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陆上不丢一寸田 洋里不荒一亩海
长岛县开发“蓝色牧场”
本报讯 山东省长岛县大力开发无居民岛屿周围的荒海,并由过去单一的平面养殖向多样化立体养殖延伸,向海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出现了一批海上“蓝色牧场”。
长岛县共有无居民岛屿22个,这些岛屿周围,海流畅通,水质肥沃,贝藻丰富,是有待开发的养殖“处女地”。他们本着“陆上不丢一寸田,洋里不荒一亩海”的原则,把开发荒海区的重点,放在对附近海面繁盛的海珍品资源保护和养殖上。目前,全县已开发无居民岛周围海面3000亩。
过去,这个县的养殖区域一直局限于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水海域,水产品数量少,产量低。为了多搞水产品,他们摸索出向深水大流海域拓展的水产养殖新经验,在全县大力推广加粗底缆、加大行距、加长吊绳等深水养殖技术,同时在信贷资金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扶持鼓励群众放开胆量,勇闯深海。目前,全县在3个3000亩深水开发区,已放养扇贝6000多亩,养殖海域平均深度超过25米,扇贝亩产比近海湾内养殖区增加近2000斤。
这个县的海上养殖由单一的平面养殖已向多样化空间养殖延伸。在稳定海水上层养海带、中间养扇贝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发动群众大搞海底养鲍鱼、海参等海珍品。全县基本形成了以扇贝养殖为主,扇贝、海带、鲍鱼、海参结合的立体化养殖的新格局。目前,全县放养总面积已达到了20000亩。
(王永福 焦战锷)


第2版(经济)
专栏:

榆底村成为太行山麓一颗明珠
昔日穷山村如今半数农户家有存款5000元以上
本报讯 河北省赞皇县榆底村立足本土,就地寻珍,坚持一手抓工副业,一手抓住农业,经济效益连年大幅度增长。全村660多户,1983年人均收入90元,现在已有45%成了万元户,50%拥有5000元以上存款。
榆底村坐落在太行山麓,原是一个贫困山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粮食连年增收,1985年全村粮食总产270万斤,其中玉米产量就有上百万斤。他们大刀阔斧贷款50万元,建起了榆底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工厂——淀粉厂。开工后,他们克服技术、质量、销路等困难,一年仅加工费就收益20万元。接着,这个村又建起了两个淀粉厂,还成龙配套建起了面粉厂、食品厂、粉丝厂等9个乡镇企业。淀粉厂的下脚料玉米渣、面粉厂的麸子、粉丝厂的豌豆渣是喂猪的好饲料。有了饲料,大大调动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到目前全村生猪存栏已达11000余头,仅此一项,全村可获纯收入100万元。加上猪粪还田,每年还可节省买化肥的钱8万元左右。饲料多猪多,猪多肥多,充足的肥源又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这个村还开发了80亩养鱼塘。
(王金良 杜芳芳 贝章华)


第2版(经济)
专栏:

河间农村兴起科技研究会
本报讯 由农民自己组织的科学技术研究会正在河北省河间县兴起,各种专业研究会已发展到70多个,成为农村提高科技水平、发展商品经济的一种民间自我服务的组织。
国欣棉花研究会是九吉乡芦村农民技术员芦国欣发起成立的。会员由1984年初的12户发展到现在的1300多户。研究内容由推广良种到棉田管理、植保等一系列科学技术。几年来他们引进的50多个棉花新品种,播种面积7000多亩,去年亩产70多公斤。由科技的联合协作,发展成为经济实体。类似的研究会不仅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到、办不了的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不少农民成为技术能手、土专家。
(马志平)


第2版(经济)
专栏:

这座城该不该出现?——温州采访札记之二
本报记者 陈健 姚力文
位于鳌江出口处的龙港,是我国第一座靠农民集资兴建的港口城。在“农民的创造”、“奇迹”、“真了不起”的称赞声中,又不时有“乱出风头”、“冒险、胡闹”之类的责难声。
这座城该不该出现?也成为我们关心和要考察的一个问题。
走进龙港,第一个印象是,这里与人们熟悉的农村城镇大不一样:烂泥地不见了,纵横交错的水泥马路把城区分割成齐整有序的“豆腐块”;草房和砖木结构的瓦房不见了,拔地而起的幢幢楼房群都是近年新建的;商店里卖的不只是日用百货,还有名烟、名酒、电冰箱、电视机以及洁白的陶瓷卫生设备;不仅有新颖大方的影剧院、宾馆、饭店,还有新建的公共厕所;还有那行色匆匆的市民,五彩缤纷的服饰……在这里,已看不到多少传统农业社会的景象,一种现代城市文明的气氛在感染着它。只有那定时开播的街头高音喇叭、奔忙的人力三轮车,带有几分农民质朴的热情好客的新市民,使你觉得这里与大都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乡土气息。
4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灯不明、水不清、路不平的偏僻渔村,唯一的一条方岩老街是一条石板小街,四周是荒凉的滩涂。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苍南县在此地筹建港口新镇,派陈定模(曾任钱库区委书记)来此安营扎寨。凭着县里拨给的6000元开办费,更凭着经济改革造成的创业大气候,短短几年,建成总长23公里的街道27条,上下水管道58公里,桥梁19座。变电所、交通站、自动电话、自来水厂、码头、冰库、学校、医院以及电视差转台等各种设施配套齐全。
农民建城岂只是争当“城里人”,更多的还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原来分散在乡村的专业户、家庭工业搬到龙港后,开始分享统一的供电、供水、商业服务等方面的城市化利益,有了更好的发展环境。龙港建城的过程,也是其经济急剧发展的过程。4年前的渔村工业总产值只有20万元,人均收入为180元;去年工业总产值已达8500万元,居民人均收入达1121元。
这么快,平地造出一座城,建设者主要靠两项政策:一是依靠先富起来的农民。这座看上去比壅塞不堪的温州市更可爱的新城,它的公共设施几乎全是农民掏腰包建的,4年的建设总投资2.46亿元,其中国营企事业单位的投资仅占5%左右;二是政府统一“炒”地皮。把原来的荒滩按所处位置分为五个等级的建设用地,农民进城建房,既要承担地面建设资金,又要按不同等级的用地交土地使用费。这么两项政策果然诱发出一座新城。
正在温州进行调查的浙江省农研室的顾益康,对我国农民进城之不易颇感不平。他说:伴随农村改革的历程,还有个农民进城的历程。改革前,我国农民与城市无缘;改革之初,农民开始以小商小贩等多种身份“混将进城”;随着农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民开始以投资、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冲将进城”。但由于城市户籍制度、住房制度、粮食副食品供应制度、就业和教育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农民“混将进城”、“冲将进城”都难以较大规模地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走在改革前面的温州农民干脆来了个“自己建城”,较之“混进城”“冲进城”大大前进了一步,这是温州农村改革的一大收获,意义不可低估。
能不能进龙港,一度成为当地农民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财富的标志。因此,有人把龙港称之为聚集多方能人的“农民精英城”。
龙港不仅是“精英城”,还是个勤劳的城镇。夜渐深,漫步龙港街头,不少家庭工厂仍灯火通明,机声隆隆,小商小贩迟迟不肯收摊,衣着漂亮的姑娘还在蹬着人力三轮车去赚钱,方岩下码头依然人来人往。记者在一个家庭工厂看见两位老太婆正给小小标牌穿线,穿好一个仅一厘钱的收益。大多数龙港人的钱就是这么一分一厘地挣来的。
可是,就在两年前,一位在思想界很有影响的同志对温州作过预测:像温州这种家庭工业和私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大规模的集镇建设,难以进行;在浙北的绍兴、宁波和杭嘉湖那种地方更容易搞好集镇建设。温州改革和建设的发展却作出了相反的回答。
对温州的集镇建设,市委政研室副主任郑达炯作了一个简要的概括:“温州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给集镇建设带来强大生机,一批老集镇得到迅速改造,龙港式的新集镇相继崛起,温州东部的沿海地带已初步形成星罗棋布的集镇群体,许多建制镇已成为农村经济、文化的中心,对农村工业化、农村经济商品化和城乡一体化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龙港这座城该不该出现,实践已给予肯定的回答。5月中旬,来龙港参加“中国农村城镇化学术研讨会”的专家们认为,若能更科学地规划,从更宽的地缘经济上进行协调,进一步考虑与隔江相望的鳌江镇的互补关系,龙港将会成长为一座更有效益的明星城市,会在浙南海岸线上大放异彩!


