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科克菲尔德副主席认为
欧共体能如期完成大市场建设
内容提要:进展较慢的三个方面是:协调成员国的间接税、建立公民的欧洲及实行统一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标准。到1992年如有个别成员国落伍,欧共体将允许这种情况存在一段时间。
本报布鲁塞尔电 记者魏崴报道: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专门负责大市场建设的副主席洛德·科克菲尔德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首先强调,1992年,我们能如期完成大市场的建设。当然,今后“尚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不能放松”。接着,他详细介绍了目前进展较慢的3个领域:间接税收制的协调、公民的欧洲以及动植物卫生检疫。
目前,欧共体成员国都征收间接税,即增值税和消费税。这样,欧共体市场内部就还有许多关税壁垒,存在单独的国家市场。欧共体至今在协调税率方面进展不大,主要障碍有两个:一是成员国的现行税收制差别太大,不易协调;二是部分成员国认为,统一税收会牺牲主权。
为消除这些贸易壁垒,委员会建议主要有两条:1、诸成员国逐步取消出口免税、进口征税的制度,使欧共体内的商品在支付增值税的基础上自由流通。2、对烟草、酒类及石油产品等实行统一消费税,逐步取消带有边界检查性质的消费税。
至于“公民的欧洲”,委员会建议主要包括过境自由、兴办企业自由和居住自由。4年来,欧共体在人员自由流通上取得一些进展,遗憾的是,委员会有关的重要建议尚未被理事会通过,如便利旅游者过境以及公民居住权等指令。
第三,动植物卫生检疫的困难。这是个敏感领域,各成员国有不同的规定。从长远看,欧共体应在整个动植物检疫方面有一共同标准。
科克菲尔德还强调,实现大市场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他在最近起草的特别报告中,准备向各国首脑介绍上述困难,使之明白应当在哪些方面作出更大努力。
说到此处,他打了个生动的比方:12匹马共拉一部车子,有两匹马动作迟缓,就得催其快走,不能因此而浪费时间。当记者问道,“如果其中一匹马硬是不走,怎么办呢?是甩掉它,还是迁就?”他笑着说,目前还不想使任何一成员国落伍。
他又说,等到实现大市场的期限到达之日,也许还会有一个,或者两个成员国落伍。那时,我们得另订政策,允许落伍现象存在一段时间。
(附图片)
图为设在布鲁塞尔的欧共体委员会大楼


第7版(国际)
专栏:

  西方有人认为英国对欧洲联合“一贯持保留态度”,英国的立场究竟如何?贸工大臣扬勋爵说:
不反对大市场但反对“欧洲合众国”
内容提要:英国越来越扎根于欧洲,是建设大市场的“带头者”,英国企业将在大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
本报伦敦电 记者陈特安报道:英国政府主管同欧共体经贸关系事务的贸工大臣扬勋爵对本报记者说,在迎接“大市场”方面,英国既非“落伍者”,也非“旁观者”,可以说是比其它国家都好的“带头者”。
他说,英国的准备工作分三个阶段:一是从1988年3月开始进行大量的宣传,通过电话热线、计算机数据提供咨询服务,各地组织研究会等等。二是对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人士做宣传工作。一年前,仅5%的企业界人士知道1992的意义,现已达到90%。三是全国各类公司为迎接大市场的挑战,正在做些更具体切实的准备工作。英国赚取外汇最多的工业行业之一——化学行业正在制订迎接1992年的海外行动方案,加强与欧洲其它国家同行的合作。食品、电力等行业通过兼并力求加强其竞争地位。交通行业有的公司对大市场的前景表示乐观,提出了“搭上1992年特别快车”的口号。
在谈到英国经济能否从大市场中赢得好处时,扬勋爵充满自信地说:“如果是10年前,英国将是很困难的。现在不同了。英国经济已充满活力,恢复了竞争力的英国企业必然会在大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现在多数英国企业都知道怎样才能适应新欧洲的挑战。”
关于建设大市场的前景,他说:“我相信,到1992年,大市场的目标将会基本上达到。”他表示,英国从不反对欧洲大市场,但反对“欧洲合众国”。
扬勋爵认为,关于边界控制,英国已充分承诺把边界控制减少到最低限度,但英国公民完全有权利要求反对恐怖主义、贩毒和危险的疾病。因此,仍需保留某些边界检查。在欧洲货币联盟问题上,英国未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但是,英国一直认为它将在适当的时候加入。他认为,“12个成员国之间,在总目标上是一致的。英国的命运与欧洲息息相关,英国一直走在大市场的大道上,越来越扎根于欧洲。”
(附图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法国欧洲事务部部长克勒松指出
欧洲建设是法国的唯一机会
内容提要:希望大市场带来更高的增长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经济和财政环境及信息服务,帮助企业迎接大市场;主张建立“文化欧洲”和“公民欧洲”。
本报巴黎电 记者张启华报道:法国欧洲事务部部长埃迪特·克勒松夫人在书面回答记者提问时首先表示,法国对大市场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大市场的实现能带来更大的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克勒松部长指出,某些人担心取消各国的保护措施后,各成员国需进行必要的调整,这对那些竞争力弱和不求进取的企业来说确实是个风险。但是,她认为,法国经济要在国际竞争中保住现有的地位,欧洲建设是其唯一的机会。现在,我们不能再眼光短浅了,企图动用巨额的公共资金去维护那些注定要破产的企业。而应当制定有力的调整政策,在社会领域里采取大胆的辅助措施,以便在欧洲建设中不存在任何“放任自流”的现象,并且在那些有前途的行业部门创造新的、稳定的就业机会。
她接着说,欧洲建设的雄心不仅仅限于建立一个巨大的经济实体,也不仅仅限于建立一个资本自由流通的“市场欧洲”。
她说,法国的希望是:各成员国能以经济进一步一体化所产生的互助精神为基础,向着更深远的政治和文化联合前进。所以,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文化欧洲”和一个“公民欧洲”,使每个人在欧共体十二国都感到犹如在自己的国家里一样。
关于政府为帮助企业迎接大市场所采取的措施,克勒松部长指出,一般来说,法国企业和欧洲其它国家的企业一样,都可以在未来的大市场中扩大其营业额,而且大市场的实现应该消除那些尚不存在的变相的保护主义形式,法国许多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竞争地位将能得到改善。
她说,不管怎样,法国政府还应当帮助法国企业抓住大市场提供的机会,在这方面,政府既改善法国企业的经济和财政环境。
她说,如继续降低利率(对中小企业尤其有利),和公司用于再投资的税率;同时要为企业提供有关大市场的信息服务。克勒松部长还说,作为欧洲事务部部长也将为此建立一信息库。
(附图片)


