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要把农业开发摆到重要位置上来
  本报评论员
继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新疆棉糖生产基地开发建设协议签订之后,国家又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5省签订了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承包协议。这几个大的部署的实施,标志我国农业的区域性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我国经济建设长期坚持的一条基本指导思想。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农业将长期占居特殊的地位。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人民生活的改善,对改革的顺利进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发展农业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至今农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制约因素。为了使我国的农业生产爬上一个新的阶梯,保证我们既定的2000年达到“小康”水平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必须做出极大的努力,促使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加快农业发展,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诸如深化农业改革,完善有关政策,理顺农业内部与其他各业之间的关系,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发展支农工业,重视施用有机肥,等等,同时,需要加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又处在发展阶段,农业的开发潜力相当大。且不说有大量待开发的荒山、荒坡、荒滩、荒水,就是现有的几十亿亩耕地,开发利用得也很不够。仅黄淮海平原,就有两亿多亩中低产田。先期开发试点结果表明,只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开发治理,这类耕地的产出就能大幅度甚至成倍地增长。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发展农业措施,也是一篇大文章。它对实现“七五”计划中农业生产指标和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对贯彻实施中央提出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创汇农业及外向型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农业内部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使农业资源的利用更趋合理,为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把农业资源的开发,列入农业发展的战略议题,扎扎实实地抓好。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农业开发,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采取新办法。最重要的是,要以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导开发,促进开发。要改变产品经济时期那种“国家拿钱,农民种田”的旧开发治理方式,依照商品经济规律,把开发当作一项经济事业来经营。国家与地方签订开发建设承包协议,这本身就是开发投资方式的重大改革。各地、各部门也应本着这种改革精神,把竞争机制引入开发,采用开发项目公开招标,开发资金有偿使用、定期回收、滚动投放等方式,新的开发一开始就要重视适度的规模经营,力争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试点经验表明,增加科技投入是加快农业开发的重要一环。政策对头以后,农业的进步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农业开发,就要建立鼓励科技投入的新机制,制定正确的政策,吸引科研单位、科技人员深入第一线去承包开发项目。各地应尽可能地为农业科技人员创造施展才干的好环境。对长期献身于农业开发的有功科技人员要给以奖励。
农业开发,关系经济大局,中央要抓,地方更要抓。不能只依靠国家,要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更要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国家在财力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扶持重点开发项目。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些开发项目,加强农业开发,以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
吸取以往的教训,在新的农业开发大潮即将涌起之际,有必要重申加强领导的重要性。对于这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各级领导必须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要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切不可头脑发热,一哄而起,竞相攀比着乱上项目。要严格按照统一的规划行事,讲求实效,扎扎实实地干,争取开发一项就成功一项,开发一片就见效一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家和冀鲁豫苏皖签订协议书
  黄淮海平原展开大规模开发治理
  将建设成我国最主要的粮棉油肉果水产品综合商品生产基地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蒲立业)由国务院统一部署的黄淮海平原大规模开发建设已相继展开。近日,国家土地开发建设基金管理领导小组与冀鲁豫苏皖五省人民政府就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在京举行了协议书签字仪式。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国务委员、国家土地开发建设基金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了签字仪式。国家土地开发建设基金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农业部部长何康,土地开发建设基金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项怀诚和冀鲁豫苏皖五省副省长及五省的农业开发投资公司负责人分别在协议书上签了字。田纪云副总理就当前农业生产形势、农村改革和农业开发问题讲了话。
黄淮海平原北起燕山南麓,南抵淮河,西自太行、伏牛山麓、东临渤海、黄海和山东丘陵,是由黄河、淮河、海河洪积、冲积形成的我国最大的平原。这一地区,包括冀鲁豫苏皖京津五省二市27个地(市)的298个县。面积32万平方公里,人口1.64亿,其中农业人口1.46亿。解放后,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农业生产比过去有了较大发展。目前,黄淮海地区共有耕地2.9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18%。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分别是:粮食19.4%,棉花56.8%,油料18%,肉类14.6%,温带水果40%,是我国主要的农畜产品商品基地。但是,由于这一地区旱涝无常,低洼易涝地区盐碱严重,加之土壤贫瘠,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仍是比较低的。目前在2.9亿亩耕地中,有80%左右是中低产田。此外,还有可垦宜农、宜林、宜牧、宜渔的荒地、荒坡、荒滩等7000多万亩。这说明,这一地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潜力是很大的。同时,这个地区处在我国东部地带,交通比较发达,近几年有些地区已进行局部的治理与开发,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一地区的开发,基本是对现有的大面积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与新开垦耕地相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根据国家的需要和目前财力的可能,为了充分挖掘这一潜力,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稳步持续发展,国务院于今年2月份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将黄淮海平原列入国家农业重点开发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治理开发。经过几个月的规划、论证,冀鲁豫苏皖五省提出了第一期黄淮海平原治理开发方案。协议书签字后,五省将据此逐步实施。
黄淮海平原的治理开发前景令人振奋。据这一地区五省农业部门的规划分析和农业科研部门及院校专家们论证,通过开发治理,到本世纪末这一地区农产品的年产量与现在相比,大体增产粮食500亿斤、棉花2000万担、油料3000万担、肉类200万吨是可能的。经过治理开发,这一地区将建设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粮、棉、油、肉、果、水产品综合商品生产基地。
为搞好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国务院提出以下原则性意见:一、黄淮海平原范围大,对其治理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多。为了搞好开发治理,需要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制定大的政策。在这个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方面的积极性。国务院责成国家土地开发建设基金管理领导小组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工作,负责审批开发治理规划,监督检查实施情况。二、实行综合开发,综合治理,综合经营,取得综合效益。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以治理中低产田为重点,实行土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棉、油、肉生产,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振兴整个农村经济,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三、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采取承包经营的办法进行开发治理。开发治理工作由省人民政府向国家承包。然后,由省农业开发投资公司向各方面分包,承包方式自定,可以是分片包,也可以按项目包。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投标招标的方法进行承包。可以集体承包,也可以大户承包。新的开发建设,一开始就要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以利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开发资金要多渠道筹集,原则上实行有偿使用,滚动周转。四、要十分注重科学技术的投入。黄淮海平原开发治理,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是科技的投入。要采取措施,制定政策,调动中央和地方科研、教育部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鼓励科技投入。科技部门可以向有关地区搞开发治理承包,承包中要照顾到科技部门的利益。五、开发治理黄淮海平原,应充分调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以地方、群众投入为主;与此同时,国家在财力、物力及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第1版(要闻)
专栏:

  从根本上破除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
  北京市要求各行各业优化劳动组合
  下气力提高经济效益兑现承包合同
本报北京7月17日讯 记者张书政报道:前天开始、今天结束的北京市工业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市委书记李锡铭和国务委员、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向与会的2700多名厂长、经理及该市局以上干部提出,各行各业特别是工业企业,要以优化劳动组合为突破口深化改革,从根本上破除“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这“三块铁”,用气力提高经济效益,下决心闯物价、工资改革关。
北京上半年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7%;地方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增长8.2%,基本实现了产值、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同步增长。但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有近1/3的承包企业碰到严重困难,即“五紧”:原材料紧、能源紧、交通运力紧、流动资金紧、外汇紧。企业减利因素增长。到6月末,工业系统实行承包经营的430户全民企业中,有113户没完成承包合同指标。李锡铭、陈希同在讲话中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北京经济改革特别是工业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陈希同指出,当前全市各行各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是否下大力量提高经济效益,是衡量我们真下决心闯物价、工资改革关,还是假下决心闯关的极其重要的标准。他说:“要真闯关,就必须信守承包合同。承包基数不能变。下决心‘闯关’,必须信守合同,严格依法办事。企业不仅要负盈,而且要负亏。希望个别企业丢掉调整承包基数的幻想,丢掉减税让利的幻想,准备为提高经济效益而奋斗。”
北京市领导提出,物价调整了,承包基数不能动,出路何在?只有深化改革,从根本上破除“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这“三块铁”,进一步调动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抓住优化劳动组合这个突破口带动各项改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深化企业改革,搞好优化劳动组合,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差不多思想和畏难情绪。改革可以“优鱼吃劣鱼”,大鱼吃小鱼,小鱼啃大鱼。北京市领导希望各行各业都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中心工作去抓;市里各综合部门要站在改革的前头,指导和领导改革。


第1版(要闻)
专栏:

  无锡市利用“窗口”企业走向世界
取得了信息筹集了资金兴办了分厂
本报讯 记者龚永泉报道:三年来无锡市在深圳、珠海等特区开设的二十多个“窗口”企业,已经站稳了脚跟,取得了信息,培养了人才,对全市发展外向型经济起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这些“窗口”企业成了无锡的“观察哨”,不失时机地按照国际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无锡市橡胶二厂的“窗口”企业通过直接同外商接触,及时摸清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标准和销售价格,建立起了小批量、多品种的样品生产线,由外商试销;凡销路好的品种,立即组织批量生产,抢占市场,为企业转向外向型拓开了路子。
不少“窗口”企业充分利用特区在税收、外汇留成等方面的优惠,拓宽了筹集外汇的渠道,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样品,协助解决市内企业紧缺的原材料和关键部件。无锡电视机厂的“窗口”企业去年为“大本营”筹措一千二百万美元,今年又解决了部分彩电散件等,保障了内地企业正常生产。
无锡市还通过“窗口”企业“破窗而出”,开办境外企业。电容器厂通过考察,拟在巴西合资兴办电容器厂,电视机厂也准备在澳门开设一个电子玩具厂。
无锡市在特区开设“窗口”,注意物色好合作伙伴,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择诚实可靠,信誉好,有经营实力的伙伴;二是尽可能选择有进出口权的单位,以便有进有出,实现外汇平衡;三是尽量避开投资高峰地区,选址定点要全面衡量各方面利弊,不草率从事,不搞“一窝蜂”。


