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萧一山与《清代通史》
江地
萧一山先生(1902—1978年)是我国久负盛名的历史学家、清史专家。原名桂森,号非宇,出生于江苏省铜山县(今徐州市)的一个城市贫民家庭。艰苦的家庭生活和卑下的社会地位造就了他刻苦耐劳、自强拚搏的品格。在校期间他不仅是名列前茅的优秀生,而且还忧国忧民,萌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他后来回忆说:“民国三、四年间,上海有译日本稻叶君山氏之《清朝全史》者,颇风行一时。余方读中学,以国人不自著书,而假手外人,真吾国学术界之耻也!稍长,乃埋头致力,发奋著《清代通史》。”(萧一山:《〈清代通史〉下卷讲稿辩论集·序》)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情操成了他撰写《清代通史》的强大动力。
五四运动爆发的前一年,萧一山考入山西大学预科,即研究清史。萧氏同班同学张克昌教授生前回忆说:“萧一山在山西大学读书时,已经把他的精力集中到清史的研究上,每日伏案疾书,勤苦不辍,此际他已写出了《清代通史》的部分初稿。繁重的研究工作,使他心力交疲,神形憔悴,常常胃口不开,吃不下饭去,只好在粗茶淡饭中多放一些辣椒以佐食。”
1920年,满怀理想与壮志的萧一山转入北京大学政治系学习,但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严酷现实,使其从政的愿望很快破灭了。终其一生,始终是以治学为重点,尤其是致力于清史研究。1922年,在著名明清史专家朱希祖与孟森的倡导下,北大建立了内阁大库档案整理会,组织力量对清代文献进行清理。这对久有志于清史研究的萧一山来说,真是如鱼得水。他在那里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接触了大量原始资料,诸如誊黄、敕谕、诰命、实录、会试、考卷、题本、库表等等;其内容涉及到有清一代的地丁、漕米、旗营、军饷、垦牧、河政、盐行、课税等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资料。这些珍藏多年的史料,大大开扩了萧一山的视野,为《清代通史》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他曾十分感慨地说:“清代内阁档案自拨归国立北平大学整理后,余亦躬与斯役,披阅所及,取证滋多。此虽案牍之言,实难尽信,然较之官书,胜万万矣。”(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上,叙例)
浩瀚无边的史料是历史学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萧一山并没有像某些学者那样,一头扎进史料堆,两耳不闻窗外事。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陈独秀都在北大执教,他们富有感染力的讲演曾吸引了许许多多的热血青年。萧一山便是他们中间的一个。萧一山不时往李大钊那里求学问道,虚怀请教。他的《清代通史》刚一脱稿,即登门求李大钊作序。李大钊在序言中称:“萧子一山,以绩学之余,著《清代通史》一书。书成,执以示愚。愚受而读之,知其书之性质为有清一代之中国国民史。置之史学系统中,当为普通史中之记叙的国民史。取材既极宏富,而于文明及政治诸象,统摄贯通以为叙述,且合于社会诸象悉相结附不能分离之史理。余故乐为之叙,冀著者之益精厥业,以此为重作各史之先声也。”(《清代通史》卷上,序,1923年北京中华书局初版本)
李大钊在序言中,希望萧氏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把有清一代的历史写成中国国民的历史。萧一山在初版的
《清代通史》叙例中表示:“近世‘唯物史观’之学说兴起,谓经济之趋势,当求诸历史;历史之变迁,亦根据于经济;二者有相互之关系,而历史之因革,尤以经济为转枢。此盖社会主义之大旨,而以目前的实际的生计问题为中心者也。”直到四十年之后,他在台湾修订此书时,叙例中仍保留了这一提法,其实事求是精神真可谓难能可贵矣。
1923年《清代通史》上卷出版时,萧一山才是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大学尚未毕业。这件事曾经轰动了当时的史坛。梁启超称赞他“非直识力精越,乃其技术,亦罕见也。”“读兹书,何其乙乙而抽,渊渊而入,若视庵摩罗于掌上,而嚼谏果于回甘也。”(《清代通史》卷上,梁启超序)
半个多世纪以来,此书一版再版,盛行不衰,成为研究清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其魅力究竟在何处?我以为,该书的重要特色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鲜明的民族革命史观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
作者生于晚清,成长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耳闻目睹了清廷的腐败,列强的欺凌和历届政府的昏聩,尤其是从二十世纪以后如火如荼展开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民族革命史观。他宣称:“我是主张民族革命史观的,尤其讲中国近代史,必须以他为骨干、为史心。因为它——民族革命——整个支配了中国近代社会,一切都是依它为枢纽而变动的。我们为什么革命?因为帝国主义者压迫我们,不得自由,不得平等,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或文化上。抵抗是人类的天性,我们能不努力自救么?”(萧一山:《中国近代史概要·引论》)