第2版(经济)
专栏:

敞开山区大门 沟通沿海内地
赣南闽西探讨全方位开放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黄智敏、本报记者陈满正报道: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实行全方位开放,加快发展山区经济。这是江西省赣南地区和福建省闽西地区日前在中国地区开发研究咨询中心召集的咨询会议上共同提出的振兴老区经济的新路子。
赣南和闽西是全国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当前,这两个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经济还比较落后。随着改革、开放、搞活形势的深入发展,这两个地区都先后制订了一系列优惠的政策,使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得到迅速发展。目前,这两个地区各自建立10多个面向港澳乃至国际市场的矿产、木材、竹料、烤烟、松脂、造纸、建材、柑桔、笋类、蘑菇、板鸭、畜禽等商品生产基地。
针对部分干部和群众只习惯于产品经济和严重存在吃“大锅饭”的思想,这两个地区的各级党政机关除积极向广大干部和群众宣传发展商品生产的重要意义外,还组织干部、群众到沿海地区学习、取“经”。现在,这两个地区的许多单位在组织商品生产时,眼睛更开阔了,有的提出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能外则外,由内到外,国内、国外“双开放”。有的县已设立了贸易自由区、经济“小特区”等,全面推进山区经济的发展。
为了发挥沟通沿海和内地的特殊功能,他们已把过去紧闭的山区大门敞开了。原先设在县与县之间、地区与外界之间的“关卡”现在全部撤销,并作出了政策性规定,热诚欢迎国内外工商企业界人士去独资、合资开发资源,兴办实业;热诚欢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各类专业人员去考察讲学、转让技术,参加建设;热诚欢迎外地和国外经营者投资、投标,去经营开发荒山荒坡、草山草坡等。


第2版(经济)
专栏:

江西生物药厂不久前建成一座净化鸡舍。他们于今年初从国外引进的2500多种蛋,已孵化出2500多只无特定病原体鸡。这种鸡产的蛋可用于制造预防鸡瘟的生物药品和疫苗。
新华社记者 王绍业摄


第2版(经济)
专栏:

上海发现优质地下水
可供居民直接饮用
新华社上海6月21日电 (记者季进成)上海地质矿产局日前宣布,经广大地质人员的长期工作,已发现上海地下深部贮存有相当可观的、可供居民直接饮用的矿泉水和优质地下水。
水质污染是长期困扰上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大难题。
上海地矿局在研究控制城市地面沉降的同时,发现和查明上海西部地区每年可供开采的矿泉水和优质地下水有一亿吨左右,而市区人民年饮水量仅有可采量的1/10。这对改善上海市民的饮水水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展示了美好的前景。目前,上海正对此加强研究。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莫搞虚假的宴会改革
贺海
自从中央提出实行宴会改革,推行“四菜一汤”以来,不少机关单位利用“公宴”大吃大喝之风已有所收敛。但某些请客者也拿出了花样翻新的手段,同是四菜一汤,容器由小变大,由八寸盘,到一尺二,乃至一尺四;过去一盘只盛一种菜,现在同一盘中可置两三种,甚至四五种。至于四菜一汤的内容更是变化多端。一盘“双凤扒窝”,里面是两只大酱鸡,下衬雪白的油炸粉丝,一盘“芙蓉什锦”,里面除艳红可口的樱桃肉外,周围配以各种不同风味的酱肉制品及海鲜。汤也逐渐升级,除了少见的燕窝、海味,还有什锦火锅汤之类。如此四菜一汤,其价格并不低于八菜二汤,十菜四汤。另外,“水酒在外”也是一种新兴办法,凡宴会所用的中外饮料以及各种酒类均另立项目开支,不在宴会费用之内。这种下有对策的办法,既不违反原则,也不显得那么寒酸。尤其在迎接某位上司或上级派来的什么检查团时,更不会被挑眼。两全齐美,何乐而不为。
实际上这种虚假的宴会改革,并没达到任何节约的目的,也没能刹住奢侈之风,与中央所提出的勤俭建国,杜绝铺张浪费之风大相径庭。总之,还是花公家的钱不心疼。
任何机关单位不可能没有送往迎来或其它方面的社交活动。必要时,招待一顿便饭也并不为过,但利用“公宴”之名搞虚假的铺张浪费应坚决制止。堂堂国宴尚能四菜一汤,其它“公宴”为什么就不能从简改进呢?


