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西红柿丰收了 农民苦死了
新疆玛纳斯有关各方熟视无睹
新华社乌鲁木齐电 (记者申尊敬、褚庆喜、李广宽)新疆玛纳斯县的许多农民绝没想到,按照“定亩、定产、定收”合同为中外合资的新孚蕃茄制品有限公司种的西红柿,最近因为丰收,使他们饱尝了交售难的苦头。
8月19日上午,记者在这家公司门口看到排队等着卖西红柿的大小车约有四五百辆。9月1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时,卖西红柿的车子已达上千辆。
记者向手扶拖拉机上的一位农民询问情况时,二三十名男女农民立即围了过来,争诉苦衷:
——我们已经来了两天一夜,最多的还有等三四天的。吃不上饭,喝不上水,夜里趴在石头滩上睡觉。这阵子正是西红柿成熟的季节,他们不好好收,大磅秤坏了一天都没人管……
——订合同时,说完不成种植面积要罚款。我们按合同种了,现在把西红柿拉来了又不收……
神情激愤的农民七嘴八舌地对记者说。他们有的来自20多公里外,大多数是方圆几公里内的农民,场上的麦子等着他们打,地里的柿子等着他们摘,他们心急如焚啊!
来自兰州湾乡一村的老汉刘国庆气呼呼地说:“我种了40亩,柿子摘下五天了,一天最多才能卖一小车。还要压级压价,说扣多少就扣多少,有的扣10%,最多的扣30%,这样坑我们,明年不种了。”
农民们找过县委、县经委和蕃茄制品公司等部门的领导,得到的答复基本都是耐心等待,别无他法。农民等不起又不得不等,公司门口右边的收购点上,只有两名职工在慢慢腾腾地收西红柿。另一台大磅秤闲放着。前几天,下了一场雨,盼望早点儿卖掉西红柿的农民不敢回去,一个个淋得像落汤鸡。
玛纳斯县农民卖西红柿难已经长达半月之久,其间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曾对此事作过报道,为什么没有引起各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并设法解决?伤透了心的农民如果明年真的撒手不干,年产值1000万元,创汇200万美元的新孚蕃茄制品有限公司将何以生存?


第2版(经济)
专栏:三言两语

书记,你睡得着吗?!
吴酩
玛纳斯出现了交售西红柿难。责任在谁呢?看起来不像在农民。
种是新孚蕃茄制品有限公司让种的,有合同为凭。丰收了,人家送货上门,这家公司为什么要这样难为农民?果真是除了二人之外,就再也抽不出人来加快收购?还是想借丰收之机狠刹一下价格,宰农民一刀?他们的“合同观念”哪里去了?
最令人气愤不过的是,这个县有关部门领导们的态度。上千辆西红柿车在排队等着过秤,农民兄弟心急如焚,白天遭受日晒雨淋,夜间趴在石头滩上过夜,可还让人家“耐心等待”。难道你们就不能为农民想一点办法,办一点实事?
禁不住要喝问一句:书记,晚上你睡得着吗?!


