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藏汉情话
〔报告文学〕
彭见明
本篇所载主人公,朱再保,湖南岳阳人氏。年过花甲,清瘦颀长,坚毅温厚。一生经历难说光芒四射,却也沉重,吃过糠讨过米做过长工。东方红,太阳升,这光辉暖了他。听说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二话没说,一抬脚便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在著名的金城战役中火线入党,宣誓时那吸入肺腑的硝烟味一生一世难得忘掉。在上甘岭坑道,整个春天大半个身子泡在水里。缺水季节,嘴唇喉咙渴裂了,拎着脑袋去山下偷冰化水,竟没被枪子点中。回国时,勋章在胸前闪烁。回国后没睡功劳铺,投身国防建设生产,干得很苦,队伍上尊称他“焦裕禄”,够写一部书。后来病得很厉害,40挂零就成了军队离休干部。身体不行了,心却依旧热得烫人。心火旺了,自然要四处找事做。服务态度极好地去商店里帮忙。可惜他能打仗却对付不了钞票,这东西不能马虎。后来觅得一个好去处:学校。天真烂漫的朗读和嬉戏,融了他枯槁的身子。只恨晚识此“仙境”。这是学府,他是文盲,干什么?有事做!洗厕所嘛,搞卫生嘛,帮老师拖煤嘛,带孩子春游嘛,为启蒙学生制作拼音、识字卡片嘛,还供不应求呢。这地方好,有意思。从此“赖”着不走了。人家写材料说他是校外辅导员,其实一无聘书二无劳务费。无关紧要,他不为这而来。后来居然成了全国优秀,去北京开会照像;去就去,要紧处不在这,为的是让生命有所寄托。
1985年,国家教委安排岳阳市一中开办西藏班。每年来50名。朱老得信后睡不着:都是10岁左右的孩子,从几千里外来,一来至少4年不能与乡井父母亲人谋面,要自己料理生活,吃不习惯,语言有隔……越想困难越多。义务和责任,压得他的双肩开始疼痛。
孩子们来啦,高原儿女格外红润壮实,却也因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朱老喜欢又心酸,围着孩子团团转。从住到吃,牙刷口杯毛巾鞋袜,一律干预,当之无愧他成为每届学生最先熟悉和亲近的汉人。“朱伯伯,朱伯伯。”欠正宗的普通话长长短短响满一屋。关于朱伯伯,又占了孩子们写回家去的第一封信的大半篇幅,率先经一些嫩稚的手,刻在100多个藏族家庭以及他们单位、牧场、邻居、朋友等亲人脑海里。
不容孩子们休息一下并一览江南水乡风采,朱伯伯便指挥孩子们立正稍息,以岳阳楼和校门作背景,一个接一个,由他轮流拍照。招呼孩子们挺直腰、精神点、笑一笑。这个节目很重要,刻不容缓,50张6英寸放大照片以及每张照片后的一段文字,经朱伯伯一手完成,三天内必须全部寄出。非三天不可么?是的!他想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照片这最真切的记录,向每个新生家长报平安。天下父母眷恋远行儿女之心皆同,他有儿女,他理解。三天只72小时,干完这活至少要60个钟头。60个钟头里,大部分时间必须在门窗紧闭的的暗室里度过。这是酷暑季节,老人常常干到深更半夜,弄一口水喝下,复又开始干活。凌晨的古城,万籁无声,鼾甜梦熟,他才扶着岳阳楼朱色围墙,回家放平散架的身子。不能送照像馆或者请人洗印吗?不能!孩子们口袋里并不宽裕,能为其省一分就省一分。他只有收一份成本费的权利!三年他为西藏班孩子拍摄洗印照片8千余幅,价格仅相当照像馆的五分之一。非得以岳阳楼和校门做背景吗?是的。这样才具有“安全”和“目的地”意义,家长看了真正落心。这叫“平安照”。还有“友谊照”、“进步照”、“幸福照”等美丽名词和动作,用此向家长做定期的、直观的、简洁的汇报。
