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执行外向发展战略
  季崇威 杨沐
当前,我国正在出现一个全国性的加快发展外向经济的热潮。这种形势既令人兴奋,又令人担忧。兴奋的是,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正在迅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冲击和改变着我们的传统观念和传统体制。担忧的是,在两种体制并存、新旧观念并存的条件下,传统的速度偏好、行政干预等,又可能在激情的掩盖下,以一些新的面目出现,干扰外向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执行外向发展战略,是能否冷静地排除这些干扰、促使我国外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概念
外向发展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比仅仅实行内向发展时更好的效益。其主要标志是有一个有利于发展出口的政策体系和体制。以进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判断是不是外向经济的依据,在理论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实践上会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
外向发展是相对于内向发展而言的,这个概念是在对发展中国家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出的。在世界银行编写的《198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把41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按它们所采取的对外贸易和金融政策划分为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两大类型。根据这个报告的观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是否是外向发展,是由这个国家的政策和体制对出口贸易的总的态度所确定的。政策和体制是否有利于出口的稳定发展,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是否是外向经济的主要标志。
世界银行的报告在作了上述这种分类后,用1963—1985年的统计数据指出,外向发展的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一般较快。坚定的外向发展不仅能获得较高的增长率,而且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其实,从历史上看,当代发展中国家中的这种外向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过是又一次历史的再现。18世纪中叶,英国的出口贸易曾明显地带动了英国整个经济的发展。在1895—1914年间,美国制造业的产量翻了一番,而制造业的出口却上升了近5倍。战后的日本把它的赶超阶段称为贸易立国时期。所以,有的学者曾认为外贸是“经济成长的发动机”。
但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就认为,既然外贸是“经济成长的发动机”,外贸发展越快越有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因此外向经济的主要标志,应该是进出口占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值得注意的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不仅来自国际市场,而且来自国内需求,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在本国经济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实现的。对国内市场狭小的岛国经济来说,外贸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会由于分母相对较小而显得较大;但对一个国内市场巨大的大陆经济来说,外贸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会由于分母相对较大而显得较小。同样,对国内市场需求还未能充分满足的封闭型经济来说,外贸的比重可能会因分母相对较小而显得较大。1985年,美国、日本、苏联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6%,19.3%和29.4%。我国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2%。很显然,不能根据这一比例说苏联和中国已比美国和日本更具有外向经济的特点。由此也可看出,以进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小作为判断是不是外向经济的依据,在理论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实践上有可能因压缩国内消费所付出的高昂代价而造成整个经济发展的失衡。
也有些人认为,外向经济的主要标志应该是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对一个国内市场狭小的岛国经济来说,国际市场上的需求成为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以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一个国内市场巨大的大陆经济来说,国内需求同样是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甚至在某些阶段还处于比出口更重要的带动地位。我们能以出口导向来描绘某些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但很难以此来描绘巴西、印度等大陆国家,也不可能断然地说本世纪初的美国、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实行的是出口导向战略。对具有庞大的国内需求的大国来说,出口导向始终只可能发生在一部分产业中,而很难抽象为全部经济的主要特征。
另外,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在一个国家刚开始实行外向发展时期,大部分产业都不得不首先实行进口替代。即使在一部分产业已开始走上出口导向后,为了获得动态的比较利益,也不得不在另一部分产业中实行进口替代,为以后走上出口导向作准备。如果仅以出口导向作为实行外向经济的依据,对一个具有巨大的国内潜在需求的大国来说,不仅有可能导致忽视对国内潜在市场的开发,而且有可能导致忽视必要的进口替代,妨碍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
