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1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专论

高技术决定未来的经济发展
李长久
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科技竞争。把加速科技进步作为国策已成为世界的潮流。西方工业国为了在经济竞争中不被击败,都制定了高科技发展战略,增加科研经费,一批批高技术产业正在崛起,同时对传统工业部门大力进行技术改造。这一切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是一种挑战。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最近指出:世界经济竞争本质上是科技竞争,把加速科技进步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目前已成为世界的潮流。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预言,哪个国家在高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哪个国家就将成为21世纪的世界经济巨人。
80年代以来,美国连年出现巨额财政赤字,但对科技事业的研究和发展拨款却在不断增加。1983年世界研究和发展支出2650亿美元,美国占33%。1985年美国研究和发展支出1090亿美元,比西德、法国、英国和日本在这方面投资总和还多。预计1988年美国研究和发展支出为1315亿美元,其中政府拨款占49%,工业界投资占47%,其余由教育界和非盈利机构提供。
里根总统最近又一次强调科研是“对美国未来必不可少的投资”。尽管联邦政府的科研支出在扣除通货膨胀之后仍比10年前高58%,但他认为,这还不够。为了避免在竞争中落后,他“要求国会为科研拨出更多资金”。
日本自1980年提出“技术立国”的发展战略以来,大大增加了科研投资。1986年度日本研究和发展支出为620亿美元,相当10年前的3倍。研究和发展支出在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从1968年的1.5%、1982年的2.44%上升到目前的2.8%,超过了美国的2.72%。
去年西德科研支出569亿马克,今年,西德科研支出增加到587亿马克,仍占西德国民生产总值的2.8%,与日本同列世界前茅。
西方国家的经济机制是市场经济,但是,所有国家对科研投资的使用却不是毫无计划的。
第一,都有发展战略。80年代以来,主要西方国家相继提出和制定了各自加快高技术发展的规划和目标。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制定了西欧联合开发高技术的“尤里卡计划”。1985年底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研究开发的新发展与合作的时代》科技白皮书,提出“要努力推进走在世界前列的革新基础研究”。
第二,都有高技术开发基地。美国先后建起加州“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和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区三个高技术区。这些地区,不仅推动着高技术的发展,而且成为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基地。日本经过20年的努力,耗资2万亿日元,建成了筑波科学城。这里有46所国立研究机构和大学,集中研究人员1万多名。西欧几个主要国家也有各自的高技术科学园区。
第三,有健全的科研体制。主要西方国家都设有主管科研的专门机构,如日本通产省的科学技术局及分设各地的5000个地方科研中心领导着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大发展,一方面加快了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另一方面促进了高技术产业崛起。美《频谱》月刊预测,到1996年,世界汽车产量将从1986年的4570万辆增加到5300万辆。其增长将主要依靠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而实现。现在纺织业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已经不大,并面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但是,所有工业发达国家也都没有让出这个产业,而对它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如使用机器人从事搬运,采用激光裁剪,老式的梭机正由效率更高的喷气织机所取代。一些经济学家预计,工业发达国家的纺织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对于高技术产业的崛起,科学家们预计,当代的六大高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将在21世纪中加速发展,并通过更广泛的实用化和商品化形成日益强大的高技术产业。它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将不断扩大,并将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迄今西方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仍处于主导地位。随着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到21世纪初,西方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加快。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发展中国家如不能抓紧调整产业结构,缩短同西方国家在科技和经济上的差距,那这种差距就有进一步拉大的危险。


第7版(国际)
专栏:

原油价格疲软局面难以改变
——欧佩克第83届部长级会议前后的油价形势
丹林
本月14日结束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83届部长级会议,在减产抑或增产的意见分歧中最后作出折中妥协,即决定将现行的、实际已被突破的日产原油限额(除伊拉克外,日产总额为1506万桶)和每桶18美元的平均官价延至今年年底。这次会议被认为是欧佩克成立28年来“政治上难度最大的”会议之一,因而没有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尽管此次会后市场油价略有回升,但分析家认为,除非欧佩克严守限额,其它生产国控制增产,否则油价疲软的局面很难真正改变。
三四月间,疲软的石油市场曾出现剧烈波动(每桶先急升3.5美元,后暴跌2美元),当时,为稳定油价,墨西哥、中国等6个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倡议,若欧佩克采取相同立场,6国愿在五六月份减少出口5%。为此,欧佩克与非欧佩克石油生产国进行了石油史上首次正式对话。尽管这次对话未能达成协议,但对话行动及其合作前景对石油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激起了油价的上升,也使某些发达国家惊惶不安。美国能源部长甚至亲自出马,游说某些非欧佩克产油国阻止减产。《华尔街日报》说,“美国正在同一个新的全球性石油出口联盟作斗争。”
当前,造成油价疲软的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国际垄断石油公司玩弄库存,渲染供过于求的形势,大搞压价活动。二是欧佩克内部的意见分歧。这首先表现在一些成员国无视达成的集体协议,或超限额生产,或为扩大出口、争夺市场而暗中折价售油。其次,在如何应付供过于求的问题上,彼此看法不一,如沙特阿拉伯等海湾产油国认为,低油价刺激消费,能发挥石油低成本的优势,打击西方石油生产,为中期油价回升创造条件。
欧佩克内部意见分歧并非始于今日,近年来,除了经济利益之外,又夹杂着政治因素。加之两伊战争,一些阿拉伯国家同伊朗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增加了欧佩克内部取得一致意见的难度。目前,在世界原油生产中欧佩克约占29.8%,比1973年的55.5%或1980年的43.8%都低得多,但它的资源和生产潜力使它对世界原油市场仍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常常由于内部分歧而不能充分发挥。展望下半年的石油市场形势,对石油出口国来说前景不容乐观。


第7版(国际)
专栏:

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优惠制
崇泉
发展中国家经过十多年努力,终于在今年四月在南斯拉夫召开的全球贸易优惠制谈判委员会部长级会议上,正式通过了《全球贸易优惠制协定》,完成了全球贸易优惠制第一轮谈判。七十七国集团中四十八个国家参加了第一轮谈判,四十六个国家签署了协定。谈判达成的优惠减让表共列有一千七百多项商品,关税减让幅度为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百不等。
全球贸易优惠制是发展中国家开展南南多边经济合作的全球性优先项目,目的是通过减让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扩大相互间的贸易。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这一项目,认为在经济上有助于它们实现集体自力更生,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在政治上可以提高它们在南北关系中的谈判地位,有助于推动南北对话。
谈判设立全球贸易优惠制的设想是在一九七六年九月于墨西哥举行的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合作特别会议上提出来的。当时出席会议的发展中国家代表认为,由于南方国家的贸易发展主要依赖于北方国家,南方国家的贸易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有必要采取全球性贸易优惠措施来开发南方国家间的贸易潜力。
发展中国家全球贸易优惠制协定规定参加国须为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只有参加协定谈判国家才能按最惠国待遇原则公平受益。协定不取代现有和将有的区域间经济组织,并承认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需要,给予它们单方面非互惠的减让;减让范围包括所有原料、半加工和加工商品、制成品;减让包括关税、准关税、非关税措施等,参加国可就逐项产品、关税全面减让和其他直接贸易措施举行双边和多边谈判,等等。随着协定的生效和实施,协定参加国将在区域内或区域间就贸易信贷安排、货币金融以及其它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作为发展中国家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贸易协定,将对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和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目前发展中国家间贸易为一千二百多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二十六,占世界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五点七,全球贸易优惠制协定的实施将促进发展中国家相互间贸易,并将推动整个世界贸易的发展。


第7版(国际)
专栏:

日本快餐业的“拿来主义”
日本对于西方文化的精华,向来是“拿来”之后,加以改革创新,变成自己的新产品,用来赚大钱。快餐业也同样如此。
汉堡包、“热狗”等西式快餐70年代初进入日本市场后,颇受青年人喜爱。据报道,现在,日本快餐业的经营者,又开始对这些西式快餐进行“革命”:加上日本风味。
正宗的汉堡包是一个圆芝麻面包一剖两半、中间夹一个牛肉饼,再加两片西红柿以及生菜、奶酪。而现在,日本学生在用餐时云集到莫斯汉堡包店,用筷子吃一种新式汉堡包:两个饭团夹一个充满汁液的鸡肉饼。温蒂斯公司的另外一种快餐“鱼肉汉堡包”,浇上一种典型的日式酱油芝麻甜汁,销路也甚好。温蒂斯公司去年9月开始卖鱼肉汉堡包,现在这种新快餐已占整个连锁店销售量的30%。还有一种新汉堡包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酱做的。
“热狗”在日本也已经有了新风味:由一个长面包夹一根小泥肠,变成了夹“苏打面条”。此外,炸土豆片被撒上了干紫菜,面包裹上了一层紫菜,荷式蛋糕夹上了豆酱,日本绿茶风味的冰激凌、鱿鱼比查饼、巧克力大米膨化饼等等,各种日西结合的小食品纷纷问世。这些食品可能使在日本的外国人感到新奇,但对善于革新的日本人来说却不足为奇。像温蒂斯和莫斯汉堡包这种西方快餐,如果不是连锁店给它们添上日本风味,哪能会在市场上如此走俏?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品种进入快餐市场,风味特色也开始不那么显著了。有人在东京的一家饭馆要了一份日式通心粉和一份西式通心粉,结果服务员端来的两盘几乎一模一样,区别仅仅在于一份的餐具是筷子,而另一份的餐具是叉子。(文云)


第7版(国际)
专栏:加拿大通讯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前夕
本报记者 郭文福
第14届西方七国首脑会议6月19日至21日将在加拿大的第一大城市多伦多举行,加拿大有关各方正在为此进行紧张而周密的准备。
这次会议的主要场所——多伦多会议中心,位于市中心世界著名的多伦多电视塔的旁边。预计前来报道会议的各国记者约5000名。由加拿大有关部门组成的会议管理办公室筹资1240万加元组织这次会议,490万加元的安全保卫费不包括在内。
与以往历次会议不同的是,加拿大联邦政府总理马尔罗尼建议改变开会的方式,减少形式主义的东西,增加实质性的讨论。近年来七国首脑会议规模越开越大,形式和正式活动越来越多,这引起一些国家的不满。法国总统密特朗在去年的威尼斯会议上就公开对此提出过批评。每次会晤通常发表的最后公报,以往也都是由与会各国的高级官员会前经过充分协商而起草的。由于要照顾到各方的利益,最后公报常常是反映实质内容少,表面东西多。
据加拿大联邦政府参与筹备本届首脑会晤的官员透露,马尔罗尼总理在去年的威尼斯会议上已从各国领导人那里得到了要改革会议开法的信息。马尔罗尼不久前已分别写信给其他六国首脑,提出了会议改革的具体建议:减少正式会晤,增加非正式的私下交谈;最后公报要尽量多反映七国领导人会晤时所讨论的实质内容;把一些具体问题交由七国财长会议去讨论等等。据说,这些建议已经得到各国领导人的积极响应。
关于会议议程,5月21日至27日马尔罗尼为此专门出访了西欧,同英国、联邦德国、欧洲共同体、法国和意大利的领导人进行磋商。在此之前,还分别同日美两国首脑交换过意见。
据此间报刊估计,这次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将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七国首脑将对去年10月间发生的股市暴跌所造成的影响作出估价,并确定一个稳定西方经济,特别是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共同战略。
第二个议题是日益严重的贸易摩擦问题。西方七国之间的贸易严重失衡和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美、日和西欧间的贸易冲突不断。由于事关各国切身利益,一些观察家估计各国首脑都试图把关系本国利益的最重要问题带到首脑会议桌上。
此外,还有发展中国家的巨额债务问题和东西方关系以及地区冲突问题。七国首脑的所谓经济最高级会议,其实每每都要花相当多的时间讨论一些政治问题。今年里根同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会晤后,西方国家怎样在东西方关系和裁减军备问题上进一步协调立场,显然将是本届会议的重要话题。
(本报渥太华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班吉市的中非国家钻石行是一家与外资合营的企业,现有职工109人,每年可加工、生产2克拉以下的钻石5万多颗。图为工人在加工钻石。
新华社记者 李远修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