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作者对明末清初的李自成起义、清代中叶的天地会、白莲教举事、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革命、乃至后来的义和团及辛亥革命,均给予较高的评价。作者对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与凌侮,痛心疾首,认为列强“侵略之行动,毫无忌惮,如疯如狂。”(见该书卷下三册1021页),故认为义和团运动“本质上亦系救国运动”、“盖亦民族自决后爱国运动之横流者耳。”(见该书第四册第三十六章《庚子义和团事变》,第2155—2156页)作者在那样的环境下,坚持这些观点,应予以肯定的估价。
其二,史料丰富,排比得宜。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一部成功之作,必须尽量详尽的占有史料,才能把握历史事实的总和。萧氏《清代通史》突出优点之一,是占有了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分门别类,排比得宜,娓娓叙来,生动感人,使人毫无芜杂之感。诚如作者在原版叙例中所说,他撰写上、中卷时,就参考书籍六七百种之多。至于修订和完成全书时,参考之史料则更加完备,“如军机处及内阁大库档案之整理,‘夷务始末’及外交史料之印行,太平天国遗书文物之研究,各国秘档私藏之公开展览,凡足以证往谍传说之谬误者,皆一一加以删正。”作者60年代修订此书时,史料已较丰富,然而上中卷出版时在1923年和1925年,当时《清史稿》尚未完成,许多今天极易见到之史料,当时尚禁锢于深宫密室,有的著作如《清朝续文献通考》等书,尚在同步进行之中。作者正是在这种十分艰难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毅力,多方搜求,或采自文献史籍,或访之遗老口碑,然后将搜集来的庞杂史料,认真筛选,排比校勘,终于使《清代通史》成为传世佳作。
其三,考证翔实,鉴别精审。
《清代通史》编撰还有一个突出优点是考证翔实,鉴别精审。这不仅与作者学识渊博有关,而且与他早期所处时代有关。清末民初之际,曾经盛行一时的乾嘉考据学风在社会上还有颇大影响,他们的口号是“实事求是,无征不信”。萧氏受了这种影响,故对于清代历史上一些聚讼纷纭的重大事件,如关于顺治出家五台山为僧,关于太后下嫁摄政王,关于雍正被判,关于乾隆生父是否海宁陈氏等问题,都在本书中作了考证与鉴别。书中有的考证长达数万字,短的也有数百字,对于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如关于天德王洪大全是否确有其人,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的论证,大多立论公允,旁征博引,头头是道。这些问题涉及面甚广,今天看来不能说是全都无懈可击,然而总的看来,大多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不失为一家之言。
《清代通史》总的说来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学术著作,但是,也还存在着缺点与不足。如作者对某些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的抗清斗争,大多采取否定态度。如卷上第一册论述“云贵土司之叛乱”、“粤闽之戡乱”,称土司为蛮目、为土酋,对他们占有的地区称为“窃据”、“僭号”等,这些说法与清代史书无异,显得过于陈旧。
萧一山从十多岁即开始致力于清史研究,一直到他1978年到台湾参加“清史档案研究会”以心脏病突然发作而溘然长逝,一生中有六十多个寒暑都花费在这个事业上。他于1948年应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之邀在那里任教,后来又曾担任过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史学会监事等职务。大约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他“屏绝一切外务,闭户潜修,寝馈三年”(包遵彭:《读萧一山〈清代通史〉),终于完成了四百一十余万字的清代通史的修订工作。1962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这是他数十年的心血结晶。此后他即定居台湾,亦曾往美国讲学。
数十年间,无论是在大洋彼岸,还是在台湾大学的讲坛上,萧一山先生无时无刻不思念大陆故乡的一草一木,以及他曾在那里攻读过的山西大学、北京大学和执教过的河南大学。当年尼克松访华的消息发表,曾使这位鬓发斑白的学者老泪纵横,彻夜难眠。此后,他与家人多次分享“家书抵万金”的欢悦,并将《清代通史》全套寄回国内,还作了回乡探亲的详细计划,甚至有志于再赴紫禁城披阅明清档案史料,并致力于加强海峡两岸及中美两国的学术交流。然而这些美好的计划尚未付诸实现,他却与世长辞。他的逝世无论对我国大陆,还是对台湾的学术界都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第5版(理论)
专栏:

略论建立期货市场
常清
