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1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我与副刊的情谊

祝愿
夏衍
今年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40周年纪念日,《大地》的前身文艺副刊,则是32年前的7月1日诞生的,这正好是提出双百方针之后不久,文艺界额首称庆的时刻,作为一个长期的读者和不止一次给副刊添过麻烦的作者,谨向编辑同志们表示祝贺和感谢。
我是1955年秋从上海调到文化部工作的,记得第一个要我给副刊撰稿的是林淡秋同志,淡秋是我的同乡好友,一个真正的老实人,所以他向我约稿的方式很特别,第一句话就是:“给党报副刊写文章是党员作家的责任”。责任是不能推卸的,可是我在副刊写的第一篇杂文《废名论存疑》就引起了麻烦。原因是我来北京之前到我故乡浙江去了几天,发现不仅我童年时期熟悉的路名改了,连百年老店的“孔凤春”、“颐香斋”这些店名也废掉了。那正是公私合营时期,废名之风甚盛,街道是解放路、人民路,商店是第一食品商店、第二百货店,中学也改成了第几中学等等,连闻名全国的“西湖十景”,也因为有乾隆皇帝的御题而不让再提了,于是我就写了这篇不到一千字的杂文。写杂文难免要讲俏皮话,于是我说,这样改下去,将来寄一封信可能会写成“第一省,第二市,第三县,第四街×××号人了。”好在当时是开放时期,只是少数人有意见,我用的又是另一个笔名,淡秋给我保了密,没有挨批,事情就过去了。
第二次闯的祸就严重了,那是1962年,七千人大会之后,我随茅盾、冰心、文井、田间等同志到开罗去参加亚非作家会议,归途路经广州,恰巧碰上了“广州会议”,听了恩来同志关于知识分子的讲话,和陈毅、聂荣臻两位老帅的发言,精神为之一振。回到北京不久,陈笑雨同志来找我,说文艺副刊打算辟一个杂文专栏,主旨是“配合进一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杂文的方式来“表彰先进,匡正时弊,活跃思想,增加知识”,笑雨同志说这个专栏叫“长短录”,是沫沙同志定的,沫沙、吴晗、孟超是班底,希望我也参加,并问我还有什么人可以推荐。提到孟超,我很快就想起了在桂林办“野草”的五个人,可叹的是聂绀弩和宋云彬已划成了右派,秦似也挨了整,已经没有写作的自由了,于是我推荐了另一位杂文能手唐弢。这个专栏于同年5月4日以廖沫沙的《长短相校说》开场,每隔三五天一篇,到这一年冬“写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前后,就无疾而终,大约有40篇左右。其中孟超写得最多,共13篇,我写了8篇。回头来看,这三十几篇杂文,多数着眼于“增长知识”和“活跃思想”,我写的8篇中两篇是科学小品,其余谈的是戏剧和文风,有一点“匡正时弊”意味的只有《从点戏谈起》一篇,原题是“听相声关公打秦琼有感”。当时我在文化部门管外事,招待外宾的文艺晚会的节目,大都是我和徐平羽商定的,我也算是一个“戏提调”,写这篇杂文与其说是损人,不如说是自嘲,可是后来康生和江青争着对号入座,说我指桑骂槐,批评他们的瞎指挥。康生在昆明硬要关肃霜演《十八摸》,江青在杭州要一位青年演员演《游龙戏凤》,这些事戏曲界都知道,所以他们有点心虚,这样一对号,问题就严重了。他们还拿《长短录》这三个字来做文章,说开辟这个专栏的目的是“说资本主义的长,道社会主义的短。”1964年文化部、文联整风,我罢了官,到山西介休去搞四清,1966年5月,我从广播中听到了“五一六通知”,回到北京投案,才看到点名批《长短录》的高炬的《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开火》,和“两报一刊”的《把新闻战线的大革命进行到底》,这就把《长短录》和《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并列,号召“革命小将”“群起而诛之”了。在“文革”中我是重点对象。文章写得多,可抓的辫子也多。所以对我说来,《长短录》只不过是“滔天罪行”中的星星点点,即使不写这些杂文,也还是“在劫难逃”的。可是一想起邓拓、吴晗、孟超、陈笑雨同志,一想起为了这个专栏而受苦受难的副刊编辑部的同人,那么直到今天,还会伤心落泪的。在《祝愿》这个题目下,过去了的伤心事,不说也罢。
古话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副刊已经在坎坷的旅途中跋涉了32年,主持其事的人够辛苦了。但这辛苦还是有收获的,乔迈写的《带来好运》(6月11日八版)就是一个例子。而立者,站稳脚跟,不怕风吹雨打之谓也。愿副刊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继续在大地上耕耘播种,为百花竞放的春天催风送雨。
1988年6月11日