第2版(经济)
专栏:

长垣县加快开放步伐
本报讯 河南省长垣县制订引进外部资金特别优惠政策,以吸引港商、台胞、华侨和国内企业家前来洽谈业务,投资建厂。
这些优惠政策包括:外地在长垣投资2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可免费提供场地,用足用活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做到企业利润全部归投资者所有。长垣劳动力资源丰厚,素质较高,可向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但决不干涉企业用人的自主权;优先优惠向投资者供电供水;从简从快办理一切手续等。这些政策公布之后,国内外客商和团体争先恐后到长垣兴办企业。来自香港、深圳、北京等地的厂家,竞相与长垣群英光学仪器厂联营,投资数百万元,共同生产多功能眼镜。(翟启运 张新龙)


第2版(经济)
专栏:

由乘坐“郊区列车”转乘“国际列车”
廊坊鼓励乡镇企业瞄准国际市场
本报讯 记者杨振武报道:地处京津走廊的河北省廊坊地区,从改善和提高自身实力入手,抢抓国际机遇,推动乡镇企业向外向型的转移。
近几年,廊坊地区乡镇企业发展较快,1987年,全区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4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0%以上。同时,也有一批企业率先涉足国际市场,为发展出口创汇闯出了路子。中央决定扩大沿海开放区后,廊坊地区的一市八县被置于开放区的三面包围之中。为此,地委和行署在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出口和兴办“三资”企业的同时,决定把乡镇企业作为出口创汇的骨干力量,从多方面予以扶持。
为给乡镇企业创造由乘坐“郊区列车”转乘“国际列车”的条件,廊坊地区对全区乡镇企业的名、优、特、新产品进行了统一分类排队,对已经或者有可能打入国际市场所涉及的企业和行业,进一步放宽政策,给予优惠,实行“养鸡下蛋”的办法,促其加快发展。
廊坊地区乡镇企业利用与京津接壤的便利条件,主动与两大城市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创汇厂家攀亲结缘,加强协作,共同参与国际竞争。廊坊地区还有计划地建立起地毯、柳编、抽纱等一批出口创汇基地。


第2版(经济)
专栏:

农村能源研究培训中心建成
本报北京六月二十一日讯 记者陈满正报道:中国和意大利合资兴建的“中国农村能源研究培训中心”第一期工程,经过双方科技人员近三年合作,现已竣工,正式交付使用。
“中心”占地二点二万余平方米,教学楼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有同声传译二百个座位的讲演大厅,有可再生能源的系统装置。今年,“中心”已确定将承担可再生能源国际培训班五个,国内培训工作正在联系之中。截至目前,已有四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参观了“中心”。“中心”的建成,将为国际国内间的合作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为世界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中心”落成典礼今天在北京市昌平县举行。


第2版(经济)
专栏:

放宽政策 科学布局
孝感工程造林显示综合效益
本报讯 湖北省孝感市不断放宽林业政策,用科学指导造林,近4年成林16万多亩,占全市有林总面积的1/2。林业生产初步显示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市宜林地面积共有40多万亩。从1984年起,市林业局组织科技人员根据孝感地形的多元结构考察论证,设计绘图,做到工程造林配套化,基地造林规范化,造林布局合理化。几年来,全市工程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在88%以上。国营陆山林场在沙滩营造湿地松,万亩沙滩披上绿装,起到防风固沙、积蓄木材的双重作用。全市建成30多处桃、李、柑桔、板栗基地,30亩以上的果园300多个。
(鲁新元 钱焕东 沈春芳)


第2版(经济)
专栏:

突破禁区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江西工商银行大胆改革增活力
本报讯 江西省工商银行千方百计筹措社会和企业闲散资金,使存款稳步增长,保证了企业正常的资金需要。
今年以来,江西工商银行对现有468个储蓄所全面推行了储蓄所承包经营责任制,增强储蓄所的活力。他们在竞争中大胆运用灵活变通的吸储办法,开办“存一贷二”住宅储蓄、流动资金贷款储蓄、纯金首饰等13个新的储蓄种类。据5月底统计,全省储蓄存款增加3.1亿元。
为了集中企业的闲置资金,他们大胆突破金融禁区,将所属的信托投资公司改为股份制信托投资公司,有机地把金融和产业资本结合起来,并采取优惠措施,集中企业闲置资金,参加国内资金大循环。到5月底,已筹集、引进资金近1亿元,提前7个月完成存款任务。
(杨南昌 刘建纲)


第2版(经济)
专栏:

城乡搞联营 “母子”共发展
平原制药厂输出技术增强实力
本报讯 河南省平原制药厂近年来通过输出技术、建立母子厂的办法,广泛发展城乡联营,工厂有了稳固的原料基地,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个厂是以生产抗生素原料药为主的大型医药企业,生产品种多达80余种。从去年开始这个厂制定了“扬长避短、平等互利、共同提高”的原则,与本地乡镇企业采取合作生产、合资办厂、输出软技术、形成母子厂等多种形式,先后在本厂周围的乡村,扶持建立了8个生产原料基地。
碱式氯化铝是这个厂抗生素生产的原料之一,长期以来依靠江苏、四川等地进货,路途遥远,常因供应偏紧、运输不及时而影响生产。去年4月,这个厂与市郊盖村铺村以共同投资的方式建立了平原化工厂。平原制药厂为其提供生产技术,并专门拿出4.5万元作为这个原料生产基地的流动资金。到目前为止,这个生产基地已为平原制药厂提供碱式氯化铝1500吨,已形成该厂稳定的供货基地。
这个厂想上新项目,苦于地盘小。而离厂只有二三里地的刘家庄村正为建厂上项目发愁。他们联合兴建了一座年产淀粉5000吨的平原淀粉厂。平原制药厂向这个生产基地提供了生产工艺、设计、安装技术,村里每年为平原制药厂解决40%的淀粉原料。
城乡联营的发展,使工厂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农村在经济上也得到了实惠。这个厂与安阳县郭村乡小营村建立了农工商联合开发公司,将本厂生产用的紧缺原材料醋酸丁脂作为开发项目,小营村生产的产品以低于市场10%的价格供给平原制药厂,使该厂这项产品的成本显著降低。同时,这项产品还为农村安排30多人就业,每年可获利润40万元。(张遂旺)


第2版(经济)
专栏:

简讯
中国商业报举办征文活动 由中国商业报、徐州市百货大楼共同举办的商业人物特写和营业员一日征文活动,旨在反映当今企业家和商业职工艰辛创业事迹和国营、集体、个体商业(包括粮食、供销)工作中的真人真事,征文篇幅分别为一千五百字和一千字左右,截稿日期分别为今年十二月底和十一月底。
农村通信网路规划国际研讨会最近在京举行 这次由英、法、美、意大利、芬兰和我国邮电通信系统的近百名专家参加的研讨会,探讨改变中国农村通信网路奇缺与落后状况的实施方案。目前,我国农村中平均每五百人才有一部电话,自动通信交换机仅占通信交换设备的十分之一。研讨会进行技术交流,探讨有关规划方法和采用适用通信设备等问题。这次会议是邮电部科技情报中心发起的。(平力)
安徽电子物资公司重视节汇 中国电子物资公司安徽公司开拓国际市场中,既重创汇,又重节汇,取得较好效益。在繁忙的物流中,他们及时、认真做好进口物资的检查、验收、发运工作,今年上半年仅检查差错一项就向外商索赔了货款一万八千七百六十六美元。
(陈锦余)
国际汽车工艺及装备展览会开幕 由香港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主办的这次展览会,二十一日在北京举办。该展览会是一九八五年以来在京举办的第四次汽车工业展览会。这次展览会有针对性地展出了各种系列和各种用途的车辆、汽车配件、车身、车内设备、车架结构、车用电器和各类测试、维修、生产设备等。参展的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盛军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