第7版(国际)
专栏:

  西德企业界认为
 机会多于风险
本报波恩电 记者江建国报道:最近,记者就大市场对西德经济的含义,专门采访了西德科隆的德国工业联合会从事欧共体问题研究的罗格女士和公共关系部负责人维尔德女士。她们说:“这是一次新的市场经济在欧洲范围内的复兴。它的首要特点不在其大,而在其自由。由于西德经济在欧共体内发达程度高,购买力强,因此竞争将会集中在西德。”
她们认为,总的看,无论对大企业还是对中小企业,大市场给西德带来的机会多于风险。像西门子这样的大公司,早就是世界规模的企业。一旦消除了迄今尚存的技术性贸易障碍,他们就更加便利。中小企业一般财力微弱,现存的边境检查手续繁杂,人为地增加了生产成本。取消边境检查可以使隐蔽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完全失效。作为欧共体内首屈一指的出口大国,西德从这方面获得更加便利的条件。此外,相互承认不同的工业产品标准是拆除壁垒的重大措施。
两位女士还认为,在商品、资本、劳务、人员4个自由流通领域内,西德在资本和劳务两方面面临挑战。以劳务为例,荷兰交通运输业实力雄厚,英国保险业历史悠久,都是西德的强有力竞争者。西德由于劳动力昂贵,税收太高,企业社会福利支出过高,不容易引进资本。这将迫使政府采取对策,创造更有利于西德企业的竞争条件。
她们说,大市场在西德没有引起很大震动,因为西德经济一向是外向型的,西德经济界早就习惯于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在新的一轮竞争开始时,西德经济占据着有利的起跑点。西德各行各业正在加紧准备,纷纷研究大市场的影响,有的已经作出反应。


第7版(国际)
专栏:

  意大利欧共体政策部长拉佩尔戈拉强调
采取措施适应一体化要求
本报罗马电 记者罗晋标报道:意大利欧共体政策部长安东尼奥·拉佩尔戈拉在书面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认为,《欧洲一体化文件》为欧洲政治统一开辟了具体行动的余地,实现这个转折的关键在于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大市场最后要使欧共体成为一个更加协调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欧共体贫富地区之间的差别将要缩小或者消失。
这位部长指出,1988年以来,意大利政府已落实上百项欧共体指令。意大利要克服惰性和没有正当理由的迟缓。为此意大利参议院通过了欧共体政策部提交的一项法律,规定意大利政府每年要提出一项“共同体法”,由欧共体政策部负责向公民通报欧共体所发布的法律规定。
意大利在准备迎接大市场中碰到不少困难,现正在着手解决。首先是财政赤字问题,意大利政府已开始采取全面的经济措施,以求在1992年前减少或尽量控制财政赤字和国债。再就是南方问题,意大利政府已经并在继续作出具体努力,在欧共体帮助下,调整像钢铁、造船等至今亏损的产业,以振兴南方经济。意大利政府在国营企业中着力建立和发展电讯、电子等先进技术部门,同时已计划进一步发展意大利企业同其他欧洲伙伴国的企业之间的生产合作。在农业问题上,意大利也在调整布局,使之更加合理。
  编后
欧洲共同体将于1992年年底前建成内部大市场的计划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了世界性的话题。欧共体几个主要成员国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如何为迎接大市场的到来而积极准备?本报驻西欧几位记者就此采访了当地一些负责官员或企业界人士。他们的谈话或许有助于读者增加对大市场的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