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在文化交流中找到理解、谅解
——影片《敦煌》首映式感言
陈昊苏
最近在日本出现了一股《敦煌》热。4月12日在东京举行了历史故事片《敦煌》的首映式,接着又在大阪、名古屋、福冈等大城市举行了类似活动。日本电影界朋友预测,此片可能在日本取得创纪录的发行成绩。很多人说:看了这部影片,内心盼望能到河西走廊去看看敦煌的文化宝藏。我应邀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首映式。看到《敦煌》这样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古代东方的艺术之宫敦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作为中国人,我自然感到高兴。
《敦煌》这部历史巨片是中日双方合作拍摄的。中国电影输出输入公司向此片投资并获得该片在中国境内的发行权。中国电影合拍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以及甘肃省有关部门提供了巨大的协作支持。这样,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就更有理由为此片的成功感到高兴。
在日本方面参与这部影片制作的是一批对日中友好怀着巨大热情的电影界人士。比如日方制作委员会总指挥德间康快先生,十余年来一直推动日中电影交流,成绩斐然。这部电影的原作者井上靖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因此能做到在没有去敦煌考察过的条件下,写成一部有历史深度的感人小说。30年前他写出小说,影响一直很有限。现在搬上银幕,即将与中国、日本乃至全世界的数以亿计的观众见面。井上靖先生当然很激动。我们有理由共同为《敦煌》拍摄完成并将在国际影坛发生重大影响而感到高兴。
尽管有这么多值得高兴的理由,我还是相当冷静地估计到这部影片在发行之后也可能会招致一些批评。比如,日本人写的中国历史故事,主要角色由日本人扮演,中国的观众在欣赏时能够给以认同吗?假如不予认同又会怎么样呢?这些问题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就不时困扰着摄制组成员。中日合作的双方当时曾本着理解与协作的精神作出很大努力,防止这部作品过分“日本化”。也许在这方面有不足之处,我们欢迎观众评论。但我希望观众在评论时也能理解影片创作人员的一番良苦的用心。中国和日本早在二千年前就开始了文化交流,日本有许多习俗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有些也许在中国已经失传了,而在日本还保存着。假如我们在影片中发现的是这一类问题,那我们不妨从两国两千年的文化交流史中找到一种理解和谅解,我想,这恐怕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吧?
现在在北京为《敦煌》举行隆重的首映式。预期到6月下旬,这部影片将在中国和日本同时公演。作为中国的一名电影工作者,我期望在中国也出现一个《敦煌》热。最近十年中我们与国外合作制片的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这是电影界适应我国开放与改革,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合拍片成功地进入国际电影市场,已经有许多先例。我们希望《敦煌》也能这样。把中国古代的文化宝藏向全世界人民作更深入的形象展现,这总是一件好事,应当受到欢迎。
今年4月我在东京举行的《敦煌》首映式上说过这样一段话,现在我把它写下来,敬请观众和读者同志们指教:
“《敦煌》叙述的是中国古代发生在西域地区的故事。那时候人们经历了痛苦的战乱。他们创造了文化,同时也尽可能地在战乱中保存这些文化。以历史为镜子,我们应该理解那些善良的人民对于和平与安宁的渴求。努力消除那些使人民隔绝的纷扰与争斗,努力加强那些使人民团结的友谊与信任。如果说丝绸之路即使在争战不息的年代仍能成为把东西方文化联系起来的纽带,那么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今天,它更应该成为各国人民友好和全人类文化繁荣的象征。《敦煌》的故事将有助于人类实现和平的理想,有利于增进世界人民首先是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


第8版(副刊)
专栏:

社会科学顶什么用?
黄安国
一天,某市的一些社会科学界的负责人向该市有关方面的一位领导同志要求增加些许社会科学的研究经费。学者专家们说了一大堆本市社会科学界在经济上的窘困现状,又说了一大筐本市和兄弟省市社会科学界在科研经费上的“距离”,还说了满满一大车如何理解目前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存奢望等等的话。然后,便是期待和盼望,众人眼巴巴地望着这位领导人的表情。
半晌。这位领导人冷不丁发问:“社会科学顶什么用?”大家一愣,继而一想,花钱而关心其效益是很自然的,于是,社科界人士又详细地解释什么叫“社会科学”,它包括了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文化学、美学、人口学、管理学……所有这些学科的用处是不同的,但都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关的……
他们说着,我在一旁听着,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社会科学顶什么用?”这话问得蹊跷。看某领导那似听非听、似笑非笑、似懂非懂的神情,好像这问题是明知故问,这问题好像意在言外,另有一番意思。试想,在我们这个“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的国家中,哪个领导干部还能不知道社会科学的用处?
我似乎一下子从整体上感到了30多年来实际生活中的社会科学,这是一种模糊的直观的感受,不甚清楚且说不出来,作为整体存在的社会科学似乎隐在云雾之中,失去了它的真面目。我脑子里只剩下这个问题:“社会科学顶什么用!”我好像是个旁观者在那里看着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这一伙人,正在为一个叫“社会科学”的“家伙”争着那一丁点儿不能一切向它看的东西。而所谓的社会科学实际上是什么样的呢?我脑海里像走马灯似的转开了:闪过了马寅初、孙冶方的形象……模糊中,这些人的名字是倒着写的,打上“×”的;还闪现出了衮衮诸公在“红海洋”中沉没的景象,有的淡然逝去,有的苦苦挣扎;在这图像旁,我看到了像是青灯古佛的殿内,一群人在那注经、考据;殿外,不知何处,几人在那摇头晃脑,传来清晰的吟哦声,“批判资产阶级法权”,“文化人与精神贵族”……
我们的社会科学就是这样的吗?我气愤地问道,像在和什么人争吵。这时,我突然发现了我自己按捺不住的激动。有谁说我们的社会科学是这样的吗?我环顾四周,并无其人。唯有这位领导人,还在听着众人向他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的巨大发展和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社会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来源和组成部分……”
这位领导人最后神秘地笑着向我们点悟道:“告诉你们吧!社会科学满顶用的!它……”
呜呼——吾复何言!


第8版(副刊)
专栏:

沉默的人
高深
陈老五属于那种沉默寡言却颇有心计的农民。他从来不宣布自己有什么高瞻远瞩的主张,也不张扬自己的宏图大略。他把所有的理想、希望埋在心底,掩藏在默默的行动之中。
从前,他有过许多并不过分的渴求,也为那渴求付出过牺牲,可是严酷的现实,并不能满足他的哪怕是很小很卑微的梦想。
15年前,队上有一位没儿没女的“五保户”才大爷,他一生没穿过一双新鞋子,甚至经常穿不上鞋子。陈老五总想攒钱给才大爷买双新鞋。直到有一天,才大爷倚在陈老五的怀里,说出了一生中最后的一句话:“老五,我不行了,死了,是福……”他仍然挤不出买一双胶鞋的钱。那时生产队里一个劳动日的报酬只能买4盒火柴。才大爷咽气了,就要赤着脚离开这个喧嚣的人世。陈老五一下子想起许多人生凄凉的故事。他默默脱掉自己脚上的旧胶鞋,给死者穿上,然后光着脚把老人抬到墓地。老人生前有过一个恳求,希望死后有人给他烧把纸。陈老五是党员,不信这一套,可是为了满足才大爷这个可怜的愿望,他还是怀着真挚的感情,夜深人静时悄悄来到墓地,在老人的坟头烧了几张纸。他哭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鼓励农民致富。当时陈老五还不懂得“商品经济”这个词,只知道农民要生产能进市场的产品。1983年,他卖了一头猪,悄悄离开了村子。半个月光景,北跑沈阳,南走锦州,投师寻友,访贤问能,然后带着一旅行包种大棚蔬菜的技术材料,又悄悄地回到村上。
在搞大棚种植过程中,他碰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可他从没吐出一声低沉的叹息。他不光“三九”天在大棚里种韭菜、芹菜、西红柿,还利用大棚空间培育了200多盆花卉。虽然经验告诉他,希望仍很渺茫,可他的追求执著得令人感动。那年除夕,家家户户都包饺子吃团圆饭。陈老五却放心不下大棚,抛下老婆孩子,披着棉袄守在绿油油的菜池旁。棚里很静,他突然听到一种声音,马上蹲下身子,屏息谛听,或许是奇迹,或许是他有某种特异功能,他听见了菜苗拔节的声音。千真万确。他就这么蹲着听啊听啊,忘记了过年,忘记了整个世界。一个快50岁的人了,头一次发出了由衷的笑声。在那一瞬间,陈老五仿佛在跋涉万水千山之后,终于找到了烛照人生的理想,找到了一个农民认为是充实、丰富而又十分真实的生活和事业。
陈老五成功了。那一年,他的大棚净收入达3000多元。这件事成了巫闾山下的头号新闻,轰动了方圆几十里的千家万户,跃跃欲试者大有人在。转年春天,陈老五进城印了一大捆学习材料,在村里办起“大棚蔬菜传艺班”,免费教学。不到两年,陈老五所在的石堡子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棚村”了。如今这个村的大棚蔬菜已经远销长春、沈阳、鞍山、阜新等地,陈老五也从中懂得了商品经济的奥秘。
我访问陈老五的时候,他正在编写《无土栽培教材》。他刚从北京回来,一位全国著名的农业专家跟他照了像。按说像片上的陈老五应该是笑逐颜开、满面春风的,可是我看见的却是一个沉思中略带几分忧郁的面孔,因问:
“照像的时候你想啥?”
“我想起一个人。”
“谁?”
“‘五保户’才大爷。”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他还从北京买回一双北京牌胶鞋。