第1版(要闻)
专栏:

  广汉庆祝县改市给省领导送礼
  杨汝岱批评送礼
新华社成都7月17日电 (记者黄昌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今天在中共四川省委五届二次全会上,严肃批评了广汉市向省委领导同志送礼的做法。
杨汝岱向与会的100多名领导干部说,不久前,广汉市召开县改市庆祝会,邀请客人上千,还向参加和没有参加庆祝活动的省委领导同志各送了一份礼物。省委决定,省委常委按照这些物品的价格,把钱付给广汉市,并写信批评了这种做法。
杨汝岱说,保持党政机关廉洁,要从省委自身做起,从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从自己领导的部门和单位做起。各级党政机关和部门要约法几章,向群众公布。凡规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还要加强监督。各级党组织要监督,纪检、监察、政法机关要监督,还要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各新闻单位都有责任对党政干部保持廉洁的问题进行监督。要选择那些典型的腐败现象揭露批评,公之于众。


第1版(要闻)
专栏:

  田纪云在中美经济合作讨论会闭幕时说
  中美合作要向高技术领域发展
  中国决心在深化改革中冲破低效率的旧体制
本报北京7月17日讯 记者计泓赓报道: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今天闭幕的中美经济合作讨论会上说:“中美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两国间经济合作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两国要从生产、投资、合作、向高技术领域合作推进”。
讨论会上,美国企业界朋友提出了加强经济合作中的一些问题,田纪云说:“我们毫不隐讳我国投资环境确实还有不够的地方。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和官僚主义问题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并不是中国人民不聪明,而是体制造成的。中国在深化改革中,决心冲破低效率的旧体制,把竞争体制引入生产各个领域”。
又讯美国—中国协会主席基辛格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荣毅仁,今天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了刚刚结束的中美经济合作讨论会情况,并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问题。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记者招待会上,要求美国政府放宽对华技术转让的控制,并认为应当在技术转让方面给中国友好的非盟国待遇。


第1版(要闻)
专栏:

  他心系太行山穷乡亲
  本报记者 王艾生
古铜色的脸膛刻有深深的皱纹,走路“登登登”一阵风,说话幽默,风趣,干脆……他,叫王炳先,山西平遥县东郭村农民,共产党员。他承包果园4年,创办农民建筑队3年,带领100多农民走东闯西,承包工程。他腰缠数十万元,却没有被钱弄昏头,他时刻挂记着在深山里生活还穷困的农民。
黄土的眷恋
1988年春节的爆竹声还未消失,王炳先和大儿子刚刚就背上干粮离村爬上太行山。他们沿着平遥县城向东南走去,来到了狐角子、南头、温家底……这些山庄窝铺,每到一个村庄,他们父子都看荒山、荒坡、荒地,去查水源,查道路。他们寻访长者,摸清村庄历年经济变化状况,请教干部,了解这几年山村的巨变。
他们行程4000多里,走访了23个穷困山村,最终在太行山深处的南依涧乡圪塔村落下脚。54岁的王炳先瞅瞅远处的荒山,坐在一块石头上,捶捶酸痛的腿,说:“刚刚,这村,我看行。”刚刚也笑了。
圪塔村,是平遥县穷得出名的山村。抗日战争时期的上党战役中,这儿曾住过好多八路军。至今山顶上还有战壕。全村41户,因为穷留不住人,强壮劳力都下山外出找“生活”去了,呆在村里都是老汉和小孩。全村有420亩地,已撂荒200余亩。因为穷,男人娶不到媳妇,年龄最大的单身汉50岁,年龄小的单身汉也三十几了。他对村民说:“我王炳先原也穷,现在富了,要帮你们一把。可是,有言在先,这得共同下力。我不是来发救济款,我是来开发山区的,这活,要大伙干!”村民们半信半疑:“世上果真有这傻人,拿自己钱往山上撒!”“这号事,咱见多了”。
当王炳先同圪塔村村民委员会签订承包荒山荒坡5093亩植树造林,承包弃耕土地150亩种植果园合同后,村民们才算稍稍解除了点疑虑。按照合同王炳先在25年中,要向圪塔村投资近30万元。王炳先还要修路、引水上山、种树、种果园、开粉坊、养猪……王炳先要将自己的数十万元投到这荒山上,要让这里的农民每年都有可观的劳务收入。
山村炮声
“轰隆——”圪塔村修路的炮声响了。王炳先投资7000余元,只要修5华里路,汽车就能开到圪塔村。这炮声,震醒了多年沉睡的土地,也震开山村农民被封闭的耳目。邻村的三十几个小伙参加修路,老太太烧开一锅又一锅开水,老汉们眯缝着眼远远望着被炸掉的石头。
通车那天,比过元宵节都热闹,王炳先的解放牌大卡车载着小推车、白面、蔬菜……爬上山村。人们管这叫“咱村的车上来了”。圪塔村有特产:土豆又大又面,一煮都开花;大葱葱白特别长,又嫩又鲜。可多年来就是下不了山。由于路塞,挑一挑水上山,连肩也不敢换。汽车一通,土豆、大葱都成了“商品”,2角500克,连梦中也想不到。
王炳先在实施他的宏愿。从县里请来两位林业工程师,勘察,规划,制定方案,他要逐步让圪塔村的荒山变样。他去祁县一家林场买来3000苗油松,人家说:“栽油松的季节过了,栽不活。”王炳先非试试不可。结果他栽的油松只死了30株:成功了!他种了140亩土豆,黑油油,绿壮壮。他是那种踏实的庄户人,干一样,成一样,哪怕少一点小一点,但总归是办成了。
高高的水塔
圪塔村缺水。沟底有一山泉,但祖祖辈辈年年月月为水愁。一家老小伙用一盆水洗脸,亲戚邻里兄弟父子曾因争水打架,争吵,结下仇。没有足够的水,不能种蔬菜,不能养猪。为解决圪塔村水的问题,国家曾投资3000元,水泵也买了,引水管也买了,就是没有经心人,一直没有办成。王炳先把引水上山作为开发圪塔村的第一步棋。他投资18000余元买来水泵,沟底修起蓄水池,村里修起一座高高的水塔,五吨重800余米的引水钢管也运上山。他要让山村农民从此永远摆脱为水的愁苦,他要开粉坊,办养猪场,还要种蔬菜。
王炳先的事迹在山西传播后,受到人们的赞扬。省委副书记王茂林称赞他:“个人富起来不忘群众,带头帮贫致富,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记者见到王炳先时,他正忙着往山村运输钢管。记者请他谈谈自己,他说:“人各有志,我的志在山区,志在乡亲。我看见山区农民腰包有了钱,心里直乐。邻近圪塔村的店上村,十来个小伙子一春天挣了我修水池的工资4000多元,每人每天平均挣9元,见他们那高兴劲,我也高兴。我的心愿是让更多的山村农民富起来。”(附图片)
王炳先把自己承包的工程队中一批木料、水管运到了圪塔村的荒山、秃岭上,使它们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作用。范岐山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兴安岭防火创历史最好成绩
  今春防火期间仅发生火灾一起
本报讯 记者费伟伟报道:成千上万来自祖国各地的援建灾区及抢运火烧木的大军一到大兴安岭林区首府加格达奇,就在车站防火检查发证登记站参加了这样一场考试,回答有关在林区生产作业的防火知识,经考试合格才发给进山证。这是大兴安岭地区今年春季防火期间的一个情景。由于上下重视,措施扎实,制度严格,大兴安岭今春防火工作取得了自1964年林区开发建设以来的最好成绩,春防期间仅发生火灾一起,过火有林面积40亩。
真正把防火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是今年春防工作抓得好的首要原因;为了搞好春防工作,大兴安岭地区还加强了防火基础建设;由于制度严格,落到实处,今春火灾事故大为减少。


第1版(要闻)
专栏:

  过去被迫“出逃”今日欣然“回家”
  西双版纳大象多起来了
据新华社昆明7月17日电 (记者刘回年、段建勋)近几年,西双版纳大象已从“外逃”变为“进口”,重新在这片神奇美丽土地上迅速繁衍起来。
记者最近在西双版纳景洪县勐养、勐腊县龙门两个自然保护区采访。据介绍,勐养保护区现有大象不下300头,在龙门保护区有大象近百头。保护区的群众经常看到大象出入原始密林中。
1981年以后,国家采取保护措施,使西双版纳大象和其它珍稀野生动物开始摆脱了厄运。在西双版纳划定了300万亩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各个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并在自然保护区内,又划定了190万亩作为核心区,对核心区的18个村寨的335户人家则作出了搬迁安排,从而把大象的家乡归还大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