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7月1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102国批准《商品共同基金协定》
  我支持设立基金承诺出资1800万美元
新华社日内瓦电 (记者向奎观)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处7月12日在日内瓦宣布,迄今已有102个国家批准《商品共同基金协定》,直接摊款总额超过协定生效要求的2/3比例,该协定具备生效条件。
《商品共同基金协定》是1980年6月27日在贸发会议主持下达成的。其目的是用贷款来支持某些初级产品的国际缓冲储存,以调整市场的供求关系,稳定初级产品价格,增加发展中国家收入。
协定生效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至少获得贸发会议各成员国自愿认缴指标2.8亿美元的50%。迄今,各国自愿认缴总额已占指标的91%,即2.56亿美元;二、至少得到90个国家的批准,取得直接分摊资金4.7亿美元的2/3。7月11日,马尔代夫批准协定,从而,批准协定的国家达到102个,直接分摊资金总额超过协定生效要求的2/3比例,达66.68%。
批准协定的102个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5%以上,贸易额占国际贸易额的80%以上,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3。
中国一贯支持设立《商品共同基金》,并于7年前批准协定,承诺出资1800万美元,其中自愿认缴200万,直接分摊出资1600万。
贸发会议秘书处发言人指出,协定虽已具备生效条件,但并不等于它立即自动生效,还需要1983年9月30日前批准协定的64国代表再次开会,就生效日期作出决定。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众议院通过修改后的贸易法案
  法案中浓厚保护主义色彩依然如故
新华社华盛顿7月13日电 美国众议院今天以376对45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了修改后的综合贸易法案。
修改后的贸易法案,除撤掉了里根坚决反对的并以此为理由而否决整个贸易法案的工厂倒闭条款外,与前一贸易法案完全相同,因此,法案中具有浓厚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条款也依然如故。
美国众院今天的举动引起了西欧和日本的强烈反响。欧洲共同体委员会负责对外关系的委员维利·德克莱克14日在布鲁塞尔表示,如果美国参院也通过这一法案,共同体将诉诸关贸总协定。日本官员也表示,美国众院通过贸易法案是令人遗憾的,希望里根总统否决这一法案。
据报道,里根很有可能批准这一修改后的贸易法案。预计参院将于下月初对该法案进行表决,然后送交里根审批。