首批西藏学生抵达岳阳前两月,朱伯伯就做好了充分准备,散发若干倡议信,召开若干学生会,把汉族小伙伴心灵的火,拨弄得如夏天的太阳热烈,以至藏族朋友一到,无数笑脸和几千册图书上千件乐器玩具蜂拥而至。这些物件全来自孩子们的自愿。
国庆节市里有台晚会,朱老跑几天,找了上十人,硬是打破原计划,要了几分钟时间,让西藏孩子上台表演了他们的拿手好戏。要让全社会知道一中有个西藏班,要让全社会都来关心西藏班,这是他想达到的目的。此举无疑是活广告。这下好了,正宗的西藏民族舞蹈,风快成为市民口碑,朱老的局面打开了。第二个倡议发展到了民间。每逢端阳节、中秋节、春节、元旦,甚至星期天,朱伯伯动员汉族学生家长将藏族学生分别接到家里过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里断然是不可冷落了孩子们的。这一号召得到热烈响应,听说自家儿女的西藏朋友要来,有些家长几天前就买菜作准备;有些家长还设法弄辆小车,准时去接。一到这天,学校门前,车子排成长龙——不过谁也不会把它看成不正之风的。
开始朱老不放心,出发时站在校门口一个个送走。有家长因事迟来接的,他当即安排新的去处。西藏孩子好胜心自尊心强,他怕不慎伤着。回校时朱伯伯又站在校门口一个个核对。那颗心没有一刻安稳。中途他还骑着单车上门去看孩子是否拘谨,唠唠叨叨向家长介绍每个孩子的嗜好习性,指导做西藏民族风味的吃食。这也是造成家长精神紧张,早几天就开始做准备的原因。连一向简便度日的家庭,因有西藏小朋友来做客,不得不手忙脚乱一回——当然这绝对是乐意的。他们还乐意得到朱伯伯的表扬——尽管“表扬”如今不怎么吃香值钱。在这个城市里,和西藏孩子交上朋友的学生和家长,都很有光彩,他们会受到社会的尊重赞赏。很有些家长找朱老,要求什么时候给他们家也“派”一个来。
朱再保竟背得出150个孩子的生辰日期!每个孩子生日那天,保准朱伯伯会提着一小袋食品和一个日记本什么的送到手上,然后说一番祝贺的勉励的话。孩子远离父母,生日享受不到父母的爱抚,朱老以为填补这个空缺非常要紧。后来他确实忙不过来啦,便花150块钱,请食品厂定做了15个大蛋糕,上面精心盘着“扎西德勒”字样,分送三个班,点上生日蜡烛,让每人切吃一块,为孩子们做一个总生日。
但是保留了一个小小生日宴。他女儿和孤儿晓莉,还有加央旺姆同年同月生,这一席每年照办不误。这个节目不能取消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孤儿晓莉。闪光的生日蜡烛对于她,感受和别的孩子大不一样。朱伯伯将晓莉视为亲生,给女儿一份什么,必不少她一份。汉族风俗中的“压岁钱”,当然也要同时准备两份。还设法为晓莉专门筹来一笔款子,定期给她零花。他说:别的孩子都有父母亲人寄钱,她没人寄,心里会怎么想?