历史经验表明,后进国家在加快赶超过程中,很容易在采用其它国家的先进经验、模仿其它国家成功的做法时犯揠苗助长的错误。发展外向经济是一条成功的道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它能获得绝对利益,能输出本国不需要和剩余的产品,输入本国所需要的稀缺资源,提高现有生产能力中有效供给的比重;二是因为它能获得比较利益,能够通过外贸生产比封闭时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多的社会消费总量;三是因为它能有效地利用一个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所具有的相对比较优势,促使一国的产业结构稳步地向更高的结构序列演进;四是它能发挥后进国的“后发优势”,避免风险大、花费高的产品的技术开发过程,以比较小的代价,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闲置资本,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形成更强的产品竞争力。如果不注意这些发展外向经济中使本国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根本性因素,而把它简单地表面化地看作是进出口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提高,认为各个地区、部门和企业都可以不要考虑比较利益而生产出口产品,则有可能在经济上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
因此,在强调加快发展外向经济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外向发展的目标,总的说来,就是为了获得比仅仅实行内向发展时更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标志是有一个有利于发展出口的政策体系和体制。具体地说,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1)通过投入和产出要素在国际、国内的双向流动,形成内外交流的经济格局,使一国的经济能够在世界市场范围内实现投入产出的平衡,以提高本国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现有供给能力的利用率。(2)积极进取地参与国际分工,不仅尽可能地实现现有的比较利益,而且及时培养和扶植具有未来的比较利益的产业。(3)对国际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灵敏度和适应能力,能有效地利用环境变化所提供的各种机会,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4)具有促进形成和完善内外交流的经济格局的组织系统、政策系统和社会环境。
  道路
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相辅相成,把外向发展简单地说成是出口导向或进口替代都是不够全面的。外向发展的多方面推进,是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开拓潜在市场;而不是给各个地区、城市和各个企业强加出口任务或引进外资的任务。
从历史上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向发展道路都是各有特点的。从主要的出口产品类别看,有的以农牧业产品为主,有的以石油等资源产品为主,也有的以加工制造业产品为主,还有的以发展旅游业、金融业和劳务出口为主。从外向发展的组织形式看,有的以大企业为主,集中力量扶植大企业的成长,形成具有战略意义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商品生产,是一种“大树点布型”;也有的以支持中小企业为主,扶植中小企业和国际市场间建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生产批量小,应变快,风险分散,是一种“小树群生型”。从资金的主要来源看,有的是靠本国或本地区资金的自我积累,有的是靠向国外借债,也有的主要依靠国外企业的直接投资,等等。
我们认为,中国同基本上是岛国经济的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相比,具有几个不容忽视的特点:一是有十亿多人口,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二是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20000多公里的大陆边疆线和十多个国家接壤。三是在走上外向发展道路时,已经初步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有相对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四是国内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和国外的各种交往的频率有很大的差别。从这些特点出发,要迅速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就不能对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简单模仿,而要在借鉴它们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一、我国的出口产业宜采取多层次的滚动式发展方针。
(1)当前应尽可能地加快发展轻工、食品、纺织、化工、医药、建筑材料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为此,除了有选择地重点扶植一批大企业和大宗产品外,主要是靠改革外贸体制,发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发展外贸的积极性。通过在国际市场上建立销售渠道,力求品种多样化、市场多元化,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改进包装,缩短交货期等措施,依靠企业自筹资金,自己解决原料和市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地加快发展。国家主要是在体制和政策上予以支持,不作其它的更多干预,不承担扩大外贸中所发生的亏损补贴。
(2)重点扶植机电产品出口。选择在机电产品中消耗劳动量较多,在质量和成本方面具有潜在竞争力的产品,如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自行车、钟表、缝纫机、汽车零部件、标准件、轴承、电线电缆、柴油机、电动机、机床、小拖拉机、摩托车、运货汽车、船舶等,作为近期支持扩大出口的主要对象。国家的扶植措施主要是通过建立和应用出口信贷基金,实行差别利率、差别折旧率等,促进这些产品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建立以名牌产品为骨干的大规模专业化协作生产体系,建立国际市场的销售服务渠道。
(3)逐步实现若干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替代,为走向出口作好准备。如程控精密机床、民用飞机、发电和输变电设备、大型成套设备、小轿车、钢材和化工原料等。这些产品在实现进口替代的同时,相应努力使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可以采取先进口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再逐步提高国产化程度的做法,不必强求原材料和零部件全部国产化。