第2版(经济)
专栏:农村改革已十年征文

一个青年农民的梦
他早就想办个工厂,用现代化设备取代手工工具;天井院里作业的场所也换成青砖红瓦房车间;他成了厂长,几十个人围着他忙忙碌碌……就这样想着干着,10年前被当“典型”批判,今天才成为腰缠万贯的农民企业家。
河北 许金亭
1988年6月7日上午11时,首都机场上一架波音747班机腾空飞上蓝天。就在飞机凌空的一瞬间,坐在一等舱里的河北省清河县杨二庄村青年农民杨俊昌还在问自己:这不是做梦吧?
这不是梦。他是应日本大亚国际产业株式会社之邀,飞往东瀛,考察访问。
杨俊昌做过许多梦,可是在他心灵上打下深刻烙印的要数70年代初的那个“发财梦”。1973年,杨俊昌从部队复员回到连温饱问题还没解决的家乡。不甘心贫困的他,那时就相信这样一个理儿:要想致富快,庄稼加买卖。回乡后不久他便购买了一套锛、凿、斧、锯,凭着过去学过的手艺搞起了木器加工业。忙里抽闲地搞,每月也能挣百十块哩。杨俊昌心里总是喜滋滋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夜晚,杨俊昌做了一个“美梦”:他办的木器加工业抖起来了,原来手工操作的锛、凿、斧、锯,被现代化的设备所取代;天井院里作业的场所,也换成了“起脊”式的青砖红瓦房车间;他成了厂长,几十个人围着他忙忙碌碌……
梦,既甜又美。谁知,当他还沉醉在梦乡里的时候,一场灾难临头了——他成了“资本主义倾向严重”的典型,挨批判不说,还让他脖子上挂着锛、凿、斧、锯游街。从此,杨俊昌的木器加工业收了摊儿,他又回到了干一天活挣一包“红满天”香烟的贫困路上。
1978年岁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农村改革大潮,把从田地里分离出来的农民推向了新的生产领域。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也难怪,一场春风哪能把禁锢人们思想的“左”的东西全部荡涤干净呢?这时的杨俊昌,想做买卖赚钱,但又怕日后挨整遭批判。但“富裕”二字终究是有诱惑力的,他左顾右盼一阵子,还是偷偷摸摸地踏上了“买卖路”。他借了几百元钱,不声不响地下了内蒙古,从那里背回了百十斤羊绒,不声不响地卖掉,赚了好几百块哩。头一趟见红,接着又跑了第二趟,第三趟……几年时间,居然赚了一大笔钱。
赚得钱,是个高兴的事儿,然而,杨俊昌心里却敲起了“小鼓”:往后上边还会不会割“资本主义尾巴”呢?晚上,他失眠了,在床上翻了大半宿的“烙饼”。刚刚睡着,一个恶梦又使他惊醒了:自己偷偷摸摸干买卖的事儿,被人发觉了,又被拉上了批判台……梦醒了,惊出一身冷汗,心里“突、突”地跳个不停。
恰巧,第二天村里通知他去县里开会,说是听传达中央文件。一听这个,杨俊昌心里“扑哒”成一团糟。他捏着一把汗赶到大礼堂,一听会议内容,他那颗七上八下的心放下了。县委书记传达了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后,还提出在全县要大力发展家庭工业,同时宣布了县委、县政府《关于放宽经济政策的二十四条规定》。最后还鼓励说,今天参加会的是新时期发展生产力的先进代表,要在商品生产中带个好头……杨俊昌吃了一颗“定心丸”,胆子也壮了。他想,中央让干,县里支持,还怕个啥!
打这以后,他心里的“小鼓”不敲了,办大企业的欲望又向心头撞击过来。他要把几年的积蓄拿出来办一个像样的工厂。杨俊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向乡政府申请了一片厂地,投资40万元,建起了40多间厂房,安装了五台梳绒机、一台扎包机,办起了一座在县工商局注册的“冀南绒毛厂”。他的厂子投产后,生产出的优质精梳山羊绒,不到半年时间就打开了国内国际市场,远销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500多万元。
冀南绒毛厂目前已拥有百万固定资产,不但吸引着国内多家外贸单位,也吸引着外商。1987年10月,日本绒毛客商米山俊孝专程来到小杨的工厂进行考察,一次就签订了为期10年的购货合同。日商临离清河县时,向杨俊昌发出了访问日本的邀请……
“旅客同志们,我们现在已飞入日本国土上空,东京国际机场很快就要到了……”空中小姐清脆的播音,打断了杨俊昌的回忆。他的脸上挂着创业胜利的喜悦,又考虑起了日本考察的日程:洽谈业务、引进毛纺设备、投资建一座现代化毛纺厂……


第2版(经济)
专栏:

田纪云对广西提出新的要求 再接再厉夺取抗洪救灾全胜
据新华社南宁9月5日电 (记者衡志诚)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总指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对广西抗洪救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殷切希望广西各级领导再接再厉,一抓到底,夺取全胜。
8月30日以来,桂东、桂南、桂西北连降暴雨,红水河、柳江、西江出现建国以来的最大洪峰,使沿河地带的柳州市、梧州市以及桂平、平南、藤县、融水、三江等县遭到特大洪水袭击,造成许多工厂、学校、街道、农田受淹。灾情发生后,广西各级领导干部迅速深入灾区,组织指挥抗灾。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群众伤亡极少。前天深夜,西江洪峰侵袭梧州市,水位涨到23.88米,全市60%以上的街道被淹。梧州人民面对汹涌洪流,秩序井然。目前梧州的水位已开始缓慢下降。
9月3日,田纪云副总理在广西区党委、区政府关于柳州、梧州一带水灾情况的报告上,作了批示:“自治区各级领导对防洪抗灾工作十分重视,抓得及时、有力,自治区主要领导都亲临第一线指挥抗灾,值得赞扬,希望再接再厉,一抓到底,夺取全胜。”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国农业银行紧急通知各地
调整信贷结构 控制信贷规模
据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中国农业银行日前向各地分行发出了关于调整和控制贷款规模的紧急通知。
通知说,到8月中旬,农业银行乡镇企业贷款增加73.2亿元,超计划44亿元。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稳定金融的各项措施,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各地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农业银行各级领导干部,要顾全大局,严守纪律,控制信贷总量,调整信贷结构,支持农副产品的生产和收购,为实现明年社会商品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今年的目标而努力。
二,严格控制贷款规模。根据人民银行追增的计划,总行对各分行信贷规模进行了调整。新增规模主要用于农副产品收购,用于外向型乡镇企业增强创汇能力,用于灾区恢复农业生产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区域性农业开发的需要。其它贷款仍按照总行批准的贷款规模执行。未经批准,贷款规模一律不准突破。谁突破,谁负责。
三,加强信贷管理,执行信贷计划,集中筹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对乡镇企业贷款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把规模控制在总行下达的计划之内。国营、集体工业贷款必须按年初下达的计划控制。必须加强对商业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对超储库存、扩大银行贷款的企业,要严格执行加罚息制度;对囤积商品,待价而沽和违反物价管理规定,抬价收购农副产品的企业和个人要坚决停止发放新贷款并追回贷款。农业贷款也要按计划控制,抓紧回收到期和逾期贷款。
四,加强对信用社贷款规模的控制。农业银行要加强对信用社的领导监督,坚持资金使用的比例控制,做好行、社信贷资金计划的综合平衡工作。


第2版(经济)
专栏:来信

从“废纸换书”说起
纸张紧张带来了一系列综合症,部分报纸杂志总编辑也不得不将找纸列入主要任务之一。可见,纸张紧张到了非采取补救措施不可的地步。否则的话,“纸荒”就要影响到精神产品质量的生产。
苏联莫斯科市有一个经营方式独特的书店,用废纸换书,方便了不少的图书急需者和废纸出售者,也为废纸资源的回收开创了一条新路。
有关部门推算,一吨废纸再造纸浆可得850公斤,可抵三立方米木材,比用纤维原料制浆节约300度电,500公斤煤,100吨水,可谓一举多得。
开发废纸资源应该是收益大、见效快的一宗美事。可许多办公室、家庭中的废纸往往是付之一炬。废纸收购难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
一是回收网点少。上海废品回收网点原有605个,1987年减少到297个;深圳特区因没有国营收购废纸网点,废纸成灾,既影响城市环境美,又浪费资源。
二是废纸收购价太低。现行价每公斤废纸不到2角钱,一吨不足200元,价值约等同于一个立方米的木材。废书、废杂志出售不如储存价值大,跑一次收购站耽误不少时间不划算,顺便扔了也是常事。
我们能不能鼓励、支持一些部门仿效莫斯科市开设一个废纸换书商店?能不能用木材换废纸来吸引广大居民出售废纸的兴趣?
(吴荣春)


第2版(经济)
专栏:

西安将技术等级引入劳务市场
本报讯 西安市经过考核,获得“技术等级证书”的市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毕(结)业生大受用人单位青睐,两年多来通过劳务市场共录用3.8万多人。
1986年起,西安市劳动部门对技工学校系统、市教育系统的职业中学和劳动服务公司培训中心(班)三类毕业生进行统一考试,并统一进行实际操作技能技术等级考核,然后以成绩优劣依次造册,作为劳务市场和招工部门录用的参考。两年多来,有3.8万持技术等级证书的各类毕业生通过劳务市场进入用人单位,深受企业欢迎。
将技术等级引入劳务市场给招工用人和劳务市场注入竞争机制。既形成了比较科学的推荐录用机制,体现了“技术等级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避免了招工中的不正之风,同时,也消除了各劳动力培训部门之间的扯皮现象。(孙纯祥 张大愚)


第2版(经济)
专栏:

工业“菜篮子”
——苏州物贸中心总经理顾恒如速写
本报记者 龚永泉
同苏州物资贸易中心的胥城大厦相比,总经理顾恒如显得太小巧了,一米五几的个儿,还偏瘦,可说起话来,却像机关枪,似连珠炮。
且听他的一段“录音”:“我当了十年物资局长,但真正甩开手来干,却是这两年。此话怎讲?我把这十年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仓库主任,在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情况下,物资局长只能是个仓库主任,上头给什么,我往下发什么;第二阶段是采购员兼仓库主任,上头给的物资远不够用,苏州冒出了8万采购员,我是头号采购员,住过车马店,蹲过火车过道,参加过高级宴会,也坐过冷板凳,酸甜苦辣都尝遍了;第三阶段是总经理,一年有半年在外面跑,了解信息,收集行情,又买又卖;第四阶段才是眼下的状况,吸引大家来苏州做买卖,当红娘,作桥梁,搞好服务工作。”
1984年底,顾恒如听了全国物资工作会议传达,会议提出要发展生产资料市场,传达未完他就蹬上自行车在城内外转悠开了。他找到一块兵营空地,8个月后,占地20亩、拥有7000平方米建筑的苏州物资贸易中心诞生了,当年成交额3.2亿元,第二年达到7.9亿元。
骑着驴找马。顾恒如又在老城边缘筹建占地43亩的贸易中心,主楼高17层,命名胥城大厦。大厦投资4200万元,有400多套中、高档和普通客房,吃、住、行、通信,一应俱全。客户不出贸易中心大门即可办理工商、税务、公证、托运等手续,真是人在“中心”坐,事情全办妥。
苏州物资贸易中心实行供销直接见面,减少了环节,生意越做越兴旺,先后有9000多家企业进场交易,成交额中75%是期货,时间一般在3个月至6个月之间,保证企业提前一个周期安排生产经营。为了发挥物资贸易中心的综合优势和吞吐调节功能,顾恒如组建了苏州物资贸易开发集团,参加联合的单位有20多个,入股资金达3000万元。
目前,在苏州周围地区已形成这样一种观念:要采购计划外物资,先到胥城大厦去,这里的物资价格、余缺等信息已成为这地区生产资料行情的寒暑表。由于贸易中心不与客户争利,客户愿意把大量资金、物资投放到这里来交易,出现了“短线产品吸得进,长线产品吐得去,紧缺产品供得上,呆滞产品销得出”的局面。1987年销售额猛增到了32亿元,是上一年的4倍。
顾恒如是个急性子,讲究嘁哩喀喳,容不得磨磨蹭蹭。
过去,一些人对胥城大厦的闲言碎语,没有少刮进顾恒如耳朵里,自去年11月26日,赵紫阳总书记考察物资贸易中心后,再也听不到有人说三道四了。这时,顾恒如倒有点莫名的担忧,他对市委领导同志说:“过去人家写匿名信到处告我,我再三自省自己所作所为没有错,心里很踏实,现在一片赞扬声,我真担心不知在哪儿会有闪失呢!”


第2版(经济)
专栏:

寿光化肥厂实行资产股份制
94%的职工成为企业股东
本报讯 山东省寿光化肥厂深化内部改革,于今年8月份实行了资产股份制。职工入股人数达829人,占职工总数的94%,入股资金100万元,成为潍坊市第一家实行资产股份制的国营企业。
寿光化肥厂有职工884人。近几年来,该厂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各项工作发展很快,跨入全国先进行列。今年1至7月份,吨氨总能耗居全国同行业低耗第一。该厂在推行股份制过程中,将全部资产分为企业股和个人股两部分。企业拥有的全部固定资产净值、国拨流动资金、企业补充流动资金、上级拨款及企业用于生产发展的自有资金为企业股,职工持币购买的股票为个人股。个人股每股200元,职工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随意购买。个人股仅限于企业内部,分终身股和期限股,按12%计息,计入成本,当年分配的股息和红利不超过本金的20%,超过部分作为股金增值。
(董秀山 赵殿杰)


第2版(经济)
专栏:

王祥林和二万封农民来信
本报记者 郑盛丰
王祥林这个名字,已随着他的产品多收牌叶面宝,走进万千农家。
瓜肥稻黄的盛夏,记者前往采访王祥林的叶面宝厂。他的装满2个大立柜的信函,按时间顺序整整齐齐排列着,共有2万多封。记者取出一叠,逐一翻看。
河南省开封县八里湾乡农民张怀河来信说:“我用贵厂生产的叶面宝,喷施玉米,亩产达1300斤,超出了我的预想。”甘肃省一用户来信说,他用叶面宝喷施黄瓜、辣椒、西红柿,增产率在40%左右……
叶面宝是广西化工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它通过叶面喷施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转,促进植物生理机能改善,从而促进养分进入果实积累贮存达到增产目的。
第一个认识叶面宝的价值进而竭尽全力推广试验的农民,就是王祥林。1985年5月,在广西乡镇企业技术交流会上,王祥林看中了仍在试产中的叶面宝,他买了200元钱的叶面宝回去喷在蔬菜、甘蔗上观察试验,一周后,菜、蔗嫩绿喜人!他又立即花1000元买回更多的叶面宝,派人到全县各乡镇作试验,不久,喜讯纷传。
他决定办一个叶面宝厂。
1986年春,王祥林筹集借贷8万多元,买下叶面宝生产技术。而后,他派出几十人到全国20多个省市广为宣传,并在十几家科技报上刊出广告,同时拿出一笔可观的资金约请粤、闽、川、新等省区农业科研机构进行试验,取得大量较有权威的科学实验报告。接着,他的数十个农民推销员,带着这些科学实验报告和叶面宝,走向全国。
王祥林获得了成功,获得了全国除西藏和港台外的广阔市场。2年时间,他生产的叶面宝,喷洒在20多个省市区的2000多万亩农作物上。
但王祥林并不轻松。每天那些雪片般的信件、电报和电话,使他无法轻松。当然,他不会厌烦这些信件。他知道,每封信函,都带着某些信息,某种希望。有的农民从千里之外只寄来几角钱,只买一支叶面宝,王祥林也照样邮寄,哪怕为此要赔进去一元多钱的邮费和邮箱费。他认为,亏中寓赚,少里藏多。果然,有的农民用了一支后感到效果诱人,转而邮购一千支,一万支甚至几万支,成了王祥林的知己和定点经销户。


第2版(经济)
专栏:

“健力宝”公司已完成全年生产计划
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今年头八个月,产量突破十万吨,销售值突破两亿元,提前完成了全年计划,分别比去年翻一番。前不久该公司荣获广东省先进集体称号。 (梁兆明)


第2版(经济)
专栏:

第一届全国分析仪器展览会开幕
本报讯 第一届全国分析仪器展览会五日在民族文化宫举行开幕式。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这次展览会,参展单位五十六个,展出各种分析仪器成套装置、附件及配套产品和其他测试仪器共三百多台件。
(卢继传)


第2版(经济)
专栏:

沂南县兴办扶贫实体使四万户脱贫
山东省沂南县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面”式的发放扶贫款的办法,用扶贫资金创办多种形式的扶贫经济实体,取得显著效果。自一九八五年以来,扶贫经济实体已帮助三点九五万个贫困户脱贫。


第2版(经济)
专栏:

石家庄地区劳力输出达五十二万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积极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为贫困地区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自一九八五年到目前,全地区已先后输出劳动力五十二万多人,不仅打入了北京、天津、沈阳等十多个大中城市,而且挤进了国际劳务市场,劳务总收入累计达二点一亿元。 (据新华社)


第2版(经济)
专栏:

全国老年人生活用品展销会开幕
第二届全国老年生活用品展销会六日在京开幕。参加这次展销会的有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近二百个工业企业。参展单位带来门类比较齐全的适合老年人穿用的商品,包括老年医疗保健用品、服装、鞋帽、文房四宝、食品等。 (茜文)


第2版(经济)
专栏:

“寸金之地”的忧思
新华社记者 丁峻摄影报道
苏南耕地有“寸金地”之称,然而,到处能看到杂草丛生甚至完全荒芜的菜地(下图)。苏南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后,对经营自留菜地失去热情。他们认为种菜成本高,不如买菜合算。农妇陈阿香每隔两天就要进城买回一担蔬菜(上图),家里的自留菜地却任其荒芜。她一家5口,月收入七八百元,买菜开销对她已不构成经济负担。这种现象已造成乡村集镇菜价比县城贵20%以上,菜贩子从城市把蔬菜长途贩运到乡村集镇叫卖,一天可赚四五十元(左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