孩子们在江南的第一个藏历年,是在朱伯伯家度过的。50个学生,欢乐地嬉戏穿行于朱老家50平方米的屋子里。这栋已不辨颜色却温暖无比的旧平房,不知是何年产物。为使孩子们在南方同样能体验到本民族风俗的乐趣,朱老夫妇很费了一番心思。为熬奶茶、炒瓜子、炸爆米花、做藏式菜,老俩口忙了好几天。他老伴手都烤烂了,或许口味仍达不到正宗藏式水准,但孩子们尽了兴。这就好,再累也值。
每逢大的节日,学校里是要让孩子们热闹一场的。朱伯伯理所当然成为食品总监:古都啦人参啦酥油茶啦……为使孩子吃得痛快,人们潜心切磋技艺,藏食越做越象一回事了。
朱伯伯也“训”人。“训”有些孩子无节制地乱吃冰棍,消毒不严的冰棍吃了拉肚子。同时又告诉孩子们要学会计算,怎么可以拿一元钱去买一支冰棍大大咧咧不让找钱呢?后来孩子们也跟朱伯伯学会讨价还价了。讨价还价不都是坏事,这是生活!生活绝不是晶莹的童话世界。不让吃冰棍,吃什么?吃西瓜、水果。这时节是西瓜的世界,触目皆是,但朱伯伯却骑着车满街转,找价钱合适的。口口声声说:这是给西藏孩子买的,不能多赚钱呵。个体大户的竹杠竟也被他“敲”响了,几千斤瓜,送上门来,便宜不说,还任其挑,劣瓜归他,慷慨无比。这老人也真是,得寸进尺,还非要选一般大个的不可。他有理由:都是孩子,不好分厚薄。
去罐头厂参观,朱伯伯对厂领导说:这是我们一中西藏班学生,你们要慰劳慰劳呵。其时市上没有梨子供应,厂领导高兴地搬出仅存的几十斤梨请客。
去农村考察时,朱伯伯对乡干部说:西藏班孩子头一回来南方农村考察,你们要关心呵。结果乡政府按湘北农村接待贵宾的风俗,为孩子们摆席面,10大碗,一碗一碗上。
小次仁脚生脓疮住院,半夜三更找朱伯伯要热面条吃。他当即上街敲店门,不惜扰醒店家好梦,一口一声西藏来的孩子如何如何。店家竟也被老人的言行感动,旋即披衣起床,捅火煮面。
朱伯伯凭三寸不烂之舌,到附近大工厂为孩子们弄来免费洗澡票;买便宜军大衣和毛皮鞋;为孩子搞批发价商品;和医院谈妥优先为孩子们就医;同赢利企业联系为孩子们适当解决问题;为补充肉票同有关部门红脸粗脖子地争……
朱伯伯听说藏族风俗中,有在洁净清澈的河水里合家洗浴的习惯。为满足孩子们一回心愿,劳神费力在80里外的农村,觅得一如意去处。怕不安全,自己先下水去,踩遍每一处角落。又划分好男女泳区(这是应该不同于汉族学生习惯的)。这才为心早就痒痒了的快乐王子公主们放行,留下一个美妙深刻的印记。
夏天来了,汉族学生早着短衣短裤裙子无领衫,藏族孩子却长衣长裤捂得严丝密缝,憋得面红耳赤,汗水淋漓,原来他们没有裸露胳膊腿的习惯。朱伯伯得知内中因由,赶忙和校方一道,风急火燎为孩子们操办夏装。店里的棉毛衫运动服,太厚,不行。扯涤确良什么的料子做,依旧透明。穿街过巷,四处奔波,七挑八拣仍不满意。这战火硝烟洗过的五尺男儿,竟在针呀线呀布料呀等女人活中,比婆婆妈妈还认真。最后竟寻到一家布料工厂的仓库里去了,终于选出一种经洗、耐磨、便宜、凉爽又不透明的面料。顺理成章,自然又是最优惠的价。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宣讲:孩子们不容易呵,那么远来,年纪又小,几年回不到父母身边……这不丑,不俗,很崇高。天下圞心皆肉筑就,笑话朱再保者,未必高雅。朱再保不想惊天动地,乐于俗举,自有无尽韵味。小次仁那次生脓疮,他一刻不离在医院护理7天7夜,喂水喂饭,端屎接尿。段曙江的父亲不幸逝世,孩子极度悲痛,提出许多条件:一星期不上课,七七四十九天不唱歌,要举行种种祭奠仪式。他全答应,终日伴陪,面条水果送到孩子手上。西藏班下乡搞夏令营,要经过一处沿湖马路,他怕路基不稳,顶酷暑步行20余里,悉心考察后才让其通车……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几乎为孩子们耗去全部精力和时间。他的日程中没有节假日。在外人看来,非铁打金刚,不能胜任此道。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名副其实的铁打金刚的内部构造吧——
1965年8月,朱再保病倒在部队工地。停止呼吸8分钟。大吐血。特级护理。
1966年1月7日病历中写道——术前诊断:胃癌,晚期;术后诊断:胃癌,晚期。那次手术全切胃和横结肠,从腹腔里拿出4斤很重要的零部件。头发全脱。很久还站立不稳。医师当时的结论是顶多活5年。
1983年的病历上,除以前众多古怪病名外,又添了肾结石、肺结核、低血糖、支气管扩张等新名词。1.7米的个子体重不足100斤。每餐进食不出二两。可是朱再保活出了第4个5年。这艰难而高尚的活法,奥秘何在?