第8版(副刊)
专栏:

酒泉之水
脚印
火车在滚烫的戈壁滩上喘了一天一夜而后到酒泉。酒泉四周的白杨树焦渴得连叶也翻不动了。烙人带沙的风便在树干间涌来涌去。天际依然灼白,陈色苍老。石碛地腾着发颤的热浪,扑面而来,脸面就如烙铁拂来拂去。头发干焦,直葱样竖着,衣服发出沙沙响声,搓着皮肤。嘴干得发疼,连眼也干得枯井般。卖冰棒的连头带脚包裹得严实,还带大口罩,冰棒极细也裹得严实,还没吃就觉得难受极了。也有卖茶的,得傍晚出来。那凳极矮,桌极矮,茶水极贵,两毛一小碗,牛饮者却步。
兴许因为水,酒泉有酒钢,总令人觉得是酒缸。而这是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产地,那夜光杯也小得只能装二钱酒。边塞诗人大多豪饮。此小杯酒不知怎样能做出那样好的诗,更遑论将士醉卧沙场了。
眼见城边也艰难地植白杨树或红柳。像南方人种水稻,先筑田埂、灌水,然后植树于“田”中。由于水少,每年只植一排,逐年向外扩张。靠公路边的树大,越往外越小,已经有四五排了。酒泉有一大受称赞的风景区,叫酒泉中学,内中不过有两排高大的白杨树。活得很好,太阳一出,叶片闪着亮光。
若要问及酒泉缺水状,酒泉人会大笑作根本性否定:“酒泉到处都是水呵!”这话不假。几乎每个小院、每家都有井,上面盖石板,碗口粗的管子直接通到大铁桶,只需开电闸,一分钟大桶小桶全满。还可以对着管子冲会儿澡,只是那水凉气逼人。就没见过酒泉人喝开水,全都喝那凉浸浸甜丝丝的井水,一仰脖就是一大盅,抹了嘴该干什么干什么。到了傍晚各家各单位都把自己的水管扯至街沿上,去灌白杨树、波斯菊。此时满街的汩汩声,满街的清流,一片透凉。你可以任意凑着这些清流汩汩的水管在夕阳下洗脚沐发什么的。再到面馆去吃面,那碗斗大,超过西安羊肉泡馍用的碗。二两面其余全是汤水。你尽情喝,撑饱肚皮颠着步子你再也不会说酒泉缺水了。
酒泉的茄葱白菜可以生吃,一股甜味。大太阳下摘个西瓜下来,一刀切开,红红的瓤,咬一口到嘴全化成蜜汁,甘冽犹如刚冰镇过的。它们把酒泉的水的精华全吸了去。
酒泉偶然也下雨。刚才太阳还热情洋溢,只消一股冷风,雨就来了。雨粒很大,掉在头上像钉一颗凉钉子。二十分钟不到一切如初。只是有一处乌云未散,还浇泼着雨粒,一股股焦湿味随风扑来,掀起一阵一阵气浪。忽然戈壁滩上划出一道彩虹,背衬着乌黑的天,色彩是那末清晰,彩虹的一头就在眼前。戈壁滩半壁透亮,辉煌的色柱拔地腾空,在遥远的天边落下另一头。人们在那彩虹柱里几进几出,兴奋得手舞足蹈。
酒泉仰仗泉水。据说霍去病西征大胜,汉武帝赐酒祝贺。霍去病与部众挥泪洒酒于泉中,酒泉从此绵绵不绝。酒泉是孔小泉眼,从生锈的水管里冒出来;修有宽约两米的水泥池,一如全国各地的名泉,沉落几寸厚的镍币。旁边一小湖,几亩大,游人如云。据传此水是一车一车从远地拉来的。不管怎么说,能见到这样多的水,酒泉人感到十分幸福。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坛风景线

