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专刊)
专栏:

加强民族团结 繁荣宁夏经济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 沈达人
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揭开了宁夏历史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新的一页。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内陆,面积66400平方公里,人口435万人,其中回族142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3,是我国回族的主要聚居地区。这里山川壮丽,资源丰富。川区土地肥沃,黄河自流灌溉,稻麦高产,瓜果飘香,自古被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全区煤炭储量居国内第五位,石英砂、石灰岩等储量可观;水能、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广阔。自治区成立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艰苦创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自治区较快地进行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政策,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开创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稳步开展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全面改革,促进了经济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整个自治区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变化。
回顾30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繁荣,最根本的是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民族地区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宁夏回、汉各族人民有着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当前,改革开放正在逐步深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迅速扩大,日益频繁。我们要根据这一新的情况,在各族干部和群众中,经常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各族干部和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牢固树立“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宗教内部的矛盾,努力创造一种各民族相互理解、信任、友爱的环境和气氛,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促进宁夏经济的不断发展。
自治区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生产,加快了宁夏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现在,以引黄灌区为重点的商品粮基地已经初步建立,煤炭、电力、机械、冶金、化工、轻纺等工业也已初具规模,经济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1987年同自治区成立前的1957年相比,全区社会总产值增长11.4倍,平均每年递增8.8%;国民生产总值增长7倍,平均每年递增 7.2%;国民收入增长5.96倍,平均每年递增6.7%,全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增强。回、汉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宣传《民族区域自治法》,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贯彻执行自治法的自觉性;尽快根据自治法制订出宁夏民族区域自治条例,把宪法、自治法赋予我们的自治权利具体化,并且把它用好,为发展民族经济服务。
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还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进一步加强同国内外的经济技术协作,走自己发展经济的路子。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是:充分发挥农业、能源两大优势,逐步形成互相促进、多次增值的农业——轻纺食品工业,能源——高耗能工业及其深加工工业两大主要产业系列;建立四个各具特色的经济区:银川地区重点发展机械、化工、轻纺、食品和其它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建成工贸结合的综合性工业区;银北地区重点发展煤、电、钢铁、铁合金等工业,逐步建成宁夏第一个能源、高耗能工业区;银南地区加快机械、轻纺工业发展的同时,扩大电力、冶金工业规模,加速煤炭和天然气开发,开拓第二能源、高耗能工业区;固原地区逐步建成农林牧土特产品加工和建材工业区。我们相信,经过全区人民的艰苦努力,这个构想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壮大民族干部、职工队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共同繁荣的核心问题。自治区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1987年与1958年相比,回族干部增长了6.1倍;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万多人,其中回族9000多人。现在,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领导班子中,回族干部占了46.15%,他们和汉族干部平等地参加国家政权的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已经走过了30年光辉的历程,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按照党的十三大确定的基本路线,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加速发展民族经济,为建设一个更加团结、文明、富裕的新宁夏,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努力奋斗!
(附图片)


第3版(专刊)
专栏:

重视科技进步 增加农业投入
宁夏连续六年丰收粮食自给
本报银川电 记者黄翊明、萧关根报道:198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丰收,从此,宁夏不但告别了吃国家返销粮的日子,而且自给有余,今年上半年,除银川市郊外,全区20个县市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夏粮损失7500万公斤。但目前秋粮长势喜人。农业厅的同志告诉记者,完成全年粮食总产15.5亿公斤的任务是有把握的。
天下黄河富宁夏,得天独厚的水利优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有利条件,十分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然而,人不能只靠大自然的恩赐过日子,非得加上主观的努力奋斗,才能丰衣足食。
宁夏农业连续6年的丰收,就是自治区各级政府加强对农业的领导,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的结果。
几年来自治区投资1000多万元帮助县市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并要求县、乡各级政府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在,20个县市中有19个县市建立了推广中心;287个乡镇中,已有223个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还成立了123个农业经济指导站,21个种子公司、25个种子供应站,130个农机维修站,初步形成了农业技术服务网络,有2500多名技术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
农业技术服务网的形成,为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品种的更新和耕作栽培方式的改进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以来,农业系统有256项研究成果和74项推广成果获得国家、自治区等各级奖励。30年来,小麦品种已更新了4次,水稻品种更换过5次。1958年,全区小麦平均亩产149公斤,水稻平均亩产133.5公斤,1986年,全区小麦平均亩产343公斤,水稻平均亩产553公斤。
从1980年起,实行了小麦套种玉米、大豆的耕作制度,今年实行套种的面积已达95万亩。使长期一年一茬的农业变成了一年三茬,对提高粮食产量起了很大作用。现在套种的土地,亩产可达650公斤。去年农业遭灾,夏粮减产30%。抓紧以秋补夏工作后,秋粮增产1.35亿公斤。
近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开展,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承包的越来越多,开始出现了“吨粮田”和千斤丰产片等大面积高产的好形势。今年,有339名科技人员到灌区承包了18.6万亩农田,其中有近3万亩是实行套种的“吨粮田”;山区有453名农技人员承包了97.1万亩土地,其中10万亩是创千斤的丰产方。