期货市场是指买卖商品远期交货合同的一种市场。商品本身并不带到期货市场,进行交易的只是通常称之为期货的远期合同。某种商品的期货市场是指某种商品的有组织的交易所,由这个交易所提供一个可以从事期货买卖的持续和稳定的市场。商品期货交易萌芽于古罗马时代,在农产品收获前,城市商人往往先向农民预购农产品,收割后交付。买卖双方的订货、交货一般都找一个中间人来进行,中间担保人接受委托,监督买卖双方恪守诺言,保证卖者到期交货、买者到期付钱。类似于现代期货交易形态的市场,发端于17世纪的日本,而标志着现代期货市场诞生的则是1848年成立的美国芝加哥奶油与蛋商会,后改名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跨入20世纪,进行期货交易的品种越来越多,如谷物、棉花、糖、油料、牲畜、木材、有色金属、石油等等。自1972年起,外汇、证券等金融商品也先后登上了期货市场。目前世界上约有70多个商品期货交易所,世界贸易量的15%是通过这些商品交易所成交的,世界农产品价格的85%是根据期货价格确定的。
迄今为止,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没有建立期货市场的先例。我国为什么要提出建立期货市场的任务呢?我认为这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首先,我国自农村改革开始,便出现了价格双轨,粮、棉国家订购部分和放开市场调节部分并存,猪肉等副食品和麻等经济作物逐步实现了市场调节,生产资料也实行了价格双轨过渡的办法。在改革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之后,出现了部分农产品价格和供求的大起大落问题,这个情况要求我们完善市场,健全市场机制。其次,我国幅员辽阔,生产相对分散,尤其是农村生产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每个生产单位多生产一些,农产品就可能供过于求,减少一些,就可能供不应求。对于这样在广阔的国土上进行的分散生产,单靠计划手段是难以协调的,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这几年的实践证明,仅靠现货市场的事后调节和没有集中供求信息使市场透明的手段是难以指导生产的。再次,我国的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到确立新体制框架的阶段,要尽快完成体制模式的转换,必须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善市场机制。根据上述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提出的客观要求,从1985年之后,我们就从理论上明确提出并从实践上实施深化完善市场的改革,如采取了产供销一体化措施,采用最低保护价,增加库存吞吐调节能力,组织批发市场,建立贸易中心,使用财政补贴手段等等,这些虽然起了一定作用,但仍无法解决现货市场信号难以事前调节和生产经营者回避现货市场风险等问题,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期货市场产生。
期货市场的作用主要有三个:第一,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套期保值、回避风险提供了手段,有利于保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第二,提供事先调节的市场信号,减缓下一个周期的供求波动。由于期货贸易是远期商品的提前买卖,买卖者都要大量搜集分析影响未来一定时期该商品价格和供求的信息,所以集中大量信息的期货买卖,使市场透明度提高,提前一个周期指导调节生产,减少盲目性,从而减缓市场供求和价格的波动。第三,可以消除因垄断、时间、地区所造成的价格波动,提高市场透明度,形成公正的价格。由于期货市场上的集中性、公开性和公平竞争原则,使垄断和用时间、地域差或信息不灵通过一对一谈判获利的中间商无所展其技,只能加入公平竞争。大量的供求竞争,容易形成公正的价格,提高市场透明度。
那么,在我国现阶段,如何建立期货市场呢?我认为,要根据我国国情来确定建立期货市场的品种和期货市场的模式。
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从品种上看,大致可依先商品后金融、先农产品后其它商品的顺序来予以考虑。这是因为:(1)我国商品市场的发达程度高于金融市场;(2)我国完善商品市场的改革超前于金融市场;(3)金融市场的现货交易还处于初期阶段;(4)农产品价格和供求的大起大落波动循环突出明显,迫切需要建立期货市场。
我国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比起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有较大距离,而且国内发展也不平衡,因此,既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一步到位,也不能不分品种和地区差别搞一种模式。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和产品特点、地区差别,可以探索三类模式:(1)借鉴初期期货市场的一些做法,完善远期合同和批发市场,以发展远期合同为主,转让为辅;(2)探索借鉴较现代的期货市场的做法,期货贸易以最终实货交割为目的的买卖为主,以引入短期分担风险的投资为辅,以生产者经营者进场交易为主,以少数经纪人经营为辅,以提高合同兑现率为主,以转移风险为辅;(3)建立较现代化的期货市场,以标准化合同交易为内容,以经纪人交易为特征,以转移风险为主要功能,大量吸引投资者进入。此模式沿海具备条件,该地区商品经济观念浓厚,有大量资金和短期投资家。


第5版(理论)
专栏:

1988年全国法学理论研讨会综述
