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傲世风骨喻世情
——贵阳杂文笔会去来
吴国光
去贵阳之南十数里,有簪青山、系绿水的一个所在,名字也如山水一般美,唤作花溪。五月上旬,正当杂花满地、群莺乱啼之际,贵州日报、新观察杂志社和人民日报文艺部在这里共同举办了一次杂文笔会,给山水秀丽之外平添了思想的深沉锐利与刚烈雄健的风骨。听着杂文家们或风趣机敏、或坦诚真挚的热烈议论,倒对山水也另有一番感慨,真个感到了山有劲骨水有情,世事人生,尽收眼底。
自鲁迅以来,杂文成为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现象中的一个突出景点,形成了直面社会和人生、力破“瞒与骗”、以坚硬的脊梁挑起探寻真理说真话的重担这样一个传统。薪火不绝,连绵至今,方寸文章竟蔚为大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思想者的日益觉醒,杂文创作很见繁荣。这次笔会与会新老作家三十余人,济济一堂,也算是一次回顾与检阅吧。在这样的会上,倡扬鲁迅精神,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鲁迅的精神是战斗的批判的精神。要有这精神,就容不得身上有半块媚骨。七十多岁的老作家戈扬对此有极深的揭示。她说,写杂文要有精神的自由状态,这种自由状态就是要“不想得到什么,也不怕失掉什么”。是的,在座的老作家大约都会深有同感。六十九岁的严秀,解放初期就是八级干部,三十年前因为写杂文说真话而罹祸,一生平添坎坷,至今不悔,仍在为杂文事业的发展与提高尽力鼓呼。我想,在这样的人身上,没有一点笑傲尘俗利禄的气概是无以坚持真理的。相同命运的黄裳、邵燕祥、朱正、弘征、金践之等,风采锋芒均不减当年,用他们自己半开玩笑的话来说,真是“改也难”呀!原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说的不就是这样一种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恒心豪气吗?
鲁迅的精神又是坦诚的赤子精神。杂文家见面,全无文人相轻的淡漠与隔膜,会场里洋溢的是神交已久、相见恨晚的知音深情。杂文家并不是睨斜了眼睛冷观世界的“明白人”,而勿宁说是一些剖开了胸膛用热血拥抱生活的傻子。杂文中如果没有自己这颗心的拳拳跳动,那么这杂文是不值得看的。到会的这些作家,都是早将赤诚肝胆在世人前掬将出来的人,谁还不了解谁?文如其人,神如其文。牧惠的温雅敦诚,谢云的深沉挚切,老烈的散淡率真,邵燕祥的宁静智慧,朱正的厚实幽默,法学家兼杂文家的于浩成诗人似的激越与纯真,诗人刘征则理论家般雍容静穆,寓谐于庄;年轻一代,陈小川锋芒犀利,米博华情辞恳切,……性格各异,纷呈色彩,难以一一言传;思想共鸣,同气相求,又可一言以蔽之:以真诚的魂灵追求真理,以赤子的热情除旧布新。这是一群嫉恶如仇的人,又是一群爱心拳拳的人,也是一群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才人。爱的是真善美,恨的是假恶丑。他们不加掩饰地大声说出这一点,在阳光下是如此,在阴影里也是如此。这就是人的真情至性。
傲俗之风也好,喻世之情也好,杂文家们怎样结合着目前中国社会的实际来理解自己的使命,怎样化风骨为血肉文章呢?也许还是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更好:
——“天下之大,芥豆之微,事无不可入杂文,但是,事关人民利益民族前途,乃是杂文最重要的主题。”这是邵燕祥的认识;
——“反封建,反极左,批判民族劣根性,解剖社会阴暗面,这应当是杂文的基本任务之一。”这是牧惠的概括。
这就是当代杂文的弹着点分布了。没有这样的弹着点,杂文就会成为“小摆设”(鲁迅语);有了这样的弹着点,骨头算没有白硬,诗情才不是空流。
“文章”二字,本义中就有华采灿然的内蕴。杂文要怎样做得“漂亮”?这是杂文家们到一起少不了讨论的问题。在一派繁荣中,杂文的艺术性似是一个薄弱环节,所以也就特别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老作家严秀呼吁:杂文作者要多读书,要有丰厚的学识积累。这得到中青年作家的响应。其实,杂文倒是中国文章的主流之一,中国作家们向来是讲究做文章的艺术的。鲁迅的杂文就是。开门见山也好,曲径通幽也好;铺陈张扬也好,返朴归真也好,文章总要有点滋味有点品头,不能白水一碗。所以,很有几位作家在发言中着重探讨了杂文创作的艺术技巧问题。广州部队作家章明谈了“杂文与曲笔”,陕西师大研究杂文史的教授张华则总结历史的经验施惠众人。说来也是有趣:越是风骨卓然的文章,风采也自照人;艺术上很无味道的东西,实际上往往也并无思想和真知灼见而流于苍白的说教。
“文曲星”的偏爱,就是这样多情而又无情。
夜雨朝日,花溪的空气好不宜人。几天会议,果如东道主贵州日报总编辑刘学洙所言,提供了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使大家能够心情愉快,畅所欲言,进行思想、学术和创作上的交流。真要特别感谢贵州日报的同志那热情洋溢、尽心尽力的服务,那情中似乎也不仅仅是要尽做东道的责任,而且还包含着对与会杂文家的期许。杂文,你永远是人民的。无论在首都的街头,还是在昔日夜郎国的山城里,凭着这一身浩然正气的风骨与一腔为民请命的深情,你到处都会遇到知己的。
花溪,再见;贵阳,再见!古人履奇山大川而文章大进,我们从你的青山绿水中走出,会努力将祖国山河的气韵与鲁迅精神贯注到笔下来。杂文的繁荣与提高,相信会与民族的进步和昌盛同步的。
1988年5月,贵阳归来于北京