(4)加速发展高技术产业。特别要在电子、信息、自动化控制仪表、光导通信、航空和宇航、生物工程、超半导体材料等方面,组织和扶植国内的开发力量,吸收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并努力争取参加合作研究开发。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逐步从进口替代发展为出口,努力使它成为我国90年代末和下世纪的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上述四类产品,在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产业的过程中,将形成一定的先后序列,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则是互相交叉、同时进行的。我国的产业部门已经比较齐全,一些产品的出口导向和另一些产品的进口替代是同时出现的,没有必要再把它人为地分为两个阶段。把我国经济的外向发展简单地说成是出口导向或进口替代都是不够全面的。
二、我国的出口战略宜采取多方面的全面推进。
(1)沿海地区是我国外向发展的前沿,主要以环太平洋地区和北美西欧市场为目标,通过港澳台和华侨以及我国的外贸部门在这些市场中已经形成的传统的销售服务渠道,进一步扩大销售服务的领域。由于各沿海城市现存的产业结构不同,也由于机电产品的出口需要有一个扶植和促进过程,国家不应只以眼前出口金额和比重的大小作为衡量沿海城市外向发展的成绩,也不应要求各城市都把外向发展的重点放到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去;应该在鼓励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重点扶植有可能在90年代成为我国机电产品主要出口基地的上海、天津、大连、沈阳等城市。
(2)边疆城镇是我国实行外向发展的第二类地区,它们是最容易直接地反映出比较利益的结合部。这些地区主要以和它们接壤的或距离较短、经济文化水平接近的东欧、苏联、中亚、南亚市场为目标。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家用电器在这些市场上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尽管这些地区现存的工业基础一般都比较弱,但只要和内地的工业城市之间发展横向联系与协作,内地产品就可以它们为口岸,形成良好的流通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外。
(3)第三类地区是长江、珠江沿岸城镇,和陇海线、沈大线、京广线等铁路沿线的城镇,以及西南、西北若干工业基地,它们可以和沿海及边境口岸紧密联结起来,形成多条20世纪的海上或陆上“丝绸之路”。沿海地区所以能成为外向发展的前沿,其主要条件是交通方便和工业基础较好。但这些条件并不是绝对的,沿海地区有些地方的交通和工业条件也可能并不如内地沿江、沿铁路城市。以沿海地区为外向发展的前沿,并不排斥内地的沿江沿线城市和工农业基地在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加入外向发展的行列。
必须指出的是,外向发展的多方面全面推进,决不是指给各个地区、城市和各个企业强加出口任务或引进外资的任务。重点和非重点、前沿和非前沿在任何时候都是相对的,发展外向经济需要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来开拓潜在的市场。
三、我国出口产品的扶植重点应该是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的名牌产品。
我国是一个大国,国内市场大,企业多,劳动力多,有条件同时采用“小树群生型”同“大树点布型”相结合的外向发展的组织形式。“小树群生型”是以沿海地区为前沿,在国家的统一管理下,放手让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把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大树点布型”是通过国家有选择有步骤的支持,在一些主要产业中逐渐形成几个跨地区的外向型企业集团,促使它们迅速成长为具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的企业,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扩大阵地。
这种“大树点布型”的入选者,应该是在国内市场竞争中的优胜企业。如近些年涌现出来的以南京无线电厂为核心的熊猫电子集团,1987年的电视机质量为全国之冠,产量已达300多万台,出口创汇870万美元,除消费类电子产品外,还专长于电信设备制造,每年有30多个新产品研制投产,在美国已建立了合资公司,集团包括19个省市的126个单位,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又如万宝电器集团公司,以万宝电器工业公司和广州市家用电器公司为核心,由40多家企业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家金融机构参股。去年已经出口电冰箱20万台,创汇4300万美元,这个集团具有进一步发展系列民用电器产品出口的潜力。对一个国内市场小的岛国经济来说,要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来形成规模经济和名牌产品是非常困难的,但像我国这样的国内市场广阔的大陆国家,就具有这种选择的条件。利用这种条件,将使我们有可能较妥善地解决有限保护和促进国际竞争力的矛盾,使我国的企业在走向世界市场时就有坚强的竞争实力和良好的竞争素质。
我们认为,今后国家的出口扶植重点,应该逐步从地区转向产业(当产业中的竞争优势还不很明显时),又从产业转向企业(当产业中的竞争优势已经明显时)。以地区作为扶植重点,会产生国内的不平等竞争和各地争先扶植重点的弊病,局限于以产业作为扶植重点又会产生保护产业中的落后企业的弊病。以在国内竞争中的优势企业作为扶植重点,则可以促进竞争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促进以名牌产品为龙头的企业集团的诞生和发展壮大,并可以减少地方和产业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从而使这些企业能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充分发挥它们的活力和优势,成为我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基础。
  实质
外向发展就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机会要靠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去夺取。产品竞争力表现为整体效应,产品价格在某些市场上已不再是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要迅速提高下一代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无论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从内向发展向外向发展的转变,都同时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的下降。政府部门在国际竞争者面前是不具备任何支配性地位的。在一个封闭经济中现实存在的发展战略(不管其是否正确),在开放经济中会由于新的行为主体——国际竞争者的介入,而成为一厢情愿的一纸空文。外向经济和内向经济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外向经济的任何一项经济决策,都不得不考虑竞争者在面对这种决策时所可能产生的反应。无论是引进外资,吸引外资办企业,还是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都是在和国外竞争者的竞争中进行的。可以说,外向发展就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同义语。