第8版(副刊)
专栏:实习小记

乡村邮局的窗口
中央民族学院 吴良富〔土家族〕
回家后的第一个赶场天,就去邮局。家乡的邮局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小房间,里面一床、一桌、两椅,外面一个邮筒,连个招牌也没有。
啊,没想到邮政局变了!砖瓦房代替了木房,邮筒绿得发亮,一块上有邮政局字样的木牌特别显眼。房间也大多了,两张桌子上堆着小山似的报纸与杂志,靠窗一张大书案上也堆着许多报刊。
屋里人很多,人们认出我是北京回来的大学生,都向我七嘴八舌地提问,我赶忙转移话题:
“你们这些老乡,怎么也订了这么多报纸和杂志?”
“你以为只有你们读书人才能看书?农民就不能看书吗?我这个老太婆现在也能看些简单的书,我孙女天天教我。”有个老太婆自豪地说。
我看了看桌上,有报纸以及有关农牧副渔技术的刊物,而且居然还有几本英语杂志。
“你们学这些有什么用呢?”
“怎么没有用呢,我今年就照书上说的种了一些经济作物,收了一大笔钱呢!亏你还是个大学生。”快嘴大婶首先反驳。
人们仍在七嘴八舌,我默然了。
作为传播信息、知识的中介——邮局,它总是与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同步发展的。邮局的兴衰,实质上反映了这个地区的兴衰。
一个地区的发展必然需要知识、信息,而在农村,获取知识、信息较快而又简便的办法就是去订报纸与杂志。电视虽然很快,但它的范围远不及报刊杂志,八亿农民还不是家家都有电视。过去家乡的农民们把钱捏得咯咯作响,哪能光顾书店和邮局?当地邮局的报刊极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些知识分子手里。当农民们从昏睡中醒来,寻求自己的时代位置时,他们开始重视知识、使用知识,开始走出土地,走出山区,寻求致富的路子,邮局顿时热闹起来。到1986年,家乡70%的农户都订上了报纸。昔日的贫困、愚昧正在被扫荡,乡村邮局也是一个窗口。


第8版(副刊)
专栏:

青春风度
易殿选那是悠忽洞开的大海血淋淋的日出那是燠热的戈壁永无宁日的红柳那是天与地胶着的刹那间留下的弧线那是大风之夜挺拔于漠野的白杨树那是不甘寂寞倾吐于穹庐的蓝天鸽哨那是绵绵霪雨里恣肆孕育破土而出的蘑菇那是热情的聚合点,希望的芳草地那是处女般未被践踏的原始的净土青春神奇,几乎每一页都有神话喧嚣青春美妙,几乎每一处都有生命奔流无论你选择哪个角度透视青春青春都是祖母绿,都是玲珑剔透青春迷人,令幼稚仰慕,令衰老嫉妒青春饱满,胜过任何秋天里的成熟无论你怎样去猜测、想象青春青春都不会使你失望,令你踟躇对于战斗者,匐伏着也是一种造型对于攀援者,被砥砺也是一种享受青春不朽,青春世界没有死亡青春欢乐,青春路上没有痛苦青春属于每一血与肉的混合体真诚的渴望者只须伸出双手没有美质的人生等于一堆泥沼没有青春的生命如同一株植物我宁可舍弃情爱,抛却一切欲念而决不可以没有洒脱的步履我宁可背叛少年梦,淡忘故土而决不可以没有幻想的瀑布青春是一种态势,更是一种财富青春是一种概念,更是一种风度我选择青春义无返顾,矢志不渝青春的追求一定就是我的追求……


第8版(副刊)
专栏:

亲昵(年画) 赵成立


返回顶部