第8版(副刊)
专栏:

戛纳晴雨
李彤
最坏的“气候”终于降临。五月二十三日晚,《孩子王》名落孙山。陈凯歌对我,也对每一个用电话采访他的记者说:“我早有预感,我心情平静。”我可以证明,他没有故意作态,他说的是真话。
四天以前,正当由晴转雨的时候,在凯歌睡的行军床边到小公寓的厨房里,他与我作过一番长谈,时间是晚十点至次日凌晨四点。白天的时间,留给轮番采访的外国记者了。
“我见识了戛纳之大、之傲慢。有人告诉我,导演来戛纳是一个很大的冒险甚至赌博。我是危险的,是用整个艺术生命在这儿赌,我们随时有可能输掉。我知道一个导演的艺术生命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应该珍重。但我现在不能在乎,因为在乎也不能改变什么。只要二十年后我们能对后人说:我们是开路人,这就够了。
“西方人注意的是他们的事情,我们要打进去很不容易。近年来中国电影在国际上从没人理到有人注意,现在正热。我在想,热劲过去后还能不能保持实力地位?像苏联电影,现在并不热,但它到哪里人家都不能小瞧。中国电影应该是稳步前进的。今天,是西方了解中国人的时候了,我们应抓住这个宣传、展示中国的最好时机。西柏林、意大利都灵两个电影节都请我明年去做评委,这岂止是我个人的时机?
“我的性格敏感,总觉得有种使命感,至今不敢忘。我的心境与艺谋两样,现在我想平静地想一些事情。”
我与张艺谋也有过两次夜谈。那是在洗过澡后,他赤着身体,憋不住地向我滔滔“侃”起艺术来。
“《红高粱》刚拍了一点就在外景点看到《孩子王》,我们专门研究了。隐喻、象征,《孩子王》都搞到家了。我们有意避开了这条路。凯歌有思想,他要让电影负起思想的任务。我自己是听了那帮“侃爷”(指电影评论家)“侃”,才意识到《孩子王》的深意的,我担心它亏就亏在这不讲不明白上。好电影要调动人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才能引起共鸣。
“我佩服凯歌思考的深度,佩服他对艺术个性的执著追求。过去我们在一起谈话,凯歌总能几句话一拎,就给你拎到一个思想高度。为人如此很难得,但是拍电影呢?……”
这时我又想起凯歌的一句话:“我们这一代导演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各自不同。”他们俩不祥的预感似乎相同,又似乎相异。
在阴晴变幻中,还有一个本不值得郑重提起的话题——所谓“金闹钟奖”。此刻我不得不提。
五月二十一日早晨,戛纳街头一家咖啡馆里汇聚了一些电影记者,他们即兴为参赛片中“最令人厌倦的影片”打分,然后把结果交给一位十几岁的小姑娘——法国最年轻的喜剧演员,由她宣布。于是“金闹钟奖”归于《孩子王》,于是哈哈一笑,各自散去。评奖者轻松到这种地步:无须发奖,也无须通知“得奖者”本人。可惜事情到这里并未结束,法新社电讯一发,“金闹钟奖”得主臭名远扬,及于全球全中国。而吴天明、陈凯歌在接到新华社驻巴黎记者打来的询问电话时,尚茫然不知其为何物。
请注意这本是一出喜剧。这些记者不代表任何机构,与评委会没有任何关系,与为那两家杂志一本正经地逐日打星的记者团也不可同日而语。大约是影片过长就会受到他们的揶揄。至于其评选结果的可靠性如何,举一例便可说明:被他们评为“铜闹钟奖”的(第三个“令人厌倦的影片”),正是最后荣膺双奖——最佳男演员奖和高级技术委员会奖的美国影片《乐手“博德”》(又译《鸟》或《非凡人物》)。
一顿调侃、一个玩笑、一出余兴节目,也许会引来一片痛心、一阵快慰、一番严辞训导。喜剧被当作正剧看,便将转化为悲剧。是人家太有失严肃庄重,还是我们太缺乏幽默感呢? (中)


第8版(副刊)
专栏:

酒韵
李发模
瞧那婀娜的仙女
婀娜出醇醇的馨香
飘香了传说
飘舞于瓶上
把我龙族也飘舞得腾腾
微醉得香香
照李白写静夜思的那明月
陪陶潜东篱归来的那夕阳
剪尽江南春色的那雁翅
从千年前千里外沿醇香而来
才一举杯碰盏
那回味便悠长悠长
我说:酿酒女工是嫦娥
酿莺飞阳春菊闹清秋
窖黄金黄小麦火红高粱
千次烹饪百遍勾兑
这酒,才像这古国香醇
这情,才脉脉如月烈烈如太阳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富贵眼睛”
王向东
“拿前门,难开门;拿良友,握握手;拿剑牌,坐下来。”这是目前在搞供销的同志中间流行的一首顺口溜。
多厉害的眼睛!只要你拿出来的是大前门、大重九,明明他办公桌上有一缸子香烟屁股,他也说“不会抽”;而一旦你的烟盒子上显出来的是由字母组成的商标,他的脸上也就开始进行“微笑服务”。“香烟好比介绍信,酒盅可以盖大印”的时代早已过去了。烟情看涨,酒情也日渐看涨,“四菜一汤,生意跑光”不再是什么秘闻轶事,就是“八菜一汤”,也已难“独霸一方”。风气所及,就连朋友之间的人情往来也是水涨船高,有道是“二十块钱不烦神,三十块钱来个人”,遇上亲友结婚、建房、做生日,没个百把块钱礼物就很难过这一关。
《红楼梦》第八回,写了一个现任营缮司郎中的小官儿秦邦业,他深知荣宁二府“那边都是一双富贵眼睛,少了拿不出来”,所以送儿子到贾府家塾读书时,顾不得宦囊羞涩,“说不得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封了二四两贽见礼”。这与贾母和凤姐赏给他儿子的见面礼相比,实在说不上嘴。秦邦业看到的那些“富贵眼睛”,生在“朱门酒肉臭”的贾府之中,不到坐吃山空,大厦倾覆,是死不瞑目的。我们怎么能步他们的后尘?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首次效应
戴平
京剧界流传着这样一件轶事:南方四大名旦之一刘筱衡有一次率团来上海演出,先拜见天蟾舞台经理谢月奎。谢见他长相不俊,不免皱眉,看过戏码子,问刘最擅长什么,刘说擅跑圆场。谢月奎思谋了一阵,便决定头天打炮戏贴演《嫦娥奔月》。这出戏中,原来嫦娥上场是偷吃灵药,台上灯光通明,谢月奎决定把这段戏掐掉,让刘在台帘里唱过导板,一上场就在黯淡的灯光下跑圆场,边唱快板。戏开场后,只见刘筱衡衣衫飞动,满台生风,真是婀娜多姿,既飘逸又稳健。观众先来了个满堂彩。待到灯光大亮,由于观众对演员的印象已好,先入为主,再看他的扮相,也就觉得顺眼多了。在谢月奎的精心安排下,刘筱衡的“头一炮”果然打响了。
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看,谢月奎的这番谋划,运用了“首次效应”的法则。首次效应,也即主体对事物的第一印象。它是外界刺激物在人的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留下的最初印痕。心理学家们发现,当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没有什么固定的观点时,常常比较容易接受所遇到的第一个观点,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定势。心理学家兰达称它为“说服的首位规律”。
美好的首次印象的取得,是审美客体以一个不速之客的身份,突然闯入了审美主体的神经中枢,成功地打开了他的审美阀的结果。德国美学家费希勒提出过一个审美阀原则:人们的神经中枢有一个审美阀门,只有设法打开这个由视、听分析器组成的阀门,审美对象才能被主体所接纳,同时在想象、理解、情感的协同作用下,进一步产生美感的“首次效应”。因此,艺术作品要产生良好的“首次效应”,不能不考虑应当具有令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的形式美。
诚然,“首次效应”也不是完全可信的,它有时并不能正确地作出审美判断。一次感性直觉往往不一定能抓住审美对象内在的美,有不少优秀的艺术作品,要通过反复欣赏,才能体味到其中深沉的意蕴。首次印象与后来多次重复后得到的感受,常常并不相同。纵然如此,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还是不能忽视观众、听众和读者审美心理上的“首次效应”。比如,一出戏的剧名,首先要注意能抓人。一出戏的开头,也应当异峰突起、别出心裁。一副中国古戏楼的楹联写道:“要看早些来,大文章全凭起首”,下联是“须看完了去,好结果总在后头”。“起首”能抓住人,“大文章”才能读得下去。戏曲中角色的出台亮相,配以音乐、灯光的渲染,试图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注重“首次效应”的表现。艺术作品的宣传工作也很重要。一出戏、一部电影问世,对于多数不谙剧情的观众来说,报纸、电台、电视的宣传,会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当然宣传也要讲究点艺术:一是不要把好话说满,溢美之词过多,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其次,宣传的内容要运用一点悬念技巧,不妨藏头露尾,激起观众想看个究竟的心理,便容易产生积极的“首次效应”。


第8版(副刊)
专栏:

绿海明珠〔版画〕 赵晓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