朱再保自1962年至今,只加过一级工资,现拿18级。西藏同胞有送他毛料毛线什么的,全折价退给了他们的孩子。学校送他30斤过年肉,他原封不动转赠西藏班食堂。诸如劳务费营养费奖金什么的,一分未曾进过腰包。屋里至今没有现代气息。似乎朱老从未听见现在满世界“有偿服务”的口号轰隆隆响。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扬子鳄的悲喜剧(科普童话)
袁静
夏季,风和日丽,爱跳舞的苇子静静地站立水中,好像在打盹儿。爱唱歌的青蛙,到湖水里游泳去了。湖边宁静而湿润。一条扬子鳄慢慢爬到岸边,如镜的水面上立即显出她的倒影,她不免感慨起来:
哈,像我这样的美人儿,居然有人说我是丑八怪,我哪一点丑?哪一点怪?看我这长长的嘴巴,亮亮的眼睛,多么端庄!这一身皮革猎装,从头到尾把我裹得严严实实,这上面的花纹,多么整齐、艺术、美观、大方,大画家也画不出来。我的那个他跟我说悄悄话,总夸我是世界第一大美人,是“仙女下凡”哩。
可怜,可怜他正在和我度蜜月的时候,为了逮一条鱼,被人发现、追捕,打死了,拖走了。我躲在苇丛的泥巴里,看得真真切切,心里又是悲痛,又气愤,可是我一动也不敢动,没有暴露目标,才免遭毒手。天哪,太冤枉啦,我们扬子鳄性情温驯,招谁了?惹谁了?说我们吃人,有什么根据?纯粹是胡编乱造,没有科学头脑,扣大帽子!
大家知道,唐代有个潮洲刺史、大文豪韩愈,写了一篇著名的《祭鳄鱼文》,把我们老祖宗大骂一通,下了“最后通牒”,限定日期,叫他们搬家,滚蛋;否则,就要斩尽杀绝——且慢,这是1100多年以前的事,那时候的鳄鱼和我们现在生活的扬子鳄是一种动物吗?不,绝对不是。他们的学名叫湾鳄,个头很大,性情残暴,数量很多,果真伤害了不少人的性命,难怪韩大人恼火。可我们扬子鳄不过和他们沾点远亲,能张冠李戴,硬说我们也是吃人的动物吗?现在湾鳄已经被斩尽杀绝,再也找不到一条了。
我们扬子鳄,背了个“吃人”的黑锅,名声不好,到处挨打挨揍,数目越来越少了。从1958年农村大兴水利,把什么沼泽地、浅滩,都开垦成良田。这当然是好事儿,谁也不能反对;可是,苦了我们扬子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都破坏了,怎么活下去呀!让我们去哪儿打洞过冬?到哪儿做窝生儿养女?照这样断我生路,杀我性命,早晚也要步湾鳄的后尘,来个断子绝孙!
要知道,我们扬子鳄不但在我国是一类保护的珍贵动物,而且全世界都在保护鳄类。这不仅只为了我们族类濒临灭种的边缘,而且,从科学研究出发,我们和古代恐龙是近亲,了解我们的分布和生活习性,对考察古地理学和研究恐龙的生态、发育,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把我们杀绝了,到哪儿找这么现成的活标本呢?!