第3版(专刊)
专栏:

使能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
宁夏形成高耗能工业系列
本报讯 记者黄翊明、张书政、萧关根报道:九月九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宁夏大坝电厂正式开工。电厂利用灵武的煤炭资源,一期工程的一台三十万千瓦机组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自治区政府联合投资,作为青铜峡铝厂的自备机组。由此,在自治区中部将形成一个煤电铝综合开发的新工业区。权威人士指出,大坝电厂的建设体现了发展以电力工业为龙头,以煤炭工业为主要依托,以耗能较高的原材料工业及其深加工工业为延伸的能源——高耗能工业系列的思想。
宁夏有丰富的煤炭和水能资源。煤的储量居全国第五位,而且质地优良,品种齐全,开采方便。水能源蕴藏量二百零七万千瓦,目前只利用了一小部分。如何发挥能源优势,是自治区工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区经委组织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多次探讨研究后提出,建立以电力工业为主的能源工业和高耗能工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调整产品结构,实现良性循环,是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高耗能工业主要是指电解铝、铁合金、工业硅、碳化硅,电石、氯碱、氮肥、黄磷、金属钠、金属镁等种类。近几年,宁夏的高耗能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支柱工业,并且促进了电力和煤炭工业的发展,为有关的深加工工业和精油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保证高耗能工业的发展与电力工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自治区采取了紧缩、优化、提高的方针,控制发展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争取最佳效益。并且根据客观环境,合理布局,形成了三个区域性专业化的产业群体:银北地区以发展炭素系列、电石、氯碱系列、硅系列产品为主;银川地区发展化肥、甲醇、黄磷系列产品为主;银南地区要成为煤—电—铝联营基地,他们还注意了发展浮加工和精油加工的产品系列以提高高耗能工业的经济效益。一九八七年以来,先后筹建生产了二十多种深加工、精加工产品。
电力—高耗能工业系列的形成,对宁夏工业的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今年工业生产出现了好形势。
(附图片)


第3版(专刊)
专栏:

塞上江南话银川
本报记者 黄翊明
1988年5月10日,银川市羊肉街口一座具有历史见证意义的两层楼房拆除了。看着这历史的见证,记者的思绪又回到了30年前。
那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夕,当记者来到她的首府银川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银川唯一的“高大”建筑物是火车站那座给火车输水的水塔。走进银川市老城,“渠水浑,井水苦,马车拉水喝,土坯草泥盖房屋,雨天满街泥,晴天满街土,鹅卵石子铺马路”。不足15瓦的路灯,“照射”在记者睡的临街土炕上,夜不深,人已静,叫卖羊头肉的老人的吆喝声,伴随着不远处的蛙鸣,催人入睡。
今天,1000多座现代化楼房组成的银川市,既有“伊斯兰”风格的“绿洲饭店”,也有古色古香、红漆柱子、绿色大琉璃瓦的“小吃一条街”,还有雕梁画栋、亭台雕塑相映成趣的“宁夏宾馆”。当你驱车在银川市新城区,从立交桥向西走,在40多米宽、十几公里长的新柏油马路上,你会感到视野宽广,一望无际。特别是夜晚,由两行黄色高压钠灯居中、两行乳白色高压汞灯在旁的路灯,把这条马路照射得如同白昼。
银川确实是大变样了。如果说这里已“换了人间”夸张了的话,但至少她已是一座生活方便、小巧玲珑的中等城市了。清晨,家庭主妇们就近可以买到青翠欲滴的新鲜蔬菜,和刚屠宰的牛羊猪肉,虽然价格显得高一点,但人们是称心如意的。无论你出东门、走南门,逛西门还是走北门,这样的农贸市场到处都有,就是市中心的背街小巷里,也划出了一块块小市场。“老银川”都记得,往年从十月到第二年五月,人们的主要蔬菜,不是土豆就是糠心了的萝卜。春节期间,想买点大白菜包饺子,那可是颇为费劲的。近几年来,银川市郊区的菜农们,建起了几千间温室和塑料大棚,不但大路菜一年四季都不缺,就是十冬腊月,人们的餐桌上还可以摆上带刺的嫩黄瓜。
人们也记得,三十年前,银川街头猪狗满街跑,四处是垃圾堆。可是今天,外地来银川的游人,第一个印象是城市整洁,干净卫生。四五月份,林荫道上,槐花怒放,沙枣飘香。清洁工人把马路扫得干干净净,炎炎夏日,洒水汽车会给你送来阵阵清凉。
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可银川人民经过艰辛的劳动,不息地增砖添瓦,已经使银川市旧貌换新颜。


