就会立刻感到戏被拉长了,节奏拖沓了,重点不突出了。
河南电视台和河南的电视艺术创作者,十年来立足本省,脚踏实地,走出了自己的路。从《唢呐情话》、《冤家》到《黄河东流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拍出了浓郁的河南味!可喜可贺!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使者

  《浴血美人》作者献辞
〔法〕克洛德·普兰
拙作《浴血美人》经董纯和沈大力二位友人译出,将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公演,十分令人欣慰。此剧能引入具有久远戏剧传统的中国,搬上闻名遐迩的青年艺术剧院舞台,使我充满了自豪感。近年来,京剧屡来巴黎吐艳,我观后激情荡怀,终生难忘。今日机缘凑巧,我急盼一睹《浴》剧换颜。
《浴血美人》的悲剧系源于一则真实的社会新闻。十六世纪末,匈牙利国王的表妹艾丝蓓塔·巴托里伯爵夫人被控将数百名少女骗至其古堡内,一个个折磨致死。审讯中,女伯爵透露她曾取人血敷面抹身。因为,她的一名侍女略通巫术,声言浴血能防衰老,永葆美貌。
这故事颇似一个传说,或者一则志怪轶闻,让人想起电影迷所熟知的嗜血魔王德哈古拉伯爵,或吉尔·德莱;后者曾与圣女贞德为伴,因犯类似罪行被处以火刑。不过,艾丝蓓塔与其两位著名前辈有所不同。她别具标格,渴求永恒,成了荒诞的神话。确实,这是个邪恶的浮士德,因受时光和死神困扰,把灵魂卖给了魔鬼,以求永不老朽。
当时的封建社会对艾丝蓓塔的营生无甚反应,这个现象值得深思。只要伯爵夫人残杀的是贫女,她就不遭人非议。可是,一旦她危及到贵族闺秀,就舆论大哗,国王亲临问罪,不许她表妹再继续作祟。
《浴血美人》一剧展现的正是玛蒂亚斯国王在古堡审讯艾丝蓓塔的场景。被告供认一切,毫不推诿。进而,她指斥国王,使之矛盾百出……一方面,艾丝蓓塔与玛蒂亚斯频频交锋,另一方面,这位美人由其仆从配合,在执法君主面前,重演了一出出血淋淋的荒唐剧。这样就形成了过去与现在,真实与想象的反复更迭,而语言创造了戏剧的气氛和诗的意境,把观众引入一个有普遍意义的寓言世界。无须绘形绘色,或者只需轻描淡写,重要的在于唤起人们的思索。因此,语流淙淙,仿佛音乐一般,让人读来听去犹如一本交响乐总谱。
我不揣冒昧,期望《浴血美人》一剧能引起中国观众的兴趣和激情。在此,我谨向诸君表达作者最诚挚的问候。毋庸置疑,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目前的作为将会进一步加强法中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已有的友好文化联系。就个人而言,如果我能通过《浴》剧对此做出微薄的贡献,那将是一大幸事。   (董纯译)


第8版(副刊)
专栏:

  “新时期十年金曲榜”观感
吴联庆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读者也许还记得,十年前飘荡于小巷深处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等港台歌曲,曾被视之为靡靡之音,然而,现在它们堂而皇之地跨入了《人民日报》等单位举办评选的“新时期十年金曲榜”之列。众多的通俗歌曲的热爱者,如同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歌曲所唱“历尽磨难痴心不改”,流行歌曲终于赢得了它在大众文化中的一席之地:四十八首流行歌曲和十名通俗歌手被誉为“金曲”和“金星”,并济济一堂地登上了《人民日报》。
物换星移是最朴素的真理。笔者和许多青年朋友一样,也被流行歌曲的大潮所“卷入”。如胡里奥、玛丹娜的抒情歌曲、里奇和杰克逊的《我们同属一个世界》以及苏芮、千百惠等演唱的歌,我都喜欢听;在外语学院女学生的宿舍里,见得最多的则是谭永麟和齐秦的照片。因此,当我们浏览“新时期十年金曲榜”时,定会各有一番感触。从《牧羊曲》到《军港之夜》,从《酒神曲》到《一无所有》,从《三百六十五里路》到《夜色阑珊》,清晰地反映出亿万歌曲爱好者的心态。笔者有如下一些感想想和读者作些交流。其一,获奖歌曲中电影、电视剧(尤其是连续剧)的插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再次表明流行歌曲和大众影视文化的密切关系。《蹉跎岁月》、《雪城》、《少林寺》、《话说长江》和《红高粱》等影视插曲的入选暂且不说,甚至“白发苍苍”的流浪者唱的《拉兹之歌》和“那顶失落的草帽”仍未被观众忘却,这既让人惊叹影视传播手段的力量,又使人不免惆怅于歌坛的活力和新鲜度不足。这真是“白云悠悠尽情地唱,什么都没有改变”。其二,我国流行歌曲的文化内涵还嫌单薄,歌曲情趣“单行道”的倾向仍较明显。《十五的月亮》、《我的中国心》等歌曲自然是柔中有刚、富有崇高美的佳作。《一无所有》也堪称粗犷深厚、质朴奔放的中国风格,但这样的歌曲所占比例不多,大部分获奖歌曲还是沉浸在“爱的海洋”中。
荣登金曲榜的《大约在冬季》里这样唱道:“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今年的冬季,“金曲”和“金星”的评选活动,体现了对通俗文化的一种引导和选择。那么,在新的一年里,我国的流行歌曲能否走出十字路口,形成鲜明的民族风格并赋予丰富的内涵呢?在一九八八年“最后的晚餐”之际,我们寄希望于:明年冬季。
          (原载《新民晚报》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8版(副刊)
专栏:文苑拾穗

  文苑拾穗
△湖南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一套《改革启示录》纪实文学丛书。已经面世的第一辑有:《钱,疯狂的困兽》、《中国足球之谜》、《1987:生存空间》、《红灯·绿灯》。四部作品均取材于社会关注的“热门”事件或“新闻”人物,力图用新思维去透视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土对改革实践的制约及影响。(曾果伟)
△《八十年代中国文学新潮丛书》(张学正等编)已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丛书》第一批共六册:《缤纷的小说世界》(四册),《骚动的诗神》、《多声部的剧场》。该书精选作品200篇(部),分为20个大类。  (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