国际竞争,具有竞争的一般特征。如竞争中的效益原则——竞争各方都以效益作为决策和选择的价值判断依据;优胜劣汰原则——效益较高的竞争者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机会,相反,效益较差的竞争者只能被逐步淘汰;机会均等原则——市场变化对每个竞争者所造成的机会是一样的,谁能较快地适应这种变化,提供效益较好的商品,谁就能在竞争中获胜。
但从另一方面说,国际竞争作为一种国际间的竞争,它和一般商品经济中的竞争又有若干不同点。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国际竞争的胜负关系到各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各国的主权政府总会以各种方式来保护本国的竞争,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有的同志曾比喻说,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差别就像是切一块蛋糕:在国内,无论哪方少得或多得,整块蛋糕仍然是本国人民消费的;但在国际上,则竞争力强者多切得蛋糕,竞争力弱者就会少切到蛋糕,失败一方的经济利益损失是一去不复返的。(陈崎伟:《国际竞争论》第192页)所以,在当今的世界上,无论是急于赶超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标榜自由贸易的发达国家,在实际做法上都无不注意运用国家的力量来提高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不能否认,在某一段时期内,国家政策措施的某些方面可能是不符合竞争的一般原则的。如在产业发展的开始时期,都不可避免地有个生产成本较高的学习过程,如按照效益原则和平等原则,则后进国家会由于发展落后而永远失去产业的发展机会。所以在一段时期内,后进国家对本国弱小产业的保护是不可缺少的。同样,由于后进国家所进入的国际市场,是已经被发达国家的企业所占领的市场,这些企业有可能运用它们已经获得的市场地位,来加强市场的进入壁垒,阻止后进国家的产品向这些市场渗透,或阻止现有技术向后进国家转移。也就是说,平等原则对后进国家来说,恰恰是产生不平等竞争的原因。在外向发展中,后进国家的企业,很可能在一段时期内需要依靠政府的帮助来打破这种壁垒。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本来应是暂时性的保护和帮助措施,有可能在实际执行中被拓展成为僵化的保护性政策体系和体制,不讲经济效益的“国产化”思想和出口补贴思想。结果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能迅速提高和国家财政的负担越来越沉重,以致经济的持续发展遇到难以克服的阻力。所以可以说,以有限保护来促进国际竞争,以暂时有限的放弃竞争的一般原则来促进本国竞争力更快提高,是发展外向经济中的辩证关系。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发达国家的和一些新兴工业国(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给我们提供的发展外向经济的机会,是需要在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去夺取的。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产业的支持重点已经发生变化,但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只要国际市场上还存在着一些比较利益,它们的企业是决不会主动让出市场来的。国际市场上供给结构的变化,是一个在更有竞争力的后来者的攻势下原占有者被迫调整的过程。后进国家如果不着眼于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寄希望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地区)自动把它们所占领的市场拱手相让,无疑是一种天真的幻想。而且必须看到,国际环境的变化给每个竞争者提供的机会是同样的,当今世界上致力于通过外向发展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列出数十个,是群雄争市场、争资金、争技术的局面,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机遇都只垂青于捷足先登者。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的现有条件是不如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我们决不能因为面前出现可利用的机会过分乐观懈怠,而对我们扩大出口、吸引外资和技术的竞争力较弱的严重性掉以轻心。
二是一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力,都是表现在它的整体效应上。产品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成本,而且有质量、购买和售后服务的方便程度、顾客对产品的熟悉程度和偏爱心理等多种因素。尽管我国当前的主要优势是劳动力的价格低,但产品价格在某些市场上已不再是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不能以我国市场上的消费心理去推测其它国家的市场,沉醉于廉价劳动力和低价产品竞争力强的幻想之中。同样,在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中,重要的并不仅仅是低税等各种优惠条件,而是在整体上和竞争对手相比能提供哪些更吸引人的利益。如果由于我们的体制不灵活、官僚主义严重、服务设施落后、人的素质差等原因,从而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即使制订了非常优惠的条件,在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力方面仍然是薄弱的。
三是有些同志正确地指出,在发展外向经济中,我国可利用国际产业调整的机会,加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发挥我国劳动力丰富和低廉的优势。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迅速扩大有可能而且应当成为我国经济外向发展的重要步骤。但同时必须注意到两点:一是90年代的世界市场是处于缓慢增长时期;二是能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地区)转移到我国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所需的劳动力是有限的。现在广东全省为香港来料加工的劳动力约200万人,已超过香港制造业职工90万人的一倍。新兴工业国(地区)的劳动力总数不到2000万人,而我国仅沿海开放地区的人口已达1.6亿人。所以,我们一方面应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紧迫感,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市场;另一方面,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就要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迅速提高下一代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