扬子鳄越想越悲哀,越想越愤慨。忽然,听到身后有窸窸窣窣轻微的响声。啊,是亲爱的他回来了,她兴奋地回过头去,哪里有他的踪影,只不过是苇子睡醒了,在轻轻抖动身子,练习几个舞蹈动作罢了。
扬子鳄垂头丧气,痛苦地想:
我真傻,明明看见他被打死了,临死还朝我这边望了一眼,鲜红的血把湖水都染红了,还指望他能回来,不是痴心妄想吗!所幸我已经怀了孕,但愿孩子能平安的生下来,我尽心尽力把孩子抚养长大,为我们鳄类传宗接代,也对得起死不瞑目的他了。
鳄鱼妈妈在清凉的湖水里游了一下,洗洗澡,吃点小鱼小虾,又爬上岸,缓缓地爬进她的窝里。她的窝就在湖边的一片竹林里面。这位好妈妈成天数着日子,盼着小宝宝降生;成天盘算着,现在水里鱼虾越来越少,让孩子们吃什么呢……
终于,鳄鱼妈妈盼来了大喜事,她产卵了。鳄鱼卵不需要妈妈用体温孵化,小宝宝会自己出来的;但是孵出小鳄要6周到9周,很费时间。
鳄鱼妈妈日日夜夜守卫着她的蛋,耐心地等待小宝宝从蛋壳里孵出来,他们会是几个公的?几个母的?儿子?闺女?……反正他们都会是健壮的,肯定又漂亮又活泼哩。
她累极了,困极了,真想美美地睡上3天3夜,可是她不能睡,她不敢睡。当她疲倦地眯缝着眼睛,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时候,忽然听见一阵轻微的动静,她马上睁开眼,看见一条大花蛇,眼睛瞪着她的宝贝蛋,嘴巴吐着信子,好像馋得快要流口水了。
到了这个节骨眼儿,鳄鱼妈妈为了保护儿女不受伤害,什么都可以牺牲,甚至自己的生命,管它是无毒蛇还是有毒蛇,立刻扑上去,与蛇格斗、撕杀。打了几个回合,那蛇挨咬,多处负伤,仓皇逃跑了。蛇也咬了鳄鱼妈妈,可是她全身披挂铠甲,要伤害她也不容易。
竹林又恢复了静谧与和平,鳄鱼妈妈松了口气,又疲倦地眯缝着眼睛,似睡不睡,似醒非醒。
忽然,听到脚步声和说话声,她立刻警觉起来,惶惶不安地张望着,看见隔着翠绿的竹林,走来一大一小两个男孩子。大的手里拿着棍棒,小的手里耍着个放牛鞭。鳄鱼妈妈可急坏了,要是打,不一定能把这两个小伙子赶走;要是逃,20个宝贝蛋怎么带?正迟疑间,小男孩惊呼起来:
“看,鳄鱼,吃人的鳄鱼!”
鳄鱼妈妈痛苦极了:
“又来了,没影儿的事,我还想向他们请安问好呢,一点恶意也没有,怎么说我‘吃人’!”
她张开长长的嘴巴,想解释一下:“朋友,请别误会,我们扬子鳄是从来不吃人的。这完全是造谣,中伤,胡说八道!不信,请问问你们生物老师吧!”
很遗憾,两个男孩可不懂鳄鱼妈妈的语言,不解释还好点,一解释误会更深了。小男孩象挨了一刀,飞快地躲在哥哥身后,杀猪似的叫起来:
“哎哟哟,鳄鱼张大了嘴,要吃咱俩呢!”
“别怕,弟弟,有我对付他。你去把她的蛋砸了!”
“蛋?在哪儿?”
“窝里那不是!”
“干吗砸,拿回去炒炒吃不好吗?”