第6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德贝内第蒂冲击”引起的思考
郑园园
有关意大利工业家德贝内第蒂秘密收买比利时通用公司的股票、成为这家公司最大股东的传闻,沸沸扬扬已闹了半年,这消息对比利时和整个西欧经济界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上个月,比通公司通过和法国苏伊士金融公司联手,挫败了德贝内第蒂,使德贝内第蒂没能坐上公司的第一把交椅,风波才算暂时平息。但是,“德贝内第蒂冲击”引起的波澜却给西欧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有待解决的实践和理论方面的问题。
德贝内第蒂的行动得到了西欧经济界的肯定,认为这是一次“有益的冲击”,是金融领域的“一场革命”。因为通过收买股票,在西欧实现跨国界的企业兼并,有利于西欧国家之间的资本流通,是一种惩罚经营无方的企业领导人、焕发企业活力的手段,它符合在1992年建成欧共体内部统一大市场的目标,是促使欧洲走向更高程度统一的一个步骤。英国《金融时报》俏皮地说:“从现在起到1992年,不管愿不愿意,舞厅里的每一个漂亮姑娘,都会有一个舞伴”,意思是说每一个有经营价值的企业都可能被兼并,这是挡不住的潮流。
但是,由于欧共体尚未制定统一的企业兼并法,各国自立的法规又是五花八门,其中多数有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所以,“冲击”尽管有益,却并不受欢迎,往往被保护主义的壁垒顶了回去。例如,在西德,外国人购买股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政府下属的“卡特尔局”专门监视股票交易,一旦外国人收买的股票超过限额,这个局就出面干预;在法国,财政部长有权决定接受还是拒绝外国人收买股票。为防止意大利人收买一家汽车配件厂,法国政府前不久让这家厂挂上“国防工厂”的招牌;瑞士不是欧共体成员国,对外界的封锁似乎更严,瑞士规定记名股票一律不售给外国人,雀巢公司52%的股票是记名股票,这就保证了公司的领导权掌握在本国人手中。对外国股票收买者来说,这是一块可望而不可及的“封闭的土地”。
由于各国所作的规定差异较大,所以兼并行为的分布往往很不均衡,通常是对股票买卖限制较少的国家,企业被兼并的多。比通公司总裁不无辛酸地说:“为什么德贝内第蒂能入侵比利时?因为比利时是唯一开放的国家”。“德贝内第蒂冲击”之后,企业界要求打破不均衡现象,实现“互惠”的呼声日高,那些“开放”的国家要求尤为强烈。所谓“互惠”,就是要求各国的国界同等程度开放,使大家都能从“兼并风”中受益。看来,制定一项企业兼并法规已是当务之急。可是欧共体负责内部市场的委员考克菲尔德最近表示,要找到一块“欧洲共同的竞赛场地”恐怕不易,因为保护主义壁垒很坚固。
在企业兼并过程中,如何看待并妥善处理民族利益和“欧洲利益”的矛盾,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比利时财政部长对“德贝内第蒂冲击”就相当担忧,他说:“一个意大利人,不管他有多大的才能,突然跑来向我宣布,要掌握我国的经济命脉,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要是有人想收买菲力浦公司,荷兰政府大概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对此,西欧经济界部分人士提出这样的观点:不应该把“欧洲化”简单地理解为企业领导人转换到外国人手中,应该促使西欧出现一批各国都能参加到其中的欧洲集团的股份公司,在这样的公司里,每个成员国都有权就企业问题进行平等协商,这样做有利于真正朝着统一的欧洲迈进。德贝内第蒂的行动虽然客观上代表了欧洲统一的大趋势,但就像叶公好龙那样,即使那些赞成欧洲统一的人,一下子突然来了个统一的冲击波,他们的思想上还是不能平平静静地接受。
法国《世界报》指出,在“德贝内第蒂冲击”之后,西欧还会出现“新的暴风雨”。在暴风雨到来之前的短暂平静中,西欧经济界对“德贝内第蒂冲击”进行思考和讨论,以更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金融、工业领域的新变革,也许不是无益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参院农委会通过旱灾救济法案
  农业部预测美国今年粮食将减产四分之一
新华社华盛顿7月14日电 美国参议院农业委员会今天通过了旱灾救济法案,将给每个受灾农户提供最多达10万美元的救助。
这项法案将拨出的全部救济费用估计达70亿美元左右。
农业委员会主席莱希说,这项法案几乎肯定能得到众议院的批准,并最迟在9月份送交给总统。
正在艾奥瓦州视察灾区的里根总统说,一俟这项法案送到他的办公桌,他将立即签字批准这一法案。
正在陪同总统视察灾区的农业部长林说,一个救灾特别工作小组将在下周二到11个受灾州视察,随后将向总统提出一份灾情报告。
本报华盛顿7月13日电 记者仓立德报道:美国农业部12日预测,由于持续干旱,美国今年粮食产量将比去年减少约1/4。
农业部说,除大米增产约25%外,其他主要谷物均大幅度减产。玉米产量锐降26%;大麦减产45%;高梁降低24%;燕麦减少32%;大豆下降13%;小麦和棉花的减产幅度分别为13%和7%。此外,畜牧业遭到自1921年以来的最大损失。
农业部官员说,预计今年将进口大量燕麦,并可能需要进口大豆粉。从总的情况看,1 988年粮食生产和现有库存基本能够满足今后12个月国内和出口的需求,不会造成食品短缺或零售价大幅度上升现象。


第6版(国际)
专栏:

  里根视察灾区
  政府将向灾区农民提供援助
新华社华盛顿7月14日电 美国总统里根14日到伊利诺伊州南部旱灾区视察,他认为这是自30年代以来美国“遇到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里根乘坐直升机和步行视察灾区后,向聚集在集市树荫下的200人发表了讲话。他指出,目前有38个州的1973个县符合联邦紧急援助农业计划的条件,联邦政府将提供援助,帮助灾区农民。
美国这次大旱的特点之一是范围特别广,过去的旱灾一般发生在中西部和西南部,这次却连北部、中部也包括在内了。在全国200万农民中,有80%受到旱灾影响。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本上半年对华贸易出现入超
新华社东京7月13日电 此间报纸今天援引通产省公布的数字报道,今年上半年,日本对华贸易在时隔5年后出现入超。
据报道,通产省昨天公布,根据6月份的统计,今年上半年,日本对华贸易出现了4.98亿美元的入超。在前6个月,日本对华的出口额为40.8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4%),日本从中国的进口额为45.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6%)。
通产省说,今年上半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一些主要原料和产品比去年同期有了大幅度增长。其中纤维产品增加了53.8%,原油及粗制油也增加了53.8%,食品增加了27%。


第6版(国际)
专栏:

  欧共体向福建省灾民提供食品援助
据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14日电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今天宣布,它已决定向中国福建省受灾居民提供5000吨谷物,作为紧急食品援助。这批谷物价值120万欧洲货币单位(约合140万美元),将用于救济中国福建省前不久因暴雨而受灾的居民。


第6版(国际)
专栏:

  小小孩童驾飞机 成功飞越大西洋
新华社巴黎7月14日电 美国11岁的男孩克里斯托弗·马歇尔驾驶一架单引擎飞机成功飞越大西洋,于今天降落在法国布尔歇机场,成为迄今飞越大西洋年龄最小的人。
马歇尔是本月7日从美国的圣迭戈出发的,分段飞行的总航程为1.13万公里。
马歇尔在飞行过程中有一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陪伴,但只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操作飞机。


第6版(国际)
专栏:意大利通讯

  艺术城市的明天
  本报记者 罗晋标
六月下旬,来自世界三十多个历史古城的市长,同三百多名城市规划、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家一起,在素有“欧洲文化之都”美誉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共同讨论如何维护面临毁灭危险的“艺术城市”问题。这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意大利政府赞助下、由佛罗伦萨大学和市政府组织的题为《昨天的城市为明天的人类》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所谓“艺术城市”,是近年来提出并尚在讨论的一个新概念,系指人们公认的在人类文化、艺术方面具有极高价值的那些历史古城。这次会议的目的即在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关艺术城市的历史艺术、城市建设、社会经济、司法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保护艺术城市与发展经济的关系问题。许多人在发言中认为,“群众性的旅游是对保护艺术城市的一大威胁”,“如不采取断然措施,艺术城市将注定要消失”。另一些人则认为,发展旅游是经济上的需要,而且是人们应有的文化权利,目前只能是在合理组织旅游的同时教育旅游者爱护文化艺术遗产。
不少与会者在发言中指出,艺术正在越来越变成一种“大规模的经济交易”,艺术品的变卖可能导致对古城的破坏,如雅典正在发生的情况那样,而且有些艺术宝地也在进行买卖,这不能不是一种“危险的情况”。
其次是保存古城与发展新城的关系问题。与会者普遍认为,不仅要保存某些文物古迹,而且应当保存整个古城区或整个古城,因为这些古城区记录着世世代代的历史变迁,“破坏历史古城是对人类的犯罪”。保存古城并非不要发展新城,而是要使新老并存。有的与会者提出,要注意保护处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艺术,因为艺术城市的魅力正在于它具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一些法学家在会上强调,必须加强保护艺术城市的立法。
中国南京市市长戴顺智在会上作了题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书面发言,介绍了古城南京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的情况。戴顺智市长对本报记者说,艺术城市对经济发展很有作用,过去如此,将来也应如此,南京市现正在探讨如何利用古城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
(本报罗马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7月12日,由50名法国青年组成的巴黎—北京汽车旅行团从巴黎出发,开始为期一个半月的长途汽车旅行。图为汽车旅行团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巴黎总部大厦前的广场上出发。新华社记者 沈孝泉摄(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