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专论

  外国在美国直接投资激增及其因果
  甄炳禧
近些年来,随着美元的大幅度贬值、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急剧增加,并对美国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特点
外国在美国直接投资近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直接投资净增长比金融资产投资增长快。尽管外国人拥有的美国资产的80%是金融资产,但是,每年外国人购买的美国“硬资产”(包括直接投资和房地产)的增长速度却超过金融资产。1987年外国在美直接投资净增加410亿美元,比1986年增长71%,而同期外国购买的美国金融资产的增长却不到40%。到1987年底,外国人在美直接投资累积达2500亿美元,已接近美国在几十年积累起来的海外直接投资总额(1987年底为2980亿美元)。
第二、制造业是投资的主要对象。外国人购买美国硬资产的范围很广,包括工厂企业、银行业、房地产、商店、农场、果园等等。不过,外国人购买最多的是经过调整的或新兴的竞争力强的制造业工厂。去年他们购买了价值167亿美元的制造业资产,比1986年翻了一番。根据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的估计,如果当前的购买速度继续下去,今年外国在制造业的投资还将翻一番,这样,外国人在美制造业的投资占美国制造业资产总额的比重将达10%,比他们在美其它行业投资所占比重大一倍。
第三、西欧国家仍是主要的投资者,但日本也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投资者。其中最大的买主是英国人,他们去年在美直接投资净增加190亿美元,年底累积为700亿美元。荷兰多年来一直投资于美国石油产业等,去年底它在美直接投资累积额为520亿美元,是第二大外国投资者。日本去年用于购买美国现有企业和建立新企业的资金为70亿美元,年底在美直接投资累积为300亿美元,仅次于英、荷。虽然日本在美投资居第三位,但它的直接投资在外国对美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5.6%提高到1987年的12%。据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的估计,到90年代,日本以及东亚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将成为美国的主要直接投资者。
第四、外国人利用直接投资大量兼并美国企业,包括不少大企业。1987年流入美国的直接投资的80%以上是购买美国的现有企业。到目前为止,外国人已控制了美国500家最大的公司中的19家。
原因
由于美元大幅度贬值,使得美国的硬资产变得相对便宜,这是促使外国大量增加对美国投资的原因之一。目前美元对西方其它10种主要货币比价已比1985年3月下降近40%,换言之,现在外国人以相当于过去40%—50%的价格就可买到美国企业的资产。同时,美元贬值使外国人购买美国债券无利可图,甚至亏损,加之近年来美国债券价格在下降。因此,外国人减少购买美国债券,而大量增加直接投资。
股市暴跌使美国企业资产价格更趋便宜。股票价格猛跌意味着美国企业的股权和资产贬值。另外,“黑色星期一”之后投资者的信心受挫,对投资持观望态度,美国企业特别是濒临破产的企业不得不削价出售其资产。这也是外国投资增加的原因之一。
另外,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压力日益加大,外商竭力通过增加对美国直接投资来绕过美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维持其在美国销售市场的份额。日本《东洋经济》周刊前不久在分析日本大量购买美国工厂企业的原因时指出,由于日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国内保护主义呼声上升,日本企业到美国去生产可以逃避美国的高关税及其它报复措施。
当然,美国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也是因素之一。近几年美国经济保持平稳的增长,美国还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人才。更重要的是,美国各级政府着力改善投资环境。近年来,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一些鼓励外国直接投资的法律,这些法律给予进入美国的外国资本与美国国内资本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有些州政府还努力从心理上和生活上吸引和稳住外国投资者。英国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的总裁基尔伯特·波顿指出,“美国是非常安全的投资场所,投资者在那里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感到很舒适。”
影响
外国在美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对美国经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有助于解决美国固定资本投资不足的问题。近年来美国个人储蓄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美国人的储蓄和投资满足不了生产投资的需要,这一差额主要通过外国资金流入来弥补。其次,外国跨国公司在把资金带入的同时,也传入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为美国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而且外国直接投资还为美国带来不少直接的经济利益。近几年来,外国跨国公司每年给美国缴纳80亿美元的公司税金,为300万工人支付800亿美元的工资,并使美国出口增加550亿美元。
然而,外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大规模增加对美国经济也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大量外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就地销售,使美国同行业的国内销售市场更加狭窄;外国在美国直接投资的激增,是美国由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的一个重要因素。据1988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1987年外国投资者在美国拥有的资产收益已超过美国的海外资产的收益(对外资产净收益由1986年的210亿美元变为负40亿美元),这是美国战后以来第一次出现的现象。随着外国资本流入的增加,外国人对美国经济的控制能力将会逐渐加强。
当然,外国人虽然拥有数千亿美国的硬资产,但他们的资产额只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外国人拥有的农用土地仅占美国农用土地总面积的不到1%;从外国在美国的资产收益减去美国海外资产的收益来看,去年美国的净支付额仅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0.1%。此外,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在增加,仍然是世界上拥有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因此,目前看来还没有出现外国人控制美国经济的前景。人们估计,在今后一段时期,流入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还将有较大规模的增加。


第7版(国际)
专栏:

  去年外国在美国投资急剧增长
  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大量盈利
新华社纽约7月11日电 提前出版的7月25日一期美国《福布斯》杂志,排出了去年在美国的100家外国大投资商的名次,加拿大的西格拉姆公司连续第6年名列榜首。
《福布斯》是根据各家公司去年在美国的收入额排定名次的,西格拉姆公司去年在美国收入334亿美元。排在前10名的还有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等,去年这10家公司在美国的收入总额达1260亿美元。
去年,外国投资者在美国的投资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950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420亿美元,比1986年增长68%。去年外国投资者在美国的最大一项直接投资是英国石油公司以78亿美元收购了标准石油公司剩下的45%的股份。
目前,外国投资者在购买美国公司时,倾向于购买那些有名的大公司,而对价格不怎么计较。预计今年流入美国的外资将继续以去年创纪录的速度增长。
《福布斯》杂志还根据美国跨国公司去年在海外的销售额排出了它们中前100名的名次。埃克森公司以海外收入574亿美元连续第10年居第一位。排在第二至第五位的是飞马石油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去年,美国许多跨国公司的大部分盈利来自其海外业务。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的海外资产仅占其全部资产的26%,但去年来自海外的盈利达11亿美元,占其全部利润的74%。去年这前100家公司中有13家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海外,其中埃克森公司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最高,达75.1%。


第7版(国际)
专栏:

  海湾国家鼓励在本地区投资
资金外流趋势已开始减弱
本报大马士革七月十日电 记者吕志星报道:近来,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石油价格下跌,海湾国家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一些素以拥有巨额石油美元著称的海湾国家连续出现财政赤字。为扭转这一局面,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采取措施,鼓励各成员国的投资者收回在国外的存款,将其投放到本地区的金融市场。
据科威特有价证券市场最近发表的一项经济报告透露,一九八七年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各成员国在国外投资总额约为三千亿美元,其中私人资本占三分之一。
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根据地域划分,采取投资多样化、多方位的战略,几年来缩减了对美国的投资,由一九八二年的八百三十亿美元减少到一九八七年的五百亿美元,把削减下来的资金投放到世界其它市场。
报告指出,在过去几个月中,海湾国家资金外流趋势开始减弱。这一结果将有可能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7版(国际)
专栏:

  日商在西欧倾销电子计算机打印机
  欧共体宣布对日本厂商征收反倾销税
新华社布鲁塞尔电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7月8日宣布对从日本进口的电子计算机打印机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根据倾销幅度不同,共同体对日本厂商征收的反倾销税的税率除两家为12.4%外,其他均为43.2%,期限暂定为4个月,然后将由共同体部长理事会确认。
据共同体委员会于1986年4月至1987年3月进行的调查,由于日本厂商采取了倾销手段,其产品的价格在共同体市场上比欧洲同类产品的售价低15%。1983年到1986年,日本向共同体出口的这类打印机由14万台增至19.5万台。
共同体委员会认为,这种情况导致共同体生产厂商产品价格趋降,从而损害了共同体信息工业的收益。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界“10亿富翁”192个
新华社纽约7月10日电 将于7月25日出版的美国《福布斯》杂志刊登文章说,在美国至少有47个个人和20个家庭的财产超过10亿美元,而全世界拥有10亿美元以上财产的个人和家庭共有192个。
居《福布斯》杂志1987年“最富有的美国人”排名之首的是萨姆·穆尔·沃尔顿,他拥有的净资产额达65亿美元,沃尔顿的资产额在全世界排第7位。
日本有32个个人和家庭的财产超过10亿美元,是除美国外拥有“10亿富翁”最多的国家。54岁的日本西武铁道集团领导人堤义明连续第2年被《福布斯》杂志列为世界头号富翁,他的个人净资产额至少有189亿美元。
在《福布斯》列出的亿万富翁名单中,共有12个个人和家庭的净资产额超过50亿美元。其中,日本占5个,加拿大占3个,美国、台湾、南朝鲜和西班牙各占一个。


第7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会议开幕
  亚太地区仍有3亿多人口营养不足
新华社曼谷7月11日电 联合国粮农组织第19届亚太地区会议今天在这里开幕。
来自亚太地区30个成员国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将讨论亚太地区农林牧业所面临的问题。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亚太地区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形势;发展粮食生产满足营养需要;畜牧业生产等。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材料,1961年到1986年的25年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谷物产量每年增长3.8%,比世界其他区域都高。但1987年谷物产量下降3.2%。
目前,亚太地区仍有3.13亿的人口营养不足。据统计,从1975年到1985年间,亚太地区约有1000万公顷森林覆盖地遭到破坏。


第7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北美干旱后果
  世界粮食库存将降到危险水平
新华社罗马7月11日电 联合国粮农组织今天发表报告指出,北美发生的严重的大面积干旱将使世界粮食库存降低到危险水平,并有可能造成粮食短缺。
这份报告说,由于干旱和耕地面积减少,美国今年的收成可能是1 983年以来最低的一年。在加拿大,干旱也十分严重,粮食产量将会比去年有较大下降。油菜籽和大豆的产量也会受到影响。
报告说,自然灾害不仅影响了北美的粮食生产,同样也影响到亚洲、欧洲和苏联的粮食生产。
报告说,由于1987年世界粮食产量下降,许多发达国家的粮食库存已降到最低水平,它们不得不依靠进口以满足需要,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库存则更少。


第7版(国际)
专栏:

  淘金热 ·朱根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