第3版(专刊)
专栏:

采取特殊政策 发挥宗教人士作用
宁夏少数民族教育稳步发展
本报银川电 赴宁夏采访组报道:198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儿童的入学率达到84.3%,虽然还低于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的93.3%,但与1980年相比增长了18.9%。现在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回族学生共有266736人,占学生总数的25.8%。
少数民族教育在近几年所以能稳步发展,是因为区、市、县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一)对回族聚居的南部山区的农村小学,全部免收学杂费和书本费。对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回族学生,给予特别补助。(二)办寄宿制回民中小学。1980 年以来,在固原、西吉、海原、泾源、同心、吴忠、灵武7个县市按重点学校的要求,办了7所寄宿制回民中学,77所寄宿制回民小学。中学生每月生活补助15元,小学生12元。(三)在银川一中、吴忠中学和固原一中三所重点中学增设寄宿制民族高中班,招收南部山区农村回族应届初中毕业生,女生占40%。民族班学生,发给助学金、补助费、烤火费、交通费和书本费,生活特别困难的,发给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这是为向高等学校输送回族学生的重要措施。(四)在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时,对少数民族考生降低分数段录取,对南部山区实行定向招生;还从宁夏大学、宁夏农学院、宁夏医学院招收名额中划出20%,切块到南部山区各县和乐陶县,保证少数民族学生有一定的录取比例。(五)举办民族预科班。1981年起,宁夏大学、固原师专和固原民族师范学校设立民族预科班。在高考落选的回族学生中择优录取学生,经一年学习后成绩合格者转入本校学习,现在有700多人在大学学习。
调动民族宗教人士的积极性,在发展民族教育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全自治区已有5个市、县成立了“民族教育促进会”,吸收宗教人士参加,共同研究民族教育问题。一些阿訇利用“主麻日”的机会向回族群众宣传读书的重要性,有的宗教人士带头捐资办学,辞退在清真寺念经的学龄儿童少年,有的还担任了地方学校的名誉校长。同心县有200名阿訇在1984年利用聚礼的机会,从伊斯兰经典中找依据,宣传宗教不排斥教育的道理,动员群众把子女送到学校念书。其中120名阿訇还亲自动员1080 名弃学念经的学龄儿童回到学校。这一年,这个县的宗教人士送给学校各种学习用品8400多件,捐资5.5万元。


第3版(专刊)
专栏:

一块块绿洲在延伸
本报记者 张书政
像绘制中的油画刚刚涂上去的绿色,宁夏黄土高原上出现15块新的绿洲。5年前,它们分别是沉睡千年的滩涂、旱川、荒原、枯岭。如今,片片绿洲人烟稠密,鸡犬相闻,绿树成荫,田翻稻浪。15块绿洲共居住着26680户人家,总计133400口人,开荒配套36.7万亩,种植粮油作物27.5万亩,营造成片林6万亩,有经济果林1.2万亩,种草2万亩。眼下,稻熟待割,百果飘香,是个大丰收年。
1982年,宁夏山区正处在特大旱灾的惊悸之中,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宁夏山区列入“三西”开发计划,每年拨专款3000万元,为期10年共3亿元。喜讯传开,头戴白色无沿小帽的回族老农流着泪面向北京拱手。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山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由于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等原因,个别地区尚未摆脱贫困。这主要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干旱地带和高寒山区,还有一部分自然条件差、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国家年年为这些地区发放救济粮、款。生活贫困,不少人家千里迢迢地走新疆、跑内蒙,异地谋生去了。
怎样用好“三西”建设专项资金,帮助这些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指示,总结山区建设经验教训,决定改革传统的扶贫办法,探索新的投资方式,变单纯救济为着眼于经济开发,兴办经济实体和服务组织,发展商品生产,把脱贫致富同发展商品经济结合起来。他们提出“开发两个100万亩”——山区扬黄(兴建黄河扬水工程水浇地)100万亩、河套开荒100万亩,加上原有的400万亩耕地,共600万亩,就可形成大西北地区比较可观的宁夏商品粮基地。
“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方针政策在全自治区引起强烈反响。
一块块绿洲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工作,在黄土高原上的滩涂、旱川、枯岭上展开。
一批批自愿到山区或川区开发区创业的人们,带着生产工具和简单的生活用品,在开发区安了临时性的“家”。
人声鼎沸,马达轰鸣,用心血和汗水筑起的一条条干渠、一座座扬水泵站、一间间房屋告竣。
历史上,土地贫瘠的西北地区的农民,广种薄收,家门前种一片地,又到离家远的地方找片地种,并安个临时性的家。老家是根据地,临时性的家叫扎禾场,也叫吊庄子。如今,在开发区创业的农民也是两头有家,两头种地,他们不约而同地沿袭老祖宗的叫法,称开发区为吊庄。
6年来,宁夏各族干部群众以丰富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开发出15处吊庄。这些吊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县内吊庄。同心、海原、固原3县的百里旱川,黄土丘陵和中卫、灵武2县山区开发的几处吊庄,都是在本县范围内组织农民边建新灌区边搬迁落户出现的绿洲。这些吊庄与老家距离近,来去方便,农民开发热情高;加上不改变农民与县的隶属关系,便于领导,投资省,见效快,都是“两年解决温饱,三五年已经比较富裕”。
县外吊庄。自治区政府在引黄灌区划出大片荒地,由山区所在县组织贫困乡农民开发、安家落户。目前全自治区已开发6处。这几处共开荒8.3万亩,种草4000亩,造林6900亩,建房2万多间,搬迁7740户,38700人。建立7个乡政权组织或建乡筹备组,建起3所中学、9所小学及部分商店、卫生院等。
吊庄的建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他们的发展趋势却是一致的,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再向现代化新农村方向发展。芦草洼、潮湖、大战场、狼鼻子梁等5处县外吊庄,经过4年艰苦创业,已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商品生产。他们不仅大量出售商品粮、菜、果,而且发展起规模可观的养殖业,搞起劳务输出,兴办了烧碱、碳素等31家乡镇企业。人口逾万的芦草洼吊庄,今年人均经济收入将超过160元。


第3版(专刊)
专栏:

蓬勃发展的
宁夏交通
△铁路:包(头)兰(州)铁路穿越宁夏北部地区境内,铁路总长361公里;本区铁路专用线36条,计217公里。
△公路:1987年宁夏公路通车里程7470公里,客运量2050.5万人,货运量2233万吨。
△航空:银川—北京、银川—西安两条航线,航程1620公里。


第3版(专刊)
专栏:

走向世界的宁夏人
·本报采访组·
火车就要开动了。9月9日,谢俊生、蒙玉满等17名固原山区回族青年农民高兴地踏上去京列车。今年宁夏地区将有200名具有建筑技术的青年农民赴科威特搞工程建设,这17名是首批。
昔日闭塞的宁夏地区,近年来,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输出事业日益兴旺。他们在埃及、科威特、泰国、北也门、贝宁等国家先后输出承包工程和劳务人员约3500人次。目前全区在国外的劳务人员约1100人。在经济效益上,除出国人员个人有所得外,还为国家创汇400多万美元。
自治区主席白立忱告诉记者:“我们自治区要进一步搞好对外开放。除了与中东国家加强联系外,还要和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法国等国以及苏联、东欧一些国家建立广泛的经济联系。”
这两年,宁夏劳务人员输出的分布面已从单一国家向多个国家辐射;劳务输出项目由单一行业向多行业转化;劳务输出的形式由单纯承包工程扩大为到国外创办企业和经营房地产;劳务输出人员由低层次转向高层次,即由开始时的泥瓦匠、木工等普通劳务,发展到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厨师、医师、各类翻译等技术劳务。


第3版(专刊)
专栏:

“太西乌金”出山沟
宁夏汝箕沟煤矿生产的太西煤,被称为煤中之王,出口日本、比利时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图为太西煤外运。
  邓尚喜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