中国法学会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会和广东省法学会前不久在珠海市联合召开了法学理论讨论会。会议就我国现阶段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特征以及理论障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讨论中,与会者一致认为,我国现阶段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建立适合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民主政治发展的法律制度。纵观历史,法制总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而与自然经济和在落后生产力基础上硬性建立的产品经济无本质联系的,而法制的实现程度则取决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规则和秩序对于任何取得社会固定性和独立性的生产方式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自然经济、产品经济与商品经济所需要并由各自所决定的规则和秩序,在量上和质上都是有显著差别的。量的差别反映出社会生活法律化(规则化)的程度,质的差别则使法制与专制相区别。商品经济所需要的大量规则构成一个复杂整体,是法制的数量基础;这些规则所具有的权利本位性、权利和义务对等性、非人格性、既定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则构成了法制的灵魂。从根本上说,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建设有赖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有赖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它将转变产品经济体制并加速改造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使专制主义、人治思想和权力拜物教等封建政治法律文化失去存在基础;它将使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在全社会生根,改变人们的相互关系、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培养人们的主体意识、权利观念、平等和自由观念;它将削弱行政手段的直接干预,确立法律的权威,扩大人民对法律的需求,提高公民认识、评价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从而推动法律的制定和实行;它将打破与高度集权的产品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权力的垄断,保证不同意见和思想能自由平等地交流和碰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意志而制定为法律和政策。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还将造就出强大的企业家队伍,他们是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政治基础;还将扩大国际文化交流,摄取外来法律文化精华,加速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
有的同志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有如下重要特征:一是多元性,即在一国范围内将存在几种法律制度。我国的法制将是以大陆的社会主义法制为主导的包括与之存在重要联系的几个非社会主义法制在内的、既统一又存在重大差别的多元性法制。二是不纯粹性,经济特区和多种经济形式、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法制不仅要保护和发展在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和按劳分配关系,也要保护和发展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某些权利义务关系和非劳动所得的分配关系。这种不纯粹性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三是不完善性和不完备性,即法律调整“质”和“量”的不完善和不完备。这一特点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状况。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和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法律调整不仅质量不高而且空白较多。四是过渡性。由于法律调整的不完善不完备,许多由法律调整的问题就往往需要配合以其他社会调整手段,如政策、道德、纪律、乡规民约等等,因此也还需要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和对执法工作的监督指导,以便理顺各种关系。