“不,爸爸说鳄鱼蛋腥气,不好吃。”
弟弟奔到鳄鱼窝边,弯腰就要拣蛋,鳄鱼妈妈急了眼,连喊带骂:
“你这个缺德孩子,是中国人吗?我们扬子鳄,除中国有,全世界再找不出一条来!中国人不爱护中国的野生动物……”
她丢下哥哥,去奔弟弟,一口叼住他的裤口,把他从堤坡拽了下来。可是,那哥哥抡圆枣木棍,一棍子打得她摔出老远,仰八脚躺着,肚皮朝天。费了很大力气,她才挣扎着翻过身来,忍着疼痛,又扑向她的窝,她的小宝宝。
完了,什么都完了,满地的蛋壳、蛋清、蛋黄。有的小宝宝已经成形,也给摔死了,把鳄鱼妈妈疼得痛不欲生:
“天啊!真想不通,你们这样胡干蛮干,对国家、对自己有什么好处!纯粹是愚昧、无知,小科盲干的恶作剧!”
两个小科盲砸死人家的小宝贝还不罢休,棍棒、石头又象雨点似的落在鳄鱼妈妈的身上。鳄鱼妈妈心想:“反正孩子们给打死了,留在这儿也没什么意义,不如走了吧!”她快爬几步,扑通钻进湖里,逃走了。
鳄鱼妈妈过着非常可怜的独身生活。丈夫惨死,儿女全部丧生,剩下她孑然一身,孤孤单单,凄凄惶惶。加上水质污染,湖里的小鱼小虾,河蚌、螺蛳越来越少,她常常饿肚子,常常绝望地叹息:
“唉,可怕可怕,不出几年,我们扬子鳄不是饿死就是被人打死,真好似‘风前烛,瓦上霜’,末日快要来到了!”
她挣扎着,勉强渡过肃杀的秋天,天气越来越冷,她想:
“像这样半饥半饱,我不如趁早睡大觉,还少受点罪。”
于是,她找到一面向阳的堤坡,打了洞穴,钻进去,不吃、不喝、不动,睡大觉了。
这一觉睡的时间好长啊,整整睡了半年。当她苏醒过来,睁眼一看,不觉大吃一惊:这哪是原来黑暗的洞穴?这儿有“烂泥巴”,有白茅草,狗尾草、小灌丛、竹林,和她原来下蛋的那片沼泽地差不多。更使她惊讶的是在水池的旁边,有一条和她一样的扬子鳄,他已经先苏醒过来了,正在友好望着她,点头说:
“你好,欢迎欢迎,我一个在这里太寂寞了,你来了,咱俩还能在一块儿聊聊。”
鳄鱼妈妈爬过去,问道:
“天哪,这是什么地方?怎么还有铁丝网?我们是被捕了么!”
“不要害怕,不要惊慌!我们已经到了生物研究所,不会再受迫害了。瞧,柯教授来了,他可是个有学问的好人。”
柯教授是个白头发,白眉毛,白胡子的老人,戴着金丝变色镜,眼光很慈祥,对鳄鱼妈妈说:
“鳄鱼妈妈,我们会大声疾呼,教育好青少年保护野生动物的。我们科学工作者还要研究出许多道道,让你们子子孙孙繁衍发达,你放心吧!”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古樟
徐振武
从不诅咒生存的艰难,站在贫瘠的土地上纹丝不动。即使寒风撕裂了翠绿的向往,冰雪凝固了蓬勃的追求,你仍坚信:有泥土的地方就有绿色的希望。
腊月,小鸟飞走了,失落了歌声,枝头不再柔软,而思维却变得坚硬:铁似的树枝,支撑着冬的重荷,并把一片片枯黄的憧憬,落进泥土,重新酝酿。
寒夜,你告别自己的影子,与山村凝成一尊力的塑像!根和地脉连在一起,听遥远的季节歌吟着,由远而近。而月亮像一只洁白的鸽子,栖在你的枝头。一个弥漫着桂花芳馨的企盼,与伤痕斑斑的裸树一起孕育岁月的启迪:只要根连着大地,每一次蜕尽枯黄后的蓬勃,总是给人一个向上的形象。
到了3月,你告诉归来的燕子,每一片绿叶都来之不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