韩少功下“海”
孟姜君
印象中的韩少功是埋头于书斋刻苦写作的,有很浓的书卷气。去年秋,在长沙,我们曾到他家做客,书房里的安谧和案桌上铺开的稿纸,都加深了我们对他的这个印象。前不久,他来到北京,笑着告诉我们说,他已于今年大年初一举家南迁海南,这使大家惊诧不已。
他比画着手势,兴致勃勃地介绍说:“我们刚到海南时,住在租用的部队招待所里。当地同志送来木柴,三四户人家一块合伙做饭菜,好像又回到当年知青点生活,我们戏称这是‘第二次上山下乡’。”
我们问他南迁的考虑,他十分坦率地说:我原在湖南从事专业创作,虽有兼职深入生活,但多少都带有采访性质,常被别人当客人对待。创作是情感的产物,没有激情就很难指望创作质量有所提高。我这个人素来不太喜欢过分平稳的生活,不喜欢太作家化的生活,喜欢有一个压力较大的、动荡的工作环境,这能使自己振奋起来,能够有机会参预社会生活,寻找一种更理想的生活方式。我在湖南住了30多年,人到中年,就想挪挪窝,换换眼界。这次中央给海南超前的改革政策,海南成了很有意义的试验地,中西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汇刺激,现代与原始相互映衬,土与洋相互结合得巧妙。我觉得自己在这里可以干很多事情,可以有许多新的启示和发现。
他现在正与海南文联的同事一起筹办文学刊物、出版公司和文学院,要为海南文化事业打下一个良好的起飞基础尽一分力。在北京他挤着公共汽车,来回奔走着,有时一天要联系八个单位。他乐哈哈地说:“我感到自己成了两重人,白天是个非常社会化的人,晚上是个非常内向、孤独的写作人。”下海南后,由于各项工作刚刚起步,食宿等生活条件也未安排妥,不免影响他正在进行的长篇小说写作。他表示,目前要以工作为重,不急于完成长篇写作计划。但这一段时间忙中偷闲,已有几篇短篇小说脱手,其中如《谋杀》等篇什,他自我感觉不错。


第8版(副刊)
专栏:

圆明园沉思
方方
历史在这里散落
季节失去风沙裹带的威风
昏黄的夕阳 安静
石门石柱依然在岁月里挺立
绿色的春天却有秋的负荷
阡陌连天叠串串脚印
车马寂寂
御林军的战袍也褪尽血色
只有无名游客和老北京
大水法半倾斜地矗立着
小路倒垂在地平线下
朱紫色的宫墙再一次粉刷
只留下几个博物馆,
几具木乃伊
没有波纹的海子
是不是还闪回祖先汗斑
月光响亮之夜
辫子队是不是还跟随太后挪向拂晓?
时间终有尽头
遗址的年代已经枯黄
京郊的夜晚外地人无法想象
树不再为它绿,水不再为它流
只有泪眼蒙胧——
雕刻精美的断石残块让人流连


第8版(副刊)
专栏:

时值本报社庆四十周年,老画家刘海粟、关山月欣然命笔,以示祝贺。左图为刘海粟所画《红梅》,右图为关山月所画《风雨千秋石上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