关于当前法制建设的理论障碍问题,也在会上引起了普遍关注。讨论涉及到对法学理论现状的估价,大体可概括为两种见解:一种观点认为,对法学理论进行评价要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割断历史、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都是不对的。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的法律理论和制度是一段客观的历史,不独法学而然。这种学习也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它为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缺点是全盘照搬。三中全会以来法制建设有很大成就,法学理论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对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都起了积极作用,法学理论本身也有较大发展,总体上是应当肯定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法学理论的现状是很不能令人满意的。三中全会以来法学界确实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澄清了一些理论是非,但这些毕竟还只是常识问题。法学界和政法部门比之其它学界和部门,思想活跃程度要差得多,僵化观念要多得多,思维惰性要重得多。还有不少禁区,很多重大问题还未展开争论,跨的步子远不如其它学科那么大。法学理论还没有很好地总结历史经验、分清历史是非,未能在指导思想上与改革开放实践相适应,落后于实践和其它学科,应当有危机感。而要总结历史经验就必须认真清理维辛斯基法学理论及其对中国法学理论的影响,这是摆在中国法学界面前的一个不应回避的问题。 (齐海滨)


第5版(理论)
专栏:

《社会主义投资管理学》
邵以智 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一部系统地阐述我国投资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专著。它以我国宏观、中观、微观和涉外投资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投资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和结构,提高投资经济效果。(张华国)


第5版(理论)
专栏:

《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家族中最近增添了一个新的成员——《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全卷收条目一千零三十六个,有彩色插图和黑白插图九百四十九幅,共二百四十五万字。这卷书是气象学家叶笃正、海洋学家曾呈奎、水文学家施成熙分别主持的三个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合编而成的。全国近五百位专家、教授参加了编撰工作。
地球表层有四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关系尤其密切。每年约有五百零五万立方公里的海水和七十二万立方公里的陆地表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圈。水汽升到一定高度遇冷凝结成雨雪降落地球表面。周而复始的水循环造成的气—水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输,决定了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三个学科有许多共同的研究对象,有许多共同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有彼此关联的前沿阵地,有共同关心的全球性的和区域性的问题。因此三个学科便合卷出版。本卷三个学科共设有二十四个分支,包罗广泛。其中有一般性基础学科分支,有专业性基础学科分支,也有应用性技术学科分支。本卷的条目分类目录,反映了三个学科层次分明的学科体系,从而保证了整个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本卷设有七十五个条目专门介绍了中国在这三个学科中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各方面的情况。其中“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钱塘江涌潮”等条目介绍了中国古代学者的成就;“青藏高原气象学”、“东海”、“黄河口”等条目阐述了中国现代气象、海洋、水文科学的研究成果。一些一般性概念条目如“河流”、“湖泊”,也注意援引中国的研究资料作出说明。
此外,本卷的一些学科史条目,如“大气科学发展简史”、“世界海洋研究史”、“中国海洋研究史”、“水文科学发展史”都是万字长条,是我国第一次对这些学科的研究沿革作出纵观古今的论述。书后,还有三个学科的大事年表。在缺乏这些方面专著的条件下,这些材料弥足珍贵。
《中国大百科全书》在地学方面共六卷。最先出版的《固体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卷已于一九八五年问世,《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是第二卷,《世界地理》卷业已付梓,《地理学》卷、《地质学》卷和《中国地理》卷正在编纂中,不久也将陆续问世。(韩玉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